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大清 《矿物学报》2012,(Z1):54-55
矿物表面活性是矿物表界面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性参数。如矿物溶解和晶体生长、矿物表面吸附和表面络合反应、矿物表面氧化还原和催化反应,都与矿物表面活性相关。甚至生物矿物界面作用过程中,常用到矿物表面反应性氧基(ROS),其释放能力也与矿物表面活性密切相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2流体、离子液体介质作为绿色替代剂可进行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反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两种非传统介质在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催化反应—示波极谱法测定痕量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蒋治良 《地质实验室》1992,8(4):226-227
催化反应-示波极谱分析^[1-5]系催化动力学分析的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金属元素的催化反应一示波极谱法已有研究报道^[1-7],但非金属元素(碘)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法还少见。  相似文献   

4.
根据渗透系数在多相岩层中的协方差函数,文中首先推导了用以描述溶质在三维模型中运移特征的宏观弥散系数方程,然后导出了纵向弥散系数用来表达该参数的尺度效应。利用一个例子,讨论了宏观弥散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同一岩相内转移项和越相转移项对弥散的相对贡献。灵敏度分析指出纵向弥散系数是与岩相平均长度正相关,也与不同岩相的渗透系数的差值正相关,其取值随渗透系数的总方差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制备纳米TiO2催化剂样品的基础上,将其用于在紫外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条件下进行亚甲基蓝降解的实验研究,并与P-25纳米TiO2进行光催化降解对比研究。对在不同条件下合成制备样品的光催化降解率的差异,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等从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等因素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450℃焙烧2 h所得到的纳米TiO2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能力,当催化剂样品质量浓度为2.5 g/L,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5.0 mg/L时,室温下光催化反应3 h,其降解率达98%以上,其光催化降解率比P-25纳米TiO2高;光催化降解率与催化剂样品的制备条件、物相组成、颗粒尺寸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滦平盆地桑园营子露头剖面沉积层序的Markov链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园营子露头剖面具有同沉积断层控制的近源、粗粒、陡坡型浅水扇三角洲体系的沉积特征。根据 Markov过程的基本原理 ,认识到桑园营子剖面出露完整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组合( C — C 旋回 )各岩性相之间的转移具有 Markov性质 ,利用转移概率矩阵法及差值矩阵法对该沉积组合进行 Markov链模拟 ,得出了理想的垂向沉积层序模式图。该模式图与实际地层层序吻合较好 ,反映了各岩性相的空间展布特征 ,建立了沉积环境的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7.
滦平盆地桑园营子露头剖面沉积层疗的Markov链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进  武法东 《现代地质》2000,14(4):454-458
桑园营子露头剖面具有同沉积断层控制的近源、粗粒、陡坡型浅水扇三角洲体系的沉积特征。根据Markov过程的基本原理,认识到桑园营子剖面出露完整的扇三解洲前缘沉积组合(CⅢ-CⅫ旋回)各岩性相之间的转移具有Markov性质,利用转移概率矩阵法及差值矩阵法对该沉积组合进行Markov链模拟,得出了理想的垂向沉积层序模式图。该模型图与实际地层层序吻合较好,反映了各岩性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环境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泡沫镍基P-25薄膜光催化降解水中喹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TiO2薄膜的光催化效率和使用稳定性,采用浸渍涂布法将粉体P-25 TiO2负载在泡沫镍基片上,制备泡沫镍基负载P-25薄膜光催化材料,利用XPS和FE-SEM分析了薄膜的晶相和形貌,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P-25薄膜对水中喹啉的降解效能。研究发现:P-25薄膜均匀覆盖泡沫镍基片表面,薄膜呈混晶结构,表面呈现微裂痕。实验表明:增大光照强度和曝气量能够明显提高水中喹啉的光催化降解率;低pH有利于水中喹啉的去除;初始浓度和温度不是光催化反应的主控因子;曝气产生的吹脱、扰动和水力紊流效应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不明显。结果显示:不改变水溶液温度和pH条件下,P-25薄膜对水中喹啉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并可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9.
刘行军  董业才 《江苏地质》2006,30(2):94-101
早白垩世晚期江西贵溪盆地的控盆断裂活动加强,在盆地边缘的不同地带及盆地中心发育有不同的沉积相。野外露头岩性相特征和剖面的研究表明,贵溪盆地罗塘群主要发育有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辫状河相及湖泊相,不同的沉积相出现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并由不同的岩性相组成。沉积相的特征、分布及组合形式反映了陆相断陷红盆沉积地层相带窄、横向及纵向上相变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同邻域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储层岩相随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在油气储层随机模拟中马尔可夫链模型的不同方向的转移概率矩阵求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二维剖面中不同方向的转移概率矩阵求取方法,这种方法的提出使得不同阶次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邻域系统的转移概率矩阵的求取变得容易可行。随后,对不同邻域系统的马尔可夫链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抽样方法进行了储层岩相随机模拟试验。最后比较了不同邻域系统岩相模拟的结果并探讨了在储层研究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金波  张少钦  雷呈凤  邹群 《岩土力学》2006,27(8):1322-1326
根据控沉疏桩理论,探讨了带帽PTC型刚性桩在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应性。为了掌握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其承载能力、荷载传递、桩侧土压力、桩侧摩阻力、桩土荷载分担比及桩-土应力比等力学性状,并进行了带帽和无帽单桩复合地基现场足尺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能为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提供合理的试验依据,并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金波  徐泽中  黄玲  况森保 《岩土力学》2005,26(Z1):232-236
根据控制沉降设计理论,采用疏化桩间距的方法,在某公路深厚软基处理中设计并采用了带帽PTC(预应力薄壁混泥凝土)管桩。为了了解路堤下带帽PTC型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更好地研究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荷载分担比及桩土应力比等力学性状,在两种地质条件下进行了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现场足尺试验研究,得到了试验资料和一系列有益的结论。试验结果能够为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提供合理依据,并对其优化设计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薄壁(PTC)管桩复合地基作为常见的基础型式在软土地区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在实际工程中,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的确定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对PTC管桩复合地基应力扩散效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天津软土地区进行了3组不同垫层厚度的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试验,基于现场试验建立并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了该型式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通过已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PTC管桩复合地基的应力扩散现象,结合复合地基应力扩散理论确定了扩散角的取值范围,分析了土质、加固深度和外荷载对扩散角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带帽PTC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苏-沪高速公路疏桩复合地基处理工程,进行了自由带帽PTC管桩和双带帽PTC管桩复合地基的现场足尺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桩身-桩帽-桩间土的相互作用机理和承载特性,分析了桩帽、桩间土和桩端承载的滞后效应,以及桩帽、桩间土对桩身的消减作用。认为管桩复合地基的第1阶段桩身控制沉降,第2阶段土体控制沉降,探讨了桩帽-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及应力比在不同沉降阶段的变化规律。最后,还提出了桩帽尺寸的设计方法以及取消碎石垫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是软土地区高速拓宽工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之一,本文以北方某高速拓宽工程的试验段为例,运用ABAQUS软件进行了拓宽软土路基变形的有限元数值计算,并与路基现场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值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结论一致地反映了路堤填筑初始阶段新路基的沉降速率较大,旧路基在填筑后期才产生较明显的附加沉降变形; 路基变形在拓宽侧呈现明显的"沉降盆"效应,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是造成路基路面纵裂的主要因素; 桩端地基土呈现出较明显的侧向挤压效应,则表明采用带帽PTC桩复合地基中用于减沉时,桩端应置于具有较高承载力的有效持力层上。  相似文献   

16.
The demand for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in Kuwait emerged as a direct result of rising immigrating labour in the Country which witnessed sudden oil wealth in early 1950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and to evaluate the most relevant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Kuwait Transport Company (KTC) is considered the backbone of such a system. The company has recently changed its name to Public Transport Co (PTC). The paper also addresses three major issues: 1) The need and the demand for public passengers services; 2) Indicators of public transpor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3) The need for ambitious public transport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in the light of the recommendations proposed by the studies associated with Kuwait Master Plans.  相似文献   

17.
陈阳  乔仲发 《岩土力学》2012,33(5):1491-1496
疏桩基础作为一种工期短、效果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考虑带桩帽的PTC(预应力混凝薄壁管桩)刚性桩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将桩侧摩阻力假定为2个三角形拼合的分布形式。联合应用Mindlin-Geddes解答及Boussinesq解答,推导出了疏桩补偿地基中的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结合具体算例,计算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量。研究表明,该联合方法的沉降计算结果比传统方法偏小,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当桩间距大于8倍桩径时,随着桩间距的增加,疏桩补偿地基的附加应力场基本不变,但沉降量相应增大。对于桩间距较大的疏桩补偿地基,采用长、短桩组合形式较为合理。通过设置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来加固软土路堤,能有效控制沉降量。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 ,雁列构造被作为走滑作用的结果、并得到物理模拟实验模型的支持 ,通常作为走滑断层的判据加以运用。本文根据针对黄骅盆地所设计的曲折边界基底均匀伸展模型和针对焉耆盆地所设计的基底均匀收缩斜向挤压模型的砂箱实验结果 ,给出了雁列构造另外的成因解释。认为雁列构造的成因并非局限于基底走滑作用 ,基底均匀变形条件下的斜向伸展或斜向挤压作用均可形成雁列构造 ,因此雁列构造不能作为走滑断层存在的充分判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采样和室内分析,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对土壤含油量指标与距离进行指数函数的拟合,经计算得到距油井周边160 m范围内是受石油污染的区域,160 m之外的土壤含油量可以认为低于临界值。并根据该数值,对东营市胜利油田10个采油厂的废弃工矿区进行计算,周边污染土壤可达到2025.67 hm2;此外,还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复垦技术进行了探讨;可以为东营市及其他类似区域土地整治过程中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母是一种高形态化的薄片状硅酸铝矿物,是新型的工业化填料。通过苄基化法在相转移催化剂(PTC)的作用下可将木粉制备成热塑化木材(TPW),然后将热塑化木材、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按一定比例配料后,再分别与不同质量的云母共混挤出,制备成热塑化木材/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云母复合材料(TPW/MAH-PP/Mi-ca)。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来研究复合材料的冷淬断面及结晶行为,发现云母含量增加没有改变聚丙烯的结晶晶型,但降低其结晶度;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在综合性能比较好的情况下,云母可有效地提高TPW/MAH-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近8%、弯曲强度2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