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金矿的控矿构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矿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构造对其的控制作用也各不相同。本文主要概括性地论述内生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点。首先从金矿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不同时代金矿成矿带方向和控矿构造类型等方面,说明金矿的区域分布和各种构造与金矿的关系,并结合我国金矿的分布提出了两点看法。其次指出五种环形构造与金矿的关系。结合山东招掖地区金矿床较详细地归纳了金矿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列举了各种不同的容矿断裂构造特征,不同的容矿断裂构造类型和金矿在断裂中的富集部位。  相似文献   

2.
四川南坪马脑壳金矿区的构造与成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马脑壳金矿区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和构造变形特征,探讨了构造演化及应力场特征。重点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即不同级序断裂对金矿的控制、NWW向韧脆性扭压性断裂及NIVE-NE向张扭性断裂对金矿的控制、断裂性质转化及复合叠加对金矿的控制、控制金矿化局部富集的构造因素、控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指出本区金矿的形成经历了成矿物质多期活化—迁移—富集的复杂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大水清金矿田各种构造型式的综合研究,阐明了矿田内北东向、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的活动次序,论证了矿田内斑状花岗岩体形成时的北西向古断裂(F3)的运动学特征及斑状花岗岩体内早期脉岩墙形成时的矿田应力场方向;通过研究矿田内北北东向断裂的展布特点、相对位移方向和对安家营子矿区内节理构造的统计,恢复了安家营子矿区成矿构造应力场,并探讨了矿田成矿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形成时代,这一研究对于指导矿田内的金矿成矿预测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肃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其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活动及中性岩脉的侵位关系密切,但成矿前期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开展早子沟金矿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研究,可为分析矿床成矿机制、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指导。早子沟金矿区主要发育4组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根据断裂的相互切割关系推测,NW向断裂形成最早,SN向和NE向断裂次之,近EW向断裂形成最晚。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化及其展布特征显示,NE向断裂控制的矿体成矿早,矿体规模最大;受近EW向断裂控制的矿体发育两期矿化,矿化强度高。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及断裂构造活动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分析,认为区域性的夏河–合作断裂构造带控制了早子沟金矿床的产出,早子沟矿区内不同方向的次级断裂多期次的活动叠加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推测早子沟金矿床两阶段的断裂活动控制了两阶段的金矿化作用,从而建立了早子沟金矿控矿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模式。认为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重点应放在NE向断裂深部和近EW向断裂控制的缓倾斜矿体,尤其是近EW向断裂与其他控矿断裂交汇部位,是寻找叠加矿化富矿段的有利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5.
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是金矿的矿源层,近东西向区域构造是导矿构造,后期形成的北西向、北东向剪切断裂,是容矿构造,后期岩浆活动形成的汽水热液是金矿运移富集载体。故该矿区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6.
云开地区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断裂带带内的大断裂及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带、矿带内的主要金矿床(点)及金矿体;其二,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活动期次及构造岩发育程度等,控制或影响着金矿的矿石组构特征、矿化期次及矿化强度等。本文还对断裂构造的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肖荣阁  范军 《矿物学报》1998,18(3):344-349
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是80年代以来发现的产于碳酸盐岩、碎屑岩系中的重要金矿矿化类型。本文分析认为滇黔桂地区是晚二叠世后古地块裂开形成的构造三角形裂陷盆地,印支晚期由于扬子古陆、江南地块与越北地块的聚合作用,导致形成了复杂的褶皱断裂构造体系,划分为南盘江构造域、北盘江构造域与普安-安龙构造城;含矿建造为裂陷期形成的火山碎屑岩夹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与沉降期形成的碎屑岩系;控制矿床、矿田分布的是基底隆起构造、不同构造域叠加构造及紧密褶皱与断裂伴生的构造。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区构造对金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全伟  梁斌 《矿物岩石》2004,24(4):49-52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区,金成矿带及金矿床明显受构造的控制。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控矿因素来看,大地构造环境制约着“矿源层”及赋矿地层的形成,区域断裂构造控制着金成矿带及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川西北地区金矿矿田构造规律的研究表明,金矿化局部富集主要发生在断裂产状变化部位、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以及碎裂岩与构造透镜的接合部位。  相似文献   

9.
何照波  刘涛  杨宗  余红平 《云南地质》2007,26(2):175-182
萨尔布拉克金矿为北疆地区重要金矿之一,位于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矿床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走向延伸长,规模大,从地表向下氧化矿、混合矿、硫化矿分带明显。明显受构造、地层及岩性控制,属构造一热液蚀变岩型微粒金矿。  相似文献   

10.
玲珑金矿田不同级别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著名的胶东玲珑金矿田中,发育有众多的断裂构造,这些断裂构造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并对金矿化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其中,破头青断裂为一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整个金矿田矿脉的空间分布、矿化类型、矿物组合以及矿化深度的规律性变化。玲珑断裂为二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次级矿脉的富矿段,导致矿脉的斜列及走向变化,其产状对两侧次级矿脉的赋矿标高产生一定的制约。矿田内其他NE—NEE方向的众多断裂为三级控矿构造,它控制了矿体的产出位置、形态、产状等。  相似文献   

11.
山东招掖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山东招掖金矿带中玲珑-焦家式金矿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含金构造带内的韧性变形构造、矿物塑性变形特点和岩石变形组构的分析及其控矿构造力学性质演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着重论述了招掖金矿带内控矿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并对控矿的韧-脆性断裂带在不同变形阶段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甘肃岷县寨上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述寨上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控矿因素。对同成矿构造体系,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西秦岭东西向构造带的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同成矿断裂构造。分析矿区北西西向同成矿断裂,总结断裂构造活动、成矿、控矿及其金矿的成矿和产出规律。  相似文献   

13.
山东招远灵山沟金矿床金矿化空间定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灵山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构造组合特征研究表明,灵山沟金矿控矿构造组合样式为"结环"状,是主、次级断裂组合控矿,即灵山—北截断裂与其次级断裂构成的结环控制了灵山沟金矿的产出;同时研究了该金矿工业矿体的空间定位机制,建立了灵山沟金矿不同深度上工业矿体分别受灵北断裂(F1)和其次级断裂(F5)断裂交汇部位控制,以及热液上升通道控制的空间定位机制,从而解释了同一矿区存在产状明显不同的两类矿体的原因,为矿区及外围开展矿体定位预测和进一步预测找矿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4.
笔者立足于区域地质构造整体格局,对研究区不同级别断裂进行系统观察及产状测量,对矿区各断裂级别、性质以及控矿作用大小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探索破头青断裂带及其形成机制、矿床成因和构造-矿化网络时空演变过程,构建本区控矿构造格架;结合探采资料研究了金矿断裂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确定本区成矿有利地段,为下步探矿工作部署、实现找矿...  相似文献   

15.
张弘 《山西地质》2012,(2):88-91,93
蚕房金矿是中条山西南段典型的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矿脉呈雁行状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金矿化主要受次级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均为单脉型金矿体。成矿模式可概括为:燕山期构造活动在区内局部构造薄弱带发生剪切深融作用,形成了过渡性地壳同熔型花岗闪长岩体,岩体的侵位并同熔部分矿源层以及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含矿热液,后伴随构造变动含矿热夜充填构造裂隙形成矿化石英脉体。主要控矿因素为花岗闪长岩体、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及褐铁矿化石英脉。  相似文献   

16.
十八倾壕金矿控矿构造带是由韧性剪切带、劈理带、反S型构造、张裂和剖面上剪切断裂组成的复杂构造带。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叠加构造,控制了十八倾壕金矿不同矿化期的成矿作用。韧性剪切带形成于晚太古代,它是控矿构造带的原形,形成于地壳深部层次,控制了一条早期金矿化带。劈理带和反S型构造形成于早元古代,是地壳中部层次的产物,其中反S型构造控制蚀变岩型金矿体及富矿部位。构造带张开及部面上的剪切断层形成于地壳浅部层次,前者控制了含金石英脉,后者是对矿床起破坏作用的成矿后构造。  相似文献   

17.
云南金平银厂坡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厂坡金矿位于金平断凹西部哀牢山深大断裂南缘。控矿因素为地层、构造、岩浆岩。为岩浆期后热液通过富集作用形成的残坡积土型金矿。系统介绍银厂坡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给出该区理想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阿延寿 《青海地质》2000,9(1):39-42
滩间山金矿产于柴北缘裂谷西段的裂肩部位,在裂谷活动期后余动下,引生了主干断裂、次级断裂、裂隙的配置构造系列,为金矿的形成起到了导矿、容矿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金矿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0多个典型金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研究,总结出了石英脉型金矿、蚀变岩型金矿、复脉带型金矿床、断裂破碎带型金矿、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矽卡岩型铜金矿等六种类型金矿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总结了不同类型金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型的共性、特性及应用准则。  相似文献   

20.
哀牢山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喜马拉雅期金成矿带之一,大坪金矿是该成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本文在介绍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矿田控矿构造解析、矿产勘查及成矿预测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对大坪金矿区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金矿带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主矿体空间几何形态及延伸特征、金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等开展综合调查及研究工作。研究认为小新街断裂为矿床的主要导矿构造,在小新街断裂左行走滑作用影响下形成的次级断裂系统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控矿模式,指出主要矿带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及空间,为深部找矿验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