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近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将保定等38个城市列为第三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的通知》,继三亚首个试点城市和福州等19个第二批试点城市后,又将保定等38个城市列为第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全名单见文后)。至此,住建部分三批共公布了58个"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第三批38个"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包含了省会城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有历史文化名城、风景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的地质处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垃圾)是国际上现代化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固体废物地质处置的研究,这一领域是环境工程与水资源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城市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已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固体废物的数量增长很快。如何处理庞大的城市垃圾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水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垃圾的现状和目前国际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拓展了城市地质学的内涵与外延;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保证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地质安全是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明确提出了城市地质学研究的三个科学问题,即城市选址安全底限问题、城市发展规模上限问题、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由此构建了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地质作用研究,三方面的城市地质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具有密切动态关系,但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各因子之间的具体作用和相关性关系很少被研究。本文通过相关性实证分析,探讨生态用地规模和结构与城市竞争力各组成因子间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部分大城市生态用地的规模与城市竞争力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城市竞争力组成因子中的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有着显著正相关性;部分国际大城市的生态用地规模与城市竞争力、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从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三方面解释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园林绿地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开发城郊生态空间、将生态文明作为城市新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来培育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类,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城市集中。现在,近一半的人口已经生活在城市里,按照世界银行的估计,201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60%。新世纪的中国,像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人口像潮水般涌入城市。到2004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5.62亿,国内生产总值的65.5%,第二产业增加值的64%和第三  相似文献   

6.
黄敬军  姜素  花修权 《江苏地质》2018,42(1):145-150
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线"(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的划定在我国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发展关键期,对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严守生态底线等至关重要。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基于地质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提出城市"三线"的调整建议,不仅可为构筑生产空间集约、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优美的城市空间格局提供地质依据,亦可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工作转型和战略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7.
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的初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勇  李琦 《地学前缘》2006,13(3):99-103
针对国内外数字城市研究和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全球化进程中正在兴起和汇聚的新技术———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空间信息网格等为数字城市的演进提供的可行性。提出数字城市的发展必然导向智能城市,并将数字城市作为智能城市的初级阶段进行重新诠释;提出为了适应数字城市向智能城市进化,数字城市系统的构建必须满足开放性、易拓展性、可重用性、可动态适应的智能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公共环境这一对象关联层面切入,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现象,对景观设计与城市意向的建构关系问题,从城市公共环境与意向的系统性、城市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城市景观设计的公共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探讨。指出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设计必须面对来自城市各方面的矛盾做出应有的反应,以充满智慧的手段理性而优雅地去消解城市的症结,通过有效的途径和设计,不断建构易于识别、易于感知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系统,以形成清晰生动、唤起意识的城市意向,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国人在城市中“迷失”的焦虑。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08,29(2):346-346
2007年12月15日中国建设部党组成员姚兵在天津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城市规划、公共交通、绿色建筑这三个方面对城市节约能源和资源有重大影响。城市规划直接影响到城市用地。在城市资源中,土地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中国未来20到25年中,每年的城镇化增长率将在1%以上,意味着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从农村新迁入城市,将要有大量的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它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规律。这一规律包括自然地质条件对城市环境的限制和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控制。现代人口趋势、都市化进程、城市环境容量以及地质学科在确定城市环境和城市发展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地质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在国外,城市地质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在大学开设专业,培养从事城市地质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些国家的政府十分重视这一工作,在城市规划研究的十一个专业组中,除人口与社会、管理与法制、金融计划三个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三所城市电磁辐射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彦伟  王笑晗  张静 《世界地质》2011,30(3):435-438
以城市环境电磁污染为研究对象,根据吉林省长春、延吉、四平环境综合电场强度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指数评价法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计算了三所城市的电磁污染评价指数和污染风险概率,并对环境电磁辐射容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目前三所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电场强度监测值具有不同的概率分布,辐射强度低于中国电磁辐射安全标准,污染风险概率为0。如果电磁辐射能量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长春、延吉、四平将分别在19年、16年和18年后电磁辐射水平超过电磁环境保护限值,因此应该加强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管理和防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徐州市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环境限制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类型、布局及运营方式,城市生态系统则以取出、输入和综合作用三种方式改造环境,并诱发了一些城市病害,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暂时局部的运营紊乱。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布局选址、规划建设、安全运行、转型升级对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的需求,特别是对定量化地质数据的需求而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保障城市发展的地质资源和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地质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已颁布的国家、地方、行业标准中,对各项地质要素的评价以定性评价居多,指标定量化程度较低,而且部分评价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演化趋势。本文在大量城市地质工作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城市区域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定量化指标体系。本次工作一是将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够完善的部分新设置了定量化指标,二是将部分指标评价由定性转为定量,三是修订了部分定量化指标的定量分级标准,旨在使地质成果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提高地质工作基础性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城市建设转型发展的一个抓手。同时,海绵城市建  相似文献   

15.
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这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倍受注目的热门课题。当务之急,是要努力贯彻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深化和细化总体规划,使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三个专业进一步融合,在把握城市整体形象的基础上,推动局部的精雕细刻,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建设的科技水平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全省组织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一场攻坚战,基本消除城市环境脏乱差现象,着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7.
“数字城市”主要有通信网络平台,软件技术,数字信息及资源三部分组成。“数字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数字城市”对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准确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建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景观建设理论与实践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分析了景观、城市景观的概念与特点,回顾了国外城市景观的研究发展和16世纪以来景观建设的历程,认为国外城市景观建设的特点在于以建筑控制法规为中心,注重景观评价的制度化和立法。从规划设计实践、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法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景观建设发展的三个构想:确立景观权益的法律地位和推进景观评价的制度化;进一步丰富规划控制手段;整顿行业、建立规范。  相似文献   

19.
杨爱武  胡垚  杨少坤 《岩土力学》2019,40(11):4439-4449
我国城市污泥产量巨大,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严重影响环境综合治理。为了研究一种高效、资源、稳定的城市污泥处理技术,对城市污泥先进行生石灰消化处理,再通过正交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优选出生石灰、原料土、城市污泥、固化剂等的最佳配比,配制成一种新型城市污泥固化土,并对其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城市污泥固化剂固化处理城市污泥效果很好,重金属浸出量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污泥固化土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大,且28 d后慢慢趋于相对稳定,碱性对强度有促进作用,建议固化土初始配制含水率最高控制在45%~50%之间。三轴剪切试验得到的应力峰值和结构屈服应力随着围压和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增大,环剪试验得到的残余强度与养护龄期及有效法向应力成正比,与剪切位移成反比。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质研究的缺失或滞后是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根据CNKI数据库中城市地质相关论文产出特点,结合城市化发展历程,将我国城市地质研究进程分为“蹒跚起步”、“夯实基础”、“摸清家底”、“全面发展”和“精准研究”五个阶段。结合惠州市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城市地质的发展应基于多因素城市地质综合调查,通过多学科融合,围绕城市地质安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及城市三维地质建模进行深入研究,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