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坑道大极距偶极电阻率测深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着重计算和讨论坑道内大极距偶极-偶极测深异常特征.首先介绍有限元模拟大极距电阻率测深时的区域剖分和坑道模型设计方法;然后对坑道和全空间电阻率测深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坑道内偶极测深的极距大于坑道截面尺寸时,坑道角与坑道面断面异常形态差异不大;视电阻率值只与断面和地质体间的距离有关;坑道空腔的屏蔽效应并不明显,坑道内各个测深断面的异常幅值和形态与全空间中观测结果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2.
水下激发极化测深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单元法对水下激发极化测深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其异常特征和适用条件.水下的电阻率测深和激电测深均可对水底地质体进行近距离探测,提高探测分辨率.而水底地形对视电阻率测深的影响很大.水底极化体有限元正演模拟的结果表明,水底地形对激发极化测深结果没有影响.采用水下激发极化法进行地质体探测是可行、有效的.通过计算不同水体和水底岩石电阻率对视极化率幅值的影响发现,水体电阻率是影响水下极化率测深的主要因素.由于海水的电阻率过低,观测视极化率异常微弱而不适合开展水下激电工作.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电模型数值模拟中视电阻率真假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要介绍了三维数值模拟中双网格系统的剖分方法,并通过几种典型模型的有限单元法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网格单元电导率分块均匀、电位三线性变化),充分揭示了对称四极电阻率测深法三维地电模型视电阻率真假异常的分布规律,分析了产生真假异常的原因,并研究了真异常的形态与引起真异常的地质体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电导率连续变化的三维电阻率测深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5,自引:1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下岩矿石的物性参数常常是连续变化的情况,给出了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的三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首先列出了三维地电断面点源电场的变分问题;然后利用有限单元法解变分问题,采用六面体单元对研究区域进行剖分,对电导率及电位均用三线性函数进行插值;并对2例模型进行了计算,将其结果与二维有限单元法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提高了精度.  相似文献   

5.
钻井-地表电极联合电阻率观测装置的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多种钻井-地表电极联合电阻率观测装置在球体、直立板和水平板体等典型地质体模型上的异常响应进行正演计算,并分析其异常特征和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井中和地表电极的联合观测方式进行地下介质探测,可在兼顾地质体的水平分辨能力的同时,提高电阻率测深在垂向上分辨率.就水平分辨率而言,四极(偶极)装置对地质体的水平定位能力最强,井-地三极装置次之,地-井三极的分辨能力最差.就垂向分辨能力来说,各种观测装置的分辨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异常电位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与以往这类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网格单元中的电导率采用双线性插值,电位则用二次函数进行双二次插值,从而使得电位的正演结果以及由电位导出的视电阻率更加符合实际地电场的变化规律;另外,有限元网格单元数也大为减少.对几例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坑道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的快速反演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坑道电阻率超前探测工作中,视电阻率异常极值位置与异常体位置、厚度、电性以及产状相关.设计有效的反演方法对异常体的各种参数综合反演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并消除坑道空腔对视电阻率的影响,并将坑道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曲线转化为全空间视电阻率曲线.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超前探测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快速反演.反演结果可准确反映围岩电阻率、异常体的电性、位置和产状;而由于同层等值现象,反演结果只能确定异常体的厚度和电阻率的组合值.  相似文献   

8.
坑道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坑道空腔的存在使其周围电场分布不同于全空间的电场分布.以无限大板状体为例求解全空间电场分布,提出探厚比概念以讨论超前探测极限问题.通过对比全空间与坑道内超前探测异常形态可知,坑道空腔只会影响极距较小时的视电阻率幅值,不会掩盖迎头前方地质体的异常响应.大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电阻率异常极值位置与板状体位置之间的差异在5~10倍之间,且同时受到异常体厚度、电性以及板状体倾角的影响.仅利用电阻率极值位置准确解释超前探测异常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和提出了一种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掌子面上设立不同功能的环状电极组,使一次场电流具有像探照灯一样的聚焦功能,可有效探测坑道掘进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存在,达到超前预报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两种聚焦观测方式.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轴对称电性介质二维异常电位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聚焦观测条件下几例坑道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异常反映明显,可进行即时解释,建议在坑道超前预报中逐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Zohdy方法近似反演三维电阻率测深数据。正演计算采用有限单元法。反演初始模型由测量视电阻率数据给出。通过比较实测视电阻率值和预测模型计算的视电阻率值对数差来修改模型网格电阻率.为了解决任意电极距测深数据的反演,采用大、小双网格剖分。大网格反映地下电性分布情况。小网格用于实际有限元正演计算.在电阻率调整公式中加入一个迭代系数,能够加快收敛速度.并对加5%随机噪声的模型理论视电阻率测深断面数据进行反演,得到的电阻率分布与模型电阻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坑道全空间直流聚焦超前探测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在掌子面后方观测,受到坑道腔体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大,增加了资料解释的难度.利用同性电流相斥原理,并参考地面电阻率垂向测深和直流侧向测井技术设计出适合坑道空间掌子面和侧壁测量的垂直聚焦电位和梯度电位超前探测方案.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三维坑道空间中掌子面和侧壁探测方案的聚焦超前探测效果进...  相似文献   

12.
复电阻率法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伴随着复电阻率法的广泛应用,发展精确和快速的正演和反演算法成为复电阻率法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基于三角单元剖分的有限单元法进行了复电阻率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对无穷远边界进行了近似处理.整个正演计算过程分为两步,首先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四个不同频率的视复电阻率数据,然后对前一步得到的视复电阻率数据采用递推算法计算视Cole-Cole参数.采用这种正演算法与一维正演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设计了两个二维极化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视复电阻率和Cole-Cole视参数等值线断面图对于异常目标体都有比较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从电偶源三维地电断面可控源电磁法的二次电场边值问题及其变分问题出发,采用任意六面体单元对研究区域进行剖分,并且在单元分析中同时对电导率及二次电场进行三线性插值,实现电导率分块连续变化情况下,基于二次场的可控源电磁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这个新的可控源电磁三维正演方法可以模拟实际勘探中地下任意形状及电性参数连续变化的复杂模型.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均匀大地计算的视电阻率误差和相位误差分别为0.002%和0.0005°.分层连续变化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其与对应的分层均匀模型解析结果有明显差异.三维异常体组合模型以及倾斜异常体等复杂模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也有效地反映了异常形态.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rpretation of vertical electrical sounding data can be facilitat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ciprocal geoelectric section. If an apparent resistivity field curve has a descending right end,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curve of the reciprocal geoelectric section can be obtain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linear filter theory; from this the total transverse resistance of the geoelectric section can be calculated without having to interpret the field curve. In addition, Orellana's auxiliary point method can now be extended to interpret three and four layer apparent resistivity curves of all typ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sistivity transform curve,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curve, and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curve of the reciprocal geoelectric section, with several new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Complex terrain causes great MT nois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EM model method using adaptive topography and quadratic elements based on studies by previous researchers.This method can model all kinds of complicated terrain and geoelectric bodies preferably.The numeric modeling,calculation of the auxiliary field and definition of resistivity are deduced by electromagnetic equations.Lastly,sever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which show the method is rapid,effective and has highly accu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