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理论来分析解决海域油气的“综合勘查”问题,不仅阐述了“综合勘查”的本质和原则,而且阐明一些新颖的反映“综合勘查”特征的概念。此外,还提出“综合勘查”就是“系统勘查”。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22日10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六号”送入太空。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底地质勘查现代技术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当今海底地质勘查现代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海底地形测深系统,海洋水声,声层析技术,海底取样技术,深潜器技术和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探测技术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主题研究,研制和开发取得的一系列高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4.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研究的一项基础技术,简要介绍国内外模拟实验技术的概部,主要特点是可视化程度高,测试精度高和检测手段多;重点介绍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室的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可以适应目前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的需求,利用光通过率的变化测定了甲烷在纯水中的P-T间的关系,验证了本实验装置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张勇  曹雪晴  孟祥军  刘展  梁源 《海洋科学》2007,31(11):39-43
在参考“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规范”数据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渤海某海域的实测资料,制定了一套完成的海洋油气化探数据处理流程,包括单指标数据处理流程与多指标数据处理流程,最终达到剥离背景,提取有效异常的目的。实验中结合GIS技术,整个过程予以可视化编程实现。处理结果表明,提取的异常与实际钻井资料符合较好。该研究为中国开展海洋油气化探工作和制定海域石油与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蕴藏着丰富的空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动力资源,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勘查、研究、开发的重要对象之一。如何提高我国海洋地质工作水平,是我们长期思索和奋斗的重要任务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工业化国家的海洋地质与地质工作,由“消耗资源型”向“生态保护型”转变,更加注重社会的持续、均衡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与社会也走上了持久、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但如何应对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中央基于我国…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海砂资源勘查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海南岛周边海砂资源的分布、质量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海南岛周边的潮流沙脊是今后勘查开发的重点。结合海南省海砂资源需求,分析了海南省海砂勘查、开发及管理现状,海砂开采形式粗放以及海砂开发活动无序是主要特点,并深入探讨了海砂勘查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难度大、勘查程度较低、环境影响较大等。提出了海南省在海砂勘查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创新建设;加强海砂开发动态监管,增大执法力度;开展系统勘查,编制海砂开发总体规划;注重环境保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周蒂  陈汉宗 《热带海洋》1993,12(4):63-70
讨论了地球化学场的基本特征和分析方法,并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D区油气化探实例说明地球化学场分析的效果,指出地球化学场研究是勘查地球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八五”期间,地矿部,海洋地质系统科技人员完成国家攻关项目(课题)5项、大洋专项3项、国家南极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3个、部局级项目22项及大批省市级和横向科技项目;大洋调查3个航次、南极调查1个航次、南沙和东海综合地质调查3个航次;获国家自然科学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勘查一等奖1项、找矿二等奖2项、勘查  相似文献   

10.
开采海洋区域干热岩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岩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国内外关于干热岩的研究主要在陆地区域,而海洋区域相关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为了解海洋区域的干热岩潜力,从地质学角度阐述了海底干热岩资源的形成机制,综述沿海区域干热岩的分布规律并选取典型靶区分析资源储量。从海洋资源勘查与钻井技术、抗震减灾以及其他方面探讨了在海底进行干热岩开采的可行性。指出在海底开采干热岩仍然存在勘查资料稀缺、设备技术不够先进和研发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加大沿海区域干热岩的资源勘查评价力度;在海洋石油勘查钻采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适用于干热岩勘查钻采的技术与设备;加大海底干热岩研究项目的科研基金投入,企业和研究机构、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共同促进开发利用研究干热岩。  相似文献   

11.
以嵊泗列岛马迹山特大型矿石中转码头的项目为例,在对长期验潮站资料收集、计算与考证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及差比计算,确定了该工程处平均海平面及其与高程基面的关系,从而为大型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RCP4.5情景下预测21世纪南海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吉  左军成  李娟  陈美香 《海洋学报》2014,36(11):21-29
结合卫星高度计资料和SODA温盐数据,本文利用CCSM(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4)气候系统模式在代表性浓度路径RCP4.5情景下对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的预测模拟结果作为强迫场,用POP模式模拟预测21世纪南海海平面长期趋势变化及空间分布。模拟结果显示,在RCP4.5情景下,南海海域在21世纪末10年平均海平面相对于20世纪末10年上升了15~39cm,明显上升海域位于中南半岛东部的南海中部、南部海域和吕宋海峡东西两侧海域,上升值最大可达39cm。如果加上格陵兰和南极等陆地冰川融化的影响,21世纪南海总海平面上升值将可能达到35~75cm。南海比容海平面明显上升区域位于吕宋岛东面的深水海域,广东沿岸流和吕宋冷涡之间海域,以及中南半岛东南部海域。总比容海平面的变化主要来自热比容,盐比容贡献比较小。南海南部和西部比容海平面上升速率较低,如加里曼丹岛西北侧、泰国湾和海南岛西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The long-term varia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sea level have a notable effect on the calculation of engineering water level. Such an effect is first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maximal amplitude of inter-annual anomaly of monthly mean sea level along the China coast is larger than 60 cm. Both the storm surge disaster and cold wave disaster are seasonal disasters in various regions, so the water level corresponding to the 1% of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in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 of hourly water level data for different seasons in various sea areas is different from design water level, for examp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reaches maximum in June, July and August for northern sea area, and maximum in September, October and November for Southern China Sea. The hourly water level data of 19 gauge stations along the China coast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 annual mean sea level for every station is obtained; secondly, linear chan ging rates of annual mean sea level are obtained with the stochasti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相对海面变化时,常常用实测潮位记录来分析相对海面的变化速率。淤泥质海岸的验潮站多设在入海河流的闸F。由于拦门沙发育等因素的影响,闸下测到的潮位不能准确反映低潮时的潮位变化,因此常常采用平均高潮位记录来分析相对海面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平均高潮位、平均潮位和平均海平面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得出平均高潮位与平均潮位以及平均海平面变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并对江苏沿海6个验潮站33a的潮位记录进行分析,得出江苏沿海此期间的相对海面变化速率为0.29~1.00cm/a。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1976年以来对我国高程基准研究工作的总结报告,研究结果已被我国测绘系统采用,计算精度满足了国家大地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浙江沿岸基准面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浙江沿岸主要验潮站的基准面进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定海、大榭、健跳、坎门等站的潮高基面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关系,这在沿海工程和灾害防御中有着重要价值。研究表明,浙江沿岸平均海平面量值高于1985国家高程基准,一般为20cm左右;杭州湾的澉浦和浙南的琵琶门站多年平均海平面与邻近站不尽协调,它们的潮高基面可能有误  相似文献   

17.
海平面长时间的累积上升将加剧风暴潮、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等灾害。沿海各地区的自然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而各地区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经济的风险也呈现地域差异。文章对天津滨海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海平面上升对天津沿海各海洋功能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风险,经评估发现天津滨海新区南部海平面上升风险等级最高,北部风险等级最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沿海25个观测站水位资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中国沿海1980-2012年增减水的变化特征及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增减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相邻站由于受到的气象状况相同,其沿海增减水变化的过程相近,但是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分布看,沿海增减水的变化幅度呈现中间大南北小的区域特征,自长江口至广东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最大,年变幅平均为5.0~7.5 cm;南海周边及北部湾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次之,年变幅平均为4.0~5.5 cm;自渤海至黄海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较小,年变幅平均为3.3~3.5 cm。(2)从时间变化看,1980-2012年中国沿海年平均增减水长期基本没有趋势性变化,但明显存在2至5年的周期性变化信号,该信号的震荡幅度为0.1 cm。经过高频滤波后,对沿海月平均增减水序列与Niño3.4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5,该相关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中国沿海的增减水变化与ENSO事件呈现负相关关系。(3)中国沿海增减水的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均与海平面变化不同。1980-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2.9 mm/a,而增减水长期基本无趋势性变化;另外,其季节变化与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从时间和区域上均不存在一致性。(4)但是,短期海平面的变化与增减水有关,并且增减水对短期海平面的贡献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定,增水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的过程对短期海平面有抬升作用,其贡献率最大可达65%;反之,减水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的过程则对短期海平面有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For ocean and climate research, it is essential to get long-term altimetric sea level data that is as accurate as possible.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the altimetric data is frequently degrad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Arctic Ocea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seasonal or permanent sea ice. We have reprocessed ERS-1/2/Envisat satellite altimetry to develop an improved 20-year sea level dataset for the Arctic Ocean. We have developed both an along-track dataset and three-day gridded sea level anomaly (SLA) maps from September 1992 to April 2012. A major improvement in data coverage was gained by tailoring the standard altimetric editing criteria to Arctic conditions. The new reprocessed data has significant increased data coverage with between 4 and 10 times the amount of data in regions such as the Beaufort Gyre region compared with AVISO and RADS datasets. This allows for a mor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sea level changes from satellite altimetry in the Arctic Ocean. The reprocessed dataset exhibit a mean sea level trend of 2.1 ± 1.3 mm/year (without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correction) covering the Arctic Ocean between 66°N and 82°N with significant higher spatial coherency in the ice-covered regions than the RADS and DUACS datasets.  相似文献   

20.
论述平均海平面、海面、潮面、平均潮面和海拔的概念、定义。提出研究平均海平面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尚待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给出国内外的若干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