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本文对浙江海区近代历史海图研究的意义、范畴作了分析,并着重对历史海图的深度基准面的转换方法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省岛屿星罗棋布。虽然各级国家三角点已控制沿海各地。但有些岛屿远离大陆.因三角高程距离远,传算边多,使得由大陆为起始高程完全不能保证精度。故在岛屿地竖各级三角点高程往往采用海测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在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在海岸河口的演变研究中,以及与海上活动有关的其它领域中,为沉船、遗雷的探测,常常需要了解和掌握海区的历史情况。这些历史情况大量地集中地反映在各历史时期的海图上。在历史海图上记载了多学科的丰富的信息,为海岸线、海区水深、水下地形地貌、  相似文献   

4.
浙江的海上航运历来比较发达,浙江的海防地位历来比较重要,因而与航运和海防密切相关的浙江海区的航海图,历来比较丰富,在浙江测绘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海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线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活动,加剧了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这种变化因离海岸线距离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差异。以烟台市海岸地区为例,利用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这种因海岸区位差异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特征,以期为地方土地资源与海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烟台海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活跃,城镇和其他建设用地扩展明显;海岸区位深刻影响着海岸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率和不同用地类型间的转移特征;②与海岸区位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岸线开发利用活动,以及人口增加、经济增长、政策与管理因素是导致烟台海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时空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海图分类是海图学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探讨海图的分类,有助于提高现有海图的使用价值,预测和开发海图新品种,以及加强海图的科学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海图种类发展历史的回顾,深入地分析了海图分类的方法,阐述了海图和地图的关系,海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海图分类标志的选择,提出了海图基本种类划分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关于电子海图的论述已经很多了。但是依照IHO和IMO制定的有关标准来看,至今尚未产生能够取代常规纸质海图的电子海图。有关电子海图的规范有: ——IMO 电子海图显示系统暂行性能标准(MSC 57/wp 10,1984.4.12) ——IHO 电子海图显示和信息系统规范草案(SP 52,1988.10) 然而,现有的规范还只是对有关显示系统性能的具体说明。考虑到电子海图的数据格式、结构和内容的更新问题,IHO和IMO的规范还远不够全面。本文着重讨论了妨碍水道测量局着手编制电子海图、妨碍制造商们生产电子海图显示系统的主要问题。本文还进一步介绍了为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一些活动,其中包括: ——数据交换委员会(CEDD)研究了数据结构,数字化规则和交换形式。——ECDIS委员会(COE)致力于颜色与符号的研究,并重新起草规范。——北海数据库工程(COE/NSHC)负责NSHC地区电子海图数据库的组织、分布及其自动更新。——挪威与荷兰将在1990年进行远洋航行。其目标之一是检验现有的规范和性能标准,以便能使IHO和IMO制定出最后的规范与标准。预计到1990年底,IHO的暂行规范至少能解决大部分技术和组织上的问题。此后,电子海图数据库的输入和分类工作才能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代历史海图研究领域内新诞生的一本专著一《近代历史海图研究》由杭州大学地理系汪家君高级工程师所著,巳于1992年3月出版。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大规模的围海造地活动,"蓝色土地"成为沿海各地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人类大规模开发近岸陆域带资源的行为已经严重改变了原有的海岸动力系统,致使海岸防线以及海岸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的破坏,海岸灾害隐患进一步加剧,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和港城建设活动给沿海生态环境带来更为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已成为国家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通过对江苏省盐城市开展沿海滩涂变化监测试点工作,结合"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基础测绘、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行业专题等多时期、多类型数据,重点对沿海边界线变化进行监测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滩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来我国海岸线遥感调查与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andsat Mss、TM、ETM和CBERS-02星CCD遥感数据,并结合地形图、潮汐表等非遥感数据,对我国海岸线进行了遥感调查与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海岸类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各经济区淤泥质海岸、沙砾质海岸、基岩海岸和人工海岸4种海岸类型均有分布,从福建与浙江交界部位开始有生物海岸(主要是红树林)出现,并且越往南红树林的种类越多,分布面积逐渐增大,这主要与红树林的生长习性密切相关.海岸线的总长度有逐年缩短趋势,部分海岸线类型发生了转变,如淤泥质海岸转变成人工海岸等.人工海岸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走势.绝大多数岸线段在向海推进,只有局部岸段呈减退状态.  相似文献   

11.
楼锡淳 《地图》1993,(4):11-12
海图测绘是海洋开发的先期性基础工作,对海图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是非常自然的。为此,海图制图的科学技术研究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几年来,我国的海图制图科学技术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主要有下列几项: 1.海图制图自动化技术获得了成功我国海图制图长期以来处于手工作业的落后状态。80年代中期,引进了海图自动制图系  相似文献   

12.
较精确的量算出海岸线分岸段及总的长度,是测绘工作为国土开发整治,海岸工程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广东海测大队已全面完成覆盖北部湾水域的海图制作工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北部湾海图序列,为北部湾海港港口规划和建设打下了基础,为北部湾水域的通行环境规划和通航秩序整治提供了技术支持。北部湾海图首次全面覆盖完成,实现了港口通航信息化,也标志着北部湾“通航黄金水道”建设踏上了新的旅程。  相似文献   

14.
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其中海岛岸线与海岛海岸带管理、周围海域使用等活动密切相关.如何提高海岛岸线测量效率及精度,为海岛海岸带的开发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为研究区,以Sentinel-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隶属度函数分类对岱山岛海岸线进行自动提取,再根据海岸线界定标准对...  相似文献   

15.
一般地图上的比例尺都是用1比多少来表示。如1:10,000,它表示在图上沿着任一方向的一定长度,如果把它扩大一万倍,即与相应的实地长度相等。这在地区不大的平面图上,可以这样相比。但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由于投影变形,较为显著,这时图上的比例尺,只能代表某一纬线上或经线上的比例尺。其他部份的比例尺与此都不相同。为了区别这两种比例尺的不同,前者称为主比例尺,后者称为局部比例尺。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狭长地带,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由于海岸带一方面受到波浪、潮汐、海流、陆地径流等诸外部动力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其构成物质除基岩质海岸外,均为疏松的新生代沉积物,所以海岸带的地形特别发育,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字海图的数据结构是在标准《数字海图数据字典》中进行定义的,是根据我国的自有技术体系进行设计的,与S-57标准相差较大。目前关于我国数字海图向S-57格式数据的转换研究较多,而S-57国际标准海图向我国数字海图的转换研究较少。文中在对S-57标准海图及我国数字海图编码和数据结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S-57标准海图向我国数字海图的转换,有利于国内相关软件对国外海图数据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南海周边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局部区域海岸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远离大陆的海岛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或侵蚀,严重威胁到沿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利用中国海监南海航空支队获取的涠洲岛西南部两个时期高密度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构建了研究区内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获取了研究区内不同年代的坡度、曲率、地面粗糙度、侵蚀与沉积等图层,并选取了20个对比点进行了定量分析和三维展示。结果表明,在选取的研究区域和分析时段内,涠洲岛西南部大部分海岸区域均发生了形变,尤以砂质海岸发生形变的程度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地图是线划图形的存贮介质,利用地图上的这些信息,可以正确地制定国家发展的政策。因此,地图是为全社会服务的。经济,工业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制图的关系愈来愈大,制图可以直接影响到它的效率和经济性。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要使掌握国家发展规划决策权的当局和制图工作者有共同语言。除了这个问题外,还要按适当的层次培训新的技术人员采用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的仪器设备。将来要注意的工作要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要使主管部门了解测绘部门合理的实际需要。2)采用速成的教学法,建立一支多层次的能干的作业队伍。3)解决先进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15年,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同时,开展了辽宁省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分析工作。本文结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以辽宁省海岸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对今后深入开展海岸带监测及辽宁沿海经济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