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前言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1992年于洪区试种2.7ha,后经示范推广,到1996年大面积种植73O0ha,增产幅度为6.8%。几年种植实践表明,利用此新技术已收到省工、省力和增产节支的效果,为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高效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水稻抛秧技术的科学依据,在几年种植经验基础上,我们于1995一1996年进行了抛秧田小气候、生育性状及产量效应关系的对比试验。2材料与方法两年的水稻抛秧田对比试验均在大兴乡东风村,1995年试验田O.53ha,对照田O.33ha,1996年试验田O.73ha,对照田O.92ha,供试品种为辽粳32…  相似文献   

2.
《气象与环境学报》1997,14(4):25-25
本刊讯记者大地报道沈阳市气象局卫星遥感室的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实际,积极开展水稻抛秧高产田间小气候研究,历时3年,取得丰硕成果。最近,该项成果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水稻抛秧高产田间小气候的研究堪称新领域里新的研究课题。该局卫星遥感室的科技人员针对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增产因素之一的田间小气候,进行了连续两年系统全面的小气候观测试验。结合有关气象台站同期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水稻抛秧田田间光、温、湿、风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生态…  相似文献   

3.
前言兴仁县位于贵州西南部,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面上。平均海拔高度1400m,地势落差较大,地形破碎,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区。水稻种植面积10496ha,占总耕地面积43.4%。进入70年代以来,我县水稻生产发展较快,平均单产由1972年的2490kg/ha到1990年的4410kg/ha,增长率为77.1%。但产量很不稳定,各年间波动较大,如1981年平均单产已增到4020kg/ha,1986年又降到2760kg/ha,1990年增到4410kg/ha。究其原因,与气候波动有关。本文欲就此问题作一点初浅的分析探词”。1气候环境分析我县地处低纬高原,属北亚热带季风湿…  相似文献   

4.
水稻的人工手栽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水稻栽培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手工移栽作业费工费时,极为艰辛,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影响着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始于60年代日本,在我国经历了60~70年代的试验、探索阶段,80年代得到示范推广,是近年来开始应用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它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弯腰拔秧、插秧的传统水稻栽秧习惯。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取两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农气对比观测,得出水稻抛秧种植的农气规范观测仍应采用移植穴栽方式,并提出相应的操作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水稻的人工手栽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水稻栽培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手工移栽作业费工费时,极为艰辛,且劳动生产率低下,影响着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水稻抛秧栽培技术始于60年代日本,在我国经历了60~70年代的试验、探索阶段,80年代得到示  相似文献   

7.
水稻覆膜栽培是在整好的大田里开厢起垄,覆盖上农膜,膜上按栽培密度打孔栽秧的一种水稻种植新技术。它具有提高地温、减少蒸发、节水、抗旱、保肥灭草的作用,增产效应十分明显,尤其是对冷烂锈田、高磅天田和望田天。贵州这3种田面积大,稻作生产期间降水分配不均,是夏旱严重的省分,推广这项种植新技术对贵州水稻增产具有现实意义。1998年省农气中心在息烽县西山、石洞乡进行地温观测,委托县农技推广站具体实施。1试验情况①试验基本情况地点:石洞乡红光村安朵寨组顾华春责任田,海拔1100m,土质黄泥,肥力中等,泡冬田;西山乡金星…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九年早造我所种植的杂交水稻常优7号结实率92.9%,亩产1008.3斤,首次突破千斤关,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15.3%,每亩增产135.8斤,增产15.6%。种植的常规品种珍珠矮结实率为77.0%,亩产800.0斤,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7.0%,每亩增产180.0斤,增产29.0%。桂朝2号结实率为86.2%,亩产887.0斤,比一九七八年同期结实率提高6.7%,每亩增产47.0斤,增产5.6%。(见表一)水稻结实率的高低与产量成正相关。因此,分析造成水稻空秕粒的原因以及研究提高结实率的措施,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九七九年,我地区水稻结实率普遍比一九七八年同期提高,其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合试验资料,对旱育抛秧水稻进行了研究人为旱育抛秧水稻子物重增长和千粒重的增加均符合Logistic曲线;相对生长速率随生育期逐渐减小,且光、温对相对生长连串的作用是互补的;灌浆速度也受温、光的限制,水稻的发育速度通过温、光模式来反映快慢。为了实现抛栽高产的目的,必须掌握适宜的栽培秧龄、密度和基本苗数。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贵州粮食作物中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单产也最高的作物。建国以来,贵州水稻生产发展较快,总产量由1950年的211.1万吨增至1991年的428.7万吨,增长1倍多,但年际间的产量不稳定。产量波动主要受天气候条件尤以气象灾害影响最大。为此,必须掌握水稻栽培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才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分析了主要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影响及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对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及促进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具有重要意义。1气象灾吝对水稻的影响1.1干旱1.1.旦春旱主要影响水稻…  相似文献   

11.
陈艳春  赵秀英 《气象》1996,22(11):44-48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栽培草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以及牧草生长季气候条件的优劣势。计算得出该区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的气候生产力、气候增产潜力,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提出草场改良措施。结果表明:天然草场年气候生产力为9210—11820kg/ha。增产潜力为4500—10500kg/ha;种植紫花苜蓿的人工草场年气候生产力为23775—28080kg/ha,增产潜力为6000—19500kg/ha。  相似文献   

12.
应用商州、丹凤、商南和柞水等4县市农技部门1996年至1999年9个点试验、示范数据分析,摸索出了适应商洛山区气候特点的洋芋优种防退化、垄沟覆膜早播和科管配方施肥三项洋芋高产栽培新技术,为提高山区洋芋产量及商品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增产效益显。  相似文献   

13.
川西高原水稻种植面积集中于凉山州,海拔1800m及以上高寒稻区,水稻采用地膜覆盖移栽技术,在大田营养生产期地温增温效应十分显著,促使水稻农艺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分蘖力,增加了穗粒数,达到了显著增产的目地。  相似文献   

14.
川西高原水稻种植面积集中于凉山州,海拔1800m及以上高寒稻区,水稻采用地膜覆盖移裁技术,在大田营养生产期地温增温效应十分显著,促使水稻农艺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分蘖力,增加了穗粒数,达到了显著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气候影响方面对1996年我市奈李异常落花落果作了详尽分析,认为1995年下半年的干旱、1996年奈李花期的长时间低温阴雨过程和病虫危害是造成奈李异常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本文力求根据奈李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分析其异常特征,非统计历史概率情况,旨在论证奈李种植的适宜性或者说风险性问题,为今后我市奈李的栽培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河谷地区是当地粳稻主栽区。长期以来产量不高、不稳,分析了当地气象条件后,引种早熟杂交中籼稻,并对水稻品种布局及采用一系列稳产、增产农业技术措施。经过连续四年实践检验,其增产幅度已达12.4%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为农服务工作 ,由汪宝山、张长富、汪鸿等人编写的《杂交中稻栽培———新技术、新品种介绍 (四川稻区 )》一书 ,自去年底发行以来 ,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好评。本书分两篇九章 2 9节共 12万字。第一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旱育秧、抛秧、再生稻、地膜稻、直播稻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水稻栽培的新方法 ,其内容包括每种栽培方法的优点与特征、配套栽培技术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第六章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广泛推广的超高产“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第七章科技动态 ,第八章品种类型与质量 ;第九章优良品种 (组合 ) ,介绍了目前在四川、重庆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免耕的减灾效应,将免耕与传统稻作方法相结合组成常耕移栽、常耕抛秧、免耕移栽、免耕抛秧4个处理进行试验,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田保护性耕作能提高作物产量,降低部分生育期间水稻病虫害,抑制农田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膜覆盖在玉米生产中起到了明显的增产作用,而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尤其在热量不足的地区,地膜玉米都有较大的增产效果。地膜栽培与常规生产相比较,地膜玉米具有增温、保墒,促进早熟丰产的作用。1地膜玉米的生态环境适应性1.l地膜覆盖改善了玉米的生态环境1.1.1改善土壤热状况地膜覆盖后,在膜下聚结的水珠减少热量辐射散发,又防止膜内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能有效地蓄热保温。据观测:scm地温,从4月下旬到5月中旬30天时间内Z10℃有效积温增加gi.3℃,5-Anm地温,从4月下旬到5月中旬均增加2-3.9℃,全生育期间,膜内…  相似文献   

20.
1引言为了促进科技兴农,改造中低产稻田,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根据全市冷烂田、望天田。高寒田等中低产稻田比重大、夏旱重的实际情况,引进了水稻地膜栽培技术,并与深溪镇联合在冷烂田开展了水稻地膜栽培试验。该技术具有增温、节水、抗旱、保肥、改善泥土物理性状、灭草等综合作用,因而增产作用显著。2试验设置及地膜栽培的技术要点该试验在廖忠明、李世东两农户共0.1933hm2的两块冷烂田进行。一块田的水稻品种为汕优多系1号,采用旱育浅植育秧方式,另一块田为11优1313,旱育两段育秧方式。每块田分地膜覆盖宽窄行(约941窝/hm2)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