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海燕 《第四纪研究》2003,23(4):357-361
文章通过读德日进1923~1924年第一次来华工作期间的书信,介绍了德日进思想中的几个重要侧面:其宗教思想中的“上帝”及“现世”;学术研究应跨学科综合进行;精神生活的首要地位以及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他对地质科学理论有着卓越贡献,其学术理论具有超前意义,影响深远。文章从李四光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李四光走自主创新之路,积极探索解决中国问题的精神;李四光的重视实践,重视辩证的思想方法论;李四光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发展地质力学学科;以及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等五个方面纪念李四光。提出学习和发扬李四光的科学思想和爱国精神,以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裴文中 《第四纪研究》1994,14(4):297-306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简介裴文中编者按:下面发表的这篇手稿,是裴文中先生1980年赴日本讲学前写的。在这篇手稿中,裴先生阐述了他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几个问题的看法,如实地反映了裴先生的学术观点。手稿上的“请提意见”字样,表明这是一份初稿。手稿介绍的六个问...  相似文献   

4.
Foreword     
李德生先生是最卓越的地质学家的典型代表。他为中国和国际发现和开发了巨大的石油资源。在他77年石油地质生涯中,他有勇气挑战当时的地质固念,成为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的主要奠基人、陆相砂岩油田开发理论的主要建立者、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的开拓者、含油气盆地多能源勘探和立体勘探的先驱。他创建了中国陆相特大油田的地层对比,创造了大庆油田横切割早期注水的开发,建立了渤海湾盆地复杂断块油田地质研究,开拓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他具有出色的领导才能,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领导一个又一个的石油会战,进行油气资源开发。李德生先生是举世闻名的石油地质学家、奠基中国石油地质学的世纪功臣。李先生的职业生涯将令许多追随他的地质学家敬仰。作为地质人,我们都梦想有一天可能会进行野外探险,我们梦想有一天能找到一个重要的油气田。李先生所拥有的大量野外经验和发现,是少有的地质学家可以做到的。更重要的是,他的职业生涯展现了地质事业的巨大活力。正如他的老师朱森教授所强调的:“一个好的地质学家必须是一个永远的学生。”李教授做到了,并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 李德生先生1922年10月17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45至1977年,先后在甘肃玉门、台湾、陕西延长、东北大庆、四川、山东胜利、华北大港和任丘等油气田从事石油地质勘探与开发工作;1978年以来,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李德生院士长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是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贡献突出的地球科学工作者之一,曾获得诸多国内外重大荣誉奖项。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他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参加研究的“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的注水开发技术”和“渤海湾油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与实践——以济阳等坳陷复杂断块油田的勘探开发为例”两项成果双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年,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AAPG)授予他石油地质学杰出成就奖章和荣誉会员奖章;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李先生著作等身、嘉惠学界,在国内外地球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中文专著7部,英文专著2部,并为国家培养了25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他的代表作有《石油勘探地下地质学》《李德生文集》(上下卷)和《中国多旋回叠合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等。 李德生院士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有长期记笔记的习惯,数百本厚厚的笔记本字迹工整,经数十年岁月积淀,一笔一划凝聚起石油地质学知识的海洋,一点一滴凝结出中国陆相石油地质学与深层海相石油地质学的坚实基础、清晰脉络与实践成果。长期的勘探开发实践积累了丰硕经验,进而凝练为理论再应用于指导油气田的发现,理论与实践如此相互催生,促成了大庆油田、渤海湾油田群的系列重大发现,使中国摘掉了“无油、贫油的帽子”。我们向“躬耕不辍、行路不止”的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致敬! 李德生院士求真务实、荣辱不惊。他的一生几起几落、跌宕起伏,始终淡泊名利,追求自己认准的真理,以“唯奉献祖国,献身石油之崇高境界乃大”为座右铭,一以贯之。我们向这种“爱国奉献、丹心如炽”的科学家精神致敬! 李德生院士笃学致远、见微知著。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基于对全国含油气盆地的系统编图与长期实践,系统提出了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的创新认识,划分出东部拉张型、西部挤压型与中部过渡型3种类型,以清晰的图表形式体现出中国沉积盆地的叠合属性与多旋回发展历程,强调指出新生代以来沉积盆地具有强烈改造特征。这些认识在40多年来的研究实践中不断被证实,愈发“闪光”,构筑起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的“高楼大厦”。近20年来,他立足国家能源安全,基于油气勘探开发实际,聚焦能源前沿科学,致力于石油地质学理论创新,呼吁与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目前已经取得成效。我们向这种“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度、境界与胸怀致敬! 李德生院士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李先生不但治学工作态度严谨,而且有很高的绘画艺术造诣。他在抗日战争流亡学习生活和艰苦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之余,用山水素描、木刻版画记录下壮美山河。他的素描画集《从大自然来,到大自然去》收集了他从1941年到1952年间的130多幅素描、版画。在普通人没有照相机的年代,留下了一幅幅山水景观。李先生喜欢随走随摄影,以此记录他的人生足迹。我们向这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求真精神致敬! 李德生院士与夫人朱琪昌教授琴瑟相合,携手一路走来,“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茫茫戈壁、浩瀚雪原,川中丘陵、祁连峰峦,国内讲堂、国际峰会,都有他们携手共进、同心协力的浪漫身影。他们养育儿女,培养学生,精心尽力。如今李先生桃李天下,他们延续老师的严谨学风,继往开来,担当起石油报国的重任,他们和他们当中的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皆让李先生感到欣慰,是他们见证了中国石油地质学界日益蓬勃发展。我们向李院士这位学界楷模致敬! 李德生院士严谨治学、以勤奋和天赋绘就了他精彩传奇人生。值此庆贺李德生院士百岁寿辰(2022年10月17日)之际,《地学前缘》感谢贾承造院士、赵文智院士、何登发教授、卢双舫教授及各位作者出版这本《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学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进展——庆祝李德生院士百岁华诞专辑》,以此探讨能源前沿科学新进展,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专辑涵盖我国能源地质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态势,共收录39篇中文文章及其4篇英文(双语)文章,包括李德生先生的亲笔文章。专辑涉及石油地质学创新与能源多元化发展、盆地构造理论与油气分布规律、前陆盆地构造理论与勘探实践、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理论、原型盆地复原理论与方法、构造控油理论与勘探开发新领域应用、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新技术新方法在盆地构造分析中的应用等8个领域,囊括了理论、实践、前沿与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我相信,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领域探索,将为中国能源发展的理论创新做出新贡献。 为此,作为《地学前缘》主编,我欣然为之序,以表对李德生院士、对广大能源地质学家的敬意与谢忱!  相似文献   

5.
曹希平 《地质学报》2022,96(5):1503-1509
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任会长章鸿钊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地质学期间,萌生了创立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想,并将世界发达国家地质科研机构的情况介绍到中国。回国后,章鸿钊先生着手中国地质事业起步的规划和地质调查机构的设计,并在规划实施阶段做出卓越的贡献。按照章鸿钊的思路创建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现代科学起步阶段的里程碑。章鸿钊先生自幼国学功底深厚,在身体状况限制了野外地质调查的中年和晚年时期,他专注地质与矿产方面的古籍考证和整理,并将考证结果与地质科学知识相结合,撰写了《石雅》、《古矿录》、《三灵解》等一批论著。章鸿钊先生晚年提出了与燕山运动有别的自中生代晚期至始新世后的震旦运动。  相似文献   

6.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1989,9(3):231-236
本文简述李四光教授支持发展中国现代地理学特别是关于自然区划和冰川冻土研究的若干事例,借以表彰李先生宽广开拓的胸怀与对地理科学的热诚,纪念李先生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7.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4,14(2):106-114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他一生工作涉及地质学的许多分支学科。除了在古生物地层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外,他还是我国第四纪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他回国后早期的研究工作很多是第四纪研究课题,如1932年对大同火山的研究。这些成果至今仍是我国第四纪地质的重要文献。晚年他再次赴大同火山区考察(1975年),以第四纪研究为他毕生最后一次野外工作。尹赞勋先生关心和支持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和它的活动,他倡导中国第四纪研究人员与国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中国第四纪能在今天走向世界,得益于尹赞勋先生的教诲。  相似文献   

8.
斐迪南·冯·李希霍芬出生于1833年。少年时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使他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随父母游历了家乡的许多地方,并且利用暑假到阿尔卑斯去旅行。在柏林学习地质学的时候,就显示出他宽厚的知识基础,他很快就意识到对他而言,未来工作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科学家。1859年,为了获得财政支持进行欧洲以外地区的研究,李希霍芬申请参加了普鲁士政府向东亚派遣的一支探险队,开始了他最初对中国地质的研究。1862年当探险队的成员开始返回柏林,他独自到了上海开始他自己在中国的研究工作。只是由于太平天国起义,他的计划没能立即实现。1868年新年前夕,他和他的朋友对全球地质勘探的状况做了一个回顾,认为中国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是最有研究价值的国家之一。于是他选择了中国作为他进行地质研究的对象。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他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向和工作方法。李希霍芬希望建立一个系统的中国地质学的基础。他认为野外工作是第一位的。除了对可开采的矿床进行了估计,他还特别注意了中国煤炭沉积的储量和产量。在1868到1872年期间,他在中国先后进行了7次旅行。他是第一位对中国地质从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外国地质学家。旅行的资金有一部分是来自加利福尼亚银行和上海商业会馆。他提交了一份地区经济信息的报告,这个报告包括了中国的交通、贸易路线,煤矿的形成、品位和储量、可采性以及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等。他重要的科学文献是关于经济、运输和人口地理学。从他的著作《中国》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丝绸之路”的命名是在汉学家、古典文献学家以及地图学家共同合作研究之前。在综合大量的文献后,他在地图上详细地标注了“丝绸之路”,并且讨论了汉朝及其以后历史时期内中国境内主要的贸易路线。由于丝绸一直都是重要的贸易商品,因此他把这条贸易路线称之为“丝绸之路”。对于社会、经济问题与地质问题的综合认识,使他同时又成为一个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和德国的地图工作者一起开创了一种新的地形的描绘方法,并且修正了当时的中国地图,使中国地图有了更为详尽的内容。对比当时在中国出版的地图,他们绘制的地图在很多方面是全新的,如他们采用图解法(graphicpresentationsofmontains)来代表山脉和其他的地形形态特征。在地质学领域,他绘制了中国地质图,及《中国地图集》中的地形图,连同后来出版的4卷《中国》书稿中大量的横断面和地层剖面,奠定了中国乃至东亚的地质学基础。但是他从来没有把制图作为他旅行的一个主要目的。对他来说,制图只是作为来证实他的野外观察的一个方法,以尽可能正确地体现出地貌的基本特征。李希霍芬到中国旅行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研究中国地质。他是第一个把中国地质按着现代组成物的分布、序列,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可以认为,他是把中国地质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创始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知识使他很快就认识到了中国地质结构的原理。他的综合知识使他可以在地图上系统地标绘出他所观察到的现象。他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中国地图集》中的27张地质图,《中国》书稿中另外14张地质图以及大量的剖面图。另外矿产资源也是他研究的主要的内容。他不仅研究了煤炭资源,同时也经常记录贵金属矿产资源。他是最早注意到中国黄土具有风成特征的地质学家。他在研究黄土剖面时,注意到大部分没有层理的沉积物都保存有大量的陆生软体动物的壳。由此,他得出与前人相反的结论,认为黄土不是湖相沉积物,而是风成沉积物。并以北美大草原所见到的草将粉尘固定的过程作为他风成假设的证据。他认为黄土沉积是草原环境下形成的,当时的植被是草原。并且认识到粉尘来源于西部和北部的中亚的沙漠地区。他只是没能将冰期、间冰期的粉尘沉积加以区分。他研究的另一个科学领域是地貌学。在地貌学中他是最先描述一些地表变化过程的先驱者之一。正如他一直意识到的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一样,他同样将地球生态系统看作是地质结构、地貌过程、与气候有关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所组成的一个复合体。他是最早萌生地球系统的科学思想的科学家。李希霍芬对中国的研究起初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他的《中国》出版以后,他对中国地质学和地理学的影响才明显起来:他的著作和地图很快就传入中国,在学术界被广泛地阅读和讨论;他的书是地质学和地理学专业的基础教材。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他的发现也得到了认可,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19世纪末,世界上没有哪个科学家像他那样了解中国和东亚。他也从一个地质学家成为一个跨越多个学科的大科学家,他的影响在他的那个时代体现在科学领域的很多学科之中。李希霍芬在中国现在仍然有很高的赞誉。他的方法学的研究以及他的《探险家指南》,对于年轻的地质科学工作者,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他的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对当前土地退化、生态不平衡等环境问题的解决仍然起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Li Tingdong 《GeoJournal》1980,4(6):487-497
China is situated in the SE part of the Asian Continent, occupies a region where several intercontinental tectonic elements are superposed on one another. In the history of geology, China belongs largely to the North Continent, except for the Himalaya region lying on the N edge of the Indian massif of the South Continent.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O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ghai-Tibet Plateau) belongs to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huge-type Tethys tectonic zone, and the E part of China belongs to the Circum-Pacific tectonic zone of the Meso-Cenozoic era.According to Guo Wenkui six stages of the geolog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 may be distinguished (Guo 1978). The author has absorbed some of his views and data in this paper, and taking the three tectonic movements: The Lüliang, the Jinning and the Indonesian movements as the turning points has summarized the evolution of geologic structures in China into four mega-stages: 1) the Pre-Lüliang stage, 2) the Lüliang-Jinning stage, 3) the Jinning-Indonesian stage, and 4) the Post-Indonesian stage. Some in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geologic survey and results of specific studies, and also the unpublished data obtained from the colleagues of the Institute of Geology, especially the final stratigraphic materials, have been made references to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shes to express his thanks to all who have given him generous aid.  相似文献   

10.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3,13(4):344-348
袁复礼教授是我国当代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袁老师的弟子满天下。受过袁老师教诲的学生之多,成绩之大恐怕在国内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袁老师为中国的第四纪和地质科学的发展所花费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的份量和意义。袁复礼教授的一生的地质工作和他的教育工作都说明他是一位不服输的地质学家,是一位把地质学念在“身上”的地质学家,更是一位能够和大山岩石谈话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11.
张立生 《地质学报》2022,96(1):25-49
谢家荣是中国地质学家群体中极其重要和突出的一位,他在地质科学领域里涉猎面之广,在我国地质界独一无二,是一位“全方位的地质学家”,是现代中国地质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拓荒者。本文略述其简历和他在中国煤岩学和煤地质学、土壤学、石油地质学、铀钍矿产地质与勘查、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和地质教育领域的贡献与成就。谢家荣对中国地质事业和中国地质学会的建立与成长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都值得纪念的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12.
张守信 《第四纪研究》2002,22(4):306-311
本文通过对地层命名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以发表(或出版)为基础的优先权法则的学习心得叙述,回顾尹赞勋院士当年在制定中国地层命名法时,坚持一个新名建立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发表这一符合全世界生物地学界共识的地层命名法的哲学精神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和意义。作者对比全国地层委员会今天对优先权采用双重标准,从而干扰地层命名法的基本精神执行,显示尹公制定地层命名法所持的基本精神明智,正确和意义重大。文章通过“龙马页岩”改为“龙马溪页岩”这一正确订正,解决了其与“龙马石灰岩”的同名关系事例,感受到尹公治学的高尚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3.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于1927年在法国里昂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调查研究。从三十年代中期至今,经常担任学术性和行政性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膨胀波纹管技术在国内外石油钻井领域的应用已经颇有成效,但是针对地质钻探领域的小口径膨胀管的研究却成效甚微。为此专门研发了针对地质钻探行业的小口径膨胀管护壁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四川煤炭普查ZK3-1钻孔封堵漏失地层,护壁后正常钻进至终孔。此次小口径膨胀波纹管的成功应用,为地质钻探行业的事故处理提供了新方向,填补了我国在小口径膨胀管技术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叶连俊 《第四纪研究》1989,9(3):227-230
际此李四光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当年受业情景,思绪万千。二院荷花池畔的憧憬、庐山野外实习及课堂受业的教诲犹历历在目。他一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开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地质科学的贡献、他的治学精神和高风亮节都堪称后世师表。  相似文献   

16.
李亮  李爽 《第四纪研究》2002,22(1):85-94
我们的父亲出生在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简朴的生活培育了他对故土、对人民深厚朴素的感情。他为人正直,性情豁达,襟怀坦荡。在遭遇坎坷时,始终对生活充满热爱和信心。父亲作为中国老一代的土壤学家,为了中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进步呕心沥血,经常奔波忙碌在祖国各地。在他主持和参加过的工作中,如西藏和新疆等地的农业综合科学考察、湖南南山牧场的建设和华北黄淮海盐碱地治理等主要工作中,处处体现出他的爱国之心和敬业精神,使我们深受教育,激励着我们永远前进。  相似文献   

17.
德日进"亚洲干极"理论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洲干极"是德日进总结中国北方中生代以来不断干旱化得出的观点.构造运动驱动气候变干是其主导思想.德日进关于中国新生代古地理演化的基本框架至今仍然适用,当代研究补充和深化了"亚洲干极"的理论,老第三纪行星风系的干热气候逐渐在新第三纪被季风气候取代,代表干旱气候的粉尘沉积逐步扩大空间范围,湖相沉积则逐渐收缩.22MaB.P.,8.5MaB.P.,3.6MaB.P.和1.2MaB.P.是"亚洲于极"逐步加强的关键时段.  相似文献   

18.
段万倜 《第四纪研究》1989,9(3):195-200
本文简要介绍了李四光教授从青少年直到逝世为止的毕生活动中的重要事迹。其中包括早年留学日本时参加中国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后,专攻地质科学,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前后,专心致志地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教育工作,在长期的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为繁荣祖国科学事业,发展和提高中国地质科学水平,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在国内外科学界、知识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中国人民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19.
杨小平 《第四纪研究》2005,25(4):432-437
文章介绍李希霍芬(1833~1905,F.vonRichthofen)对地貌学建立的重要贡献及这门学科自此以后在德国的理论进展;论证了在过去的100年中,在不同时期都有德国杰出的科学工作者叙述对李希霍芬著作的认同和赞赏。总体上来讲,很多人都同意称李希霍芬为关于地形和景观科学的“地貌学之父”。在A.洪堡(A.Humboldt)和C.李特尔(C.Ritter)早期概念的基础上,李希霍芬使地理学变成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空间的自然科学。尽管在李希霍芬之后所发展起来的气候地貌学和地生态学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但直到今天李希霍芬所开展的与地质学有紧密联系的地貌学的分支仍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20.
张文佑教授自1934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开始从事地学研究以来,迄今已整整五十年了。张文佑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大地构造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其他多种职务,五十年代早期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