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1月25日晚20:05,北大医院高干ICU重症监护室,我国现代地图学的开拓者、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创始人和名誉所长,尊敬的陈述彭先生离开了我们.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六·五》重点课题-黄淮海平原水域动态演变遥感应用研究于1986年7月通过鉴定。该课题完成专题报告21篇,专题图件14件,包括1:50万的“河流演变分析图”、“湖沼、洼地演变分析图”和“海岸线历史演变分析图”。共识别出古河道150余条,各历史时期的大型古湖沼、洼地240多个,而  相似文献   

3.
《环境遥感》首届编辑委员会成立会,于1985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理事长李秉枢,副理事长陈述彭、方有清,秘书长杨广辰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助理万正明,业务处处长周上益,《地理学报》编辑部代表梁  相似文献   

4.
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国坤  张洪岩  徐艳艳  张丽 《测绘科学》2007,32(2):26-28,20
现代地图学理论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对地图及地图学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使地图学基础理论及地图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充实。现代地图学理论的提出,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统一关系,理解现代地图制作与应用的特点,揭示现代地图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都具有指导作用。现代地图学理论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发展,使建立在计算机地图制图基础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日益完善和快速发展。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意义深刻而久远。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测绘通报》2013,(1):21+24+109
《地图学寻迹--高俊院士文集》内容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教授高俊先生多年致力于地图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地图学寻迹--高俊院士文集》一书大致上按照工作阶段和不同主题,反映了高俊院士各时期在地图学基础研究、发展和应用等方面的观点和成果,也从侧面见证了我国60多年来地图学的发展历程。本书选编了一些未曾公开发表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2003年8月10-16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第21届国际地图学大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廖克研究员荣获“国际地图学协会荣誉奖(ICA荣誉奖)”。国际地图学协会(InternationalCartographicAssoci  相似文献   

7.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4,(1):63-63
曾获ICA奖的中国地图学家国际制图协会(ICA)设有卡尔·曼诺菲尔金奖和ICA荣誉奖。卡尔·曼诺菲尔金奖是以ICA的创始者卡尔·曼诺菲尔的名字命名的,授予在地图制图领域有突出创新贡献的地图学家。ICA荣誉奖是授予在地图学领域有突出创新和贡献、同时对国际地图学协会有特殊贡献的国际上有声望的地图学家。2001年,中国科学院陈述彭院士荣获ICA卡尔·曼诺菲尔金奖;武汉大学胡毓钜教授荣获ICA荣誉奖。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克再获ICA荣誉奖。迄今为止,国际上只有10多个国家30多位地图学家先后荣获ICA荣誉奖,…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19-23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应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学术泰斗和奠基人陈述彭先生一行抵达北海.在广西自治区测绘局、北海市国土资源局和钦州市国土资源局人员的陪同下,就国产卫星遥感应用综合实验等对广西沿海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代科学宗师,陈述彭先生是我国遥感地学分析的先驱、是遥感应用研究的开创者,陈述彭先生的逝世,不仅是我国遥感界甚至整个科学界的一大损失。值此逝世一年之际,回顾陈先生开创和繁荣遥感事业的历程,深刻缅怀陈述彭院士在推动我国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发展中的卓越贡献,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  相似文献   

10.
中山大学地理系缪鸿基教授从事地理学与地图学工作40余载,对我国地图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缪鸿基教授191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早年就读于新会一中。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学系后,致力地理教育事业。1948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获地理学硕士学位。1950  相似文献   

11.
现代地图学的最新进展与新世纪的展望   总被引:38,自引:15,他引:23  
廖克 《测绘科学》2004,29(1):5-9
本文第一部分国际地图学的最新进展,阐述了专题制图进一步拓宽领域并向纵深发展;计算机制图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地图生产,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与互联网地图集迅速推广;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已形成一体化的研究技术体系;计算机制图-电子出版生产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地图设计与生产的传统工艺;地图学新概念与新理论的不断探索。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地图学与地图事业近30年的发展与成就,论述了测绘部门完成了全国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完成1:100万与1:25万数字地形图制作.在完成一大批专题地图的同时,广泛开展区域与部门的综合制图,编制出版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高水平综合地图集;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地图学新世纪的展望:①抓住数字地球的机遇,创建地学信息图谱;②专题与综合制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③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形成完整的研究技术体系与生产体系,发展地球信息科学;④为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扩大地图应用领域与范围,增加地图新品种;⑤加强地图学、遥感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原理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CH20012709 现代地图学的特征及其发展与应用/陈广学(西安测绘研究所)∥解放军测绘研究所学报.—2001(1).—12~19从地图的概念和定义出发,分析了地图学的本质和特点,重点讨论了现代地图学所面临的挑战和表现出的新特征,并对地图学和地图制图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前景作了分析和展望。图2参25CH20012710 地图科学的几点前瞻性思考/陈述彭(中国科学院)∥军事测绘.—2001(3).—3~8  相似文献   

13.
地图在地理研究与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肯定的,但是近一二十年来地图在地理学研究与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与地图学从理论到实践发展得比较成熟,而作为地理学家在地图学领域应该掌握哪些理论与技术,更好地为地理学研究与教学服务,充分地发挥地图的使用效益,促进地理学的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根据我国半个多世纪来地理系《地图学》教科书的回顾、以及国外近年来的发展趋向,探讨地理系地图学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祝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15周年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前夕,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迎来了15周年生日。在此,我们祝贺遥感应用研究所在我国遥感科学技术与应用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在国际遥感界为我...  相似文献   

15.
钟琳颖  沈婕  毛威  王孟和  俞肇元 《遥感学报》2021,25(12):2421-2430
作为人类文明的见证,古城文化遗产让文明记忆更加鲜活,城市生活环境得以延续。叙事地图结合了地图学及叙事学对于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的表达优势,不仅是近年来地图学的新兴方向,也为古城文化遗产展现提供了新型空间叙事载体。论文针对古城叙事地图表达需求,从地理学时空视角出发,研究了古城叙事地图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与关系,构建了古城叙事地图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以清江浦古城为例,设计了古城叙事地图的架构,基于清江浦遥感影像、照片、史志等多源资料,利用倾斜摄影测量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构建了古城典型景观建筑模型,设计与实现了多尺度、多载体的古城叙事地图。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时空知识图谱叙事地图设计思路、基于遥感影像等多源资料的古城景观模型构建技术以及多尺度、多载体的古城文化遗产景观复现方法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图》1989,(1)
泰勒(Taylor)博士出生于苏格兰,1966年移居加拿大。现为加拿大渥太华卡尔登(Carleton)大学地理学和国际事务教授兼研究生院学术副院长。泰勒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并在伦敦大学进行教育学研究生学习。他在地图学方面的研究兴趣为机助地图学的应用与地图学教育。近年的研究集中在应用微机设计与制作地图。他热衷于发展“新地图学”的理论与实践,对第三世界的发展与地图学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也深感兴趣。  相似文献   

17.
2006年8月11~12日,“2006环境遥感学术年会”在宁夏银川市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遥感中心共同承办。本届会议共收到论文100篇,参会代表共150人。  相似文献   

18.
世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只有20 多年的历程, 中国的高光谱遥感发展与国际基本同步, 在需求牵引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 特别是通过863 计划和国家攻关计划,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简称遥感所)与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紧密协作, 相继研制了一系列高光谱遥感设备, 开展了大量的技术试验和应用基础研究, 不仅在国内结合国家需求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益, 而且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 走向世界, 开创了以中国高光谱技术支持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发达国家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先河, 并进一步推动了高光谱遥感的发展。在长达20 多年的发展中, 遥感所高光谱遥感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研究基地。本文从航空航天高光谱成像仪器的研制、应用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 回顾了遥感所高光谱遥感走过的历程及其对高光谱遥感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坤輿万国全图》与《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外译本考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尼阁编译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多种欧洲文字版本之间存在翻译差异,而300年后出版的英译本和中译本与原文存在严重错漏。600页的札记,利玛窦只用不到两页的篇幅叙述测绘《坤輿万国全图》一事,连实际比例尺的描述也不清楚。利玛窦承认没有见过其他的版本,"六幅版"地图出现在南京或北京,个别欧洲文字翻译版本不一,《坤輿万国全图》究竟是在南京还是北京完成的也有疑问。《利玛窦中国札记》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测绘术语,指出地图的错误是针对西方地图而不是中国地图。《坤輿万国全图》中一半的中文地名,当时欧洲地图没有对应。1593年,利玛窦尚未制作《坤輿万国全图》,"六幅版"中文世界地图已出现在南京。因此,《坤輿万国全图》原本早已存在,《坤輿万国全图》应是郑和时代(1405—1433)大航海的成果,中国的地图学,不是西学东渐,甚至有可能是中国的世界地理与地图学流传到西方。世界地图史应该还原中国对地理大发现与地图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所选择的论题是关于两个姊妹学科──地图学和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的是会聚还是分离吗?"大概在地理学的科学规律发现之前,DavidWoodward等地图学家和其他地图史学家就曾经指出过。1992年10月一位领导人在伦敦《泰晤士报》上指出:"人类在信息传播方面有三项重大发明,即语言、音乐和地图,而其中最古老的是地图。"地理学和地图学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过去的30年中,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地理学和地图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分离。地理学的定量革命使得很多地理学家,尤其是英国和北美的地理学家,放弃了地图而倾向于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