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蒙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藉助于Sm-Nd同位素研究,得出白云鄂博矿床主矿体Sm-Nd全岩(全矿)等时线年龄为1.58Ga,Sm-Nd模式年龄为1.61Ga,εNd(t)=+6.1。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氧、锶硫等同位素研究,作者认为,白云鄂博铌稀土铁矿床主要成矿于元古代,成矿物质来自地幔,是通过火山喷气沉积而形成。在加里东时期,随着碳酸岩(cahonatite)及碱性辉长岩的侵入,有一些成矿物质从深部带来,并引起广泛的交代作用。在海西时期,随着矿区南部花岗岩的侵入,矿床受到改造,交代作用进一步发育。此时没有多少成矿物质从深部或外部带入矿体。白云鄂博矿床成因上应属于碱性-碳酸岩杂岩型铌稀土铁矿床。  相似文献   

2.
王孝国 《地质与勘探》2014,50(5):932-937
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发现历时约十年时间,矿床位于西成铅锌矿带(田)的东段,属于洛坝铅锌矿床的东延,在地表无任何矿化显示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分析地质成矿环境,确定找矿靶区;然后使用激发极化发现异常,并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研究深部含矿层位、控矿构造形态;最后通过研究区域构造、围岩蚀变、含矿地层及其岩性组合特征得出:郭家沟矿区含矿带地层就挟持于F1与F5断裂之间,形成一个呈东西向展布的舌状地质构造体,是寻找本类型铅锌矿的直接标志;矿体集中分布在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焦沟层(D2a2-2b)的千枚岩与(D2a2-2a)的厚层结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硅化灰岩接触带的硅化灰岩一侧;另外,硅化、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网脉状)、碎裂角砾岩等蚀变是找矿的重要标志。通过矿床的发现经过、矿床地质特征及物探异常特征研究,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郭家沟大型隐伏铅锌矿床的发现拓宽了西成铅锌矿带(田)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3.
孟艳宁  范红海  陈金勇  钟军 《地质论评》2016,62(S1):397-398
白云鄂博铌稀土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白云鄂博裂谷带中,宽沟背斜南翼。矿床东西长18 km,南北宽2~3 km。白云鄂博矿矿床最早作为铁矿体于1927年被丁道衡发现;随后在1934年,何作霖教授在主矿体中发现了稀土矿产;1944年,黄春江发现了东矿和西矿。 解放后,241地质队对主矿、东矿和西矿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向国家提交了铁矿和稀土矿储量及品位。白云鄂博矿床作为国内最大的铁稀土矿床,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铁矿在开采,其稀土资源的利用率也仅仅为百分之十左右,而矿床中的钍资源的利用率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巴尔哲碱性花岗岩稀有稀土特大型矿床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类型工业矿床,其规模居亚洲第三位.含矿岩体为燕山期碱性花岗岩,岩体普遍矿化,岩体即是矿体,矿石品位富,稀有稀土元素种类多,其共生伴生矿物多达44种,工业矿物以羟硅铍钇铈矿、烧绿石、铌铁矿、锌日光榴石为主.  相似文献   

5.
《化工矿产地质》2019,41(2):123-123
自然界中部分磷矿床,尤其是氟磷灰石矿床伴生大量稀土。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就是非常具有工业价值的集磷矿产与稀土矿产于一体的超大型综合矿床。由于稀土离子与钙离子性质很相近,稀土主要以类质同象方式赋存于磷酸盐矿物中,因此分选富集磷矿时,稀土也富集到磷精矿中,具有很大的回收价值。为此针对贵州织金含稀土磷矿开发利用的需要,用织金磷矿浮选精矿为原料,模拟传统的二水法工艺制磷酸过程,并研究改善稀土溶解性能的方法,回收稀土元素及磷元素。  相似文献   

6.
籍魁 《吉林地质》2011,30(2):81-83,88
赵平房矿区位于辽河平原东部,地形平坦,属海积平原.矿床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之下,产于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含角闪磁铁石英岩中,属鞍山式铁矿.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原岩为海相拉斑玄武岩-硅铁沉积建造;属火山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本区铁矿矿床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本区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本区铁矿床属火山沉积型铁矿,赋存于下石炭统老爷庙组第二亚组地层中,铁矿与含碳质凝灰岩、凝灰岩以及凝灰质砂岩等围岩共同构成含矿带。主要找矿标志为地层标志、构造标志、地貌标志。  相似文献   

8.
高蕊  宋晟 《云南地质》2014,33(3):346-350
通过对云南禄劝付腥田铁矿区的地质普查工作,发现了2个赤铁矿体、2个磁铁矿体和3个铁矿化点,铁矿体受控于中元古界美党组五段、三段,矿床成因为美党组高含铁质碎屑沉积再经后期热液改造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9.
中国黄铁矿资源丰富,按元素和矿物组合的不同,其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含锌、铜黄铁矿型矿床;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内铁矿型铜矿床;含锡黄铁矿型矿床;含金黄铁矿型矿床。最主要的成因素类型是海底喷气沉积矿床,它广泛分布于不同时期的造山带及早前寒武纪克拉通。黄铁矿形成的构造环境可分为5种,即:边缘浅海或优地槽环境;上叠的断裂坳陷带;洋中脊;岛弧地带,陆相火山盆地。  相似文献   

10.
李荣清 《矿物岩石》1995,15(4):72-77
对湘南地区不同多金属矿床中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分析研究,得出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模式与矿床类型及方解石的产状关系密切,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矿床中,方解石一般含稀土较低,相对地富轻稀土。从矿体到远矿正常灰岩,方解石的稀土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张江 《地质找矿论丛》2011,26(4):373-377
文章阐述了新疆伽师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铜矿体产于古近系灰白色含岩屑钙质细砂岩中,呈与地层整合的板状、层状;矿体和上盘围岩由于岩性不同接触界线比较清楚,二者为正常沉积接触关系;矿体和下盘围岩接触界线清楚,矿层底部常见有砂、砾岩质含矿体,二者为连续沉积及部分冲刷沉积接触关系.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古近纪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12.
王兴昌  冷青林  苗迪  潘彦平 《吉林地质》2010,29(3):20-23,28
狼洞沟金银矿床是浑江古生界凹陷中发现的第二个小型矿床,通过对矿床的矿体形态﹑矿石组成﹑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硫同位素测定及矿石爆裂温度测定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于含矿岩体和地层,在成岩成矿作用中,岩浆同熔和交代作用较强烈,其成矿期可分二期,成矿温度可划分三阶段.认为狼洞沟金银矿床是与中温浅成岩浆热液有关的裂隙充填脉状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3.
那西郭勒铁矿床位于青海省西部祁漫塔格成矿带,矿床特征与苏必利尔型BIF铁矿类似,是祁漫塔格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成矿类型。那西郭勒铁矿床产于古元古界,这在中国比较少见。该矿床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铁矿成矿类型,带动了祁漫塔格乃至青海省铁矿的勘查,而且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及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芳 《地质与勘探》2012,48(4):760-767
[摘 要] 本文在分析研究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宁芜盆地卧 儿岗铁矿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卧儿岗铁矿位于宁芜断陷盆地NW 向和NNE 向断裂的交汇部位,矿 体主要赋存在浅成、超浅成侵入的辉石闪长玢岩体顶部,严格受岩体制约,认为该矿床属于玢岩型铁矿。 指出在卧儿岗铁矿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在宁芜断陷盆地NW 向和NNE 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并且发 育有辉石闪长玢岩的部位是寻找玢岩铁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巴河萨尔朔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兵  张少丽 《新疆地质》2001,19(2):130-132
萨尔朔克金矿产于中泥盆统阿舍勒组中酸性火山岩一次火山岩中,矿体产出形态及空间分布严格受NNW向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倾角60°~87°.矿石以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岩型,围岩为黄铁绢英岩化流纹斑岩.成因与古火山机构、次火山岩及构造带有密切关系,属中低温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与碱性花岗岩有关的“八O一”特大型稀有稀土矿床位于巴尔哲北北东向背斜构造部位,以Nb、Y、Ta为主,伴生Be等多种稀有稀土元素。含矿岩体为普遍矿化的燕山期碱性花岗岩,且碱性花岗岩体与“八O一”稀有稀土矿床具有生成关系。通过对碱性花岗岩的岩石特征及含矿性、含矿元素的变化规律、岩石化学成分与稀有元素的关系、矿化元素的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八O一”稀有稀土矿床为碱性花岗岩岩浆晚期分异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灯塔市大达连沟铁矿床位于灯塔市铧子镇,为一隐伏的大型铁矿床,埋深为1 360~1 430m,已控制矿体走向延长1 600m,倾斜延深580m,平均厚度为127m。矿体呈陡立厚板状体,夹石很少,为单一矿体。矿石自然类型为透闪-阳起磁铁石英岩,工业类型为弱磁性铁矿石。矿石品位在走向和垂向上基本稳定,mFe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有害组分含量低。矿床为典型的鞍山式铁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8.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 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斑岩钼(铜)矿体,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找矿勘查模式。斑岩矿体赋存标高一般处于4 600 m以下,矿体走向NW-SE,倾向NE,近直立,矿体垂向延伸大于350 m;斑岩矿石以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特征;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与辉钼矿,少见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初步查明:与铜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偏中性的石英闪长玢岩,蚀变以典型的细粒热液黑云母交代角闪石斑晶和基质而成的黑云母化蚀变为主;与钼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泥化和钾化。斑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常产出厚度超过200 m的巨厚矽卡岩矿体,且在岩体一侧有内矽卡岩产出。甲玛深部斑岩矿体的发现不仅证实了“斑岩-矽卡岩型”的矿床成因观点,而且完善了甲玛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   

19.
李屯铁矿为近年在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发现的隐伏富磁铁矿床,为空白区地质找矿新发现。本文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室内镜下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揭示矿床成因。磁铁矿体赋存于李屯岩体与石炭纪—二叠纪地层接触带附近的砂泥岩地层内。李屯铁矿中岩体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不同程度地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Ta等高场强元素,磁铁矿石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亏损K;高场强元素富集U、P、Hf、Ta,亏损Nb、Ti。岩体与磁铁矿石稀土元素均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李屯铁矿形成于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期,成矿构造背景应为板块伸展扩张环境。李屯岩体的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的岩浆熔体;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及其形成的岩浆岩。磁铁矿成矿与李屯岩体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应是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铁矿床。  相似文献   

20.
隆坪萤石矿床是赣南已探明的大型单一萤石矿床,矿体产于永丰复式岩体外接触带北东向硅化破碎带中。文章首次 采用Sm-Nd等时线法对隆坪萤石矿进行测年和稀土元素分析,并对永丰复式岩体中黑云母矿物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测试;获 得了隆坪萤石矿的成矿年龄为158±3 Ma,与永丰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基本一致,表明该矿床萤石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岩浆 活动关系密切。隆坪萤石矿中萤石轻稀土元素略富集,重稀土相对平坦,具微弱Ce正异常(δCe=1.08~1.11,平均1.09) 和 微弱Eu负异常(δEu=0.91~0.98,平均0.95),指示了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经历了相对较高的温度。黑云母电子探针分析结 果证实永丰复式岩体形成于相对高温、低压和高氧逸度的环境,岩浆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分异晚阶 段岩浆期后热液富含F等挥发分。隆坪萤石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