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有利利用土壤是实现黑龙港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黑龙港地区主要作物需水与降水的关系,建立了作物生长条件包气带流动系统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概念,探讨了土壤水全时空调控的涵义与措施,指出土壤水调控是一系统工程,必须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简单介绍了王瞳试验场开展的田间土壤水调控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田咸水灌溉与土壤盐分调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浅层咸水灌溉,可使浅层咸水分布区无效降水转化为有效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通过王瞳试验场进行的咸水灌溉与土壤盐分调控试验表明,利用3g/L左右的微咸水连续灌溉5a,根层土壤溶液浓度未超过小麦的耐盐能力,且作物增产;多年盐分变化趋势为:1994-1997年1m深度内土壤总含盐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总体变化不大,连续干旱的1997-1998年略呈上升趋势;麦秸覆盖和施有机肥能减少根层土壤盐分,对土壤盐分具有有利的调控作用,具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干旱内陆灌区土壤水盐模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干旱内陆区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以及土壤盐分运移规律,有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潜水无效蒸发,防止土壤盐碱化。根据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壤水盐模型,计算土壤水盐迁移量,并对干旱内陆区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种植条件下潜水入渗和蒸发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天山北麓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物玉米进行不同埋深条件下的模拟种植试验,分析研究种植条件下不同潜水埋深水平的潜水入渗补给量、潜水蒸发损耗量、土壤水储存量和作物耗水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于地下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评价以及地下水和土壤水资源的有效调控利用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土壤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有关土壤水资源的一般概念,对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修正,并根据“四水”转化关系,提出了由降雨转化成土壤水调节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杜晓舜  夏自强 《水文》2003,23(1):14-17,20
以洛阳市为对象,对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进行了研究。区域水资源量包括地表水实际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将地表径流中基流部分按比例划出,与河道汛期弃水量加在一起作为河道的生态需水量,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生态需水量后可得地表水的实际可利用量。将难以利用的地下水量从地下水资源量中扣除后可得地下水实际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7.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与环境需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曙明  王志杰 《水文》2007,27(4):88-90
本文针对干旱区特点,结合近年开展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实践,对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问题的特殊性、可利用量的概念、算法,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生态环境需水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计算了全疆及分区水资源可利用量,提出了可利用量中应考虑部分河道外天然植被、湿地供水以及可利用量确定的历史局限性等观点。本文研究成果对新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农田在不同调控措施下的土壤水蒸发量,以衡水试验场为例,以土壤水流动系统为指导,设计沟播盖腐熟秸秆、沟播不盖秸秆、盖膜穴播、平播对照4种不同调控措施下的田间试验,运用土壤水分均衡原理和土壤水分通量法,计算了不同调控措施下的土壤水蒸发量.结果表明,盖膜穴播田块的土壤水蒸发量最小,沟播盖腐熟秸秆次之,沟播不盖秸秆最大,说明盖膜穴播的土壤水分调控效果最好,而秸秆覆盖的效果优于不盖秸秆.  相似文献   

9.
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艾比湖流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倍受关注。在考虑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前提下,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了分析探讨。采用倒算法,即采用从地表水资源量中扣除维护生态环境最小需水量的方法,分析计算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并提出了天然生态植被和维护湖泊面积生态环境的最小需水量。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初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郭周亭 《水文》2001,21(5):23-26
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和制约条件都是研究可利用量计算方法所不可忽视的前提,探讨一种可行的计算方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工程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发展状况分析研究,提出了不同开发利用条件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林松  陈超  杜劲松  王秋革  孙石达 《地球科学》2014,39(11):1607-1616
通过对我国大型水库蓄水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统计得到近60年来大型水库蓄水累积的库容量已达到697km3, 占全国所有水库库容量的83.3%及全球库容量的6.5%;而2000年以来的大型水库数量及蓄水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加速, 库容量的变化率为16.7km3/a, 远高于1950年到2000年的4.9km3/a的增长率; 同时借助卫星重力(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观测手段, 对2000年以后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水库进行水储量估算, 结果显示GRACE仅能估算得到63%的水库变化量, 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了该地区地下水的长期变化. 结合大型水库的分布位置与库容量, 基于海平面变化方程计算得到了中国近海相对海平面的空间变化. 水库蓄水导致的渤海与东南沿海海域的相对海平面上升明显, 最大上升高度约为8mm; 而2000年以后的水库对海平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其中南海海域较为突出, 上升高度约为2~3mm, 在此期间蓄水造成的近海不同验潮站位置的海平面增长速度在0.02~0.11mm/a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陆地表层水贮量变化对海平面上升贡献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的加剧,大陆表面水贮量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必将引起海平面的变化。然而,陆地表层水贮量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讨论了地下水、人工水库、天然湖泊和森林退化对海平面影响的主要研究结果,重新评估了这些因素对海平面贡献的程度,尤其是考虑了中国相关因子的作用。还就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水库深层渗透水、土壤水贮量变化、灌溉蒸腾等对海平面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environments where the rainfall is limited and variable, fallow period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using stubble is one of the ways of increasing the soil moisture required for crop sowing a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moisture conservation using stubble depends on the paddock management, soil water content, and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tubble rate and amount of rainfall on the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a two-season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four stubble rates (0, 2, 4, 6 t/ha) and two water supply amounts. The soil water dynamics was also analysed using a valida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or (APSIM). In the relatively wet summer season with a high initial soil water content, the amount of water stored in the 2, 4, and 6 t/ha stubble rate treatment plo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are plots by 10.4, 15.9, and 17.8 mm, respectively. However, in the summer season with a relatively high amount of in-season water input and low initial soil water content, the soil water storage was increased by 29.4, 35.6, and 43.0 mm, respectivel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two seasons, the highest increase was observed for the 2 t/ha stubble rate. The amount of conserved soil moisture was found to be the highest when the soil profile water content at the start of the summer-fallow period is low and the amount of rain during the summer season is high. 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APSIM-simulated soil water contents (R 2 = 0.812), indicates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soil water dynamics under a fallow condition. The APSIM-simulated soil water balance using the weather data of the past 100 years indicated that in a year with low start-of-fallow period soil water content, a 6 t/ha stubble rate can increase the end-of-fallow period soil moisture by up to 60 %.  相似文献   

14.
北京西郊地下水库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宇  邵景力  叶超  邢国章  崔瑜 《地学前缘》2010,17(6):192-199
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北京西郊地下水库调蓄工程的模式。北京西郊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上部。文中首先论述了北京西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库的边界条件,地下水库的面积为333 km2,以1983年为最高水位,计算出地下水调蓄库容为8亿m3。地下水库的补给源主要有永定河洪水、官厅水库放水和弃水、用水低峰时南水北调的尾水、城市雨水等,主要调蓄方式为河道、砂石坑和大口井。提出了地下水库工程由回灌水预处理工程、回灌工程、地下水库工程和取水工程等组成,根据北京市西郊水文地质条件、水源以及回灌条件,提出了北京西郊地下水库调蓄工程的三种模式,阐述了各种模式的空间分布、调蓄水源、调蓄方式等,为地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和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库岸潜在滑坡变形分析是保障国家水利水电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针对仅利用单一轨道SAR数据对库岸潜在滑坡变形监测不准确的问题,采用SBAS-InSAR技术,联合升降轨Sentinel-1 SAR数据构建研究区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的雷达视线方向形变时间序列,并结合无人机野外调查,分析白鹤滩水电站库岸典型潜在滑坡...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坎儿井与山前凹陷地下水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铭江 《水科学进展》2010,21(6):748-756
在分析研究坎儿井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河流冲洪积扇地形地貌特征、储水构造以及水资源转化特点,提出了建设山前凹陷带"横坎儿井式"地下水库的具体思路,并以台兰河地下水库示范工程为例,对构筑"横坎儿井式"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引渗回补"调蓄系统、"横坎儿井"集水系统、"自流虹吸"输水系统三大工程组成部分的结构设计原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山前凹陷地下水库是非常理想的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其研究和示范工程,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水资源高效利用探索出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选择喀斯特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5-9月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对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进行监测,以分析花椒地、金银花地、火龙果地3种不同经济林地土壤储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土壤含水量的剖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种经济林地土壤储水量随着降雨的季节变化明显,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时间上滞后于降水量。在观测期内不同经济林地0~4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表现为火龙果地(478.97 mm)>金银花地(372.64 mm)>花椒地(322.15 mm);(2)随着土层的加深,含水率总体呈增加趋势,观测期火龙果地、金银花地、花椒地的土壤含水率分别为35.97%、27.36%、23.55%,整体变异系数分别为9.64%、19.53%、24.27%,火龙果地为弱变异,花椒地和金银花地为中等变异。火龙果地的持水效果最好,金银花地和花椒地次之,因此在贵州省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区的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可适量种植火龙果以达到生态恢复效果,并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