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已获资料分析出我国西北地区含铀钙结岩(膏结岩)主要发育在古盐湖中。它是由膏结泥岩、膏结砾岩、膏结砂岩等组成。含铀层数多,工业矿化只在近地表一层或两层,含铀矿物主要是硅钙铀矿、钒钙铀矿、钒钾铀矿等。以西北区域地质特征及古气候条件为依据,结合区调、普查,勘探成果进行综合对比,编出了钙(膏)结岩分布略图,并认为钙(膏)结岩型铀矿化是西北地区值得探索的一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2.
以西澳伊尔岗钙结岩分布区为例,在分析区域铀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利用多参数组合和监督分类2种方法对航空γ能谱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开展钙结岩型铀矿的成矿预测研究。根据航空γ能谱数据铀、钍、钾元素之间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利用ERDAS软件空间建模工具计算古铀量、铀富集系数,识别铀源区和铀后生富集区。利用特征空间域的贝叶斯决策准则监督分类技术,提取研究区多级航放示矿信息,经过综合分析,最终圈定7片钙结岩型铀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十四个接触交代钙夕卡岩矿床和钙-镁夕卡岩矿床中的三百多个样品的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不同矿床类型的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代表着钙夕卡岩矿床的十个矿种(Fe、Fe-Cu、Pb-Zn、W、Sn、Sn-Mo-Bi-W、、W-Bi-Cu-Mo、Cu-Zn、Cu-Sn、W-Zn-Cu)和钙-镁夕卡岩矿床的三个矿种(Fe-Cu、Mo、Pb-Zn)。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变化范围大,大多数石榴子石是含锰铝榴石+铁铝榴石+镁铝榴石小于15%(摩尔百分数)的钙铝榴石-钙铁榴石固溶体;大多数辉石是含小于5%的锰钙辉石的透辉石-钙铁辉石固溶体。有些Pb-Zn钙-镁夕卡岩矿床中的辉石显示出Mn含量有所增加。只有Sn和W钙夕卡岩矿床及Pb-Zn钙-镁夕卡岩矿床含(Sps+Alm+Pyr)总量大于15%的石榴子石。石榴子石和辉石成分与夕卡岩矿床金属矿化类型之间有某些联系。  相似文献   

4.
云南牟定戌街1101铀矿区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中南段,是我国西南地区产于元古界变质岩中的铀矿之一。通过对矿化区岩石及矿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铀矿的形成条件,揭示了铀成矿规律。研究发现:①牟定戌街地区铀矿化赋存于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二云母石英片岩等变质混合岩中,主要铀矿物为晶质铀矿、钛铀矿及次生铀矿,含铀矿物有榍石、锆石,硫化物丰富,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赤铁矿化、碱交代等;②牟定1101铀矿化地区混合岩化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岩石;③研究区混合岩形成于1 056 Ma左右,铀矿形成于845 Ma左右,为新元古代产物;④牟定1101地区铀成矿受构造、岩性控制,与混合岩化作用、构造热液活动及碱交代作用关系密切,属热液成因铀矿。  相似文献   

5.
花岗岩型铀矿中铀的来源问题,长期以来是铀矿床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本身的含铀副矿物,然而对于含铀副矿物热液蚀变行为研究较少。鹿井铀矿田位于诸广山复式岩体的中部,是华南最主要花岗岩型铀矿田之一,碎裂蚀变岩型铀矿化在该矿田内占主导地位。小山铀矿床位于鹿井矿田中部,是近些年新发现的碎裂蚀变岩型矿床。本文以钻孔ZK1- 1为研究对象,对热液蚀变带开展了精细矿物学研究。研究表明:蚀变带中发育有晶质铀矿、铀石—钍石、独居石、磷钇矿、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等含铀副矿物。晶质铀矿、铀石—钍石中铀含量高,热液蚀变条件不稳定,铀容易释放;独居石蚀变为直氟碳钙铈矿和磷钇矿蚀变为次生磷灰石过程中容易释放出铀;锆石因结构稳定,铀难以释放;磷灰石、金红石中铀含量较低,供铀能力差。综合分析认为花岗岩中晶质铀矿、铀石—钍石是主要铀源矿物,独居石、磷钇矿为次要铀源矿物。  相似文献   

6.
对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角帮沟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钙结壳进行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系统分析发现,该剖面中钙结壳的矿物组成和含量呈规律变化,可分为基岩带、过渡带及钙结带。岩石学分析表明,基岩带为灰白色中厚层泥晶生物灰岩,其内发育碳酸盐岩砂和岩溶角砾充填的岩溶系统;过渡带为黄白色、黄褐色、褐红色含燧石条带或团块状泥晶生物灰岩,其内发育钙质胶结的原地角砾充填的侵蚀漏斗;钙结带为局部钙结岩化的灰色亮晶生屑灰岩叠覆土黄色多孔块状钙结岩,其内发育多期裂缝、根模、肺泡结构和次生碳酸钙胶结物等典型钙结壳结构。矿物学分析表明,自过渡带至钙结带CaCO3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推测内部次生碳酸钙逐步胶结富集是钙结岩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四川盆地茅口组顶部以发育铝土质泥岩和铝土岩的岩石组合为特征,且其与中二叠世上扬子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古地理背景相吻合,表明四川盆地东部地区茅口组顶部钙结壳形成于湿热气候条件下;并通过与经典钙结壳特征的比较,总结出湿热气候条件下的钙结壳发育模式。该研究成果不仅是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表生成岩作用产物的补充,而且还可为国内外同类型钙结壳研究提供详实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在纳米比亚欢乐谷南部地区开展的活性炭吸附测氡方法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氡异常能够较好地反映隐伏钙结岩型铀矿化信息,而且铀矿体上方土壤中的氡浓度随深度增大的变化率要明显大于无矿地段,前者为后者的5~16倍。在测区的西南部圈定了一处面积约为5km2的氡异常,经地质探槽揭露,伽马能谱当量U含量高达500×10-6,并在探槽内发现了次生铀矿物,推断此处氡异常是由钙结岩型铀矿化引起的,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正>1含铀滚石特征及其来源攀枝花大田地区是康滇地轴重要的混合岩型铀矿化分布区,在该区Ⅱ号带水沟中连续发现了埋藏于沉积物中的含铀滚石,滚石呈椭圆状(粒径10~20 cm),其中含铀晶质铀矿,外侧为次生铀矿。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归纳总结了前人对该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及典型矿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以下认识:燕山晚期区内构造环境由挤压转变为拉张,是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铀成矿作用的重要阶段;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赋矿围岩普遍ω(SiO2)较高,属钙性岩钙碱性岩、强过铝岩石、碱性钙碱性系列,铀矿化与稀土元素富集呈强烈的正相关;赋矿主岩是壳幔混源的产物,但也有人认为成岩物质来源于硅铝壳;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0.
碎屑岩成岩作用过程中铀元素迁移、聚集规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对松辽盆地西南部含矿目的层姚家组碎屑岩成岩作用特征研究,探讨了成岩演化过程中板状铀矿床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姚家组含矿砂岩主要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岩作用强度达到中成岩A期,可划分为同生期、早成岩A和B期、中成岩A期和表生成岩期等4个成岩阶段,同时,将成岩演化过程中的铀成矿作用划分为预富集阶段(沉积-同生期)、排铀阶段(早成岩期)、叠加改造作用阶段(表生成岩期)等3个阶段。在沉积-同生期,含矿层段中暗色泥岩发生了铀的强烈预富集作用,其富集的铀可能是铀成矿过程中最主要的铀来源;在早成岩期,压实作用导致铀从高含量暗色泥岩中排泄到邻近砂岩中可能是最重要的成矿作用,铀主要富集在靠近铀源的灰色砂岩中,其成矿流体迁移方向主要是沿垂向上的;在后期表生作用阶段,地表氧化流体对铀矿体产状进行了改造,促使其形成板状矿体。砂岩型铀矿体的产状可能与其铀的来源有着十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是指"在干旱炎热的古气候条件下,承压的富氧含铀水,沿具有稳定隔水顶底板缓倾斜的赋矿主岩发生铀的氧化淋滤、迁移,到氧化-还原过渡带聚集成矿"这样一个完整的成矿作用过程所形成铀矿床;这样一种完整的蚀变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称为层间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裂变径迹方法研究碱交代作用中铀赋存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采用裂变径迹方法研究碱交代作用中铀在岩石主要矿物中的赋存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碱交代作用,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铀含量明显降代;含铀副矿物大部分消失,铀被带出;裂变径迹方法可以直观、定量地用于成矿元素在矿物中迁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胶北莱西古元古代的高压基性麻粒岩和钙硅酸盐岩的基本矿物组合分别为以铁铝榴石为主的石榴石-普通辉石-铁紫苏辉石和钙铝榴石-黝帘石-葡萄石-钠长石.矿物岩石学研究表明钙硅酸盐岩是由含石榴石高压基性麻粒岩经退变质和钙质交代作用形成.南山口高压基性麻粒岩记录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前、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退变质和钙硅酸盐岩化共同作用以及完全钙硅酸盐岩化的四个阶段的地质作用,其矿物组合分别为Cpx+ Pl+ Qtz(M1),Grt+ Cpx+ Rt+ Qtz(M2),Cpx+Pl+ Opx+ Ilm+ Mgt+ Ep(M3)和Grs+ Zo+ Prh+ Ab+ Cal(M4).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Rb、Th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Zr、Ti、Y亏损,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曲线.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图解显示了岛孤拉斑玄武岩的特征.主元素、微量元素的构造判别图解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压基性麻粒岩及其钙硅酸盐岩的原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综合高压基性麻粒岩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莱西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原岩是拉斑玄武岩质岩石,可能是形成于孤后扩张背景下基性的侵入岩或喷出岩.岩石形成以后,在胶-辽-吉带碰撞闭合过程中,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又在后来的抬升过程中经历退变质和钙硅酸盐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暗色岩脉与铀成矿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暗色岩脉与铀成矿关系在铀成矿的源—运—储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暗色岩脉对铀成矿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有利于铀沉淀富集的场所。岩脉的铀含量数倍于同类岩石是花岗岩地区暗色岩脉的特点,但不代表暗色岩脉能够为铀成矿提供铀源。根据暗色岩脉富含挥发分、所代表的岩浆活动与铀成矿作用最接近、成脉与成矿构造上的关联性以及暗色岩脉是深部岩浆浅部表现形式的成因特点,认为暗色岩脉所代表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还可以为铀从花岗岩中的活化转移创造有利条件,岩脉的侵入作用虽然对围岩具有一定的加热作用,但还不能成为铀成矿的主要热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南天山昭苏县东德沟地幔楔环境的斜长角闪岩与蛇纹岩接触带中发现了异剥钙榴岩.按异剥钙榴岩化程度,可将研究的岩石分为三种类型:斜长角闪岩、异剥钙榴岩化斜长角闪岩和异剥钙榴岩,它们的矿物组合分别为:角闪石+中长石+石英+榍石+磷灰石±次透辉石;角闪石+钙长石+透辉石+斜黝帘石+绿泥石±方解石;斜黝帘石+钙铝榴石+透辉石+绿泥石+方解石.异剥钙榴岩化岩石的矿物化学及主量元素特征反映出交代流体中富Ca、Al.与洋底变质环境和俯冲带中发生的异剥钙榴岩化作用相比,此处的异剥钙榴岩化岩石中的流体有限.质量平衡计算也表明斜长角闪岩在富Ca、Al流体的交代下形成异剥钙榴岩,这一过程中,早期有Mg元素加入,而晚期异剥钙榴岩形成时,Mg又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16.
花岗岩类中锡、钨同铀的共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现象,但这个事实在过去没有被人们足够重视。最近,澳大利亚已经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来区分有矿和无矿的花岗岩类。在澳大利亚,含Sn和W的花岗岩类有很多分析结果,但缺乏测定铀的资料。在有铀分析数据的地方,则不管含锡钨花岗岩的年龄、地理位置和性质,铀富集是一个共同的特征。例如,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太古代石英二长岩是锡矿的主岩,其平均铀含量约为15ppm。澳  相似文献   

17.
LaBr3(Ce)闪烁体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伽马射线探测器。然而,以它的能量分辨性能还不能获得含铀矿体精细伽马谱,其仪器谱反映不出与铀含量直接相关的特征峰,在这种情况下,探索一种直接获取含铀矿体铀含量的方法。采用国产LaBr3(Ce)探头对系列硬岩型放射性矿体进行测量,通过234Pam之1.001 MeV伽马特征能量以能量窗结合线性回归的相对分析法直接求取铀等目标核素的含量,获得了良好效果,对硬岩型铀矿含铀99×10^-6以上相对误差不超过10.0%,对矿体中其他主要核素的定量分析误差也在8.5%以内。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铀矿勘查工作成就显著,在找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1.发现了不整合脉型、钙结岩型、铜-铀-金型、铀—磷型等新类型,使铀矿储量迅猛增加.70年代澳大利亚、加拿大的不整合脉型铀矿床的发现,使铀矿储量突增数十万吨,成为仅次于砂岩型的第二大类型.1976年南澳奥林匹克坝铜-铀-金矿床的发现,又是一个新的突破.1978年在巴西塞腊州  相似文献   

19.
硅质岩作为若尔盖铀矿区重要的含矿主岩之一,铀多于志留系硅质岩中广泛富集,而近年来于寒武系地层中也发现了铀含量较高的硅质岩,目前寒武系含铀硅质岩与区内铀成矿的关系尚不明确,研究这些寒武系含铀硅质岩可以为若尔盖铀矿田铀矿找矿提供新思路、新层位。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镜下观察、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若尔盖铀矿区寒武系硅质岩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其成因及其对铀成矿的意义。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多数样品w(SiO2)为81.18%~98.55%,平均值高达93.16%,其余氧化物含量除P2O5和CaO较高外均在1%左右或以下;硅质岩Al/(Al+Mn+Fe)为0.16~0.52,Th/U为0.03~0.10,MnO/TiO2为1.2~6.0,δCe为0.530~0.718,LaN/CeN为1.111~2.051,这表明寒武系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成因与远洋盆地的形成环境。部分铀含量较高的样品在背散射及扫面图像上观察到的主要矿物为石英和磷灰石,这与样品主量数据反应的高硅、...  相似文献   

20.
巴音塔拉盆地目前探明的铀矿化主要赋存于赛汉组辫状河道砂体中。通过对含矿主岩的岩性特征、后生蚀变与矿化分析研究,认为该区成矿依靠多期次改造形成的后生蚀变岩以及丰富的含铀、含氧水沿断层渗透还原改造而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