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库鲁克塔格兴地Ⅱ号存体铜镍含矿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疆库鲁克塔格兴地Ⅱ号岩体是一个深源岩浆经多次分异,多期侵入形成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体成矿背景条件,岩石化学及岩体矿化特征均显示,该杂岩体内可能赋存有大中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章通过对成矿背景条件,岩石特征及矿化特征的分析,对该杂岩体的铜镍含矿性做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温仗子金故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的贵金属成矿作用与侵入体接触带、同熔型岩浆岩(包括与花岗岩类、斑岩、碱性岩和岩墙群)、深源岩浆、复合岩体有关并明显受到长期的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中心控制。多期次的岩浆活动点存在着深洞构造,深洞构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的统一,可概括为深洞成矿,深洞成矿是贵金属成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东天山镁铁质_超镁铁质岩带岩石特征及铜镍成矿作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东天山地区分布有众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体成群成带状分布,从北向南可划分为7个区带,受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制。从岩相学来看,本区含矿岩体可分为多期次侵入的复式杂岩体和单期次侵入的超镁铁质单式杂岩体,显示出深源岩浆充分分异的特征。含矿岩体具有高镁、低碱、低钙、低铝、低钛特征,具有较高的Mg#、m/f和m/s比值,兼具岩浆硫化物熔离作用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根据TiO2-10P2O5-10MnO图判别出本区岩浆具有拉斑玄武岩到钙碱玄武岩过渡的性质,岩浆源具有钙碱性玄武岩浆特征,富含含水矿物,预示了早期俯冲洋壳对幔源岩浆的交代作用。岩体矿化分为3种成矿作用和5期成矿步骤,且岩浆成矿作用与热液作用几乎同时进行,岩浆分异作用提供热液来源,而热液作用促进硫化物的饱和与熔离,造成岩石的热液蚀变结构并对岩浆期成矿进行改造。晚期岩体隆升后,矿体出露地表遭受氧化淋滤作用,形成特有的地表氧化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张浩 《地质与勘探》2021,57(1):39-52
大兴安岭中南段银锡多金属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近年来找矿成果丰硕。在对边家大院、拜仁达坝-维拉斯托、双尖子山3个银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本区银锡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结果显示,本区银锡多金属成矿与花岗质岩浆侵入密切相关,成岩与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特征,主要发生于早白垩世,峰值为130~150 Ma。成矿岩体多具高硅、低镁、富碱的特征,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体系叠加影响的伸展背景。银锡多金属成矿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联合控制,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在边家大院矿床西区的深部和外围以及北大山、磨盘山岩体的周边,有找寻锡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借鉴大兴安岭北段的找矿经验,应注重在本区中生代火山岩中找寻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
周阳  胡平  郭鑫 《吉林地质》2013,(4):13-15
介绍了本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区内主要金属、多金属矿的赋矿层位。阐述了本区成矿规律。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基底断裂的"活化",并控制了本区侏罗纪—早白垩世火山-侵入岩浆活动及成矿活动。根据野外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该地区的成矿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远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澜沧老厂银沿铜矿床成矿受裂谷扩张,火山-沉积-后期热液等成矿作用控制,火山机构,地层岩性,有利构造,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与矿密切关系,并控制矿床,矿体的产出,多期同位岩浆活动带来的多期同位成矿作用是本区形成大富矿的特点。提出了矿区找矿新地段。  相似文献   

7.
九嶷山锡矿田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九嶷山矿田锡矿产于复式花岗杂岩体内。锡矿以云英岩体型、蚀变花岗岩型为主,具有矿体厚度大、蚀变强、品位中等、矿石利用性能好等特点。本文阐述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床类型与特征以及成矿与构造、岩浆岩的关系,探讨了矿床的成因机制,认为区内锡成矿与岩浆岩多期多阶段演化分异和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大湖塘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从岩体的空间分布、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是一个半隐伏―隐伏的多次侵入的岩株状杂岩体,均属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为岩浆成因,深熔浅成,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各期次岩体W、Sn、Mo、Bi、Cu、Zn等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床、矿体及矿床金属分带均围绕岩体展布,是成矿的母岩。成岩与成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成矿主要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大湖塘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从岩体的空间分布、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是-个半隐伏―隐伏的多次侵入的岩株状杂岩体,均属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为岩浆成因,深熔浅成,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各期次岩体W、Sn、Mo、Bi、Cu、Zn等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床、矿体及矿床金属分带均围绕岩体展布,是成矿的母岩.成岩与成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成矿主要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宝音图钼矿是狼山北段大型斑岩石英脉型钼矿床,成矿岩体为斜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及酸性细晶斑岩株组成的复合岩体,LA-ICP-MS U-Pb上交点年龄2400 Ma,反映花岗岩源区岩石是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陆壳变质岩。各岩性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显示成矿岩体形成于印支期(225.9±4.4)Ma~(237.5±5.9)Ma、(236.8±4.5)Ma~(244.3±4.2)Ma、(247.5±4.4)Ma和(252.1±3.4)Ma~(258.8±3.3)Ma 4个阶段,同位素年龄反映的每个岩浆侵入阶段持续时间长,各侵入阶段间隔时间短。岩浆侵入期不同阶段元素经历了一定分异,各阶段岩石化学组成均显示铝过饱和,富钾特征,以晚期细晶岩K2O/Na2O最高,K2O对Ca O呈反相关关系。与世界主要岩浆岩带微量元素Sr/Ba-Zr/Y的比较显示,其不同于洋壳熔融成因花岗岩,而与燕山带、秦岭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与矿区元古界变质岩围岩地球化学特征比较接近,这些特征显示本区成矿花岗岩是陆壳岩石熔融成因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岑况  田兆雪 《现代地质》2012,26(5):1051-1057
系统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大量热液金属矿床与岩浆岩体的空间和成因关系,参考首先由俄罗斯地球化学家提出的以矿床为中心的元素地球化学理想分带模式,提出了以岩浆岩为中心的矿床理想分布模式--“岩浆中心成矿系”。该模式以侵入近地表含水围岩的岩浆岩体顶部为中心,一个完整的高温矿床→中温矿床→低温矿床从内带-过渡带-中带-外带有规律分布。内带主要为Nb、Ta、Hf、Li等经常在岩浆岩体内生成的矿床,形态受岩浆岩体控制,多为等轴状;过渡带为W、Sn、Mo、Bi等高温热液矿床,形态以三维等轴状为主;中带为Cu、Pb、Zn等中温矿床,以透镜状、脉状为主;外带为Au、Hg、Sb等低温矿床,矿体呈脉状、串珠状,受构造线控制,顺从构造线分布。矿床系列围绕岩浆中心成矿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岩浆岩侵入含水围岩后,形成局部高温度场并导致热液和矿床物质循环和温度场内的时空温度差是岩浆中心成矿系形成的关键。在理想模式下产生的个体(岩体矿床组合体)同时受到形成条件的影响:岩浆体侵入的深度、围岩的岩性或含水性,岩浆的物理化学性质、侵入温度、岩浆规模都会导致岩浆中心成矿系的完整性和形态等变异。  相似文献   

12.
吴光存 《山西地质》2012,(3):108-110
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沙让矿区钼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分析,认为钼矿成矿控制因素有岩浆活动、构造作用及硅质热液变质作用。矿区岩浆岩多期次侵入有利于成矿,严格控制了钼矿床的形态、产状、规模等;区域断裂构造及次级断裂、裂隙构造为成矿热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容矿场所,含矿热液充填于断裂及裂隙中有利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3.
云开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银矿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志邦 《矿产与地质》1992,6(5):380-386
通过对广西云开地区岩浆活动与金银矿化关系的研究表明,金银矿主要是燕山期岩浆作用形成的;矿化岩体与金银矿化在空间位置上存在“东向性”和“定距性”规律;岩浆岩岩石化学成分、岩浆分异程度、成因类型的不同,导致了金银成矿的显著差异;燕山期岩浆活动对金银成矿,既提供了成矿热液,也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4.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按矿体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灰岩层间及构造破碎带;岩石有细粒及粗粒-巨晶两类;矿床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之间;氢氧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多成因的特征;成矿物质Ca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中的灰岩与泥质灰岩,F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泥质灰岩,部分可能为岩浆热液从地表深部携带而来,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共同混合作用的结果,在岩浆侵入热源的作用下,三种水混合后被加热,形成了成矿溶液的重要载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5.
北山北带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北山北带金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1)金矿区附近有大量的海西海西期岩浆活动,(2)金矿不管是直接产于岩体还是火山岩中,都与岩浆活动有关,(3)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与其附近岩浆岩的侵入时代近于一致,(4)金矿床的硫,铅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自深源,与岩体有关,本区金矿的形成受海西中期岩浆活动控制明显。  相似文献   

16.
江西九瑞地区岩浆岩系统与成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瑞地区曾经历过长期多旋回构造运动,其中燕山旋回所伴随的岩浆活动是本区内生铜金矿床形成的关键条件之一,本区燕山期岩浆以同熔型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多期次侵位的众多岩体构成-岩浆岩系统,该系统在空间上具有垂向多层分支和横向分带结构,不同深度层次岩浆岩的形态,产状,规模和成矿作用是不同的。本文通过计算武山岩株体岩浆热能和蚀变矿化所需热能,证明中-浅部岩浆体冷凝所释放的热量,远不能满足武山这类大型铜矿形成所  相似文献   

17.
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对金川超大型铜镍岩浆硫化物矿床岩石、矿石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金川岩体的平均Cu/Pd值远大于原生地幔岩浆的Cu/Pd值 ,说明其岩石为因硫化物析离而失去Pd的岩浆所结晶 ;且岩石的PGE具有部分熔融趋势 ,与地幔橄榄岩接近 ,这些均指示存在岩浆熔离作用。该矿床岩石、矿石的PG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比较对应 ,均可分为两种类型 ,反映了岩浆多次侵入、熔离分异同时成岩成矿的特征。另外 ,PGE S关系分析表明其成岩成矿过程中有少量地壳物质混染。PGE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还指示了其高镁拉斑玄武质母岩浆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的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温泉花岗岩体是西秦岭地区一个极具典型研究意义的复杂成因岩体和具有潜力的成矿(钼矿床)岩体。通过1:25万天水市幅区城地质调查,初步获得一些新认识:在岩体北部古坡乡-铁炉坡乡-带新发现一套蛇绿岩组合;岩体的岩石类型复杂,为一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岩体中发育大量包体,显示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另外,岩体中还发现较大体积的古老片麻岩包体和工业钼矿床。岩体主体获得259Ma的锆石U—Pb年龄。  相似文献   

19.
石准立  张永利 《现代地质》1992,6(4):444-457
作者以野外工作为基础,通过对本区侵入体侵入顺序的确定,结合岩浆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将鄂东南—赣西北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划分为9个单元、4个超单元。主要根据岩浆岩与成矿的时间关系,将本区内生成矿作用划分为8个成矿阶段并查明了其与岩浆岩单元的时间、空间关系。依据控制成矿作用的岩浆物质同源性,建立了与超单元相对应的5个成矿亚系列。通过区域构造演化的研究,提出了本区导岩构造的演化控制了不同构造阶段岩浆岩单元的空间分布,从而总结和阐明了受本区岩浆侵入所控制的铁、铜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后峪地区锆石的生长条件及其与该地区岩浆岩的成因和演化的关系,对本区不同岩体中的锆石形态标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体中锆石的长宽比大多集中在1.5∶1~3∶1之间,按Pupin锆石晶体类型分类,岩体中的锆石可划分为R2、P1-5、S2-5、S7-10、S12-15和S20等类型,说明锆石是在碱质岩浆中结晶,且结晶温度较低;岩体的液相线的温度为850~750℃,锆石大规模结晶温度为700~650℃。锆石的结晶作用从岩浆早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岩浆后期,温度跨度大,持续时间长,说明岩浆为富水岩浆,有利于斑岩型矿床Cu-Mo-Au的矿化。本区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不同岩体中锆石群类型的演化趋势图表明:本区岩浆除了壳源成因之外还有幔源成分加入其中,岩浆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偏碱性)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