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嵩县南部地区位于豫西东秦岭成矿带上,区内广泛分布熊耳群火山岩系,马超营大断裂从其南部通过,南部有燕山期花岗岩基.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表明该区为低背景成矿;熊耳群鸡蛋坪组地层和安山岩、凝灰岩有利于成矿;成矿元素在断裂尤其是次级断裂中富集;燕山期岩体周边形成一个高温异常带;地球化学场表现为“一线两环两面”的特征.指出沿马超营断裂带和燕山期花岗岩基外围,熊耳群鸡蛋坪组安山岩、凝灰岩是寻找金、银、铅、锌、钼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汝阳县楼长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楼长沟铅锌矿赋存于熊耳群安山岩体内近EW向构造蚀变破碎带中,具有多源、多阶段成矿特点,反映成矿与中元古代晚期的闪长岩体及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具有同源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测定、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在燕山晚期太山庙花岗岩体周边寻找同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形成于熊耳群安山岩中的断裂系统和与太华群基底关系密切的花岗岩体是整个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地区金矿形成的最有利条件。崤山南坡具有金矿成矿的构造-岩浆条件,特别是在有利的构造、岩浆部位的深部具有找矿前景。通过对断裂、岩体(找矿目标体)进行细致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三个金矿找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熊耳群一直被认为是地台盖层.近年来依板块观点,又被认为是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的安山岩建造.通过对金堆城熊耳群的地质、岩石化学、稳定微量元素(包括稀土)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证明熊耳群是产在华北古陆边缘水下裂谷的火山岩系.属地槽构造层.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黄沟金矿床中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探讨太华群地层对于该区金矿床成矿的作用。研究表明(1)本区的片麻岩原岩主要为火成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且金矿石一般都明显贫钠而富钾、富钙,SiO2含量普遍较高,Au品位随SiO2的含量增高而呈正相关变化;(2)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石样品以Rb、Ta、Ti等元素强烈亏损,Ba、Sm和Y元素强烈亏损为特征,与太华群片麻岩和熊耳群安山岩的标准化分布曲线型式接近,说明金矿化可能与太华群片麻岩和(或)熊耳群安山岩具有成因上的联系;(3)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多数金矿石的轻稀土略亏损、重稀土略富集,弱负铕异常与矿区出露的各类岩石的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曲线(右倾型)不同,而具深源特性;个别金矿石的标准化曲线形态一定程度上具片麻岩或(和)安山岩的特征,呈弱负铕异常的右倾形态,暗示了太华群片麻岩和(或)熊耳群安山岩也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6.
1.地层分布及岩石组合本区中元古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于呈长垣状北西西向展布的峭山—熊耳山—外方山基底隆起带上,从下到上分为四个地层单位,包括大古石组、许山组、鸡蛋坪组、马家河组,呈角度不整合于基底太华群之上,上部被中元古汝阳群、官道口群呈小角度不整合覆盖。岩石组合主要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此外还有晶屑、玻屑凝灰岩、集块安山岩,角砾安山岩等构成火山喷发相主体。对熊耳群上部鸡蛋坪组安山岩作Pb-Pb 等时线年龄测定为1770±115Ma;次为形成火山晚期的次英安岩、流纹英安岩、自生危砾岩及喷发间歇期的沉积砂页岩等,次英安岩 Rb-Sr 等时线年龄测定为1421±80Ma。上述岩石在不同的火山构造中以一定的岩相和相序分布,构成一套具有时空分布与成因联系的火山杂岩序列和地质综合体。  相似文献   

7.
关于熊耳群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的新认识赵太平,秦国群,原振雷,强立志(河南地质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3)关键词熊耳群、火山岩、构造环境关于熊耳群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和形成的构造环境,争议颇多。分歧的焦点在于,熊耳群是安第斯型陆缘安山岩建造还是裂谷双...  相似文献   

8.
熊耳群火山熔岩的岩相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太平  裴玉华 《河南地质》1995,13(4):268-275
熊耳群火山熔岩的岩相学特征是熊耳群研究的薄弱环节。基于大量的薄片观察,作者总结了熊耳群两大类熔岩(安山岩与英安-流纹岩)的岩相学特征。产两大娄岩石的表现形式、内部变化规律及特征性的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河南嵩县前河金矿矿化特征、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河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属于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流纹斑岩、英安岩及安山岩和马家河组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夹凝灰岩.区域构造以近EW向断裂为主,局部有NE和NNE向断裂发育.  相似文献   

10.
大摄坪铜矿赋存在熊耳群焦园组安山岩中,由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充填气孔构成杏仁组构矿石;稀土配分模式与安山岩相似,杏仁体中石英、方解石包裹体流体组分有深部来源,还原性质的CH4、H2,均一温度173℃ ~ 283℃,黄铜矿热电系数属N型(-147μv/℃), δ34S为10.26‰,稍富重硫,与熊耳群火山岩相似,指示来源相同,属火山气液充填成因类型。杏仁组构矿石和充填的金属硫化物含有不等量的金,表明熊耳期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期间存有金的活化运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11.
汝阳县南部铅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汝阳南部是河南省重要的铅锌钼多金属成矿基地之一,到目前为止,探明中型以上铅锌矿床3处,大-中型钼矿床2处,小型铜矿床3处,还有多个钼、铅、锌、铜矿点.铅锌铜矿床均赋存于熊耳群安山岩体内近东西向构造破碎带中或与之相交的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钼矿床赋存于花岗岩体侵入形成的斑岩体周边,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时期的构造活动控制着矿床规模、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通过对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环境的分析,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16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相似文献   

13.
郭波  朱赖民  李犇 《矿物学报》2007,27(Z1):148-150
金堆城钼矿床作为东秦岭西部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斑岩型钼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矿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含矿斑岩与矿化的关系特征及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作为赋矿围岩的熊耳群火山岩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比较薄弱,且区域有关熊耳群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大多集中在豫晋地区,针对陕西金堆城地区的熊耳群专门研究较少.已有资料表明,熊耳群火山岩系不仅是东秦岭金堆城、东沟、石家湾等大型钼矿床的赋矿围岩,而且也是控制金、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地层层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熊耳群火山岩中已经探明金、银、铅、锌多金属矿产多处(张汉成,2003;裴玉华,2007).  相似文献   

14.
河南汝阳大摄坪铜矿杏仁组构矿石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摄坪铜矿赋存在熊耳群焦园组安山岩中,由黄铜矿、闪锌矿和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充填气孔构成杏仁组构矿石;稀土配分模式与安山岩相似,杏仁体中石英、方解石包裹体流体组分有深部来源,还原性质的CH4、H2,均一温度173℃-283℃,黄铜矿热电系数属N型(-147μv/℃),δ^34S为10.26‰,稍富重硫,与熊耳群火山岩相似,指示来源相同,属火山气液充填成因类型。杏仁组构矿石和充填的金属硫化物含有不等量的金,表明熊耳期岩浆侵入-火山喷发期间存有金的活化运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15.
豫西地区熊耳群火山岩钠长石化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豫西地区熊耳群火山岩的钠长石化进行镜下观察发现:熊耳群火山岩中的长石有交代作用的痕迹,对长石的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熊耳群中性火山岩中的长石几乎均为钠-更长石,且钠长石占绝对优势,酸性岩中均为较纯净的钠长石(~A b97),这些钠-更长石是岩石遭受普遍钠长石化的结果。通过熊耳群与后期中基性侵入体的对比,揭示熊耳群火山岩的钠长石化的形成与熊耳群的喷发近于同期,可能主要是岩浆期后蚀变作用所造成,熊耳群喷发晚期海水的灌入可能也对钠长石化有所贡献。蚀变作用导致了熊耳群火山岩碱质(N a2O K2O)偏高,其原岩可能为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  相似文献   

16.
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分布于华北地台南缘。本文提出马超营断裂以北火山岩是以安山岩占主导地位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而不是胡德祥等人提出的基性—酸性双峰态组合,它们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安第斯型火山弧。火山岩上部的粗安岩—粗面岩组合形成的构造环境为弧内盆地。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搜集研究区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沟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金矿石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石英包裹体成分)等要素的综合研究发现,金矿体呈群分段产出,以脉状(似层状)分别产于燕山期晚期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晋宁期晚期片麻状花岗岩及熊耳群许山组第一岩性段安山岩之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成矿流体以深部岩浆水为主,其次为少量的热卤水。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成因属变质-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研究区及其周边尚有较大的金银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河南嵩县下蒿坪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马超营深大断裂中段外方山多金属成矿带上。出露地层以熊耳群鸡蛋坪组安山岩为主。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好。电性参数测量表明,隐爆角砾岩与矿石的电阻率差异显著,具备找矿勘查的地球物理前提。在EH4连续电导率测深剖面上,清晰显示隐爆角砾岩体呈椭圆形,在其边部存在明显的低阻异常区,对比已有地质资料,推断这些低阻异常是由矿化的隐爆角砾岩引起的,是成矿有利地段或矿化体的电性反映。坑道内揭露的爆发角砾岩矿体表明,EH4方法在该区判别爆发角砾岩体与矿化角砾岩体(赋矿部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克细克红那海银铜矿位于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金、银、铜、铅、锌(铁)锰成矿带西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初步总结分析,认为矿化赋存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三段玄武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凝灰质砂岩中,受近EW向和近NS向断裂控制,经多期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成矿,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20.
熊耳群火山岩系金银多金属矿床热水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系地层内部,已发现金、银多金属矿床多处,但对其成因机制的解释,不同学者往往存在不同认识。笔者通过对已知矿床产出地质特征、成矿热水流体特征和来源以及矿化、蚀变围岩系统研究后提出熊耳期后火山热液是控制金、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成矿作用以热水流体的沉积、充填作用为主,主成矿期应为熊耳群火山活动后期等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