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7~9月的天气特点是:降水南多北少,我省北部和中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伏旱;季平均气温北部接近常年,中南部偏低;全省日照时数偏少。2000年7~9月总雨量呈南多北少分布,赣北、赣中、赣南的平均雨量分别为299mm、307mm、453mm。与常年相比,赣北偏少1.3成,赣中偏少1成,赣南偏多2.5成。7月份除赣州、南康、瑞金、大余、信丰降水偏多2成~1.1倍以外,全省其它地区降水均偏少。其中宜春仅7mm,偏少9.6成。8月份除九江、瑞昌、莲花、南昌县降水偏少2~5成,南康、修水、南昌、泰和、宁冈接近常年外,全省其它县(市)降水均明显偏多。…  相似文献   

2.
刘文英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4):I0002-I0002
7—9月,江西省降水中东部偏多,其余地区偏少;气温偏高,Et照普遍偏少。总体上,伏旱不明显、秋旱较严重,暴雨未造成明显洪涝灾害,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但其间出现的暴雨、干旱、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给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8年7~10月其间.我省天气与常年不同.7月中旬后期至8月1日,赣北出现了连续性暴雨过程.暴雨达112县(市)次,大暴雨24县(市)次;7月20日婺源出现了特大暴雨,日雨量达205mm;与此同时赣中以南地区长时间高温少雨,中西部地区干旱明显。8月份全省气温偏高,为27.7-30.8℃,较常年同期偏高1-2℃。9月、10月平均气温为18.7~26.3℃,同常年;降水量39-240mm,大部地区偏少5成以上,日照285—457h(小时).除赣南南部少于常年外,其余各站比常年偏多5-87h(小时),两月中以晴好天气为主。9月下旬后山现的秋季低温只对迟栽和…  相似文献   

4.
1997年我省后汛期天气的主要特点是7~9月雨量偏多其中7月份雨量特多,大部分地区的月雨量为40年来同期降雨量之最。初台偏迟,登陆台风偏少。入侵影响我省的冷空气来得早、频繁,强度强。1后汛期(7~9月)雨量明显偏多7~9月我省降雨量(至9月28日止)东北部与常年同期相比多8~9成;西北部偏多5~9成,局部偏多1倍多;中部偏多2成左右;东南部偏多5成以上,其中海丰偏多2倍多;西南部除雷州半岛外大部偏多1~2成。值得指出的是:今年后汛期降水偏多不是由于台风造成的,7月份降水主要是来自低压槽和西南季风影响,8月份主要由热带风暴和…  相似文献   

5.
李翠金 《气象》1997,23(10):62-63
北方部分地区旱情缓和南方局地暴雨洪涝较重—1997年7月—李翠金(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7月,北方除黄河上游降水稍偏多外,其余地区降水偏少,其中东北平原中部和南部、华北平原中部和北部偏少5—9成;中旬后期开始北方出现几次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旱...  相似文献   

6.
8月份 ,除东北地区外 ,我国北方大部降水偏少 ,气温偏高。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旱情发展。南方大部降水偏多 ,华南及长江流域持续降雨 ,一些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月内有 6个热带气旋活动 ,2个在广东沿海登陆。1 天气概况1 1 降水8月份 ,与常年同期相比 (图 1) ,南方大部及东北东部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 ,其中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及云南东部、黑龙江南部等地偏多 5成至 1倍 ;北方大部降水偏少 ,其中黄淮中北部、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中西部等地偏少 5成以上。上旬 ,由于受南海北部低压及 0 2 12号强热带风暴北冕登陆的影响 ,华南、江南中南部降…  相似文献   

7.
1995年3~4月,北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南疆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分布不均。影响我区的天气过程比较频繁,多以大风、降温天气为主。北疆地区因高温,少雨、大风造成地墒流失严重,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春旱,这是3~4月份的主要气候特征之一,另外风灾和霜冻,对农牧业生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 月平均气温和月总降水量3月份,月平均气温,北疆大部偏高0.1~3.2℃,其中富蕴偏高6.5℃,居全疆之冠。南疆除个别站偏低外,大部地区接近常年。3月份总降水量,北疆除博乐、乌鲁木齐、精河三站偏多1~2成,其余地区均偏少1~5成。南疆除哈密偏多1成外,其余地区均偏少5成或无降水。  相似文献   

8.
2018年主汛期我国平均降水量为652.0 mm,较常年同期偏少95.0 mm。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方降水偏多,南方降水偏少的总体特征。其中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8成, 江淮地区梅雨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8成,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8成,局地偏多2倍以上。除华北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偏早外,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期开始时间均较常年偏晚。2018年主汛期全国平均降水日数71.29d,较常年偏少12.67d。共出现暴雨5229 站日,较常年偏少280站日。华南前汛期降水阶段性明显,中前期冷空气较弱,副高异常偏强是降水偏少的重要原因,后期南海季风爆发,水汽条件明显改善,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增大,降水明显增强;江淮梅雨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层辐散抽吸的动力条件以及低层水汽辐合均较常年同期偏弱,是梅雨期降雨强度整体偏弱、梅期偏短的重要原因。华北雨季期间,东北亚稳定维持着一个异常反气旋环流,在中纬度地区形成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是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2018年汛期全国共出现3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次数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偏少,全国暴雨站日也较常年同期略偏少。  相似文献   

9.
继前汛期雨水明显偏多之后,今年3季度广东省各地降水继续偏多,局部地区特多.季内共有5个热带气旋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省,其中7月份有3个台风在广东省登陆,这种现象较为罕见.3季度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正常或偏高,季日照时数各地一致偏少. 1 天气概况 7~9月,我省北部雨量400~700mm,中部和南部700~1400mm,电白最多,达1632mm.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封开、信宜和紫金与常年持平外,其余地区均偏多,其中电白偏多1.4倍,其余偏多1~8成不等.7月份各地降水均偏多,其中西南部和中部局部地区偏多1~3倍,8月份西南偏西部地区和中部局部地区偏少,其余地区偏多,9月份东北大部、粤西局部偏少,其余地区偏多,其中茂名、汕尾、清远地区局部偏多1~2倍. 季平均气温26~29℃,其分布趋势是南部高于北部.与常年同期相比,南部地区偏高0.4~1℃,中部和北部接近常年.7月份潮汕地区稍偏高,其余地区正常略偏低,8月份普遍偏高,9月份西北部局部偏低,其余大部地区偏高,其中东南沿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偏高1~2℃.季日照时数480~650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40~170小时.  相似文献   

10.
继6~8月两次洪涝之后,今年第四季度我省天气继续异常,11~12月气温偏高,11月更甚。10~11月干旱,12月则暴雨频频。110~11月全省少雨,11~12月气温偏高10~11月,全省降水偏少,两个月的降水量大部分市、县仅十几至几十毫米,部分市、县滴雨未下,灌溉条件差的山区出现了旱情.10月上旬,除西北部地区有15~20毫米降水外,其余地区基本无雨,与历年同期旬雨量相比,西北部偏多1~3成,其余地区偏少9成以上。中旬除西南部偏多3成到1借外,其余地区偏少4~9成。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全省无雨。11月下旬除西北部有5~10毫米降水外,其余…  相似文献   

11.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4):I0001-I0001
2014年7—9月江西省气温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日照时数偏少。江西省出现了多次大范围的强对流性暴雨天气,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局部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先后出现5轮高温天气过程,赣南高温日数创耪高;8月中旬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川气象》2003,23(2):58-61
1 气候概述2 0 0 2年 ,四川省年平均气温大部偏高 ,其中盆地西北部显著偏高 ;年总降水量四川省内除川西高原西南部较常年略偏多外 ,大部地区偏少 ,其中盆地西北部、阿坝州北部显著偏少。年内主要天气、气候灾害偏轻。表现为 :全年暴雨日数省内大部地区偏少 ,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偏少、偏弱 ,尤其是主汛期暴雨天气过程明显偏少 ;春旱、夏旱、冰雹、大风等主要天气、气候灾害均较常年偏轻 ,秋季连阴雨轻微。盆地 7月降水量显著偏少、伏旱严重 ,7月中旬持续高温 ,年初连续大雾 ,6月 8日盆地中部的局地强暴雨天气过程及 4月盆地内出现三次强降温…  相似文献   

13.
张守峰 《气象》2002,28(11):58-61
8月份,除东北地区外,我国北方大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华北、黄淮部分地区旱情发展.南方大部降水偏多,华南及长江流域持续降雨,一些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月内有6个热带气旋活动,2个在广东沿海登陆.  相似文献   

14.
杨玲  李婧 《贵州气象》2007,31(2):26-28
2006年年平均气温安龙、贞丰正常,其余地区偏高;年降雨量兴仁、望谟偏多1~2成,其余地区偏少2~3成;年日照时数晴隆、安龙、册亨、望谟偏多,其余地区偏少。虽然局地有较重的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雷电等,对各行各业及人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气象灾害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15.
2018年主汛期我国平均降水量为652.0 mm,较常年同期偏少95.0 mm。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北方降水偏多,南方降水偏少的总体特征。其中华南地区前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8成,江淮地区梅雨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8成,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8成,局地偏多2倍以上。除华北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偏早外,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期开始时间均较常年偏晚。2018年主汛期全国平均降水日数71.29 d,较常年偏少12.67 d。共出现暴雨5229站日,较常年偏少280站日。华南前汛期降水阶段性明显,中前期冷空气较弱,副高异常偏强是降水偏少的重要原因,后期南海季风爆发,水汽条件明显改善,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增大,降水明显增强。江淮梅雨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层辐散抽吸的动力条件以及低层水汽辐合均较常年同期偏弱,是梅雨期降雨强度整体偏弱、梅期偏短的重要原因。华北雨季期间,东北亚稳定维持着一个异常反气旋环流,在中纬度地区形成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是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2018年汛期全国共出现3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次数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或略偏少,全国暴雨站日也较常年同期略偏少。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2008年春季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拉尼娜事件5月结束,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极端天气频发,部分地区受灾严重。4月份多强对流天气,其中4月7—8日全省出现大范围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5月下旬暴雨天气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1~12月份天气气候特点是,气温11月份偏高,12月份正常;降水北疆偏少,南疆分布不均,积雪偏薄。1.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11月份,月平均气温,全疆除巴音布鲁克较常年偏低43℃外,其余地区均为偏高趋势;北疆尤为突出,大部地区偏高1.4~、7℃,其中富蕴偏高已5℃。居全疆之冠;南疆除库尔勒、喀什、且未接近常年外,其余地区偏高06~1.6℃。月降水量,全疆除哈密、博乐、阿拉山口偏多外,其余地区为偏少趋势。北疆北部偏少3~8成,北疆西部偏少5~8成,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大部偏少l~5成;南疆除哈密异常偏多5.3倍外,其余地区…  相似文献   

18.
徐晶 《气象》2003,29(8):58-61
5月 ,东北地区降水偏少 ,旱情持续 ,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 ;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 ,降水偏多 ,局地发生涝灾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略偏少 ,本月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月内分别有一个台风和一个热带风暴生成 ,但对我国无影响。1 天气概况月内 ,我国降水分布十分不均 ,北方大部地区普遍在 50mm以下 ,其中西北地区中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部等地一般不足2 0mm。与常年同期相比 (见图 1 ) ,除内蒙古中部和西部、新疆大部、湖南北部等地偏多 3成至 1倍和局部地区偏多 1~ 2倍外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  相似文献   

19.
1 基本气候特点 2002年度(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全省气温偏高,部分县为50年来最暖年和次暖年,降水量除淮河以南偏多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少,日照时数豫西大部及豫北、豫南少数县偏多,其余地区偏少.年内主要气候特点是:隆冬至初春气温异常偏高,春后期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夏季高温少雨,干旱、风雹影响严重;秋季强降温出现早,秋末出现局部寒潮和大雾等灾害性天气.总体来看,春季连阴雨、夏季干旱、风雹影响较重,但暴雨、洪涝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20.
2023年,我国气候主要表现为暖干的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1991—2020年气候平均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最暖;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 mm,较常年偏少3.9%,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四季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夏、秋季分别为历史同期次高和最高;除秋季降水偏多外,其余三季降水均偏少。汛期(5—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3%,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我国中东部降水总体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2023年,我国区域性气象干旱多发,西南地区遭遇冬春连旱;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过程偏多;夏季前期,华北和黄淮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7月底至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极端强降水过程,华北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1月中旬发生年内最强寒潮过程;秋末冬初冷空气频繁入侵,12月华北和黄淮等地降雪日数偏多、积雪偏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