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平掌铜多金属矿是滇西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矿床。总结了矿区电性特征,激电中梯异常、激电测深异常、高频大地电磁法(EH-4)异常及瞬变电磁法(TEM)异常特征,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建立大平掌矿床物探异常模型,以期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同类矿床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
刘道明  周玲玲  刘翔  冯琳 《贵州地质》2012,29(3):183-187
采用瞬变电磁法及大功率激电测量在三都高洞锑矿区圈定出5个锑异常带,结合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锑矿床类型,将5个锑异常带划定为找矿靶区,通过钻探及坑道验证,在Ⅰ、Ⅱ、Ⅲ三个锑异常带内共揭露出三个锑矿体。表明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该区找矿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马寅  赵强 《地质与勘探》1989,25(1):44-46
介绍了使用脉冲瞬变电磁系统(DEEPEM)在大井地区用于寻找低阻覆盖层下工业矿体和评价大功率(MK-Ⅲ)激电异常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在未知区找到一处较大的矿带,否定了3个激电异常,提出了1处深部验证异常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脉冲瞬变电磁法(TEM)和激发极化法在贵州×××金矿勘探中的综合应用。介绍了TEM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原理、工作仪器及工作中所采用参数及资料整理中所有分析解释软件,选择了黄泥堡金矿10线TEM剖面、激电剖面作为实例进行异常解释推断并结合电测深及钻孔资料对异常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瞬变电磁法、时间域激电法在勐兴铅锌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鉴凡  廖忠 《云南地质》2002,21(4):421-427
勐兴铅锌矿矿石品位低,埋深大,且面临资源匮竭。采用瞬变电磁法(TEM)和激电法(IP),合理布线展网,反复印证,得到多个物探组合异常。异常源位于下志留统下仁和桥组。经钻孔验证,获得相当于原保有储量3倍的新储量,找矿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6.
通过频率域激电法在已知矿区实际观测结果,发现在第四系覆盖厚度较大的地区视频散率和激电相位参数存在严重的电磁耦合现象,电磁耦合的干扰湮没了激电效应异常。通过多项式法的视频散率校正和双频相位法的激电相位校正,分离出激电效应异常,且异常范围和形态特征与地下隐伏矿体对应的较好,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同时根据实际电磁耦合校正工作体会,指出频率域激电法中电磁耦合校正应注意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吕士炳 《福建地质》2008,27(4):385-391
安溪县铅山铅锌矿区地质普查阶段开展了物探工作(激电中梯剖面、激电测深),发现了激电异常,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异常是由隐伏铅锌矿(化)引起,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经钻探验证得以证实。该区激电异常是一个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电法工作为该普查区顺利转入详查阶段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卢卯  罗洪远  农观海 《贵州地质》2015,32(4):277-284
在贵州威宁县大菁脚铅锌矿勘查中,通过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圈定了5个强度较小的高极化低阻异常,推断1#、2#和3#为铅锌矿致异常,对2#异常钻探验证认为,因地形高差较大影响激电异常推断的准确性,采用瞬变电磁法进一步确定了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在1#高极化率高二次电位低阻复合部位推测见矿,达到了电法组合使用,提高解释推断准确性的效果,值得下一步找矿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瞬变电磁法及激电测深不仅在固态矿产勘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具备充分地球物理条件的地区及在地质填图等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贵州某锌矿区的一条已知勘探剖面,选用瞬变电磁法和激电测深的组合,成功地对该剖面岩层进行了划分,从而说明了瞬变电磁法和激电测深不仅在找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岩层划分方面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激电-瞬变电法在那能金矿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善乐  杨绍文 《云南地质》2008,27(3):376-382
选择采用1:5万土壤化学测量圈定异常确定找矿靶区,应用激电-瞬变电法对矿(化)体的空间分布进行准确定位,工程验证物探推断异常的普查工作程序。同时指出了物化探方法选择、技术方法要求及野外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1.
北山中南带分布着众多受韧-脆性构造蚀变带控制的金矿床(点),此类矿化的显著特征是石英微细脉或构造蚀变岩含矿且富,而围岩几乎不含矿,短距离内金品位变化剧烈,传统方法很难发现微矿化线索。运用成矿构造学分析、构造蚀变带填图和构造地球化学测量对产于北山中南带东段的疙瘩井金矿区进行了综合方法找矿研究,取得以下认识:全区可划分为4个构造蚀变分区,北西西向主干断层上盘为有利控矿构造,其韧-脆性构造带内的构造突变或应力转换位置是矿体潜在地段。绢云母化、钠长石化是一种特征的蚀变找矿标志。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显示,Au是该区最主要的成矿元素,各元素异常空间分布与划分的4个构造蚀变分区配套,其中成矿元素异常呈北西向带状分布在北西西向主干断层上盘-成矿热液蚀变带。成矿构造分析着眼于矿区构造格架和控矿构造,构造蚀变分析着眼于地质过程中矿物岩石发生的变化及找矿标志,构造地球化学分析着眼于地质过程中流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和找矿对象,三者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是成矿时间-物理-化学空间的直观反映。根据本次工作,认为在北山地区通过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综合方法寻找金微矿化线索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王占彬 《地质与勘探》2020,56(1):102-112
河北怀安朱家洼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太古宙、元古宙、中生代金银铅锌铁硫铁矿成矿带,为火山热液型金多金属矿。为查明该区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在区内开展了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通过对元素分布、元素相关性、元素异常等特征研究表明,Au、Mo为本区主成矿元素;各元素异常平面分布具有分带性,高温元素W、Sn、Bi异常位于骆驼山火山机构中心,中低温元素Pb、Zn、As、Ag等异常分布于火山机构边部及周边围岩中,成矿元素Au、Mo异常主要位于火山机构西侧围岩中。异常查证发现金钼矿化体2条,金钼矿化受火山机构和北西向构造带控制。依据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及查证成果认为,朱家洼矿区Au、Mo成矿潜力大,火山机构西侧围岩区是该区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3.
刘猛  游军  丁汝福 《新疆地质》2012,30(1):46-51
希勒库都克钼铜矿是近年来找矿突破的一个斑岩型钼铜矿床,在研究总结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基础上,查明矿床控矿地质因素,认为下石炭统南明水组上亚组是有利赋矿层位,海西晚期花岗闪长岩、斑岩脉为主要含矿岩石,区域上及矿区NW向、近EW向构造为有利控矿构造.明确找矿信息标志及准则,认为环状高磁异常间低磁异常特征及低阻高激化激电特征,Cu,Mo,Au,Sn,Sb,Pb,Zn等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及由内向外Cu,Mo,Au,Sn→Sb,As→Pb,Zn异常分带特征,可作为有效找矿信息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9,18(4):34-40
通过对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的分析,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不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提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内蒙古靠山屯勘查区银铅多金属矿床找矿前景,对该勘查区进行了地质、航磁激电和化探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靠山屯银铅多金属矿床是以银为主,伴生有铅和锌的中型矿床,产于早白垩世钾长花岗岩和晚侏罗世凝灰岩内。蚀变和矿化特征显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岩富含Pb、Ag等成矿元素,是有利的容矿围岩,产于火山岩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断裂构造是有利的控矿构造,绢英岩化和硅化是近矿的围岩蚀变。成矿后区内存在差异性抬升,中部和北东部矿化以方铅矿和共伴生银矿物为主,矿床保存条件好,如Ⅱ和Ⅲ号蚀变带。南西部以闪锌矿(含黄铜矿)为主,矿床剥蚀较大,如Ⅰ号蚀变带,中高极化、低阻或中高阻、低-中高磁异常的物探异常总体为矿致异常的特征。Pb、Zn、Ag异常套合好,Pb和Ag异常面积大,强度高的异常KHt4-11分布区矿床保存条件较好,找矿前景较好。Zn异常面积大,外侧的Pb和Ag异常面积小的异常KHt1 KHt3分布区矿床剥蚀较大,找矿前景较差。  相似文献   

16.
甘肃北山南带西段金成矿带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洲  安国堡 《新疆地质》2007,25(3):307-312
概述了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归纳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之祁漫塔格成矿带以矿床类型、金属种类丰富多样为特征,以矽卡岩型矿床为典型,是地质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此成矿带中的斑岩型铜钼矿找矿不断有新的突破,2013年在该成矿带东侧克停哈尔地区又新发现一典型斑岩型铜钼矿。矿区地层以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为主,岩性为片麻岩、大理岩等变质岩,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岩体广泛侵入,后者为赋矿岩石,岩体内有隐伏的小斑岩体及隐爆角砾岩,矿区北西向、北东向构造发育,有多个物化探异常分布。本区找矿突破是在全面认识分析以上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类比已知典型铜钼矿床基础上,初步建立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思路,并据此思路开展勘查工作,最终取得了找矿突破,进而总结出克停哈尔斑岩型铜钼矿的找矿思路方法,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为区域上开展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张海洪 《地质与勘探》2022,58(3):573-584
吉林省敦化尔站矿区位于吉黑东部多金属成矿带中南部,以往资料表明有Mo、Cu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和斑岩体存在。为查明该区成矿条件,明确勘探思路,开展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和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工作。通过对各元素分布、相关性和异常特征研究,发现水系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较好重现性,R型聚类分析表明Mo与As、W元素相关性较好,主成矿元素为Mo元素,在地球化学高异常和低阻高极化率区域进行异常查证,发现钼矿体6条。钼矿体产于晚二叠世蚀变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主要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Mo和As等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与矿体和蚀变带的辉钼矿、黄铁矿等关系密切。综合分析尔站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在已发现矿体北东和南东圈定靶区2个,区域上含前寒武系残片呈北东向展布的晚古生代花岗岩区是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区域成矿背景、地层、构造等几方面探讨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NW向同沉积断裂对矿床的空间分布、产状等起主要控制作用,其次一级NW向断裂则是矿床的主要赋存构造,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通过化探次生晕异常评价,圈定出北香一下大莫和莫四一南华两个呈NW-SE走向的综合矿化异常带。认为北香一下大莫异常带的走向延伸部位以及莫四一南华异常带的深部应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内蒙二龙包地区开展的1∶5万《二龙包》等四幅矿调范围内遥感影像处理,提取硅化等蚀变信息异常,划分了9个遥感预测找矿靶区(带),结合地、物、化资料,在该区新发现了多处矿化点,尤其对望旭山钨矿的发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