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及JGJ 94-2008中关于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考虑了承台上土自重以及群桩实体基础侧摩阻力取值对验算结果的影响,认为两版规范中关于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的计算均有不当之处.提出了以下建议:前者较适合于没有地下室的柱下群桩基础,后者则较适用于有地下室的桩-箱(筏)基础;计算附加应力时所扣除的群桩实体基础的侧摩阻力应取特征值.  相似文献   

2.
偏心荷载作用下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均布荷载作用下软弱下卧层竖向附加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为基础,导出了偏心荷载作用下软弱下卧层竖向附加应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并提出偏心荷载作用下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压旋喷桩的设计、施工、效果检查,介绍了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在软弱下卧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分析了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不同情况下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云龙 《广东地质》1996,11(4):30-37
广州地区“红层”基岩常有软弱夹层。当高层建筑桩端硬层以下赋存有软弱下卧层,且硬层厚度不足3 ̄5d(桩径)时,则必须对软弱下卧层的应力及变形(沉降)进行验算,以便确定该硬层是否可以作持力层。计算时应区别考虑基础属端承桩还是支承摩擦桩两种情况。实例计算结果说明:在软弱夹层发育地段,若想节约基础投资和保证建筑物基础方案设计的合理安全,则应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超前钻探)查明各桩(桩)位下软硬地层的分布、厚  相似文献   

6.
孙君 《城市地质》2017,12(4):83-86
天然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的关键,为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的计算。目前规范尚未明确1≤E_(S1)/E_(S2)3时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计算方法,本文分别采用附加应力系数法和地基压力扩散角法(含叶戈罗夫理论解法、高大钊建议方法及地方规范提供方法),同时考虑了压缩模量比和计算深度的变化,对各计算方法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并给出1≤E_(S1)/E_(S2)3时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的计算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阎群英 《华北地质》2004,27(Z1):51-54
本文对压灌桩地基设计中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复合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及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二种规范中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另外,对于下卧层验算应考虑桩形成的实体基础的侧摩阻力,并且必须将桩端放在较好的土层上,且无太差的软弱下卧层,以保证复合地基的安全.对于沉降要求严格的复合地基,仅靠增大置换率,提高桩体模量效果不明显,应采取适当加大桩长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襄荆高速公路软弱地基高路堤填筑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软弱地基路堤填筑高度一般小于5 m,需时较长而影响工期,襄荆高速公路软弱地基路堤填筑高达8 m,加快施工进度与保证施工安全成为一大技术难题,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现场详勘和试验表明该软弱地基存在1~1.5 m厚的硬壳层及下卧砂卵石层且原状土十字板剪切强度较高(Su = 44 kPa),有利于加快填土速率;选取了塑料排水板及砂垫层加土工格栅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案;基于排水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经试验,证明适当降低规范要求的沉降控制标准是可行的.据此,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后,填土速率得到了较大提高,施工安全也得到了保证;路堤填筑到设计高度后,通过堆载预压试验,对工后沉降预测值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岩体特征和岩体力学强度的基础上,从基于岩石抗拉强度的冲切破坏模式出发,建立起软弱下卧层上岩体的冲切安全指标和冲切端阻值系数数学模型,再利用岩石的力学性质经验数据,计算出沉积岩的拉压系数、冲切安全指标、端阻值系数,并对各自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以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端阻力特征值取值指标,对于软弱下卧层上抗压强度大、拉...  相似文献   

10.
使用Visual Basic 2008的ActiveX技术引用Excel 2007,实现了软弱下卧层强度自动验算程序,能够满足工程验算要求,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