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信息会卒     
《河南地质》2012,(8):50-51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调研组莅滑专项调研 本刊讯7月12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调研组莅临滑县,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专项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滑县产业集聚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锦和新城的建设情况。在全面了解了项目区资金管理及土地增值收益和分配使用等有关情况后,调研组对滑县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及资金管理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同时表示将尽快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资金运作方面的配套政策,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积极稳妥发展。圉(张自磊牛光远)  相似文献   

2.
一、立足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充分认识开展增减挂钩试点的重要意义(一)推进增减挂钩,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增减挂钩,  相似文献   

3.
赖亦康  文斌  宁德 《广西地质》2010,(12):20-23
有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要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义要坚守6312万亩耕地红线,这是广西发展的两难现状。然而,广西国土资源厅用足用好国家土地政策,大胆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增减挂钩工作,奋力破解"两难",做到发展与保护两不误,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明确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全国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如何把握时机,抓住机遇,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的思路和对策,积极稳妥地落实和推进“增减挂钩”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对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集约和持续利用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质》2012,(1):44-44
国土资源部从2006年起就在部分省市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2009年,给陕西省下达了首批增减挂钩周转指标1.1万亩,全省的增减挂钩工作由此展开。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开展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涌现出了像高陵县、阎良,  相似文献   

6.
门瑞雪 《山西地质》2012,(2):70-71,73
本文主要阐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是解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用地供需矛盾的重要出路,能促进和保障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据估算,我国因各种生产建设项目而历史遗留废弃地达2亿亩。一些新建的生产建设项目还在继续毁损土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确保18亿亩耕地的主要潜力之一,成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缓解工农矛盾、实现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惠民县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改善了农民生活居住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缺乏、增减挂钩建设资金不足、拆迁补偿安置难度大、基层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该文围绕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在建立农村社区规划、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安置补偿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质》2011,(9):57-57
为缓解用地压力、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嘉鱼县国土资源局采取333模式拓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我省各地进行了将通过整治节约的少部分农村建设用地以指标调剂的方式按规划调整到城镇使用的政策探索,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以下简称增减挂钩试点),在加强耕地保护、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颍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建新区规模1509亩、拆旧区规模1619亩。自项目批准以来,我们严格按照“群众自愿、试点先行、先拆后建、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的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全面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实行耕地保护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然选择。200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辽宁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省份,并下达了1200公顷周转指标。这项工作为辽宁省构建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为加快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是目前各地正在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这方面,舞钢市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坚持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载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指标置换政策是国土资源部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该文从菏泽市实际出发,对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规划计划,严控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落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指标置换政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平阴县作为全省土地综合整治8个试点之一,以“孝直镇万亩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社区建设”项目典型引路,加快实施进度,为面上推广积累经验。该项目涉及2万余农民、2000hm2土地,将把产业相近的21个村规划合并为3个社区,可置换用地指标333.34hm2。3月9日,平阴县为全面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召开了2010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会议,通过观看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纪实片,  相似文献   

16.
《河南地质》2010,(8):47-47
今年以来,福建省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开局良好。据统计,全省21个试点镇与6个试点县2010年首批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面积9110亩,可产生挂钩指标6776亩,初步形成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局面。  相似文献   

17.
丁新务 《河南地质》2013,(12):12-13
人地挂钩是国务院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给予我省的一项特殊政策,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细化和提升,是破解用地“两难”为“双赢”的灵丹妙药,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土地综合整治和人地挂钩提出了新要求,为发挥集体土地最大效益和维护农民权益拓展了新的空间。理解好、运用好人地挂钩政策,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夏邑县紧紧围绕“保资源、保发展、保权益、保稳定”工作目标,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为抓手,用足用活旧村复垦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临沂市兰山区的分析,在对"挂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挂钩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在挂钩政策下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并依此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钦州市位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压力。如何在用地指标有限的情况下满足大量的用地需求?如何在城乡陕速发展的进程中保护好耕地资源?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笔者对钦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试点工作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