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董建  董立丰  刘沂轩 《水文》2012,32(3):69-70
缆道测流方法是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测流方法。水文测验缆道作为水文测报工作中重要的基本设施之一,随着水文现代化的发展,原始的手摇缆道逐渐实现了自动化,但测流缆道架空缆索保养仍靠人工实现,危险性强、作业难度大,遥控自动除垢加油器的研制成功,实现除垢与加油自动同步进行,提高了缆索保养的效率和质量,延长了缆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刘致云  韩雪梅 《水文》1997,(1):61-63
HZ系列缆道保养器简介刘致云韩雪梅(黄委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水文缆道是重要的水文测验设施之一,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之中,如不进行很好的保养,行车轮与缆道之间就会处于干摩擦状态,使钢丝绳和行车轮磨损加剧。同时缆道表面经过风吹雨淋,极易产生污垢,积聚水分,从...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D121-84(以下简称《规范》)中,对缆道主索、工作索及起重滑轮组钢丝绳的报废标准规定为: (1) 钢丝绳每一搓绕节距(钢丝绳拧一周的长度)长度内,断丝根数顺捻超过5%;交捻超过10%  相似文献   

4.
黎敏仁  熊新保 《水文》1992,(2):39-42
一、概述ZC-1微机水文缆道自动测验系统(以下简称ZC-1系统),是以TP-801单板微型计算机为中心的水文缆道测验自动控制系统。凡具有水文缆道测验能力的水文测站,配上ZC-1系统,不用改换原有的缆道设备,在保留原有测验方法的同时,实现流量的全自动测验和不  相似文献   

5.
鲁承阳  赵赛生 《水文》1997,(5):60-61
对水文缆道循回绞车设计方法的改进1现行水文缆道循回绞车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水文缆道的水平运行驱动设备———水文缆道循回绞车(以下简称绞车)的设计方法,目前大多沿用《水文缆道》和《水文缆道测验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即为保证循回牵引索不在驱动轮上“打滑”,而...  相似文献   

6.
水文缆道测深经验交流会,于今年4月27~30日在四川夹江召开。会议由缆道拉偏实验研究协作组牵头单位长办水文局、四川省水文总站主持,除该专题协作组成员派人参加外,还邀请了其他有关省水文总站共30余人与会,水电部水文局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了缆道拉偏的经验,参观了夹江水文实验站缆道拉偏试验的现场操作。四川水文总站详细介绍了他们连续三年来在夹江站进行拉偏与不拉偏测深实验研究的成果;对固定拉偏和可调拉偏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对各种拉偏不改偏的误差情况做了大量分析;发现了铅鱼测深由于到达河底失重引起缆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文缆道的普及和应用,测流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已成为缆道测流的主要问题。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信号系统,必将严重影响缆道测流的进行。信号系统不稳定、不可靠的主要原因,一个是水下发送设备的结构形式;另一个是传输与接收都没有解决好,其中的主要症结则在传输上,而传输损失往往又是人为因素居多。水文缆道的技术指标曾要求缆道信号的传输效率要大于10%,也说明人们认识到信号的  相似文献   

8.
程进豪  安连华 《水文》1996,(2):63-64
一种水文缆道主索保护装置程进豪,安连华,张广海(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1问题的提出水文缆道是一种重要的测量过河设备。目前,我国已有各种水文缆道(包括吊船过河缆道、自动化缆道、水文缆车等)近3000座,在水文测验中起了重大作用,它不仅减轻了劳...  相似文献   

9.
游立潜  谷源泽 《水文》1995,(6):57-58
多用水文缆道简介游立潜,谷源泽,李庆金(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l前言目前,不少水文站为满足不同时期测报工作的需要,在测验河段内分别架设吊船缆道、水文缆车、流速仪缆道等几种类型缆道,既不经济,又加大了养护维修的工作量,同时有些位于城市的测站,往往难以...  相似文献   

10.
水文缆道测速,一般都是由流速仪接触丝或干簧管发出流速讯号脉冲,通过缆道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脉冲讯号传到操作室内,经讯号接收器接收、显示,按流速公式计算出流速值。过去流速仪每20转或5转发出一个流速脉冲讯号,所以讯号频率较低,采用人工听音响计数测速是可行的。但是目前国内外一转一个脉冲讯号,或一转多个脉冲讯号的流速仪开始生产,并在缆道上使用。所以讯号的频率很高,采用人工听音响计数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1.
水文缆道测流信号传输和接收是否稳定、可靠,直接影响到水文缆道测流资料的质量,不少水文测验工作者为此对信号传输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然而,由于江河水文情况极其复杂,测流信号稳定、可靠的接收技术,特别是不绝缘缆道、低输入阻抗条件下微弱信  相似文献   

12.
汪敏 《地下水》2019,(3):127-128,214
通用工控技术是工业生产的通用控制技术,以工厂大规模生产、社会普遍应用为主要特点,其无线控制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灵敏度强、误码率低等优秀性能和模块化的部件特征,可通过搭积木式的优化组合,研发出适合水文缆道测量信号的传输系统。针对陕西省水文缆道遥测信号系统存在问题,对工控技术在水文缆道遥测信号系统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水文缆道遥测信号系统设计方案,经在鹦鸽水文站试点试用,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全自动缆道信号自动化控制的各项要求,在水文测报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水文缆道是一种常规的水文测验设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前水文缆道设计建设技术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现研究的自重式水文缆道设计,填补了过去水文缆道支柱设计的空白,使水文站的建设设计更加美观现代,品位更高,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水文缆道测量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以致不能正常操作运用,或使用效率不高。本文拟就目前缆道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设想,供各地在改进缆道测量工作中的参考。一、缆道信号可靠传输问题在缆道测流中大多采用缆道钢绳—水—大地作为信号传输回路即所谓“无线传输”。如下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1前言水文缆道是目前水文测站主要的测流取沙设备,它由主索、循环索、起重索、支架等组成。循环索是缆道行车在断面上往来和铅鱼升降的动力传动纽带。循环索的受力很大,尤其是在大洪水测流时,由于铅鱼入水后循环索受到强大的水流冲击力,加上漂浮物的缠绕等,使其长时间处在疲劳状态下,而且,循环索在行车运行和铅鱼的升降过程中不断与导向滑轮及游轮产生摩擦,造成钢丝绳磨损、断丝等,所以水文缆道循环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必须及时更换新的钢丝绳,以保证测验工作的顺利完成。用传统的方法更换循环索,不但工作量大,而且麻烦,特别是大中河流和通航河流以及跨公路的缆道站,更换一次循环索不仅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还担心安全问题。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更换循环索的新方法,现介绍如下。2循环索更换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更换循环索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具体做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把行车架固定在主索上,避免其来回移动。(2)在行车前固定一个单饼滑轮于主索上,如图1所示。用架子把准备更换的钢丝绳架在行车下方的平地上,绳头穿过单饼滑轮。(3)用紧线钳收紧循环索后卸下钢扣,与新的钢丝绳连接在一起,具体连接法如图2所示。当跨度不大时采...  相似文献   

16.
梁国华  章树安 《水文》1997,(5):45-48
自70年代以来,水文缆道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测流设施,但大部分已年久失修,技术落后,亟待更新改造,本文回顾了我国水文缆道发展历程,总结了水文缆道技术经验,根据多年来研究成功的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提出了水文缆道更新改造的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不少水文测站的缆道测流设备都采用袖珍计算器进行水深和起点距计数,而缆道绞车的运行一般都还用手动控制。由于缆道设备在运行中,电动机的运转速度和计数器的计数速度是比较快的,靠人工监视手动操作控制电机停、转,往往难以准确定位。特别是山区性河流,水面漂浮物多,操作人员既要观察漂浮物,又要观读计数器就更加困难。针对这个  相似文献   

18.
韩雪梅  刘致云 《水文》1998,(6):32-35
@韩雪梅@刘致云¥黄委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1前言水文缆道的应用,从起初的吊船缆道发展到今天的自动化缆道,使水文缆道的性质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缆道测验技术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缆道架设的各项技术指标也将提出更高的...  相似文献   

19.
水文缆道信号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建国 《水文》2001,21(4):22-25
利用缆道回路传递流速,水面、河底、采样等多信号问题,至今尚未彻底解决,严重影响了我国水文缆道测验技术的发展,根据近期研制的全自动水文缆道测流系统和近20多年的缆道测验实践,提出了缆道的交流等效概念和多信号的产生与传输以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水文缆道已发展成为水文测站的重要测验设施,水文绞车是缆道的关键设备。为了适应我省缆道建设的需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1977年9月至1979年4月,我省研制、批量生产了甘SW78型水文绞车。经实际使用检验,造价低,成效较好,基本满足了当前测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