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健健 《华南地震》2011,31(3):134-139
通过对2010年10月24日太康ML5.0级地震前的资料进行回顾研究,认为在这次地震前,存在区域中等地震活动增强、ML≥2.0级弱震空区、弱震条带、地震平静及霍山地震后窗口高频次异常等异常图象.它又一次为该区对中等地震的监测预报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2.
由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分析中国大陆1~3年地震大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前分析基础上,对该次地震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趋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是20世纪以来第五活跃幕闭幕阶段的最大地震,据震前3年地震活动类比等推测,未来3年内中国大陆西部仍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东部地区可能发生少量6级地震。  相似文献   

3.
1983年12月5日广西天峨县龙鱼地区发生的5.0级地震是距大型水电枢纽工程龙滩水库坝址最近的一次中强震,显示了库内构造六必岭断裂系和百安—逻西断裂的近期活动性。木文广泛收集了这次地震的有关资料,重新修定了地震的基本参数,并对这次地震的序列特征、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和发震构造,以及地震危险性估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1975年1月15日康定、九龙发生6.2级地震已快十年,但至今尚未见到有关这次地震的总结。在测震前兆手段资料清理过程中,发现在该次地震之前,有多种地震活动图象变化,有必要系统地整理这次地震前的地震活动资料,分析震前弱震活动随时间及不同范围的变化特征。震前弱震活动图象的几个特征 1.震前震中附近Δ≤30公里弱震活动减弱,外围(30<Δ≤50公里)弱震活动频度增强。图1是在分析图2的基础上,给出了以1975  相似文献   

5.
王卫东  杜长娥 《内陆地震》2001,15(3):240-246
1998年1月5日发生的泾阳Ms4.8级地震是陕西省近40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对这次地震的构造背景和震前的各种异常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震前该区地壳形变、地下流体和地震活动表现出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不同特征。对此次地震的构造背景作了分析,并根据岩石破裂实验和地震前兆理论对这次地震的孕育过程作了阶段性划分。  相似文献   

6.
雷土成  王耀东等 《地震》1995,(2):187-192
1987年8月2日,江西省寻邬发生MS5.5地震。本文研究了这次地震和震前的各种异常现象,研究发现,震前该区地壳形变和震活动出现了中、长期同步变化,短临阶段,出现了异常地震活动和宏观现象。根据岩石破裂实验结果和地震前兆理论,对这次地震的孕育过程作了阶段性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岷江断裂南段与1933年叠溪地震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钱洪  周荣军 《中国地震》1999,15(4):333-338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是发生在青同原东南缘的重大事件。对这次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及与之相关的发震构造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分歧。本文基于野外新发现的南北向活动断裂以及叠溪地震地面破裂的研究,认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作为岷江断裂南延部分的南北向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8.
1992年1月23日南黄海5.3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1992年1月23日南黄海5.3级地震序列及其分布、等烈度线、震中区地质构造特征,讨论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未来地震活动强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背景性地震活动、地震空区、震前平静、前震等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邢台地震的震前特征。结果表明,邢台地震是发生在华北地震区地震活动增强的背景中,震前几十年存在着中强地震空区,地震活动的纬向分布说明中小地震也可能存在地震活动空区。邢台地震有着丰富的前震活动,而震前区域地震活动的平静却不甚明显。在分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用粗糙模式探讨了地震过程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较详尽地阐述了共和7.0级地震应更名为兴海地震的缘由.介绍了这次地震前出现的地下水、形变、地震活动性、气象及动物习性等地震前兆异常.最后就震时极震区出现的现象等问题阐明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1999年辽宁省岫岩5.4级地震的临震预报及其地震活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1月29日12日10分(北京时间),中国辽宁省岫岩地区发生一次5.4级地震。这次地震前,在震区记录到丰富的中小地震活动,组成了完整的地震系列。该系列具有小震频度随时间增多,震级上升,b值较低,地震位置集中和地震P波被动一致,将其判断为震前系列,并抓住了前震活动从密集突然变为相对平静这一大震即将发生的特征,作出了临震预报,于11月28日晚入震意见通报给辽宁省地震局有关部门。这次地震的预报  相似文献   

12.
1933 年叠溪75 级地震是本世纪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重大事件。对这次地震, 不同部门曾进行考察, 但给出的等烈度线图有着明显的分歧, 这一分歧意味着对该次地震发震构造认识的不同。本文基于对该次地震的震害特征、震中位置、震中区地质构造环境以及发震构造的讨论, 认为南北向的活动断裂有可能是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而该活动断裂可能是岷江断裂的南延。  相似文献   

13.
周瑞琦  谷一山 《地震研究》1990,13(4):402-410
本文介绍了耿马7.2级地震的某些震害现象,通过简单的机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竖向力作用比较突出。和发震构造的活动性状联系起来考虑,估计这次地震强烈的竖向震动可能与发震断层垂直运动分量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1991年3月大同—阳高5.8级地震的震源特点、序列特征及震前序列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这次5.8级地震是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晚期强余震、地震子序列为主余震型序列的结论。从1989年以来大同老震区的弱震活动分析表明,其弱震的几个起伏是大同及其周围应力场加强的信号,可作为今后地震监测预报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1月27日山西天镇发生4.5、4.2(M_L)地震各一次,震区曾在1673年发生过5.5级、1978年发生过4.5级地震.笔者综述了这次地震发生的大区域地震活动背景,详细介绍了震害和烈度考察情况,极震区为Ⅴ度,人感强烈、少量二类房屋出现裂缝.地震前出现地下水异常和数起动物异常.通过对震区的地震地质分析,认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一组北西向断层,并预测了本区未来可能的地震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县MS7.3级地震的可能发震构造,介绍了中期地震预测情况以及地震发生时全球、我国大陆地区及周边几个重要地区地震活动所处的状态,并分析了震前出现的可能地震活动异常现象,以期有助于深入认识这次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北京顺义4.0级地震和震后首都圈地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华平  马丽 《地震》1997,17(4):411-416
1996年12月16日顺义Ms4.0地震,是北京地区近6a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活动此次地震前,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出现了近SN向弱震活动,11月份地震活动是全的月频次最低的月份,这些异常现象之后发生了顺义地震。此次顺义地震属非前生震群活动。这次地震活动是顺义及其附近地区1970年以来地震活动余震最多的一次。这次地震后应注意今后几个月京西北、张家口附近发生Ms5.0左右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董颂声 《地震学刊》2001,21(1):62-65
简要介绍了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的有关情况,包括:震中附近地区的经济地位、构造背景、地震活动背景、震前地震预报研究国际合作情况;这次地震造成的地震灾害、破坏特征和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以及土耳其对地震灾害的法制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19.
孟连地震是云南耿马—澜沧地区近30多年来所发生的最大地震事件。本文讨论了这次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空区、条带分布和频度变化,这对监视该区今后的地震活动是为助益的;结合宏观考查和“卫片”判读,初步确定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断裂。  相似文献   

20.
2008年8月5日靖宇-抚松发生Ms4.6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震源机制、地震序列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浑江断裂带;震前地震活动呈现“稀疏-密集-平静”特征,余震衰减正常;序列空间位置变化不大,相对集中在北东向条状分布,走向与浑江断裂带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