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藻类对碘的吸收和利用已有不少研究,Fries观察到碘对多管藻(Polysiphonia)的生活是绝对必要的。Iwasaki观察到碘对紫菜某一阶段的生长有刺激作用。Pedersen观察到碘对水云等褐藻的生长是必要的。Wolery和Lewin观察到碘对长囊水云(Ectocarpus siliculosus)的生长是必要元素,不能用溴来代替,并且长囊水云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矿物质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和陆生生物对矿物质的营养需求,以及不同矿物质对其生理和生化功能的影响,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大量的文章发表。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种矿物质被证明对人和陆生生物是必需的,其中包括钾、钠、钙、镁、磷、硫和氯等七种常量元素,铁、铜、锌、锰、钴、硒、钼、钒、铝、氟、硅、碘、铬、镍、锡和砷等16种微量元素。水生生物对矿物质营养需求的研究要少得多,其原因一是由于人们对水生生物营养学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对人类和陆生生物的研究,二是由于水生生物对矿物质的营养需求比较难以测定,它们不仅从食物中获得矿物质,而且能从水…  相似文献   

3.
海藻中的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晓  王孝举 《海洋科学》1994,18(4):16-20
碘是自然界中的稀有元素,除动植体内含有一部分有机碘外,基本是以无机盐的形态存在。已有的研究表明,生物体的组成与生存的环境及营养条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海洋是“无机盐之宝库”,这直接影响了海洋动植体的化学组成。特别值得研究的是,海洋生物体内碘的分布最为典型地反映了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论及了海藻这一特定海洋植物中碘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特征。以此为借鉴,研究中国海藻中碘的化学特性,为更有效地利用海藻中的碘提供理论基础。1海藻中碘的分布特征由于海藻生长在海水这一特…  相似文献   

4.
俞旭 《海洋科学》1979,3(2):44-50
广阔的深海平原和丘陵的表面、分布着举世瞩目的锰结核。其数量之巨,宝贵金属含量之多,都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千百亿吨的锰、铁、铜、钴、镍和其他三十余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元素。因此,深海锰结核将是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中,人类的物质文明赖以维持的重要金属资源。这些沉睡在碧波之下的锰结核即将被人们开发和利用,从而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海洋锰结核是当今举世瞩目的海底矿产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改变世界金属供求的现状,而且对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将产生影响,锰结核的外部形态和宏观构造是人们早就知道的(图1A、B为两枚深海锰结核的外形)。但其内部的矿物晶体结构和元素存在状态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国外已经做了多年工作,  相似文献   

6.
海洋锰结核是当今举世瞩目的海底矿产资源,它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改变世界金属供求的现状,而且对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将产生影响,锰结核的外部形态和宏观构造是人们早就知道的(图1A、B为两枚深海锰结核的外形)。但其内部的矿物晶体结构和元素存在状态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国外已经做了多年工作,至  相似文献   

7.
Laura 《海洋世界》2012,(9):30-33
在人类短暂又漫长的进化史中,鱼类始终是食谱上最重要的一环。比起猪肉、牛肉之类日常食谱中的常客,鱼类似乎有天生的贵气。人们在谈及吃鱼的时候,往往会将之视作一件重要而奢侈的事。远的有《水浒传》里李逵和张顺在浔阳楼下为几条鱼起的争执,  相似文献   

8.
在上个世纪,“厄尔尼诺”现象带给人类巨大生态灾难。据统计,一次厄尔尼诺发生会给人类带来600-800亿美元的损失。而仅近50年以来,就已发生了13次。因此,用肆虐无忌、危害最烈来形容“厄尔尼诺”现象,已绝非危言耸听。在新世纪之初,人们在密切注视着厄尔尼诺、在紧张预测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成了世人共同话题、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鱼儿竟同人一样会自杀,甚至集体自杀。目睹鱼儿自杀的惨状,人们不由为之发出叹息。鲸鱼“自杀”鲸,俗称鲸鱼。其实,称鱼非鱼。乃是海洋中的一种哺乳动物。然而这种动物似乎最容易对生活产生厌倦。自古以来,人类就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实,常有单独或成群的鲸  相似文献   

10.
光催化降解分解水中污染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增加了废弃物的排放,大部分废弃物是有机物。有机物的污染问题在一些地方变得十分严重,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广泛应用及其残余物的蔓延就是一例。有些工厂还不断向河流排出或泄漏有机物。环保当局固然可以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以限制排放,因而工厂也会被迫对排放严加控制。但许多情况下需要对水再加处理,这些费用最终将转移到消费者头上,人们为干净的环境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因此,如何用更经济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而不限制生产是对人类智力的挑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有机物污染是个严重的问题。在美国,一半人是从地下水获得饮用水。目前在美国有数千口井因有害化学品超标而被关闭,在中国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在美国从饮用水中检出了700余种有害化学物,在美国和欧洲,水中已普遍受到卤代烃的污染。这种污染部分来自事故,也由于饮用  相似文献   

11.
碘是海洋中的微量元素之一。大量的研究和海洋调查数据表明,碘酸根(IO_3~-)和碘离子(I~-):是海水中碘的主要无机存在形式。IO_3~-和I~-的浓度及其比值随地理位置和深度的不同而异。为此,人们对碘在海洋中的转化途径和机理颇感兴趣。其中研究作为IO_3~-与I~-的中间体——分子态碘(I_2),在碘的地球化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X射线分析显微镜是一种快速的非破坏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对海藻中特定的元素在组织水平进行定位。本实验采用X射线分析显微镜对1997年2月在日本佐贺县唐津市海岸采集的养殖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 Suringar)的孢子叶进行了硫、钾、钙、碘的组织定位研究,对孢子叶的整体进行X射线扫描及特征元素次级荧光的图像分析,并选取孢子叶的边缘部、中部及中心各一点进行定点的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Ⅹ射线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钾是裙带菜孢子叶的最显著元素,具有最大的X射线荧光强度。定位分析表明,钾在孢子叶的中心部位分布较高,钙与碘则在边缘部分布较高,硫多位于孢子叶的中间部分,在中心部位及边缘部的分布均较低。除了钾、钙、硫以外,其他元素如铁、溴、锌也能够在X射线荧光光谱中给出谱峰。作者得到的X射线特征元素荧光图像首次报道了裙带菜孢子叶中钾、钙、硫等元素在组织水平的定位。应用RGB图像彩色合成技术获得的硫、钙、钾三元素的彩色合成图像也与定点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砷,是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元素。其化合物毒性较大,特别是在还原状态下形成的三价砷更是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目前已知的致癌物质不下一千种,但通过人类流行病学证实的数量有限。在这些有限的已知职业性致癌物中,砷是名列前矛的。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砷可以引起呼吸道、肺及皮肤癌。所以了解环境中砷的存在及分布是评价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子。滨临胶州湾的青岛,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且也是国内外令人向往的旅游之地。因此,胶州湾的污染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其环境质量的评价,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本工作通过对胶州湾水质、底质中砷的测定,初步找出了其水平和铅直分布变化情况及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从大海里“爬”出来的人类一直眷恋着自己的“故乡”。近千年来,一批批优秀的民族和杰出人物,一次次重返海洋,一次次探索追求,一回回搅动蓝色水域,掀起了层层崭新的浪花,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对大海的认识,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增添了五彩缤纷的花絮…郑和下西洋——开世人之先河我国从汉朝开始,到唐、宋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在世界  相似文献   

15.
海藻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组成特点。碘是海藻植物体最基本的元素,在海藻的代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作用。自1897年法国人Eschle首次在海藻中发现含碘有机化合物以后,又在不同的海藻中研究了碘的化学性质,并发现碘有机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海藻中,并以I-C共价键的形式与生物分子结合。迄今,碘在海藻中以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式并存,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Whre等(1980)的研究工作表明,海藻中的碘主要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约占总碘的60%-90%以上;有机态碘仅占总碘的10%-40%。 作者在研究和测定了与本实验用的相同海带中有机碘的含量和分布(韩丽君等,1999)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单向纸色谱和红外光谱,纯化并检测了新鲜海带中有机碘的存在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态碘可分为氨基酸类衍生物和非氨基酸类衍生物。含碘氨基酸(IAA)占总有机碘的51%,其中游离氨基酸中的含碘氨基酸占总有机碘的49%(其中大部分是以二碘酪氨酸为主的含碘酪氨酸),只有2%左右的含碘氨基酸存在于结合氨基酸中。另外,50%左右的含碘有机化合物为非氨基酸类含碘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的检测进一步证明了新鲜海带中含碘氨基酸的结构基团。  相似文献   

16.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一片汪洋大海。大海于人类犹如心脏于人体,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水和氧气。在地球和海洋的发展历史中,人类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是在这一瞬中,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和影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类之初,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十分浮浅,对海  相似文献   

17.
人们眼中的水母是一种半透明的非常漂亮的生物,但是水母眼中的人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人类依靠两只一模一样的具有良好聚焦功能的眼睛来获取外部世界的诸多信息,还通过大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而箱形水母是用24只不同的眼睛来视物,并通过简单的神经系统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8.
说起"地球"号,就不能不联想到人类对地球深部特别是对大洋深处的探索过程。从19世纪的科幻小说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把想象的空间延展到无法触及的海洋深处。那一片最幽深的蓝色深处,究竟隐藏着哪些秘密?究竟会给人类带来希望还是灾难?这些都像谜团一般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9.
深海矿物资源,通常主要指海底锰结核、海底热液矿(也称多金属软泥)和海底石油。锰结核矿是一种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大洋底的矿物资源,含有镍、铜、钴、锰等76种元素。人们估计,世界大洋锰结核矿的总储量可达3万亿吨,仅在太平洋就有1.7万亿吨。如果按目前人们的开采需求量计算,锰、镍、钴等可供人类上万年的开采需求,由此可见海洋中锰结核矿储量之巨大了。海底热液矿床多分布在火山活动的大洋中脊裂谷处,火山岛弧地带,或分布在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断裂带和构造线上。海底热液矿床的发现时间并不长,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从一开始就引起科学家们的高度注视。这是因为,海底  相似文献   

20.
杜心意 《海洋世界》2006,(10):24-28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常常会去选择。做一件事前会有很多选项。动物其实也一样,如果想要训练动物的心理,就一定要尊重动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