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宇  赵伦  李长海  张祥忠 《中国岩溶》2022,41(5):808-824
古岩溶对可溶性岩石的改造作用表现为形成溶蚀孔洞等储集空间,特别是对于碳酸盐岩地层,古岩溶发育会极大地改善了地层的储集性能,形成具有良好孔渗性的岩溶储层。作为碳酸盐岩地层中重要储层类型之一,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对于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在不同类型岩溶储层以及断溶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古岩溶油气储层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这对于认识我国含油气盆地中岩溶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总结认为古岩溶油气储层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早成岩岩溶储层研究实例较少,且利用测井、地震资料对该类型储层的分布进行预测缺少相应实践;(2)表生岩溶储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地貌恢复以及垂向分带方面。但目前的古地貌恢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古地貌实现定量恢复。垂向分带的方案众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案,且在垂向上带与带之间的界线不明确,无法进行准确地划分;(3)埋藏岩溶储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硫酸盐热还原作用以及热液溶蚀方面,对于受有机酸影响的埋藏岩溶储层缺少相应的研究;(4)断溶体的识别、刻画与预测主要依赖于地震资料,受地震资料分辨率影响显著;(5)岩溶储层发育的影响因素众多,仅靠单一地质或者地震资料无法实现对岩溶储层的精准预测。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性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南堡凹陷南部4号和2号构造带东二段碎屑岩储层为例,采用常规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粒度分析、X衍射等手段,在储层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孔隙结构差异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号构造带东二段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碎屑含量平均为Q40.6F30.1R29.3,平均成分成熟度0.69,2号构造带东二段则主要以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碎屑含量平均为Q32.9F26.8R40.2,平均成分成熟度为0.49;4号构造带东二段主要以低渗砂岩储层为主,而2号构造带则以致密储层(渗透率小于1 m D)为主;4号构造带东二段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且孔喉间的连通性相对较好,2号构造带砂岩储集空间则以粒间溶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孔喉间的连通性较差;4号构造带东二段孔喉大小分布主要呈现单峰式,进汞增量主要集中在大于1μm的喉道半径范围,2号构造带东二段储层的孔喉分布也主要为单峰式,但进汞增量主要集中在小于1μm的喉道半径范围。整体上,造成南堡凹陷4号与2号构造带东二段储层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微观孔隙结构的差异,而微观孔隙结构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两个构造带东二段储层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后期改造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延川南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晋西挠褶带与渭北隆起交汇处,区内2口钻井在盒6、盒8段试气获得中-高产气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储集空间特征、储层物性以及影响气藏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下石盒子组产气层位一般发育在河道的砂体富集带的心滩微相,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次之。研究区河道砂体富集带在上部受泥岩封盖,侧向上受逆断层遮挡,形成岩性-地层复合型气藏。  相似文献   

4.
以营城组火山岩为主,利用岩心、测井、试油等资料,从岩性、岩相及物性等方面对徐家围子断陷徐东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加以研究。徐东地区营城组火山岩储层的主要岩性为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角砾岩和流纹质角砾凝灰岩;火山岩相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的气孔、气孔被充填后的残余孔、裂缝及微裂缝和次生孔隙的长石溶蚀孔、火山灰溶蚀孔、球粒流纹岩中流纹质玻璃脱玻化产生的微孔隙、石英晶屑溶蚀孔等。通过对单井储地比、储层厚度频率分布、产能情况及成藏规律的分析研究将徐东地区分为三个储层发育带,找出了最有利的储层发育带,为下一步的勘探部署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研究区露头、岩性、测井等特征的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新近纪上下油砂山组划分出5种重要的沉积相类型:冲积扇相、河流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泊相,并进行详细描述。依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画图的方法论,做出上下油砂山组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沉积相带是控制储层特征和分布的基本因素。结合沉积相带图,划出油砂山组储集相带,有利储集相主要是三角州前缘砂体,冲积扇-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浅湖滩坝;主要分布在沙西、乌南、咸水泉、月牙山、红沟子、阿尔金斜坡带,而碱山地区的储集相带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55口探井的岩心观察及200多张铸体薄片的鉴定,分析了92口探井的孔渗、岩石压汞及测井解释成果,及其石炭系—志留系碎屑岩储层与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之间物性特征的差异,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造成这些差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碎屑岩储层总体为低孔低渗—中孔中渗,碳酸盐岩储层总体为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两类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喉半径三个物性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完全不同。原始沉积作用是两类储层物性差异形成的基础,宏观上体现在储层沉积相带的不同,微观上体现在储层矿物组分、结构的差异;后期成岩作用,包括压实、溶蚀、胶结及构造裂缝改造是两类储层物性差异形成的关键,相对于碎屑岩储层物性参数大小的改变,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受溶蚀、胶结、构造裂缝改造的影响较大,相对而言受压实作用的影响较小。两类储层物性差异主控因素的对比研究表明碎屑岩储层应侧重于优质沉积相带中原生孔隙油气勘探;碳酸盐岩储层应侧重于次生孔隙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7.
川东建南地区飞仙关组地震储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及厚度预测等技术对建南地区开展储层预测工作.建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厚400~550m,划分为四个段,其中飞三段是主力产气层系,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局部发育孔隙-裂缝型,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飞三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浅滩及台缘斜坡相带.研究区内普遍发育鲕...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成因,利用60余口关键探井岩芯、录测井、薄片及化验等各项分析、鉴定数据和资料,对其储层基本特征和物性特征研究和分析,明确储层类型、特征、质量及有效储层成因。结果表明:储层以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为主,分为砾岩和砂岩两大类,为典型低—特低孔、低—特低渗致密碎屑岩储层;砾岩以中砾岩为主,砾石成分主要为凝灰岩,砂岩岩屑含量高,岩性以细粒、中—细粒岩屑类砂岩为主,岩屑主要为凝灰岩,成分成熟度较低;胶结物以碳酸盐和硅质为主,局部富集浊沸石和钠长石;成岩作用主要包括破坏型的压实、压溶和胶结作用及建设型的溶蚀作用。孔隙垂向变化可分为南部原生孔隙型和北部次生孔隙型两类,次生孔隙型又分为长石类溶蚀型和沸石类溶蚀型两种,二者在不同区块和埋深范围分别发育数目不同的次生孔隙带。有利相带、溶蚀作用和异常高压共同形成了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9.
古城墟隆起作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的一部分,近年来,油气显示丰富,展现了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长期以来勘探程度低、钻井少等因素影响,碳酸盐岩沉积与储层研究十分薄弱,已成为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突破的瓶颈问题.为此,本文以古城墟隆起与卡塔克隆起构造、沉积演化差异对比分析为基础,结合单并相分析及沉积相模式的建立,刻画了晚寒武...  相似文献   

10.
通过成岩作用研究与储层综合评价技术,预测辽河西部凹陷南区沙河街组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通过对薄片的鉴定,确定本区砂岩主要类型;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手段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不同沉积环境的成岩作用;同时确定主要孔隙类型;以及依据有机质成熟度有关指标等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标志,进行成岩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划分成岩阶段;通过217口井的薄片资料、沉积相分布和油气分布区图例的分析,确定本区成岩相主要类型;依据岩心测试、测井解释成果,以及孔隙度—深度关系图,发现纵向上储层发育3个主要次生孔隙发育带;通过对储层次生孔隙带形成的主控因素分析得知,通过建立储集物性与沉积相关系、建立成岩作用与储集特征的关系、构造活动与储层发育之间的关系,结合沉积相图、成岩相图、各井储层物性综合评价图,平面上圈定出有利储层、较有利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