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正在兴起“数字省市”、“数字行业”、“数字工程”等建设工作,这些都是“数字中国”的组成部分。为了建设“数字中国”,这些数字化领域的建设必须在国家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下进行。从“数字地球”和“数字中国”的基本概念入手,叙述了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的地理空间基准和地理基础框架数据的内涵及其在建设“数字中国”中的作用,最后阐述了必须在统一的总体框架下建设“数字中国”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3.
《河南测绘》2007,(2):F0003-F0003
由国家测绘局、河南省测绘局、平顶山市及郑州市共建数字平项山、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专家评审及签字仪式于2007年4月19日至20日分别在平顶山市、郑州市举行。该项目的启动对于增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规范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减少重复投入,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及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基于空间位置的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城市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本文主要从数据方面介绍了数字龙岩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内容,分析了龙岩市现有数据情况,介绍了数字龙岩的建设内容,总结了数字龙岩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字工程建设与空间信息产业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当前数字工程建设的现状与需求出发,论述了数字工程的概念和技术特点,指出数字工程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将会进一步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化。  相似文献   

6.
乔相飞  孙磊 《测绘通报》2012,(Z1):498-500,504
为促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提升数字城市电子地图编制水平,结合实际案例对数字城市电子地图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作环节和重点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和说明,提出新的建设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完成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此背景,对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涉及的软硬件、数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内容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基于社会需求和测绘发展的背景对数字地理空间框架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提出和建设的必然性,总体需求,基本内容,数据体系。指出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是现代测绘发展条件下测绘成果的新体系,是现代测绘发展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需要从信息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测绘转型的战略高度去认识、规划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建设的逐渐普及,黑龙江省各地市也都建设了数字城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绥化市数字城市建设中DOM数据的生产过程及方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数字白银地理空间框架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需要整合多种行业的信息,地理空间框架为其提供整合资源的平台。本文结合数字白银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设计,介绍了建设的原则和目标、目前主要工作内容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各种信息安全风险,归纳概括构建地理空间框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并针对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对如何构筑更为安全、可靠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中,井冈山是一个摇篮、一座灯塔、一道里程碑。湘赣交界处,无数的英雄、无数的豪杰、无数的仁人、无数的志士,用豪情和热血浸染了这一片庄严的红色圣土。罗宵山脉中段,雄丽的山、多姿的水、苍茫的树用生命和活力装点着这一个迷人的绿色宝库。世人的心中,峥嵘的岁月、英雄的史诗、革命的传奇用英勇和壮烈塑造了这一座博大的精神家园。改革的时代,网络化的推陈出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理格网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地理格网作为一种空间定位参照系,适用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定位。国家地理格网具有扩展性强、数据模型简单、能准确表达位置、能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格网精度、特别适于地理编码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及城市公共管理、电子商务及物流、位置服务,以及地理国情监测等数字城市建设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分析构建“数字四川”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数字四川”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基本内容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张清浦 《测绘科学》2007,32(Z1):7-9
本文对电子政务和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电子政务与地理基础空间数据框架的关系非常密切,并强调说明:电子政务需要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支撑,集中体现在: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电子政务的空间定位平台,可以为电子政务提供空间辅助决策支持,并可为电子政务提供清晰易读的可视化工具;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务院批准首个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并开始组织实施。到2020年,我国要建立起完善的基础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全面提升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规划确定了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和空间大地控制网,进一步完善高程控制网、重力基本网以及相应的地面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全国的新一代高精度、动态测绘基准体系。二是充分利用国外卫星资源和我国自主测绘卫星,实现中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对全部陆地国土的覆盖。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国内数字县域典型建设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和测绘地理信息最新发展动态,针对湖南省数字县域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就数据资源建设内容、软件平台建设模式、应用示范系统领域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数字县域地理信息工程组织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理空间框架是构筑数字城市中起支撑作用的基础性地理信息系统。本文从行业资源视角出发,阐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背景,然后讨论了建设的目标,重点探讨了建设方案的内容和必备条件,并以白鹭洲公园为例,阐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数字北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理空间框架混合数据库数据组织方法,给出了"数字北海"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制作流程,对基础空间数据和专题数据进行统一组织,并实现了这些数据的关联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