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东部十里坪—小西南岔一带ETM遥感影像线性、环形构造遥感地质解译及其与区域上金、铜等多金属矿化关系的研究,总结了区域成矿特点和成矿规律,进而提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遥感影象线性构造在研究区域构造和深层构造中的地质意义,探讨线性构造与区域构造轮廓间的关系。地壳的构造变形常以丰富的构造地貌景观和线性构造信息显示在遥感图象上。这种深部构造信息也有可能通过地壳的动力变形和深部地球化学反应传递到地表。文中详述了这些线性构造和深层构造及岩浆涌动构造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喀什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E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遥感地质信息,主要是断裂构造和环形构造。通过分析区内遥感地质特征,圈定成矿有利部位,为进一步找矿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初步建立了阿里河地区林林覆盖区岩性地层,古火山口等地质体的解译标志。阐述了遥感影象线性构造在研究区域构造和深层构造中的地质意义,探讨了线性构造与区域构造轮廓间的关系,详述了线性构造与表层构造及深层的构造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西藏桑耶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区内切割强烈,地势陡峻,属于高山峡谷区。为提高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效率,在调查中率先开展了遥感解译研究。在充分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GF-2卫星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影像增强,结合野外验证建立了各地质要素的遥感解译标志,实现了区内不同地层岩性、侵入岩、断裂和褶皱等地质要素的提取,最终编制了研究区1:5万遥感地质解译图,为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数据支撑。结果表明: 各地质要素在GF-2数据上均有良好反映,完全满足1:5万尺度的遥感地质解译和编图的需要,充分显示出该卫星数据在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开展江西田村圩地区遥感地质解译,提取区域地质构造、侵入岩体、地层及蚀变信息,初步剖析测区典型矿床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特征;提取研究区遥感成矿、控矿条件,开展区域成矿远景研究。依据离子吸附性稀土矿的成矿规律,综合遥感地貌解译和风化特征矿物异常信息提取结果,圈定5处稀土矿遥感找矿预测区。尝试建立石英脉型钨矿的遥感找矿预测模型,圈定钨矿找矿远景区4处,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7.
崔丹  马晶  张斌  李庆武 《吉林地质》2011,30(3):87-90
本文详细的研究了域建造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自然重砂特征,进而总结了区域综合信息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西昆仑地区恰尔隆、大同一带ETM遥感影像构造解译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针对西昆仑恰尔隆、大同一带,在对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图像ETM对西昆仑地区的遥感影像线性特征和环形特征进行了解译,得出该区断裂发育且分期次,区内环形构造说明该区岩浆活动剧烈;划分出南北向和北西向为主的线性构造格局,其中南北向断裂晚于北西向断裂,并控制了环形构造的展布;认为南北向和北西向线性构造交汇并与环形构造叠加的部位是有利的成矿区段,类比已知矿区,圈定出4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杨德明 《中国区域地质》2000,19(1):72-76,104
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遥感图像是地壳表层的图像模型,是建立地质成因模型的理想原型.郯庐断裂带中段沭河断裂带与五莲一青岛构造带在山东部斜接,二者在遥感图像上组成一个倒“入”字图形,“入”字图形的结构、笔画顺序和倒置形态,表征了两大构造带的时空特征,揭示了该区构造组成和演化规律,是这一地区区域地质构造遥感图像地质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遥感地质综合研究方法,解译分析了区域构造组合特征及与金矿成矿的关系,探讨了TM蚀变带信息提取试验方法,提出了遥感影像找矿模式和川西北金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天山东段TM图像解译构造特征及金矿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顺发 《黄金地质》1996,2(1):54-60
通过新疆天山东段遥感构造解译结果的分析,阐述了区域构造特征及控矿意义,百而对金矿找矿方向提出了初步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萍乐坳陷西部地区航测遥感油气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了萍乐坳陷西部地区的航测、遥感油气预测模型。通过航测、遥感构造解译和区域油气成藏背景分析,指出该地区具有中小型油气藏成藏的构造条件。圈出了常指示油气圈闭构造的航磁局部构造异常和遥感环形构造,并提取了与油气微渗漏直接相关的微磁异常、航空放射性低铀异常、低钾异常和热异常,据此预测出三片油气成藏有利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铜花山—榆树沟地区的解析研究,阐述了造山带复杂结构构造区遥感解析与构造解析交叉互动的优势。遥感解析以区域线状构造及由它划分的块状、片状地质体为宏观骨架(对应于构造解析划分的构造单元、构造均匀区段),以地质体中的岩体、构造岩石组合,线状、带状构造,透人性、非透人性面状(原始层理、新生面理)和褶皱等构造作为解析的结构构造要素,以造山带表壳组成和结构构造解析研究为主要内容。采用野外实测构造要素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分解造山带不同层次、不同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达到解析造山带内各级各类构造及其内部构造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德明 《地质通报》2000,19(1):72-76
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遥感图像是地壳表层的图像模型,是建立地质成因模型的理想原型。郯庐断裂带中段沭河断裂带与五莲—青岛构造带在山东东部斜接,二者在遥感图像上组成一个倒“入”字图形。“入”字图形的结构、笔画顺序和倒置形态,表征了两大构造带的时空特征,揭示了该区构造组成和演化规律,是这一地区区域地质构造遥感图像地质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15.
应力遥感监测地质灾害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游永雄 《地球科学》1994,19(6):851-863
在Turcotte定性构造应力场基础上,建立了地壳构造应力场定量优化模型公式,计算了各种区域应力场特征及其动态图件,系统地阐述了各类型卫星与航空应力遥感的进展和展望,运用京津唐地区国家高精度重力复测网数据转换应力降动态图,与气象卫星应力遥感所获得应力降动态图进行对比,效果良好,初次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6.
断裂构造是地壳发育的基本构造型式之一,不仅反映区域构造格架,而且与自然灾害及资源密切相关。遥感图像具有多光谱、多时相、高分辨率、动态监测、大尺度、宽视域等特点,遥感图像提取断裂信息的方法是传统地学的有益补充,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断裂信息的提取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国内外学者利用遥感图像提取断裂信息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图像的增强处理和自动提取两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取断裂信息。但目前断裂信息的遥感图像提取仍是以图像增强处理结合目视解译为主,受解译者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影响较大。今后遥感解译断裂信息的发展方向应结合专家系统及3S技术以实现断裂信息的准确提取。  相似文献   

17.
胡东生 《地球学报》2016,37(5):626-636
根据卫星遥感影像特征和区域地质调查与地球应力分析的综合材料,运用遥感地质学和地球动力学及地质环境演变的分析方法,对长江三峡工程的背景构造(区域构造)-岩块构造(体域构造)-坝区构造(局域构造)进行了多层次的系统研究,查清了地质构造环境演变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发现了多级构造序次及多级构造应力场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提出区域应力场与库区荷载应力场和周边采矿卸载应力场的共振效应,是对工程安全运行和长周期工程寿命的最大潜在威胁,为大型工程优化管理和工程灾害风险预防及国家建设合理决策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力遥感监测地质灾害的研究及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项研究在Turcotte定性构造应力场基础上,建立了地壳构造应力场定量优化模型公式,计算绘制了各种区域地壳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动态图件,应用气象卫星应力遥感监测绘制了1989年大同6级地震前后京津唐地区应力降动态图,同时监测唐山市岩溶塌陷获得应力降动态图,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各类型卫星与航空应力遥感的进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吉南-辽北地区资源危机型黄金矿山区域构造样式为穹形构造和线性构造已被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地质所提供的众多信息研究所证明.两种构造样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物质组成、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形成时代和对金矿的控制作用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编制立体构造图、利用ICPS—Ⅲ型微机图形图像处理系统对遥感TM图像进行有效处理、建立多元信息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