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民  聂传朋  王魏根  黄新  聂超  袁浩 《湖泊科学》2017,29(5):1195-1201
2013年6月-2015年6月,对安徽颍州西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农田区、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3种典型生境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3种,属于14目33科69属.按照季节和生境的不同对鸟类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颍州西湖湿地保护区秋季鸟类的物种数和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而夏季拥有最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颍州西湖湿地保护区3种典型生境中,湖泊湿地的鸟类物种数显著多于河流湿地和农田区,同时,湖泊湿地和农田区鸟类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河流湿地,而河流湿地拥有最高的优势度指数.就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而言,该保护区鸟类群落科属间多样性为0.76.颍州西湖湿地是鸻鹬类和雁鸭类等迁徙鸟类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  相似文献   

2.
以4种食块茎鸟类———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鸿雁(Anser cygnoide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为研究对象,分析越冬候鸟种群数量与鄱阳湖保护区内湖泊水位变化的关系.2003 2007年越冬季节,采用直接计数法调查鸟类的种群数量,通过非参数回归分析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4种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最高值分布在不同水位,但峰值水位差异较小,且种群数量与水位关系的总体趋势呈现一致性.随着保护区内湖泊水位的下降,鸟类种群数量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倒V字形趋势.在水位由16.0 m降至14.8 m(吴淞高程)的过程中,鸟类种群数量随着湖泊水位下降逐步增加达到最高峰;在水位由14.8 m降至13.5 m的过程中,鸟类种群数量随着水位下降而减少.当鄱阳湖水位处于14.5~15.5 m之间时,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较高,其种群数量最高点出现在水位14.8 m左右.2003 2005年3个年度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相似,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单峰趋势,峰值水位均位于14.75~14.90 m之间,2006和2007年平均水位升高,鸟类种群数量分布的峰值水位也高于前3年,峰值水位出现在15.25 m附近.由于受到良好保护,大湖池和沙湖鸟类种群数量与水位的关系稳定,而梅西湖未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本研究区域中,水位在14.5~15.5 m之间4种食块茎鸟类的种群数量较高,该研究结果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位管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5,(4)
说起飞翔,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从中国古代万户自制火箭飞天到近代莱特兄弟制造第一架飞机,显而易见人类是受到了地球上某种生物的启发——鸟。但你是否想过,鸟类是如何飞上天空的?鸟类飞行能力的获得与其自身的演化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在地球历史上,物种灭绝曾经多次出现。部分科学家认为,物种灭绝一直是生命进程中的一部分。化石记录表明,物种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灭绝。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与前五次物种灭绝不同的是,第六次物种灭绝主要是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杀和对物种栖息地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从1600~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  相似文献   

5.
范少军  周立志  于超 《湖泊科学》2022,34(5):1596-1607
升金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浅水通江湖泊,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水鸟重要的越冬地. 2017年11月-2018年3月,以该湖泊越冬鸭属(Anas)鸟类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芦苇湿地、芡实塘、退耕还湿和水生植被恢复湿地4种湿地生境中的群落结构、行为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升金湖分布有10种越冬鸭属鸟类,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绿翅鸭(A. crecca)和绿头鸭(A. platyrhynchos)为该属鸟类群落的优势种. 鸭属鸟类群落在越冬前期种类和数量最多,在整个越冬期,鸭属鸟类在芦苇湿地中种数、数量、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最高. 在水生植物盖度高、人为活动弱的芦苇湿地,鸭类的主要行为是休息;在食物资源丰富、人为活动强的芡实塘和退耕还湿湿地,其主要行为是觅食和警戒. 鸭属鸟类群落种数、数量、密度和多样性指数与湿地的面积、水域面积、水生植物盖度呈正相关,与干扰度和水深呈负相关. 觅食时间与气温和沉水植物的盖度呈正相关,与水深和干扰度呈负相关,警戒时间与干扰度呈正相关,与挺水植物的盖度呈负相关. 各种恢复类型的湿地生境成为越冬鸭属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因此恢复多种湿地栖息地对于越冬水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安庆沿江湖泊湿地夏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湖泊湿地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湖泊湿地鸟类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监测生物,湖泊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湿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7-8月,采用样线法对长江中下游安庆沿江7个湖泊湿地的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湖泊湿地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共记录到安庆沿江湖泊湿地鸟类14目35科82种,其中留鸟27种(占32.9%),夏候鸟37种(占45.1%);水鸟28种(占34.6%);肉食性、食虫和杂食性鸟类占多数,分别占30.5%、30.5%和23.2%;须浮鸥、夜鹭、丝光椋鸟、黑脸噪鹛、树麻雀、家燕等6种鸟类为优势种.物种数以黄大湖最高(50种),白荡湖和破罡湖最低(各28种);Shannon-Wiener指数以黄大湖最高(2.123),白荡湖最低(1.918);均匀度指数以龙感湖最高(0.865),菜子湖最低(0.739).进一步分析显示,鸟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与湖泊面积呈显著正相关,鸟类物种数、多样性指数与干扰强度呈显著负相关.采取退田还湖、恢复湿地等途径增加湿地面积、生境类型和植被资源对于保护湖泊湿地的鸟类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贠杰 《地球》2023,(6):61-64
<正>当看到鸟儿飞翔在空中飞翔的倩影,有些人会不由自主的朗诵描绘鸟类的古诗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人会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些飞羽精灵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它们已经演化了多少年?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苦苦探寻了一个半世纪,从始祖鸟的惊艳亮相到赫胥黎的努力探寻。直到近30年来,随着热河生物群大门叩开,这个问题才有了明晰的答案。河北是热河生物群化石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伴随着一件件珍贵化石的发现,不断刷新我们对鸟类起源和演化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搭建一个T台,让河北这些古鸟类“大咖”亮相。  相似文献   

8.
《地球》2020,(4):6-13
千百年来,人类与千姿百态的鸟类共同生活在“地球村”里,彼此建立了亲密的伙伴关系。鸟类卓越的飞翔能力、艳丽的色彩、悦耳的歌喉、奇妙的本能行为以及迁徙导航的能力等,不仅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科学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高建华 《地球》2011,(6):92-94
我们身处的仍是一个恐龙遍布的世界.繁衍至今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 这种被命名为“中华龙鸟”的动物,就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长着原始羽毛的恐龙。  相似文献   

10.
正这里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初鸟类——中华神州鸟,它的发现有力支持了鸟类的"陆地奔跑"飞行起源理论;这里发现的翼龙胚胎是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蛋与胚胎化石,它的出现,证明了翼龙是卵生的事实;这里发现的"杨氏锦州龙"是辽宁目前最大的化石,也是我国乃至亚洲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禽龙类化石;这里还有一个"木化石王",直径1.5米,露出长度10米,年轮清晰,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为国内罕见……  相似文献   

11.
郭金生 《地球》2011,(11):52-52
地球上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吸引着不怕艰难险阻的科学研究人员。近期,一些隐藏于多米尼加水下洞穴的古生物化石,包括鳄鱼、树懒、蝙蝠、鸟类以及其他动物的骨骼化石被科学家找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湿地介于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湿地公园在维持生态平衡,提高鸟类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3月-2023年2月,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淮北平原地区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鸟类调查,通过对鸟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类学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4个维度多样性指数以及鸟类生态类群的分析探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的时空分布格局。本轮调查共记录鸟类153种共26107只次,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IUCN红色名录极危物种1种,易危物种2种。结果表明:春季功能丰富度、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威纳指数在湖泊、防护林和绿化带3种生境之间差异显著,夏季湖泊生境中物种丰富度(24.67±0.94)和系统发育多样性(985.14±52.57)显著高于绿化带和防护林,秋季功能丰富度(8.24±0.90)和系统发育多样性(935.34±37.12)在湖泊中均最高,冬季湖泊香农-威纳指数(2.31±0.03)、功能丰富度(3.73±0.77)显著高于绿化带和防护林2种生境;绿化带生境中,多个多样性指数在春季最高,在冬季均达到最低水平,湖泊生境冬季的物种丰富度(25.00±0.82)、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0.84±0.01)在冬季最高,夏季系统发育多样性最高;防护林生境中物种丰富度(22.67±2.87)在秋季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单次调查中发现并记录青头潜鸭(Aythya baeri)15只,超过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该物种种群数量的1%,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结果显示秋季为该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季节,湖泊生境为该湿地公园的重点保护区域,颍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对迁徙及越冬水鸟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应进一步加强鸟类监测,提升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3.
《湖泊科学》2022,34(3)
鄱阳湖南矶湿地. 丰富的沉水植被、洲滩植物使鄱阳湖湿地成为白鹤、小天鹅等濒危鸟类重要的越冬地,众多鸟类来此觅食也加速了湿地植物参与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摄影:林剑声).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1):81
<正>风能是洁净的能量来源。如今,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发电机。并且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但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如美国堪萨斯州的松鸡在风车出现之后已渐渐消失。目前的解决方  相似文献   

15.
热血动物     
《地球》2014,(5):35-35
热血动物.又叫恒温动物,因为体温调节机制比较完善.其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例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候鸟越冬地.本研究于2015和2016年越冬期对鄱阳湖越冬水鸟的群落结构、丰富度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别记录到水鸟494033和388017只,隶属于6目13科68种.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种类最多,其次是鹳形目和鹤形目;从生态型来看,游禽32种,涉禽36种.雁鸭类相对丰富度最高,是鄱阳湖越冬水鸟的优势类群,其次是鸻形目鸟类,而2015和2016年鹤形目鸟类数量仅占当年总数量的2.6%和1.4%.在鄱阳湖湿地的不同区域,越冬水鸟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从空间分布来看,越冬水鸟主要集中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九江湿地和南昌湿地.开展鄱阳湖越冬水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摸清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和种群丰富度现状,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越冬水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兆馨 《地球》2009,(3):31-33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澳大利亚皇家国家公园建于1879年,世界第二个,在悉尼以南26km,面积8600km^2。公园内有很多悬崖绝壁,多种野花和200多种鸟类。1994年1月,一场大火烧毁了90%的林地,目前正在恢复中。而悉尼以西的“兰山公园”已成为新兴景点,并于2000年入选为“世界遗产地”。皇家国家公园的地位可谓“今不如昔”。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的大量震例资料表明,地震前多种常见鸟类出现习性异常,并以惊飞和惊叫为主.近年来,我国有关的地震部门研制了十多种智能化动物行为活动自记仪,并主要用于连续记录虎皮鹦鹉的叫声频度与地震的关系.但是缺乏鸟声学的基本研究,仅从一般电声技术上考虑.因此急待解决通频带随意性记录所带来的困难,即可能出现的震兆性叫声湮没在数以千计的一般叫声和干扰声中,缺乏观测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1,(4):172-175
1973年,在朝阳大地上,发现了第一块恐龙化石;1987年,这里发现了鸟类化石。从此,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化石宝库开启大门。到目前为止,朝阳境内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距今约1.5-1.2亿年)的所有生物门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朝阳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优势。尤其是朝阳的文物古迹,不但以源流长、分布广、类型多、价值大而成为本地悠久历史的标志,而且为中华民族源流及其文明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嗨,扎龙     
陈爱国 《地球》2009,(4):74-75
扎龙是我国最大的鹤粪等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粪型的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占地面积21万公顷,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善、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