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将陆地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GPS水;住似大地水准面拟合的处理方法推广到海洋的问题.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当存在海面地形.则海洋大地水准面与似大地水准面不重合.导出了在海洋上大地水;住面差距与高程异常之间差值的公式.由此给出了求定平均海面相对于区域高程基准的正常高以及测高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公式。由于测高平均海面与GPS大地高有相近的精度.提出了将海洋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区域测高似大地水准面拟合的处理方法.并利用当前最新的海面地形模型和测高平均海面模型做了数值估计。  相似文献   

2.
张赤军 《测绘学报》1998,27(4):352-356
鉴于我国中西部是多山地区,为满足国家统一高程和山区建设的需要,本文提出了用GPS和测距三角高程的方法确定高程异常,再用地形数据推求重力异常垂直梯度,由此可以经济和快速地实现精化大地水准面的目标。这时边远山区任意一点的精度可达30cm。  相似文献   

3.
珠峰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确求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和1999年利用GPS精密星历和IERS参考站,对1992年珠峰地区的GPS网观测资料再次进行了计算,精确求定了该地区相对WGS84椭球的高程异常和垂线偏差。与1993年计算成果相比,垂线偏差的平均差异在精度范围内,而高程异常的平均差值约为-25m。  相似文献   

4.
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应顾及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简述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计算方法;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讨论已知平均重力异常栅格分辨率,求高程异常与布测GPS水准点距的关系;论述在精化区域似大地水准面项目设计中应采用统一的测绘基准、现势性好的高程起算数据,要全面规划和建设好地方测绘基础控制网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GPS水准采用移去恢复技术拟合大地水准面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化大地水准面是现代重力场和大地测量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探讨了利用已知水准点上的高程异常拟合区域大地水准面模型时,首先移去EGM96模型计算得到的部分,然后基于移动曲面和多面函数方法分别对剩余高程异常进行拟合,在内插点上再利用EGM96模型把移去的部分恢复,得到该点的高程异常。通过对某局部地区水准点的计算表明,引入EGM96模型的拟合高程异常的精度有所改进,对于大范围地区,这种方法有望能更好地提高大地水准面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6.
将由大地高和正常高导出的几何高程异常与由位系数模型计算得到的物理高程异常进行比较,求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全球似大地水准面之间的系统差,并分析其分布特性.为抵制异常值的影响,引入"抗差等价权".利用分布全国大陆范围的GPS网949个点的GPS/水准数据和地球重力场模型EGM96、DQM99A,求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与WGS84定义的似大地水准面之间有35.7 cm的垂直偏差,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系统差自东向西、自南向北明显增大,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似大地水准面的定义及在空中测量中涉及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平 《测绘科学》2006,31(6):24-25
本文讨论了高程异常和似大地水准面的定义以及高程异常随空间位置的变化,提出了将似大地水准面称为正常高系统的高程基准面的不恰当性,给出了由地面测量至空中点几何高差确定空中点正常高的改正方法。其目的主要是针对当前已经扩展到了空中的测量,引导正确地认识正常高系统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影像数据处理中正常高精度存在冗余的问题,将梯度理论引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格网模型中,为正常高的获取提供轻量化、实用化模型。基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区域高程异常的梯度;基于不同比例尺图幅正常高的精度限差,推算相应图幅内高程异常的梯度限差;最后确定满足梯度限差要求的图幅。将CQG2000的梯度数值应用于1∶25 000图幅中,结果表明:全国约99.14%图幅的梯度能够满足高程精度要求,可以以图幅中心点的高程异常值代替整个图幅的高程异常;仅在昆仑山、天山及青海局部等区域共计约0.86%图幅不满足要求,需按照双线性内插等常规方法计算图幅高程异常值。  相似文献   

9.
李吉之  孙艳崇 《测绘工程》2006,15(4):31-32,36
将地球位模型计算的阜新似大地水准面拟合于GPS水准实测的似大地水准面。其方法是对每一个GPS水准点,以选定的地球位模型计算其高程异常值,并与其GPS水准实测高程异常值进行比较,得到高程异常的改正值,以此改正附近2.5′×2.5′格网点上用地球位模型计算的高程异常。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部分高程异常内插的方法,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在2km×2km的小范围内采用多项式拟合内插的方法进行高程异常的逼近,运用GPS水准获得的数据进行检查,通过分析,应该采用5参数内插的方法,取得了2.8cm的精度;并据此进行高程异常内插分析,运用MATLAB编写程序对几种插值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GPS高程测量中需要将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本文对GPS高程的多项式曲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和移动曲面函数拟合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拟合算法均能达到四等几何水准的要求,但移动曲面拟合算法精度最高,多面函数拟合算法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12.
章传银  蒋涛  柯宝贵  王伟 《测绘学报》2017,46(8):945-951
从高程系统定义出发,探讨高程基准面的重力等位性质,测试分析不同类型高程系统地面点高程之间的差异,考察GNSS代替水准与实际水准测量成果的一致性,进而提出新的GNSS代替水准算法。主要结论包括:(1)当精度要求达到厘米级水平时,正常高的基准面也应是大地水准面。中国国家1985高程基准采用正常高系统,其高程基准面是过青岛零点的大地水准面。(2)近地空间中等解析正高面与大地水准面平行,GNSS代替水准能直接测定地面点的解析正高,但正常高系统更有利于描述地势和地形起伏。(3)本文给出的GNSS代替水准测定近地点正常高算法,大地高误差对正常高结果的影响比大地水准面误差大,前者影响约为后者的1.5倍。  相似文献   

13.
利用GPS点水准联测数据,通过曲面拟合的方法得到高程异常值;最后通过对GPS拟合高程与水准测量高程的精度对比分析,论述了等级网GPS高程拟合在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邵阳市区域尺度GPS高程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工程测量中GPS大地高代替水准正常高的问题,该文根据邵阳市实测GPS、水准数据,采用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得到了该地区高程拟合参数。通过正常高与拟合高程进行比较,最大拟合残差为3.9cm,最小为0cm,高程异常模型拟合中误差为1.85cm,证明了该区域GPS高程拟合参数可以满足工程建设中大地高代替正常高的要求。根据GPS高程拟合参数得到的邵阳市辖区及周边地区高程异常曲面具有由西北至东南递减且变化梯度逐渐递减的特征,该区域最大高程异常15.65m,最小高程异常14.75m。  相似文献   

15.
郭辉 《测绘科学》2018,(2):34-38
针对二次曲面模型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用于GPS高程转换中存在较大的模型误差的问题,该文构建了二次曲面-RBF神经网络组合的GPS高程转换模型,组合模型中用二次曲面拟合高程异常中的中长波项,用RBF神经网络来泛化高程异常去除中长波后的残余项,并进行了二次曲面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及二次曲面-RBF组合模型的实测数据GPS高程转换、比较分析与精度评定。实例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比二次曲面模型的转换精度提高了22%,比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转换精度提高了40%,该组合模型的转换方法可行、精度优于单一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了EGM2008模型和面状拟合中的二次曲面拟合、平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等方法进行GPS高程异常计算,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EGM2008模型和面状拟合法求解的高程异常的精度,结果表明:二次曲面拟合相比其他方法精度更好,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面板堆石坝摊铺层表面及测量机器人采集摊铺层离散数据密且精度高等特征,利用径向神经网络方法,采用复二次函数作为径向基,根据数理统计理论和逐步趋近法自适应优选平滑因子拟合摊铺层高程,以达到与实际高程的最佳吻合。以某面板堆石坝的测量机器人采集的数据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其拟合精度明显优于常规拟合方法,更加适合面板堆石坝摊铺层表面的高程拟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GPS水准中常用拟合方法的不足,给出一种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通过某测区GPS水准实测数据,采用二次曲面拟合法、Shepard拟合法、多面函数法和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对测区高程异常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计算得到的高程异常的精度和可靠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转换GPS高程为正常高,并以青东煤矿首采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GPS数据为例,与标准的BP算法和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作比较,改进的BP算法在转换GPS高程中减少了BP神经网络的训练时间,提高了转换效率,且精度良好,可用于GPS高程转换。  相似文献   

20.
区域性椭球元素的最佳确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施一民  张文卿 《测绘工程》2000,9(3):27-29,40
提出了一种确定区域性椭球元素的新方法,与现有的确定方法相比,它不再是仅在单点上使区域性椭球面与城市平均高程面相交,而是充分利用多个点上的已知高程使两个面充分地接近,从而减少GPS网与原有地面网因边长归算基准面不一致而产生的尺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