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气候区域分异规律及其时空演变研究是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1951-2014年中国气象数据和基于HadCM3模式的1950-2059年气象模拟数据为数据源来分析中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寒温带界线北移,且速度呈加快趋势;中温带和暖温带的北部界线向北移动,且东段界线的移动趋势较明显;亚热带北部界线已越过秦岭-淮河一线,且其东段北移趋势较明显;热带范围逐渐向北扩张。东北地区由湿润转干燥,达到干湿并存的状态;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总体上呈转湿趋势,虽北方半干旱区有部分区域转换为干旱区,但未出现明显的移动;华北平原等地区的湿润-半湿润界线和干湿区分界线均向西北方向移动;南方湿润区的干湿状况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
毛赞猷 《地理学报》1989,44(4):459-468
对资源环境影象信息进行解译,最终要转换为不同类型的线划界线或图纹符号。计算机兼容磁带的图象处理,现在还难以对任何专题类型都能分类和转换成界线。因此,广泛应用的粗制卫星象片作信息解释后,还必须解决类型界线向地理底图正确转绘。本文着重分析按不同精度的影象图上类型界线转换问题。并提出,由于地理底图是经过制图综合的,它的点位精度比纠正后的景象图形精度低,转绘最后步骤应是手工的地理相关转绘。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简称LULC) 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动态具有深刻的影响。这对于我国大规模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尤为重要。本文制定了该工程中线水源区约95 000 km2 面积的LULC分类系统,利用2000年前后的TM影像完成LULC分布现状图,并结合DEM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域森林覆盖率为50.97%,灌丛25.58%;农田约占15%,其中旱地与水田的比例约10:3;石砾裸地等强烈退化类型合占5.66%;水域约占1%。② 区内秦岭南坡、汉-丹平原丘陵、巴山北坡三部分的LULC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和退化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汉-丹平原丘陵地区;秦岭南坡耕地的水分条件较巴山北坡好,但局部土地退化现象也更严重。③ 地形对LULC具有明显影响。海拔高度控制着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异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及利用强度的分布;各土地覆被类型的分布显示了坡度对土地开发强度的限制作用;坡向对局部LULC格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区域尺度上可能对秦岭南坡与巴山北坡的LULC结构差异具有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当前的LULC结构和空间格局显示,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集中于海拔1000m以下的平缓地区,而退化土地类型也主要存在于这一区域,是流域水质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4.
一、推进界线管理社会化 在勘界和界线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勘界工作重要,界线管理工作更重要,抓好界线管理工作是巩固勘界成果的关键。界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否。为此,近年来,白城市在全面完成勘界任务的基础上,把区划工作的重点放在界线管理和维护上,把界线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明晰界线、落实责任、维护稳定、  相似文献   

5.
玛纳斯河流域地貌与地下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研究地貌和地下水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水文地质单元的界线明显与地貌单元的界线一致,地下水的类型、贮存和循环方式受地貌单元的控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貌单元内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厚度、密度和裂隙等决定了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和循环方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同一区划方法、指标体系,使用1961—2014年辽宁省52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辽宁省气温、气候区划指标、范围及界线的变动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均气温在1988年发生一次突变,突变后气温开始显著上升;≥10 ℃积温日数比较显著地响应气温突变,而干燥指数、7月平均气温变化不显著。在空间分布上区划指标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① 全省≥10 ℃积温日数均出现增加,但在中西部地区显著增加;② 在盘锦-抚顺一线以北(南),气候总体呈不显著变湿(干)趋势;③ 7月平均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区划范围及界线位置出现更加显著地变化:① 暖温带范围主要向北向东扩展,中温带向东收缩;② 半湿润区范围主要向北向西扩展,半干旱区向西北方向收缩,湿润区范围基本不变;③ Tb范围显著向北向东扩展,Ta范围向北向东收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候格局变化的可能气候成因,发现突变后≥10 ℃积温日数期间500 hPa高度场增加与4月和10月东亚冬季风减弱,4—10月东北冷涡持续天数增加和7月500 hPa高度场增加,可能分别是温度带,Tb区、Ta区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30 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在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MSS 图像、90 年代初期TM 图像和2004 年TM/ETM 图像支 持下, 通过三期遥感影像的直接对比分析, 获得了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数据集, 并在此 基础上分析了70 年代以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三江源地区 草地退化是一个在空间格局上影响范围大, 在时间过程上持续时间长的连续变化过程。研究 发现, 三江源草地退化的格局在70 年代中后期已基本形成, 70 年代中后期至今, 草地的退 化过程一直在继续发生, 总体上不存在90 年代至今的草地退化急剧加强现象。草地退化的过 程在不同区域和地带有明显不同的表现, 如在湿润半湿润地带的草甸类草地上, 发生着草地 破碎化先导, 随后发生覆盖度持续降低, 最后形成黑土滩的退化过程; 在干旱、半干旱地带 的草原类草地上, 发生着覆盖度持续降低, 最后形成沙地和荒漠化草地的退化过程。三江源 地区草地退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草地退化可以分为7 个区, 各区草地退化在类型、程度、 范围与时间过程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3年9月11日和12日,在双台河口的天然碱蓬盐沼、退化碱蓬盐沼、光滩和海水养殖塘中,分层采集0~10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碳含量、可溶解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碳氮比,并分析这些指标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碱蓬盐沼中,不同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显著高于其它类型湿地土壤(p0.05);除养殖塘外,其它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明显;天然碱蓬盐沼不同深度土壤的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退化碱蓬盐沼和光滩土壤(p0.05),总体上,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天然碱蓬盐沼和退化碱蓬盐沼土壤的全氮含量减小,养殖塘土壤的全氮含量波动变化。在0~10 cm深度,光滩土壤的碳氮比最高;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碳氮比都较低。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天然碱蓬盐沼、光滩和养殖塘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波动变化,且无显著差异;退化碱蓬盐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波动减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退化碱蓬盐沼土壤铵态氮含量减小,养殖塘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30~50 cm深度土层;光滩土壤铵态氮含量波动减小。在土壤垂直方向上,各类型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波动变化;与其它湿地类型相比,养殖塘不同深度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复杂,种类繁多。这些千变万化的区域地貌景观,都固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宏观上来讲,一般认为反映在地貌上有三条重要界线;第一条是南北向界线,即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第二、三条则为东西向的界线,即天山——阴山和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这几条界线相互交切,勾绘了中国地貌形态结构分区的主要轮廓。在第三条界线中的东段秦岭、大别山一线,北部以堆积平原、高原为主,高峻山地不多;南部绝大部分是山地、丘陵和小型盆地。因处于东部季风湿润区,在外营力的表现上以流水作用为主。天山——阴山以北的蒙新高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10.
马蹄黄(Spenceria ramalana)是滇西北亚高山草甸的旅游景观资源,其地上形态特征随草甸退化梯度的变化趋势尚少见报道。于2018年7月在香格里拉市调查、对比了3个退化梯度(一级退化,DI;二级退化,DII;无退化对照,CK)上马蹄黄的植株高度、展度、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面积、叶片长宽比和生存状态。结果表明:(1)与CK相比,DI和DII梯度上马蹄黄的植株高度、展度、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均显著减小(P0.05);(2)DII梯度上马蹄黄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显著高于DI梯度(P0.05);(3)CK、DI和DII中马蹄黄的叶片长宽比分别为3.5±0.3、2.9±0.4和2.3±0.1,叶片形状由倒披针形向倒卵形过渡;(4)DI、DII和CK中马蹄黄的生存状态指数分别是0.12、0.23和0.63。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动态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中国南方典型研究区50 年代和80 年代土地退化的对比分析表明, 近几十年来, 不同人类活动地区土地退化变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土地退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既不是人口密度较小和经济较落后的基岩山区,也不是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和土地开垦程度高的低丘岗地区, 而是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经济不够发达的低山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联合国土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定义,结合研究区特点,提出以植被覆盖度、侵蚀地貌形态和地面组成物质作为丘陵荒山土地退化程度的评价指标,既反映了植被的退化和土地表面形态的退化,又反映了土壤的退化。以此为基础,进而通过两期航空相片的解译,完成了研究区50年代和80年代丘陵荒山土地退化程度的模糊数学半定量评价和制图。分析表明,不同等级退化土地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6%,其中严重和剧烈退化的土地约占5%;退化土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坡位分异性和地域分异性;区内严重和剧烈退化的“劣地”早在解放以前即已存在,其形成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50年代到80年代土地退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微度退化土地的明显减少及中度和轻度退化土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西部热带沙漠化土地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森  孙武  李凡  林培松  郑影华  聂磊 《地理学报》2005,60(3):433-444
海南岛西部沙漠化土地具有热带海岸沙地的地域特征、形态特征、旱生植被景观特征和土地利用快速演变特征。在大气环流、雨影区和海流的共同影响下, 岛西形成热带半干旱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环境, 孕育并存在自然沙漠化发展的动力、空间和物质基础。岛西历史时期沙漠化受气候变化和毁林开荒等活动的影响, 但仍是自然沙漠化为主的沙漠化过程。20世纪以来现代沙漠化经历了发展、恢复、再发展、逆转、波动等5个阶段, 沙漠化既受数年或数十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的作用, 又受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用因子分析等诊断、分析后认为人为活动的贡献率远大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 现代沙漠化已演变为以人为沙漠化为主的沙漠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风沙活动及其整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两年来北京地区的野外风沙考察,半定位风沙(尘)观测,室内风洞实验以及有关区域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风沙问题是北京区域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区域风沙活动由来已久,在频繁程度上不亚于半干旱区的河北坝上和乌盟后山地区。区内各地风沙活动均以春季为主,冬春两季风沙活动约占全年的80%以上。风沙天气的年际变化较大,五十年代最为频繁,六十年代最少,七十年代初期又有回升,中期以后至八十年代中期又逐渐趋于减少。风沙活动的形成及其盛衰变化,除与自然因素有关外,还与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等因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变化息息相关。风沙活动不仅使大气遭受污染,而且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全区风沙危害严重的区域(风沙区)面积达342万亩,约占平原区总面积的35.6%,其中沙质地表因长期遭受风力作用所形成的风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36万余亩,占平原区面积的14.2%,以永定河冲积平原分布面积最大。研究证明,北京地区风沙主要来源于本地,系就地起沙。因此,风沙防治要立足于本地,特别是风沙土地的治理,对根治本区风沙危害、改善首都环境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Development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Bashang area in the past 20 year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Phys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Bashang area In broad sense, Bashang area refers to the entire Zhangbei, Kangbao and Guyuan counties, northern part of Shangyi, northern parts of Fengning and Weichang counties of Chengde Prefecture, most part of Duolun county, entire Taipusi Banner (Taipusi County), southern part of Zhenglan and Zhengxiangbai banners (counties) and northeast of Huade in Inner Mongolia, altogether 12 counties or banners covering an area of more than 42,000 km2 with a …  相似文献   

16.
Natural conditions in Bashang area are characterized by zonal transitions which are liable to be impacted by natural disasters and intensified human activities. The extremely fragile eco-environment is also liable to have desertification formed and developed. In the 18 years from 1978 to 1996, the desertified land area of Bashang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map nearly doubled, a total increase of 2199.11 km2, averaging an increase of 122.17 km2 per year. Moreover, the seriously desertified area increases rapidly. Land desertification in Bashang is the combined result of natural factors and irrational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Cultivated land expansion, population growth, and overgrazing aggrevate desertific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C.Z. Yan  X. Song  Y.M. Zhou  H.C. Duan  S. Li 《Geomorphology》2009,112(3-4):205-211
Global climate change will affect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us increasing attention is being paid to the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that is occurring in the watershed that supplies the Longyangxia Reservoir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China's Yellow River. We must assess the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trends before developing a plan to restore the region's degraded eco-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land suffered from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was classified into four levels (slight, moderate, severe, and extremely severe) using a series of indices. Interpretation of Landsat MSS and TM data from 1975's, 1989's, and 2005's was used to establish databases of aeolian desertified land at these three times. We then derived the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trend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by overlaying the consecutive databases, and we analyzed the driving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a total of 1,721,478.02 ha of aeolian desertified land in 2005's, accounting for 13% of the region's total area. From 1975's to 1989's, the area of aeolian desertified land increased by 229,307.26 ha, which represents a 15% 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1975's area; and from 1989's to 2005's, the area of aeolian desertified land decreased by 19,079.87 ha, which represents a 1% decrease compared to the 1989's area.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is increased aeolian desertification were climate factors (high wind velocity and an increase in annual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low precipitation and high evaporation) as well as unsustainable human activities and inappropriate policy measures. A series of key national projects initiated to combat degradation of the study area's eco-environment led to a decrease of aeolian desertified land through obvious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郭坚  薛娴  王涛  孙军喜  李新泉 《中国沙漠》2009,29(3):397-403
对呼伦贝尔草原4个时期的遥感监测表明:呼伦贝尔草原经历了“发展—加速发展—逆转”的沙漠化过程;1984—2000年也是研究区沙漠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沙漠化土地增加率为72.1 km2·a-1;2000年以后,沙漠化土地进入逆转时期,且沙漠化土地以32.4 km2·a-1的速度减少;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冻土退化及温度升高导致的地表干旱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2000年以后沙漠化的逆转,则是一系列有效的沙漠化治理措施的结果。但是研究区人口和牲畜持续增加使土地的压力增加,这造成研究区北部的草地发生了沙漠化,同时,严重沙漠化土地持续增加。减轻土地压力才是沙漠化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50a来科尔沁地区沙漠化土地的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9,自引:23,他引:16  
吴薇 《中国沙漠》2003,23(6):646-651
在明确了沙漠化土地的程度分级及其指标、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科尔沁地区近50 a来的沙漠化土地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地区20世纪50年代未至70年代中期,是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总面积增加了9 084 km2。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继续呈快速增长之势,增加了9 624 km2;进入90年代,沙漠化过程呈现出逆转的趋势,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由1987年的61 008 km2,减少到2000年的50 142 km2,减少了10 866 km2。就近50 a来沙漠化土地变化的整体而言,经历了发展-再发展-逆转的过程。到2000年,科尔沁地区的沙漠化态势依然是严峻的。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沙漠化已呈现逆转的趋势。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在改善,环境容量在提高,继续发展下去,有望进入良性循环以保障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西部平原区湖泊近期变化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国部湖泊近期演化及其对环境影响的比较研究,认为导致东西部湖泊近期大面积退缩的主要原因都是人类活动。平原区湖泊的许多传统功能正逐渐被水利工程所取代,今后湖区资源的开发应充分注意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