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继良 《地质论评》1958,18(4):327-327
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编辑的“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中有一篇王乃樑先生的文章,题目是“有关甘肃东部(陇东)新构造运动的一些材料”。我由于以前曾经到过这篇文章中谈到的—些地点进行过观察,并阅读过几篇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1984,30(3):292-293
同志们: 中国地质学会今天在这里召开第三十二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和新选出的第三十三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同时还要召开“二○○○年中国地质讨论会”,这的确是一个盛会,我代表地质矿产部在这里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这次全体会议上,有十七位老一辈的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地质史学界,一直认为中国第一位撰写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是鲁迅先生(1903年10月以“索子”笔名撰写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近来,据我们考证,第一位撰写中国地质文章应是虞和钦先生。这篇文章以《中国地质之构造》为题发表在1903年4月和5月出版的《科学世界》第二、三期上。较鲁迅先生的文章早半年。  相似文献   

4.
今年12月31日是我国已故著名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袁先生献身中国地质事业60多年,在中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术贡献有口皆碑,其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治学精神,也为同行和后人所称颂。正如已故著名古生物学家、前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尹赞勋先生生前所赞誉:“袁老学问好、道德好、作风也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确实,袁  相似文献   

5.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8,28(5):959-961
今年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马溶之先生诞生100周年,对这些为中国第四纪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刘东生先生十分重视宣扬这些老科学家的治学精神和对中国第四纪事业的奉献,总是在《第四纪研究》上亲自撰文纪念文章,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他生前曾一再关照,《第四纪研究》应该在一定的时机,缅怀这些中国第四纪的奠基人。对马溶之先生的学术成就刘先生一直十分景仰,非常可惜的是刘先生不幸离开了我们,不能再为我们撰稿怀念马先生。为表达刘东生先生的遗愿和对马溶之先生的敬意,本刊征得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的同意,转载刘先生为纪念马溶之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文集《马溶之与中国土壤科学》撰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岩矿测试》2010,(1):54
《岩矿测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的88种“矿业工程”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我国地质界特别是岩矿测试分析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2008年以来,本刊的投稿数量、论文质量、审稿周期、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稿件的审稿质量切实得到提高。很多专家受《岩矿测试》编辑部之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对本刊稿件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公正无私,为保证本刊的学术水平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参加《岩矿测试》审稿工作的每位专家名单,我刊已在采编系统(http:∥www.ykcs.ac.cn)公布。《岩矿测试》编委会热忱感谢各位审稿专家的大力支持,向每位评审专家严谨、公正的治学精神和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为答谢各位  相似文献   

7.
《岩矿测试》2010,(2):192
《岩矿测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的88种“矿业工程”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我国地质界特别是岩矿测试分析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2008年以来,本刊的投稿数量、论文质量、审稿周期、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稿件的审稿质量切实得到提高。很多专家受《岩矿测试》编辑部之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对本刊稿件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公正无私,为保证本刊的学术水平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参加《岩矿测试》审稿工作的每位专家名单,已在我刊采编系统(http:∥www.ykcs.ac.cn)公布。《岩矿测试》编委会热忱感谢各位审稿专家的大力支持,向每位评审专家严谨、公正的治学精神和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为答谢各位  相似文献   

8.
《岩矿测试》2010,(4):454
《岩矿测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的88种“矿业工程”类期刊中排名第一,在我国地质界特别是岩矿测试分析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2008年以来,本刊的投稿数量、论文质量、审稿周期、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稿件的审稿质量切实得到提高。很多专家受《岩矿测试》编辑部之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对本刊稿件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公正无私,为保证本刊的学术水平付出了辛勤的劳动。2009年度参加《岩矿测试》审稿工作的每位专家名单,已在我刊采编系统(http:∥www.ykcs.ac.cn)公布。《岩矿测试》编委会热忱感谢各位审稿专家的大力支持,向每位评审专家严谨、公正的治学精神和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9.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与会的各位建筑师、专家、教授、学者: 非常高兴应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邀请,参加“2002年海峡两岸民居建筑学术研讨会”。这是我作为研究会的顾问第一次参加研究会的学术会议。首先我代表建设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欢迎海峡两岸三地的建筑界同行代表齐聚新疆,交流研讨考察民居建筑问题。希望大家利用会议的几天时间,共商传统民居保护和发展,为我国的民居建设提供宝贵建议做出新的贡献。我作为多年从事建设工作的同行在这里就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挖掘和发展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地震和岩石力学专家、东京大学教授茂木清夫先生今年60岁了。我们祝贺茂木先生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并借此机会向我国岩石力学和地震学界的青年朋友介绍茂木先生的生平,以帮助青年朋友们了解茂木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和治学精神。茂木清夫于1929年12月28日生于日本山形县西村山郡间北町。家中有兄弟二人,姊妹三人。哥哥茂木昭夫也是地学研究者,曾任千叶大学教授,是海底地形专家,已于1983年去世。  相似文献   

11.
6月23~26日,经过6年筹备的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圆满结束。中外6000多名建筑师参加了会议。世纪之交,开放的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她悠久灿烂的建筑文化和辉煌的建设成就。 这是国际建协1948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亚澳地区召开世界建筑师大会!这是中国经过8年努力,4次不懈的申办,中国终于成为国际建协“最为关键的世纪性大会”的举办国。  相似文献   

12.
刘广志 《探矿工程》2003,30(3):69-69
近日 ,刘广志院士向中国工程院提交的 5项新建议已获批准 ,现将 5项建议的主要内容摘登如下 ,供大家参考。1.关于向古代钻探博物馆捐赠近现代钻探专著书籍 ,并申请为联合国“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建议钻探是我国在公元前 2 5 4年左右 (秦昭王时代 )的一项伟大发明 ,已载入《中国钻探科学技术史》 ;国外钻探书籍在开篇时也都记载这一重要史料。四川自贡市“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对这段钻探发展史有全面的实物展览 ,内容十分精彩。我曾先后陪同外国专家参观过 4次。我国气候专家竺可桢先生生前参观后 ,曾建议将钻探列  相似文献   

13.
后记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洲大陆新构造运动问题一向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了“中国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并于1957年出版了专集。后来这本专集在国外被译成俄文、英文版。那是结合地震区划问题的需要对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一次讨论会。时过40年.在1997年第七届全国第四纪学术讨论会上,围绕着“人类与环境”这一主题,在新构造运动专题方面的讨论更多的内容则是涉及了与第四纪环境变迁、地形演变、季风、气候变化有关的新构造运动方面的一些问题。由构造运动引致的海陆变迁和山脉、高原的隆升,可以引致降温过程、气流偏转…  相似文献   

14.
穆伟 《河南地质》2013,(11):56-57
2013年11月10日是“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先生逝世六十一周年纪念日,六十一年的风霜雪雨难以侵蚀孙健初老先生的高大形象,六十一年的岁月峥嵘难以磨灭孙健初老先生的不朽功勋!身为濮阳人的孙健初为中国石油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第一个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探明并开发了玉门油矿,建成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是中国石油地质的奠基人。他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人才,对中国石油事业的筹划亦有很多贡献。诸多的“第一”勾勒出孙健初广采博学、求知若渴、敬业爱岗、为国奉献的鲜活形象;诸多的“第一”记载了他矢志不渝、奋发忘我、谦逊勤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涂光炽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和矿床学家,他毕生为我国的地学发展、矿业开发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仅就先生的治学精神谈一点体会,以表示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是我国区域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学大师李眷昱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为纪念这位为中国地球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地质学大师,本刊从2018年第5期起在《科学人生》栏目分3期刊发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史专家潘云唐教授撰写的特约稿,以志纪念。正是李春昱先生,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年仅34岁的他挑起了四川省地质研究所所长的重担,并作出优异成绩;也正是李春昱先生,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团结带领全体员工,抗迁护所,将一个完整的地质调查所连同全体人员、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统统交回到人民政府手中,成为新中国地质事业腾飞的重要基地;还是李春昱先生,在遭受反右冤屈和“文革”冲击之际,先后主持编制了首张“亚洲地质图”和“亚洲大地构造图”,使我国进入国际地质图件编制行列;“文革”后,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李春昱先生,成为中国地学界最早宣传引进板块构造说的学者之一,并身体力行成立相应组织,结合中国地质实际开展研究,在去世前的十年间发表了50余篇板块构造研究论文。“历经坎坷志未改,我以我心荐轩辕”,这就是李春昱先生留给后人的精神和科学遗产。  相似文献   

17.
《古地理学报》2009,11(6):0-0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古地理学报》荣誉编委杨遵仪先生,于2009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杨遵仪先生1908年10月7日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并留校任教。193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及地层学,193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参加抗战,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1946年回清华大学地学系任教。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参与创建北京地质学院。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当选为美国地质学会荣誉会员,1994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克罗斯奖章,1997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他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顾问,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球科学》、《现代地质》、《古地理学报》等刊物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曾长期担任《古生物学报》、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主编和《地质学报》、《地层古生物论文集》副主编。他是美洲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美国耶鲁大学Sigmay Xi荣誉会员,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冈瓦纳地层分会委员。杨遵仪先生是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他专长腕足类,是我国研究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古生物学家之一,对许多化石门类均有深厚造诣,被誉为“古生物学活字典”。1986年,他与程裕淇、王鸿祯合著的The Geology of China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李四光之后系统地向国外介绍近半个世纪中国地质学研究进展的重要专著,影响深远。他与研究小组共同撰写的《中国三叠系》,是对我国三叠系研究全面系统的总结,这一成果作为《中国地层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杨遵仪先生对界线层型和事件地层的研究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他于20世纪70年代末组织对国际地质学热点古生界—中生界界线进行研究,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的领导人。他先后组织和领导IGCP203和IGCP272项目,对我国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的界线地层、生物特征以及古—中生代之交的海洋生态环境更替和重大地质事件进行了综合研究。 2001年,浙江长兴煤山剖面成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该成果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杨遵仪先生是著名的地质教育家。1956年,他主持出版了《古生物学教程》,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古生物学教材。1960年,他和同事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层古生物学专业。1962年,他在国内首次开设了生物地层学课程。1980年,他与郝诒纯合作再次主编《古生物学教程》,并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讲授过古生物学、地史学、地层学、古生态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物学专题讲座等多门课程,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其中许多人后来成长为学术、管理等各个领域的领军人才。杨遵仪先生在“文革”期间受冲击被关进“牛棚”,仍坚持参加教学实践,设法了解国外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为文革结束后迅速缩小与国外的研究差距创造了条件。他乐意为同辈专家排忧解难,他热心提携后生,还十分注意在思想和作风上做出表率。他把部分积蓄捐赠给中国地质大学设立“杨遵仪奖学金”。他百岁华诞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贺信中说:“四十七年前您是我的老师,今天仍然是我的老师,我将永远以先生为榜样,像先生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杨遵仪先生的一生是勤奋求索的一生,是甘为人梯的一生,是光辉奉献的一生。杨遵仪先生的辞世是中国地质界、教育界和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杨遵仪先生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深切怀念杨遵仪先生!杨遵仪先生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张守信 《第四纪研究》2002,22(4):306-311
本文通过对地层命名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以发表(或出版)为基础的优先权法则的学习心得叙述,回顾尹赞勋院士当年在制定中国地层命名法时,坚持一个新名建立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发表这一符合全世界生物地学界共识的地层命名法的哲学精神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和意义。作者对比全国地层委员会今天对优先权采用双重标准,从而干扰地层命名法的基本精神执行,显示尹公制定地层命名法所持的基本精神明智,正确和意义重大。文章通过“龙马页岩”改为“龙马溪页岩”这一正确订正,解决了其与“龙马石灰岩”的同名关系事例,感受到尹公治学的高尚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9.
值此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建所40周年和施先生八十华诞喜庆的日子,研讨施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跟随施老42年的老学生,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他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精神是地学界的宝贵财富,并激励着我们攀登科学高峰施先生是我...  相似文献   

20.
孙枢 《地学前缘》2016,23(6):1-2
再过一些时间就是王鸿祯院士的百年诞辰,此时此刻,更令我对他深深怀念。在他离去的这些年当中,每当我看到有关的书籍、文献,就会想到他老人家;他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奋斗精神,更时时激励我前进。在王鸿祯院士生前,我有时是当面请教得到指导,更多是通过学习他的著述而收益。 20世纪50年代初,我有几位同学在新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他们谈起校内教授中的“少壮派”--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年纪30多岁,执掌教研室和系主任岗位,个个风华正茂,其中就有王鸿祯教授。但我第一次见到王先生是在1955年,那年夏季,苏联科学院代表团访华,代表团成员、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别洛乌索夫通讯院士在我所(当时位于城内沙滩松公府夹道、原北京大学地质馆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包括苏联大地构造、中国大地构造的有关问题以及大洋盆地的成因等系列报告。王鸿祯先生参加了有关会议,他提出问题发表讨论意见,我当时负责会议记录和部分接待工作,有幸第一次近距离地同他有过接触,他和蔼可亲,时间虽短但留下了长期的印象。 1956年,王鸿祯先生著的《地史学教程》出版,我很快购得一本并开始学习。一天,叶连俊先生在办公室里见我手里拿着这本书,说道:“这(地史学)同我们的沉积学关系也很大”,我说:“我的基础知识不够,许多内容不懂”,叶先生说:“慢慢来,先掌握一点基本概念”。这是叶先生对我学习《地史学教程》的指导。王先生的《地史学教程》使我初步开阔了对世界地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视野。受此书的影响,我形成了一个习惯,尽管有许多地质问题,我自己并不直接研究,但愿意去了解,从中获取知识的享受。 1985年,王鸿祯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地理图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图集以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阶段论有机结合作为主导原则,代表王鸿祯先生学术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图集内容十分丰富,我曾较为仔细地阅读了差不多每一幅图件并认真阅读了图集说明书,还读了图集的英文说明,以便了解图集的有些名词术语同国外文献的对照和衔接。我后来也曾向王先生请教过一些问题,如今还记得的有:豫陕(图集引用了我的文章)和燕辽裂陷盆地(拗拉槽)、俄罗斯地台的拗拉槽、扬子地台有无拗拉槽,以及拗拉槽是否都是三支裂谷系的废弃支等等,他同我也谈到朱夏先生将aulacogen译作“拗拉槽”可称杰作。王先生还向我指出国内需要重视古大陆的重建问题,这是国际关注的热点,但意见分歧很大,我国应该有更多些学者进入这一领域进行探讨。王先生的一系列意见对我真可谓受益匪浅。 1989年在华盛顿参加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在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会上,我遇到美国的Scotese教授,他当时已着手“古地图”(PaleoMap)项目并送给我一点有关资料,Scotese在会上强调编制古地图的三个支柱是板块构造、古地磁和古生物地理。回国后我向王先生汇报了有关情况,王先生也特别强调古生物地理对古地理重建的重要性。据我所知,在王鸿祯先生的率领下,中国地质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开展全球构造与古大陆再建研究,采用计算机成图并开发了有关软件。在1996年国际地质大会(北京)上,展出了古大陆再造的系列图件,这在当时是国内学者首次作出这样的努力。就中国地质大学而言,王鸿祯先生和殷鸿福教授等都曾在古生物地理方面做出许多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科委推出了以“攀登计划”为名的基础研究资助计划。有个年度我担任地学与资源环境领域的评审组长,那一回总共约有6、7项申请,王鸿祯先生领衔的中国古大陆及边缘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研究的申请,在经过讨论后,投票排名第二。当时国家科委只限定资助一项,我和评审专家组其他专家都认为王先生的建议项目有价值,是值得资助的,但投票结果也是公正和正确的。因此,我们决定向科委建议,给我们组增加一个项目指标,科委有关负责人听取了我的意见,但一时也无变通的余地。过了一段时间,国家科委又推出“攀登计划B”,层序地层学项目可以入选,但需承担项目的主管部门提供部分联合资助。我把这个情况转告王鸿祯先生,王先生当时已年近八旬,他亲自同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沟通,终于获得成功。王先生已80高龄,亲自领导了由若干单位几十位专家组成的团队,经过四五年的浩繁研究工作,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我有幸数年中应邀参加了该项目的学术研讨会,分享王鸿祯先生的学术思想和项目在学术上的新进展。 在科学研究中,王鸿祯先生重视基础研究,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揭示自然的奥秘,开展创新性研究。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工作期间,向他请教学科发展战略问题等,他都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强调基础学科的发展。事实证明,基础研究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王先生为我国地质科学的基础研究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王鸿祯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在地层学、古生物学、大地构造学、地史学和地质学史研究等诸多领域成就卓著,在发展地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王鸿祯先生青少年时代就胸怀“科学救国”之志,勤奋学习,砥砺意志,殚思竭虑发展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献身科学研究,学科综合交叉和继承发展创新贯穿他的毕生学术生涯。王鸿祯院士是我国地质界著名宗师之一,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应当继续不断学习他对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的献身精神。他的大量文章著作和重要学术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必将得到继承发展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