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基岩裸露区金矿异常源的快速追踪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五台山古代、现代民采强烈污染区,水化学测量不仅能快速有效地圈定找矿靶区,而且可以排除人为污染。多子样组合"面型"岩石测量方法技术,与常规的点线式测量相比,不仅大大减少了样品采集和分析数量,大幅度降低了工作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快速有效地追踪区域化探异常源、评价区域化探异常找矿远景、圈定矿产详查找矿地段。试点测量结果表明,五台山地区矿化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具有成因联系,其空间分布以杂岩体为中心具有Mo、Cu、Au-Cu、Pb、Zn-Au、Ag、Pb为主的多元素异常环带状分布模式;相应表征着斑岩矿化—接触交代矿化—岩浆期后热液矿化及其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2.
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是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建造有关的火山岩矿床,矿化赋存于一套微量元素总体含量水平较高的海相中酸性细碧角斑岩系中。赋矿地层、岩性具有以Cu,Pb,Zn为主,伴生Sb,Ba,Ag,As,Bi,Hg,Cd等多元素的特征组合,这些元素在成矿区域上形成大范围的地球化学异常,其主体异常对应于矿田。矿区大比例尺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显示,这些指示元素的清晰的原生异常相互交替叠置于矿床内矿化富集部位,水平分带不甚明显,而垂直分带清晰。具有不同指示意义的元素组合于矿化的不同部位聚集而出现的分带,是用于评价矿化剥蚀程度及其成矿远景的重要地球化学参量  相似文献   

3.
杨航  吴鹏  韩润生  姜龙燕  陶琴  江小均  管申进 《地质学报》2020,94(12):3726-3745
滇中老街子Pb- Ag矿床和白马苴Au(Cu)矿床位于金沙江- 红河富碱斑岩成矿带中段,是楚雄盆地中与喜山期富碱斑岩体时空关系密切的两个矿化中心,二者相距仅2km,但是矿种和矿化类型均不同,金属矿物组合差异显著。两个矿化中心同空间、不同矿化类型的深部结构不清,成因联系不明,制约了姚安富碱斑岩区多金属矿床的理论认识与深部勘查。通过岩石组合、赋矿岩体组构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总结矿化元素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认为:①老街子正长斑岩具斑状结构,斑晶为正长石,岩体内发育脉岩;白马苴正长斑岩具似斑状结构,斑晶为正长石和少量斜长石。岩石组合和组构特征差异反映后者形成深度较前者更深;②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总体一致,均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和LREE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和Ti等),系中酸性富碱、高钾的正长岩- 石英二长岩钾玄质准铝- 过铝质系列岩石组合,为同源同期岩浆演化的产物。主要差异为老街子正长斑岩稀土总量及Rb/Sr比值整体较白马苴正长斑岩高,反映其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程度较白马苴正长斑岩高;③对比老街子矿床深部三个中段矿化元素异常分布特征,显示Cu- Mo异常往深部逐渐增强,矿床具有浅部Pb- Ag和深部Cu- Mo- Au的元素组合分带。白马苴矿床由岩体至接触带呈现出Au- Cu矿化/异常→Pb- Ag异常的分带特征。综合上述研究,认为白马苴、老街子矿床及其深部多金属矿化是成因上、时空结构上密切相关的矿床组合,属于浅成低温热液- 斑岩型Pb- Ag- Au(Cu- Mo)多金属成矿系统,深部具斑岩型铜、钼、金成矿潜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Pb- Ag- Au多金属成矿模式。研究工作对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具实践意义,对区域上同类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和矿产勘查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尕尔穷矿区具有三种类型矿化:产于斑岩型中的铜钼(金)矿化、产于矽卡岩中的铜金矿化和产于构造破碎带中的铜金矿化,三种矿化类型同属斑岩成矿系统。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矿区存在R-1、R-2和R-3等三个主要异常,三个异常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大体相似,R-1由异常浓集中心向外具有Cu-Mo-Se-Te-(Bi)-Pb-Zn-As-Sb-Tl的元素分带现象,这种元素组合及分带具有高温→中低温成矿演化的特点,特征与斑岩成矿系统很相似,具有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潜力;R-2异常区Te、Se、Sb、Pb、Zn等外围元素在此范围内较弱的异常和Cu、Mo的强异常表明此异常区遭受剥蚀程度较大;R-3异常区是与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化、矽卡岩矿化和构造破碎带中的矿化,其中以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带中的矿化的找矿前景最好,深部斑岩型矿化也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普朗斑岩型铜矿是云南格咱岛弧成矿带中印支期斑岩型铜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应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对普朗斑岩型铜矿成矿岩体中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和科学分类。根据普朗复式斑(玢)岩体的地质条件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从理论角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均确定了普朗复式岩体存在明显的Cu-Au-Ag矿化异常,主成矿元素Cu与Au、Ag、Mo、W等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局部存在中―低温的Pb、Zn矿化异常组合。矿床的形成与印支期中酸性斑(玢)岩体的侵入有密切的联系,成矿作用具多期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6.
西藏驱龙斑岩铜钼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驱龙铜矿发育多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成矿元素Cu、Mo、(Ag)异常强、规模大,异常与矿化区一致;伴生元素Au、Bi、Pb、As、Sb、Hg异常在Cu、Mo异常边部并套合产出的B Co、Ni Mn Zn的异常主要分布铜钼矿化带外侧.Na2O在矿化区显示负异常,K2O为正异常.从异常元素组合、水平分带性和贫Na2O、富K2O的成矿环境表明,矿床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并受到了强烈的剥蚀.  相似文献   

7.
皖南粒七湾钨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科远 《安徽地质》2012,(2):98-102
通过水系沉积物地化扫面在安徽省祁门县粒七湾圈出了W、Mo、Cu、Bi、Ag等多元素组合异常,检查发现该异常区出露有花岗斑岩体,经探槽揭露取样分析发现有钨钼矿化.在2009年通过进一步工作,取得了找矿突破. 粒七湾钨钼矿为典型斑岩型钨钼矿化,矿化见于岩体内部,呈细脉浸染状产出,矿化的强弱主要受岩体内部裂隙发育程度制约,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状较平缓;主要矿体间断地赋存于标高-146.5~80.0m间,共圈出矿体26个,初步估算钨、钼资源量(333+334)均可达中型规模. 矿区的土壤中有以 W、Mo、Cu、Bi、Pb、Zn 元素为组合的地化异常响应,各异常元素分带现象明显,W、Mo、Cu、Bi为异常内带元素,Pb、Zn矿则为异常外带元素,W、Mo的异常侬集中心指示了矿化富集区. 矿区东北部分布有一个磁异常,反映存在隐伏小岩体,根据区域磁异常分析,该岩体可能与粒七湾岩体同源,具有良好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建真  董会明 《安徽地质》2010,20(2):100-103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是根据1∶20万祁门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东源地区圈出的W、Mo、Bi、Ag、As、Pb、Zn等元素综合异常,通过开展1∶10000土壤测量,成果显示:在东源地区W元素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等轴状面型异常,面积达2km2以上,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浓集值高,与其重叠的异常元素有Mo、Ag、Cu、Bi、Sb等。经工程验证,在异常浓集中心的东源岩体中找到了斑岩型钨钼矿床。在其外围Mo、Cu异常显著的江家岩体和东源岩体东北部蚀变带中也发现了较好的钼矿体或矿化体,具有进一步寻找其它金属矿床潜力。  相似文献   

9.
冷水坑斑岩杂岩体中产有Ag~-多金属矿床。该杂岩体可以划分出6种斑岩岩石和3种火山岩岩石。根据这些岩石的主化学成分、微量和稀土元素特点,该杂岩体具有S-型的特征。矿化作用具有斑岩型的特征:矿化发生在岩体内,为浸染和细脉浸染状,矿化作用和蚀变作用为渐变的环带状分布。矿床形成在中高温和高盐度的热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的大型隐伏银多金属矿床,银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附近早期构造及同期张裂隙中,在岩体上部也发育矿化,属岩浆热液成因。为预测矿床深部找矿前景,笔者对矿床激电极化率异常、钻孔原生晕及深部地质体矿化特征进行研究。矿床频谱激电测量显示,激电极化率异常往深部未封闭且具较大延伸趋势;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叠加晕特征明显,局部出现反向分带特征,表明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同时Ag、Pb、Zn、Cu、Au、W、Sn等元素异常向深部均呈现高强度延伸,指示深部具备较好找矿潜力,由此提出深部存在厚大盲矿体或多金属矿脉群。通过对深部已控制岩体及Au、Cu矿化特征分析,提出深部具备寻找斑岩型铜金钨(钼)系列矿产的潜力。根据当前矿床地物化特征,认为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具有斑岩型成矿系统的特征,提出在岩体外围及浅部-中深部继续寻找银铅锌矿,深部寻找金铜钨(钼)矿的找矿方向,为该矿区或同类型区域进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深部斑岩矿体找矿突破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勘查程度最高、成矿元素与矿体类型复杂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4年多、近350 个钻孔的验证,不仅实现了矽卡岩矿体的找矿突破,同时在0-40线深部发现了产于二长花岗斑岩与石英闪长玢岩中的斑岩钼(铜)矿体,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找矿勘查模式。斑岩矿体赋存标高一般处于4 600 m以下,矿体走向NW-SE,倾向NE,近直立,矿体垂向延伸大于350 m;斑岩矿石以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构造为特征;矿石中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与辉钼矿,少见斑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初步查明:与铜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偏中性的石英闪长玢岩,蚀变以典型的细粒热液黑云母交代角闪石斑晶和基质而成的黑云母化蚀变为主;与钼矿化有关的含矿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蚀变以硅化为主,次为绿帘石化、泥化和钾化。斑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常产出厚度超过200 m的巨厚矽卡岩矿体,且在岩体一侧有内矽卡岩产出。甲玛深部斑岩矿体的发现不仅证实了“斑岩-矽卡岩型”的矿床成因观点,而且完善了甲玛矿床成矿模式与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   

12.
毕力赫大型斑岩型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白乃庙-哈达庙铜-钼-金矿化集中区。矿区侵入岩包括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的含金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和地表广泛出露的钾长花岗斑岩。次火山杂岩体SiO2含量61.5%~71.4%,属亚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REE配分具LREE富集型,弱Eu负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和Ba,具壳幔混源特征,除亏损Ba之外总体类似陆缘弧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含金次火山侵入杂岩体和钾长花岗斑岩成岩年龄分别为283.8±4.2Ma~279.9±6.8Ma和264.2Ma,为早、中二叠世,与野外地质体穿插关系吻合。哈达庙-白乃庙地区晚古生代中-早二叠世的大规模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白云鄂博-西拉木伦缝合带两侧大陆对接碰撞的时间一致,受同碰撞构造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13.
安妥岭岩体位于太行山北段岩浆成矿带,目前已发现一个大型钼矿,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潜力较大.含矿岩体是一个复式杂岩体,主要成分顶部核心为石英花岗斑岩,而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环绕其构成岩体主体;含矿岩石具有富碱富钾的总体特征,Na2O与K2O随SiO2增加而增加.复式含矿岩体控制了矿化的形态和特征,矿化带呈一个倒扣的不规则筒状,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形成裂隙式充填的脉状矿体,而岩体深部为隐爆角砾岩状矿化和浸染状矿化,属于斑岩型矿床.安妥岭岩体矿化蚀变分带明显,从矿化中心向外蚀变分带为:钾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带、青盘岩化带、泥化-黄铁矿弱硅化带和矽卡岩带.本文就安妥岭钼矿含矿岩体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安妥岭钼矿的进一步找矿和探讨太行山成矿带斑岩型钼矿的成矿规律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宏卫 《矿产与地质》2007,21(5):520-526
商城汤家坪钼矿是近年在大别山地区探明的一处大型钼矿床。该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花岗斑岩体空间位置、岩石类型、蚀变特征密切相关;在三度空间内,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严格受斑岩体控制;Mo异常浓度分带清晰,其内带指示了钼工业矿体位置,中带反映了边界矿体和强矿化范围,外带反映了弱矿化和矿化蚀变范围。在对成矿地质背景、指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西藏冈底斯带东段的岗讲铜钼矿床产于复式岩体中,岩体主要由二长斑岩、英安斑岩和流纹斑岩类岩石组成,其岩性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复式岩体可能形成于碰撞后抬升期,矿化与低温低压的岩浆结晶分异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郑忠林  刘凯  任涛  张西社 《江苏地质》2014,38(4):550-555
池沟斑岩型铜钼矿(化)体产于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成岩与成矿年龄一致。区内物化探异常及矿化均围绕斑岩体呈(环)带状分布,构成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成矿系列。近年来,池沟地区采用高磁扫面+CSAMT(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钻探等组合方法,显示物化探异常特征与池沟出露岩体相吻合,经钻探,在池沟斑岩体接触带深部发现了厚大低品位铜钼矿体。在总结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区内物化探异常特征为依据,认为地表物化探异常与深部矿体位置形态有对应性关系,找矿潜力巨大,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浙江安吉多金属矿区岩浆作用的性质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对区内石英二长斑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展开研究。地球化学结果表明,该岩脉高硅(w(SiO2)=65.91%~66.72%)、富碱(w(K2O+Na2O)=7.82%~8.26%)、高钾(w(K2O)/w(Na2O)=1.58~1.82),铝饱和指数A/CNK=0.86~0.91,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相对富集,铕弱负异常,Ba、Sr和高场强元素Nb、Ti、P相对亏损,属准铝质―钾玄岩系列。铝饱和指数及结晶分异指数显示,该岩脉属I型花岗岩系列。年代学结果表明,该岩脉锆石U-Pb年龄为(137.3±1.6)Ma,与区内杂岩体同期。据野外证据,该岩脉的侵位时代指示北东向湖州―学川大断裂在(137.3±1.6)Ma左右再次活动,且该时间也为北西向孝丰―三门湾大断裂再度活跃的最早年龄。区内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基本同期,岩体与矿化又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表明区内成矿作用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河南汝阳东沟超大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沟钼矿属斑岩型钼矿床,矿床(体)赋存于下铺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沿岩体呈似层状(帽状)分布,钼矿化与岩石中裂隙发育程度关系密切,矿厚一般130~170 m,最大259.62m.主要矿石类型有安山岩型、英安岩型、闪长细晶岩型和花岗斑岩型辉钼矿矿石,矿化蚀变具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和花岗斑岩体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郭建强 《地质与勘探》2017,53(3):413-424
四川雅江措纳玛杂岩体位于甘孜-理塘断裂带中段东缘,由日勒玛、格希、措纳玛、购隆、下德差、多隆等6个岩体组成,岩性包括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该杂岩体属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通过对措纳玛杂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蚀变矿化等特征的分析,以及与华南南岭含矿花岗岩、江西大湖塘地区燕山期含钨花岗斑岩、新英格兰含锡花岗岩等典型钨锡矿化花岗岩、西藏玉龙斑岩和扬子地台西缘含矿斑岩的对比研究,确定措纳玛杂岩各期岩体的含矿性,尤其钨钼随杂岩体的岩浆演化程度增高而在晚期的斑岩中矿化最佳。由此确定晚期的格希岩体——花岗斑岩为研究区成矿地质体和勘查区的矿化中心,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