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驰名中外的湘黔汞矿带,由数十个具有一定层位的层控矿床组成。大硐喇汞矿田位于湘黔汞矿带中段,已知工业矿体皆产于寒武系中统敖溪组第五岩性段(∈_(2a)~5)细粒结晶白云岩中。矿田内各矿床主要受北西西向褶曲控制,多沿褶曲长轴方向展布,并因汞矿在含矿层中产出部位不同,而有“顶部矿”与“中下部矿”之分。含矿层的上覆及下伏岩层泥质含量高于含矿  相似文献   

2.
<正> 1 地质概况 黔南汞矿带(即三都-丹寨汞矿带)之金矿,与已知汞矿床(点)形影相伴,关系密切。“三丹”汞矿带是我国著名的汞矿带之一,矿带位于贵州南部,轴缘断裂之西侧,南北长50km,东西宽 7 km,面积约350 km~2。有大、中、小汞矿床(点)29个,分为两个矿田,北部叫水银厂矿田,南部叫交梨矿田,矿床以断裂型为主,少部分属综合型。含矿围岩主要是寒武系中统都柳江组(过去叫排城组、大发洞组)、上统杨家湾组、三都组及下奥陶统锅塘组含粉砂质、泥质碳酸盐类岩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及重晶石化等。  相似文献   

3.
矿床统计预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且较为有效的找矿方法,1984年作者在贵州省铜仁县滑石汞矿田进行了这项工作。首先,用含矿层(∈_2a~5)厚度作趋势面分析,了解该地层与构造及成矿的关系,然后将研究区分为面积为0.125km~2的菱形单元89个,选取与地层、构造及地球化学等因素有关的地质变量10个,作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找出三个与现在已证实含矿单元在统计意义上十分近似的单元,由此圈出两个预测含矿地段。经1985年施工验证该方法在找矿工作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分析凤-太矿田已知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本区进行隐伏矿找矿的勘查实践,提出秦家梁地段和古字梁地段为两处最有潜力的隐伏矿找矿靶区。其中,秦家梁靶区具备寻找受次级断陷盆地控制的热水沉积型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1:1万岩相-构造填图、TEM物探方法定位及直孔钻探验证等可望直接发现隐伏的铅锌矿体。古字梁地区具有与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十分相似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应进一步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缩小找矿验证地段。  相似文献   

5.
灰硒汞矿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在湖南某汞矿外围发现了一种国内少见的汞矿类型-灰硒汞矿矿体.它除提供了重要的找矿线索外,并丰富了矿带成矿理论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内容.一、矿体地质本文所叙述的灰硒汞矿矿体,在构造上处于新华夏系一级北北东向某大背斜西翼近轴部,S洞北西西向横跨褶皱之倾伏部位(图1).寒武纪地层广布全区.矿体赋存于中寒武统敖溪组上部,即容矿层顶部?_2~7  相似文献   

6.
重砂测量是矿产普查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粤北某汞矿田即是运用此法而找到的。自一九五八年根据一比二十万重砂测量发现区域汞矿分散晕开展普查工作迄今,分别在矿田内及其外围进行了一比五万、一比一万与一比二千重砂测量,采集了上万个样品,从而圈定了矿田范围及其中17处分散  相似文献   

7.
黑辰砂和硒汞矿是HgS-HgSe系列的端员矿物。黑辰砂产于湘黔汞矿带大洞喇、纸坊、茶田汞矿床,硒汞矿产于新晃汞矿床外围的蚀变石英岩中。本文通过对黑辰砂和硒汞矿的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X光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这两个矿物上述诸方面特征均很相似,但又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湖南新晃上关溪—高寨硒汞矿严格受构造控制,产于硅化岩(微石英岩)内。研究表明,该区高寨地段具有硒汞矿找矿远景,区内的富硒地球化学场,可开展“汞中找金”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汞矿资源丰富,汞矿储量和开采量都居世界的前列。其中贵州汞矿占了较大比重,独具特色。根据构造控矿的科学理论和大量的实际资料及考察。实践证明:贵州汞矿的分布和汞矿带、矿田、矿床的产出都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贵州汞矿可划分为五个汞矿构造域、28个汞矿带和7个汞矿化带。另按矿床产出的构造形态特征划分为整合类型、断裂类型和综合类型,这一划分旨在指导汞矿的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0.
凤凰汞铅锌矿田位于湘黔汞矿带中部,寒武系敖溪组赋存多处沉积-热卤水改造型汞矿床(点)及汞锌矿床(点)。为了进一步寻找汞及汞锌矿,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结合野外调研的基础上,总结敖溪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沉积相及沉积演化特征,深入研究敖溪组岩性岩相与汞锌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敖溪组岩相古地理类型为斜坡相,汞矿及汞锌矿床(点)产于斜坡相并主要分布于陡坡与缓坡转折部位及两侧,侧向分布范围3~5 km;汞矿及汞锌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及囊状大致顺层产于敖溪组上段角砾状云岩、砾屑云岩内;与汞矿及汞锌矿化有关的蚀变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化,次为硅化。  相似文献   

11.
试论构造应力场与汞矿成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应用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对三(都)——丹(寨)汞矿带宏发厂矿床控矿构造形迹的分析、应力场的分期,探讨构造应力场与汞矿形成之关系。通过对整个宏发厂矿床约0.2Km~2范围的地表及780中段(780米标高坑道。下同)、690中段、653中段、610中段、570中段等五层坑道的深部共300多个测点的统计研究,可以清楚看到:构造应力场与汞矿的形成是有一定规律的。  相似文献   

12.
<正>南泥湖钼(钨)矿区位于闻名于世的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中部,西南与上房沟钼(铁)矿区毗邻,北东与三道庄钼(钨)矿区相连,北与马圈钼矿区由一无矿地段相隔,北西与骆驼山硫多金属矿区也因一无矿地段相隔。上述五个矿区具有各自独立的矿床特征,共同构成了世界级超大型的南泥湖钼多金属矿田(向君峰、毛景文等,2012)。本文从对南泥湖矿田中褶皱、断裂和节理系统的实地观测入手,分析矿田的构造特征(万天丰等,1988)。  相似文献   

13.
黄超  陈欣  黄辉明  何丹丹 《地质论评》2019,65(Z1):122-123
正研究区位于盛源矿田的南部、东西向坝口-庄家基底断裂与北东、北北东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地段。近年来核工业二七〇研究所在区内开展铀矿勘查工作,综合前人工作研究分析认为:研究区地区铀矿化(异常)在空间上受北东-北北东断裂与东西向断裂的复合控制,构造裂隙及破碎带是铀矿化的主要储矿场所,并且受岩性制约;该区具有断裂构造发育、赋矿岩层稳定、与铀成矿密切的热液蚀  相似文献   

14.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是赣南最重要的Au-Ag找矿勘查区,区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了对银坑矿田进行深部找矿,采用地质-土壤-汞气综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土壤元素和深穿透汞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田土壤中,Au、Ag元素富集明显,Pb、Zn元素次之;不同地层所对应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元素富集,如上施组地层区Au、Ag、Pb、Zn异常明显,隐爆角砾岩区Au元素较富集。土壤中汞气测量结果表明,破碎带、矿体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矿体表现出高值异常,其峰背比均值达13.4,汞气最高值达5680ng/m3。根据异常特征,并对比地质信息及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圈定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3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15.
[摘 要]截至2007 年1 月,经核实贵州务川木油厂汞矿实际保有汞金属资源储量为1郾2912 万吨,居全国之冠。文章在介绍矿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测试成果及现代矿床学的成矿理论综合研究,认为汞源来自上地幔,辰砂中的硫来源于地层中的石膏。矿床的形成与地下低温热卤水的活动关系密切,当含矿热液流经含石膏岩层之后,遇硫源在Eh 值下降、pH 值中偏碱性、温度下降、压力减小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的蚀变反应,从而形成了以“大而贫冶为其特征的木油厂矿田。其成矿方式以交代为主,充填次之;成矿时代归属燕山期。拟建的成矿模式(图)对今后在务川汞矿带外围寻找隐伏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是赣南最重要的Au-Ag找矿勘查区,区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了对银坑矿田进行深部找矿,采用地质-土壤-汞气综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土壤元素和深穿透汞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田土壤中,Au、Ag元素富集明显,Pb、Zn元素次之;不同地层所对应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元素富集,如上施组地层区Au、Ag、Pb、Zn异常明显,隐爆角砾岩区Au元素较富集。土壤中汞气测量结果表明,破碎带、矿体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矿体表现出高值异常,其峰背比均值达13.4,汞气最高值达5680ng/m3。根据异常特征,并对比地质信息及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圈定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3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17.
厂坝铅锌矿带位于西秦岭海西—印支褶皱带东段,西成铅锌矿田的东北角。矿带长7.5公里,宽1公里。本矿带已探明厂坝、李家沟、向阳山等不同规模的矿床多处,获铅锌金属储量数百万吨,是西成铅锌矿田成矿最好的矿带。笔者根据近两年来地质研究的资料和认识,对矿带的控矿因素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供讨论。不妥之处,挚望指正。  相似文献   

18.
万山汞矿南区,系万山汞矿区南延部分,南区汞矿均系隐伏矿床。通过对南区汞矿的找矿勘查,综合分析其地质特征和控矿规律,总结出找矿有利地段:有利含矿层+有利构造部位+有利岩相部位+钻探大剖面+钻孔控制。根据这一找矿模式,在南区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陆续找到了杨木桥、小客寨等深部盲矿,对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陕西旬阳公馆汞矿是国内著名的汞矿床,它包括公馆汞矿、青铜沟汞矿和更东部的党家沟远景区。尽管各处的地质特征有所差异,但其主要特点大致相同。 (一)一般特征 1.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川家沟组(S_(2 3))、庙沟组(D_1~1)、公馆组(D_1~2)、石家沟组、  相似文献   

20.
万聚金 《湖南地质》1990,9(1):13-18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区调资料,结合物化探及遥感解译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湘南地区北西向构造广泛发育。按生成时期、发育特点及分布情况可大致划为:安仁—桂东、耒阳—汝城、常宁—桂阳、新田—临武四个构造带。具有长期活动、成带出现、大致等距,控岩控矿的特征。北西向与北东向构造带交会部位往往是矿田的赋存部位或寻找隐伏矿田最有利的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