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4届年会暨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屏南县隆重举行.会议得到了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福建省旅游局、宁德市人民政府、屏南县人民政府、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等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2月10日,第11期地景沙龙系列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沙龙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主题为"泥河湾盆地——新生代发育史的辉煌一页"。近百位知名专家、学者及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组罗安主编、河北阳原泥河湾自然保护区赵文俭主任等参加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发分会副会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陈安泽主持。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学术交流助推贵州发展9月26日,贵州省地质学会举办《贵州地学旅游学术报告会》。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安泽研究员及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地学旅游常务委员会主席罗宾逊教授应贵州省地质学会及贵州省地矿局的邀请,为贵州地学科技工作者作旅游地学的学术报告。贵州省地矿局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4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主办的主题为"地景年代学"的第八期"地景沙龙系列报告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和  相似文献   

5.
左金安  张中强  王峰涛 《河南地质》2010,(10):F0003-F0003
本刊讯10月17日下午,以中国科院院士李廷栋、肖序常为科学顾问.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会长陈安泽为主评委的12名地质专家、学者在登封齐聚一堂,认真评选河南省首届“十大最优美的地质景观”和”十大最具有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2006,52(3):357-357
(共21个,按单位名称汉语拼音为序)安徽省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委员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河南省地质学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辽宁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地质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徐霞客研究分会云南省地质学会浙江省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7.
王艳君 《地质论评》2016,62(2):6202342-6202342
正2016年1月26日,第13期地景沙龙系列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沙龙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主题为"中国主要江河发育史初探",50余名国内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生代  相似文献   

8.
主办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国家地质公园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承办单位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协办单位江西省地质学会江西省地质调查局研究院江西省上饶市国土资源局组委会成员共同主席:姜建军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司长董树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刘和平上饶市市长刘积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委员:程建平上饶市副市长吕细保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江西省地质学会理事长巢志众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处长余志庆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储量处处长、江西省地质学会秘书长陈祥云江西省地质学…  相似文献   

9.
陈安泽 《地球学报》2016,37(5):535-561
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相似文献   

10.
《贵州地质》2017,34(4):223-224
<正>2017年12月5日,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三十二届年会在贵州省铜仁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地学界、旅游界的学者专家和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者们汇集在古老而壮美的梵净山麓,共商新时代中国地学旅游发展大计。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论述。在新时代,人民对旅游、对科学普及、科学素质提升需求的激增巳成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主要矛盾。而地学旅游是以地学景观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地球科学、历史文化信息为内涵,以寓教于游、提高游客科学素质、满足游客身心愉悦为宗  相似文献   

11.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等发起的“第一届国际花岗岩地质地貌研究会——中国三清山”,于2006年7月24~28日在江西上饶市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花岗岩地质地貌基本理论问题、花岗岩景区的建设和管理问题。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火成岩,它既是研究地球发展演化历史的最佳物证,其地貌景观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仅在中国以花岗岩地质地貌为主题的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区就达30多处,是构成景区最多的一类岩石,说明了花岗岩地貌本身也是极为重要的资源。随着花岗岩景区的日益增多,广大游客在游览中…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2月16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的主题为"火山地貌景观"的第九期"地景沙龙系列报告会",在北京鸿翔大厦顺利召开。来自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陈安泽研究员主持。根据报告会的日程安排,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刘嘉麒院士做了题为"火山是大自然的雕塑家"的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的定义以及构成火山的要素;火山喷发的方式可  相似文献   

13.
润文 《地质学刊》2008,32(2):F0003-F0003
2008年4月18日,江苏省地质学会第二届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工作研讨会在常熟虞山召开。会议由省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邹松梅主持,省地质学会秘书长朱士鹏致辞,常熟虞山林场党委书记兼场长张正明介绍了虞山申办国家地质公园的准备情况。来自全省国土资源、旅游等单位及有关科研院所的20多位委员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郑炎贵 《安徽地质》2005,15(1):64-68
天柱山是我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供科考与旅游的资源主要是十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与生物景观以及底蕴深厚的古皖人文景观。近年来,国家地质公园制度的出台并实施,为天柱山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带来了机遇,这不仅可以促进天柱山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同时也丰富了天柱山旅游业的内涵,进一步推动天柱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天柱山旅游资源丰度和品位、蕴涵价值和前景、开发条件和实力,尤其是旅游地学的开发利用阐述了申报和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跻身世界前列的中国第四纪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之际,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科学家对各分支学科的80年撰写文章,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刘嘉麒和韩家应邀完成了本文,刊登在《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纪念文集》中。本刊主编刘东生先生读完本文后认为文章写得很好,虽然不是全面总结,但颇有新意,建议本刊予以转载,以享读者。  相似文献   

16.
孙莉莉 《地质论评》2022,68(4):68041479-68041480
为进一步规范地学类研学路线、课程建设与管理,顺利开展地学研学路线、课程的推荐与评选,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局修订了《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评选办法(试行)》,并经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第三十七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讯)审批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孙莉莉 《地质论评》2022,68(4):68041277-68041277
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普及地球科学知识,顺利开展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的推荐与评选,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局制定了《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评选授牌和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并经过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第三十七次常务理事会议(通讯)审批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8.
李向前  苏一鸣 《地质学刊》2004,28(4):242-242
由中国地质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地质学会灾害研究分会和中国感光学会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技术交流会”于2004年10月9日-12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国土资源系统的11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孙莉莉  高梦瑶 《地质论评》2022,68(5):1603-1771
为推动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工作的开展,根据 《中国地质学会精品地学研学路线、课程评选办法(试行)》, 学会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第一批精品地学 研学课程的申报、推荐和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地质公园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必须同旅游开发,同大众旅游与专项旅游相结合,实行产研学一体化模式和品牌开发战略,并指出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建设地质公园示范区。文章还指出地质公园示范区的选择原则和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