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柯拉斯尼 (A .Kolacny)的地图信息传递模型 ,探讨提高地图质量和地图信息传递效率的途径。文中阐述了信息传递过程 ,分析了地图生产者信息传输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地图作者和地图读者双方需共同努力 ,相互沟通才能有效地提高地图信息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柯拉斯尼(A.Kloacny)的地图信息传递模型,探讨提高地图质量和地图信息传递效率的途径,文中阐述了信息传递过程,分析了地图生产信息传输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地图作者和地图读者双方需共同努力,相互沟通才能有效地提高地图信息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3.
地图信息的科学含义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地图信息的科学含义,本文对现有几种地图信息的定义进行了分析评价,然后从信息概念的一般性和地图信息的特殊性出发,给出了一种地图信息更为科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地图及其对地图信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航宇  王占宏 《地图》2000,(3):15-17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 ,地图所要承载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另外 ,信息更新速度的逐步加快 ,也要求提高地图信息的更新速度。传统形式的地图由于更新周期长、传输方式单一、保存与传递不够方便等缺陷 ,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需求。以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等为代表的数字化地图形式的出现为地图的信息传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数字化地图数字化地图是以数字形式记录 ,反映地表自然与社会现象 ,并能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或通过各种输出设备绘制的地图。它是以空间数据、地图数据库或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 ,可以在计算机中通过坐…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信息传递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电子地图的编制,为空间信息可视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对地图信息的传递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多媒体电子地图实现了制图者和用图者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交互,从而使地图设计更具有用户化的特点;而且多媒体电子地图可以提供查询、量算、统计、分析等手段用以挖掘数据间的关联性和发展趋势,加强地图的社会功能。在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设计中,应根据地图(集)编制的目的和用户类别确定地图(集)系统的信息总体流向,用一系列的节点(热区)和不同类型的链接来组织地图(集)的信息流程,将地图(集)的主要信息有重点、有层次地传递给地图的用户。  相似文献   

6.
地图信息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红敢 《地图》1991,(3):15-17
由于地图传递知识的功能早就被人类所熟悉和利用,所以信息的概念一旦从科学技术的实践中被抽象出来,很快就引起了制图学家们的重视。最早形成的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信息论被用来探讨地图制图学表示方法的基本规律。虽然这项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信息概念的扩展、引伸  相似文献   

7.
在柯拉斯尼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因特网通信体系的分层方法,提出了Web 2.0地图作为空间信息平台的双向传输体系,丰富和完善Web 2.0环境下的地图信息传递理论。  相似文献   

8.
地图信息的拓扑检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本质上看,地图数据处理是一种拓扑变换,即在连续变形(处理)中要保持数据中所内函的不变性(结构特征)。当数据处理系统由拓扑关系所充实与制导时,其智能程度就大为增强,可使其由线性处理演变为非线性处理(关联处理)。根据物体间邻接与关联的强烈程度,可把拓扑关系分为两大类:确定型与模糊型。前者原则上用显式表示,后者则宜用隐式表示。两种表示方式作了简要的对比,並强调隐式结构有着经济性与灵活性的主要优点。同时还强调指出,在建库过程中拓扑信息的人工输入应趋于最少。地理信息的检索可分为两类:常规检索与拓扑检索。对于前者,检索的依据是物体本身的标志,如定性检索与定位检索;而对于后者,检索的依据是物体集合之间的空间关系(如邻接关系、关联关系和包含关系)。实现以常规检索为基础的间接拓扑检索,其实质就是用程序的手段把隐含在数据结构中的所求的拓扑关系借助于两个倒排文件(标题索引与栅格索引)予以显式化。文末介绍了三种典型的间接拓扑检索:基于点集合的拓扑检索,基于线集合的拓扑检索和基于面集合的拓扑检索。  相似文献   

9.
王世民  赵晶辉  尹章才 《测绘科学》2011,36(4):78-79,42
针对Web2.0地图的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给地图信息带来的污染等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地图模型的演化规律,并利用信息生态学原理,结合Web2.0地图的特点,提出地图信息生态概念.在传统地图模型基础上扩展地图信息环境,建立了基于人-图-环境系统的地图信息生态模型,并分析了其特点.从地图信息生态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主要Web...  相似文献   

10.
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是传统地图信息传输理论在Web2.0时代的延伸与发展,对提升现代地图学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Web2.0地图的特点和相关工作,研究地图制图模式及其相应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型,引入信息生态学和布鲁克斯方程,重点探索了基于Web2.0地图的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利用信息学的布鲁克斯方程对Web2....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跨平台互操作的地图注记设计思路,阐述了基于组件式开发的地图注记的功能,实现了图形几何变换在注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传播学的原理,阐述了地图符号的信息传播过程。地图是符号化的传播载体,地图符号承担了信息传播的重要责任。地图符号的信息传播由多个因素制约,传播者本身、信息接收者、传播渠道、传播环境等都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格式Kiwi中主地图数据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用面向对象思想与C 语言解释和提取Kiwi中主地图数据的方法,实现了主地图数据向Map-Info的MIF明码格式的转换,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用三次插值样条对公开出版的旅游图进行纠正,制作汽车导航电子地图的方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The main purpose to develop a Map Graphic Workstation on thewidely used micro-computer is that by it the whole processing of map data fromcapturing,managing,editing,updating to graphic outputting can be realized.Map Digitization System(MDS)is the software system to deal with the initial and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ing.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introduce a MDSon a micro-computer based Map Grphic Workstation that has been qualitified forthe producation of digital map.Since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tally independentlyand in the general frame of the Map Graphic Workstation,the capturing and man-aging and other processings for map data are in an integral manner,in which theproducation of digital map can be fulfilled conveniently.At the same time,thesystem is flexible for function extension and widely applicable to the data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nd with different information characterisitcs(e.g.,the processingof Chinese characters on map).  相似文献   

16.
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图传输是制图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认知制图的角度,探讨了心象地图在制图传输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心象地图和地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人的认知制图能力的客观存在是制图传输得以进行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图传输的扩展模式,增加了从读图者到次读图者之间的传输过程,并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特殊性,以期完善制图传输模式。  相似文献   

17.
空间知识地图是提取和传输空间知识的工具,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了空间知识地图的传输模型和传输效率的改进方向,对提升空间知识地图的应用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cGIS Engine的地图符号制作工具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ArcGIS Engine符号体系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ArcGIS Engine的符号制作工具,采用C#语言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杨克  华璀  闫志刚  童新华 《四川测绘》2007,30(5):203-206
文章提出土地办公信息系统的概念,并对近年来其建设进展做了一些简要回顾,认为应对具体业务的图文一体化土地办公信息系统开展研究。并以土地权属协议书办公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为例,文章结合实际开发小而灵活的办公软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