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本文以ERDAS IMAGINE软件为基础,利用Arc GIS软件将该地形图的高程数据转换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影像的几何校正后,将DEM影像与该区域的多光谱影像图进行叠加,从而实现了三维地形的可视化。几何校正后的三维地形真实感更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应用,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借助先进的基于OpenGL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利用ADO进行数据库编程,建立计算机辅助的“可视化矿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矿区地形的地表模型三维立体显示,能够查询分析,形象直观地查阅矿区GIS空间矿脉信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二维地形图到三维地形图的转化方法,以武汉大学大花岭实习基地部分测量成果为基础,给出了利用ArcGIS和SketchUp结合实现数字测图成果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和步骤.在C#开发环境下,利用SceneControl控件开发了三维地形空间分析系统,实现了属性查询、空间量算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一种顾及矿区地形特征的开采沉陷三维可视化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献涛  刘文生  孙劲光 《测绘科学》2012,(4):138-139,193
针对已有开采沉陷三维可视化方法中不能考虑矿区三维地形特征的不足,本文通过计算机语言编制开采沉陷预计程序对矿区地表点进行三维坐标变形预计计算与坐标融合计算,并基于数据传输的方式与ArcGIS进行结合,实现了顾及矿区三维地形特征的开采沉陷三维可视化。利用该方法生成的三维表面,克服了已有开采沉陷三维可视化方法中不能表现矿区地表塌陷后移动和变形状况的不足,而且能充分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与空间数据查询功能,实现了GIS在开采沉陷领域中的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银翠  侯耀翟  杨可明 《测绘科学》2016,41(6):158-161,178
针对矿山开采沉陷所引发的地表形变信息表达和准确制图问题,该文结合遥感影像与地形图等数据,基于矿区开采沉陷变形预计结果和三维可视化方法,对矿山开采沉陷专题信息表达及其GIS制图新模式进行了探究。实现了矿区地表下沉、水平移动、水平变形、倾斜和曲率的形变信息应用分析与可视化,以及下沉盆地水淹范围模拟图、三维地表变形影像图、特定区域变形分析图、采动损坏等级分布图等制图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旅游名胜区三维立体可视化作了分析,基于南川区1∶10 000地形图,运用ArcGIS9.3软件对数据源进行矢量化,采用3D分析模块对其进行了三维地形生成和可视化处理,得到三维立体景观图;并运用ArcScene制作飞行动画,对景区进行三维场景模拟,从而真实展示了金佛山景区的旅游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7.
由于Surfer软件在构建等值线图及实现三维可视化方面具有操作简单、图形美观等优势;Arc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MapGIS在图形编辑方面操作灵活,将三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联合构建了三维地形并实现了其可视化,同时按照给定的边界对三维地形图进行了裁剪。  相似文献   

8.
湿地地形复杂多变,沙洲、滩涂、河塘较多,采用常规的RTK或全站仪测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比较低。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RTK技术,并以自由设站为主的测量方法,获取湿地复杂多变的地形空间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复杂地形测量中,不仅能大大提升作业效率,而且对复杂、人员不易到达的地区有绝对的测量优势。测量成果准确、全面、可视化效果强,能够满足地形图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形可视化是对地形的直观表达,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地形的基本途径。通过传统的可视化技术所展现的三维高低起伏效果,相比平面图虽然更容易判读出地形的总体走势,但对地球表面的纹理细节要素的刻画程度却远远不足,无法达到特定工程应用中对地形真实性的需求。因此,本文以黄土丘陵地区原始DEM为主要数据源,通过研究二阶微观地形因子,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二阶微观地形因子增强DEM地形可视化效果,从而达到刻画出该地形正常难以辨别的细小地表单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1∶10 000地形图等高线地形数据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克一河林业局DEM,用于自动提取地形因子,获得高程、坡度和坡向分级图;并利用2012~2015年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基于1∶10 000地形图等高线地形数据DEM的地形分类具有可接受的垂直精度,山区植被分布图为遥感树种识别与分类提供了可能,三维可视化空间表达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空间分析能力,卫星遥感影像判读区划与现地验证是监测林地变化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三维现象的三维表达(三维可视化)应用需求迫切和技术可行的基础上,就目前此领域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作者理论思考和实践。提出了基于图形、图像和真实地形的三维世界可视化的总体框架。把抽象后的三雏世界分为人工建筑、地形和独立地物三类,根据其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可视化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形信息光谱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信息光谱数据库以地形信息波谱数据的知识化、定量化和实用化为目标,是一个集地物光谱实测数据、环境参数、景观图片数据、影像数据、测绘知识等于一体的地形信息光谱知识库,具有数据转换、检索查询、可视化分析及光谱匹配等功能。地形信息光谱数据库实现了地物波谱数据与地形图中地形要素的有机结合,为地形要素属性信息自动分类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验环境,为快速实现地形图的测制与更新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地形的三维可视化是3DGI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了地形三维可视化的原理,详细介绍了高级编程语言与OpenGL结合开发环境下的地形三维可视化的计算机实现过程和基于GRID DEM的应用分析功能的实现,包括等高线、坡度图、通视分析以及淹没分析等,为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实施提出了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三维地形可视化是目前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可广泛应用于地形漫游、土地规划、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众多领域。在MAPGIS软件平台的基础上,以山西省安泽县为例,提出三维地形可视化的技术流程,详细介绍数字高程模型的构建、纹理生成以及三维场景的制作等关键技术,实现安泽县的三维场景漫游浏览、录制播放和相关的地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存在过多的节点分解合并,影响实时渲染帧速。为此,研究基于ArcGIS与3ds MAX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将采集的地形数据导入至3ds MAX软件中,构建三维地形模型,采用Geodatabase数据库有效的保存和管理其相关数据,利用ArcGIS中的ArcEngine组件实现三维地形可视化。测试结果表明:在地形区域大小和视场角相同的情况下,与传统的可视化技术相比,使用基于ArcGIS和3ds MAX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避免了大量无谓的节点分解合并,实时渲染的帧速明显提高,证明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实时渲染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LOD是提高地形三维显示速度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离散LOD、连续LOD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MRLOD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介绍其数据管理原理和可视化中的关键技术。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海量地形数据的高效显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Engine的三维地形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cGIS Engine是ESRI公司在ArcGIS 9.O版本中发布的一个面向开发人员的产品,主要用来构建桌面的GIS应用.本文阐述了建立地形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方法、技术途径及其关键技术,基于ArcEngine平台开发了一套三维地形可视化软件,实现了三维浏览、信息查询、地形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形分析与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形分析是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地形分析的一种数字分析技术,是常规纸质地图分析、DEM应用范围的拓广和延伸。地形的可视化表达是地形地貌、景观建模、地形分析等领域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和地形分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使地形的表达更加逼真形象。本文简要论述了数字地形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原理,总结归纳了地形三维可视化表达的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9.
李玉东  张军 《测绘工程》2010,19(6):43-47
地形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一直是3DGIS领域一项重要的研究技术。从地形实时渲染的需求出发,提出大地坐标系下的多分辨率地形组织模型,并对可视化过程中的坐标空间变换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适合大区域地形可视化的坐标空间变换方案,使可视化的三维地形场景尽可能真实反映其自然的分布形态,使影像纹理、地物与地形之间进行精确的映射与匹配。  相似文献   

20.
温伯清  杨勤科  朱梦阳  庞国伟 《测绘科学》2019,44(7):156-163,170
针对1″SRTM数据和基于1∶50 000地形图生成的DEM在黄土侵蚀区对地表形态表达能力的差异性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评价分析指标体系。选取陕西黄土高原6大典型黄土地貌样区,从地形属性(高程、坡度、坡向、坡长)和地形特征(山顶点、流水线、流域边界)两大方面评估了两种数据对表达黄土侵蚀区的地形表达能力。结果表明:1″SRTM对地表形态的表达能力接近1∶50 000地形图所生成的DEM,但总体上还是1∶50 000地形图所生成的DEM对地表形态的表达比较好,尤其是在地形比较破碎的地区。本文为1″SRTM数据在部分区域替代地形图生成的Hc-DEM,并用于与地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