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北平山小觉地区晚太古代阜平群含有三种主要表壳岩性质的变质岩类,即钾长浅粒岩类,黑云变粒岩-片麻岩类和角闪质岩石类。它们所经历的初期深熔作用产物,其岩石化学成分分别与钾长花岗岩,奥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相当,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原岩(母岩)的总体岩石化学特征。可能由于深熔产物中富含稀土的一些副矿物含量的降低,它们的稀土总量都不同程度地较原岩为低,但两者的稀土分布模式却很相似,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它们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阜平杂岩的深熔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阜平杂岩中广泛产出浅色脉体,从而显示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前人把引起混合岩化作用的机制归因于岩汁交代、重熔或无水深熔作用,似乎与实际的岩相结构不是很一致。矿物自形晶、钠长石净边结构和一些典型的矿物转化反应表明,阜平杂岩的混合岩化作用实际上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有水条件下的深熔作用。所形成的熔体有较大的流动性,可迁移一定的距离而进入邻近的岩石,对这些部位而言相当于发生了外来熔体的注入活动,造成熔体注入式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一些交代反应和结构。因此,阜平杂岩混合岩化作用中的变质反应过程既包括长英质矿物的熔融(溶解),还涉及一种含水矿物(如黑云母)转化形成另外一种含水矿物(如角闪石)的化学反应。阜平杂岩的混合岩化作用最重要的机制是水致熔融或含水深熔作用,溶解性重熔或无水深熔作用则较为次要。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石榴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石榴花岗岩出露于哈德门沟-平方沟-虎本汉沟一带,沿麻粒岩系与孔兹岩系之间的构造不整合面呈不规则带状分布,从其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相学特征可确定石榴花岗岩与围岩为渐变过渡关系.石榴花岗岩中的变质表壳岩以及部分包体不仅在岩性上可与外围的同类岩石对比,而且也显示了明显的深熔作用改造的痕迹.现有证据表明石榴花岗岩总体上是由孔兹岩系的石榴黑云片麻岩原地熔融形成的,为深熔作用的产物.石榴花岗岩的研究为本区的深熔作用演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吉凤 《岩石学报》1997,13(3):418-426
河北平山小觉地区晚太古代阜平群含有三种主要表壳岩性质的变质岩类,即钾长浅粒岩类,黑云变粒岩-片麻岩类和角闪质岩石类。它们所经历的初期深熔作用产物,其岩石化学成分分别与钾长花岗岩,奥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相当,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原岩(母岩)的总体岩石化学特征,可能由于深熔产物中富含稀土的一些副矿物含量的降低,它们的稀土总量都不同程度地较原岩为低,但两的稀土分布模式却很相似,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它们的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5.
麻山杂岩的变质-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块麻山杂岩中可分别有高级和中级变质作用部分,两处均可见混合岩化作用。通过混合岩浅色脉体或花岗质脉体中的长石自形晶、斜长石周围的钠长石净边、黑云母向角闪石的转化等现象表明混合岩化作用主要表现为深部岩浆的注入,而不仅是高级变质之后的近原地深熔作用所致,高级变质与相关的深熔作用所致混合岩化在区域上的分布是有限的,集中于西麻山的高级区;而注入式混合岩化是普遍的,其产出可遍布所有麻山杂岩的出露区,在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部位均可出现。早期麻粒岩相变质与后期混合岩化作用应是相互独立的构造或热事件;注入式混合岩化引起了中级变质作用和高级区的退变质作用,注入混合岩化作用的时代约为500Ma;中级变质作用是注入混合岩化的结果,而不是混合岩化的原因。与注入混合岩相关的花岗岩虽然表现出一些S型花岗岩的特征,但根据矿物组合、地化性质的综合分析,更可能是富钾及钾长石斑晶的钙碱性花岗岩类,属于I型花岗岩,形成于挤压向引张转化的过程中。麻山杂岩的变质与混合岩化特征表明,以西伯利亚古陆为中心的南部边缘发生了与冈瓦纳陆块内泛非事件类似的构造活动,只不过这里的规模略小,在变质之后迅速发生了构造体系的转换,而形成大量花岗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6.
山东沂水紫苏花岗岩特征-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尚国   《地球科学》1999,24(1):57-62
通过对山东沂水地区紫苏花岗岩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的研究,认为山东沂水地区紫苏花岗岩为变质表壳岩经深熔作用形成.其主要证据为:(1)紫苏花岗岩与变质表壳岩在空间上密切伴生,二者多为渐变过渡接触关系,且他们的片麻理协调一致;(2)在变质表壳岩中发育大量长英质或花岗质脉体,这些脉体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特征与紫苏花岗岩一致;(3)紫苏花岗岩与变质表壳岩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型式;(4)紫苏花岗岩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及生热元素,其原岩应为经历了深变质作用的岩石;(5)紫苏花岗岩中锆石多为圆粒状和椭球状,并发育磨蚀坑,说明其原岩主要为变沉积岩;(6)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间与紫苏花岗岩形成时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程裕淇  万渝生 《中国地质》2000,17(12):14-16
河北平山西北部小觉地区新太古代阜平岩群中表壳岩类的浅粒岩、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麻岩等,在构造有利部位及高温高压条件下经受了有流体活动伴生的深熔作用(Anatexis)改造,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混合岩类,包括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岩石、混合岩、甚至混合花岗质岩石(程裕淇等,1996,1998,1999,2001).  相似文献   

8.
姜继圣  刘志宏 《岩石学报》1997,13(3):346-355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区内的早前寒武纪基底划分为变质上壳岩、中粗粒黑云长英片麻岩、变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和变质基性岩四个岩石单元。通过对上述岩石单元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变质变形作用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对其形成时序进行了讨论,由此确定了本区早前寒武纪基底的地质演化轮廓,即在中晚太古时期,本区经历了由玄武安山岩和英安岩双峰式火山建造为主体的上壳岩系的形成阶段,并于2.6Ga遭受角闪岩相变质;随即伴有大规模的TTG深成岩浆活动,晚太古末经历绿帘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至早元古初期,深熔成因的钾质花岗岩侵位,区内已存的早期变质岩石受到该期钾质岩浆的交代改造,并在其成岩之后遭受绿片岩相的区域变质。  相似文献   

9.
鲁西沂山地区高级深熔混合岩中存在丰富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岩石包体。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本文对高级深熔混合岩中的包体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以期探讨沂山地区高级深熔混合岩的源区性质。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形成时代为~2.7Ga,存在2.69Ga和2.53~2.51Ga两期基性岩浆作用,并记录了2.52~2.50Ga变质作用。角闪斜长片麻岩与黑云角闪变粒岩互层产出,它们可能为变质火山岩,其岩浆锆石年龄为2.51Ga。变质基性岩的岩浆锆石ε_(Hf)(t)为0~+8.1,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2.83~2.54Ga;变质火山岩的岩浆锆石ε_(Hf)(t)为-1.2~+5.8,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2.89~2.71Ga。结合前人研究,这套高级深熔混合岩的源区组成包括了新太古代早期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和变质辉长岩,新太古代晚期的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变质火山岩及斜长角闪岩等岩石类型。~2.5Ga基性岩浆作用在鲁西地区发育广泛,为新太古代晚期深熔作用及高级深熔混合岩和壳源花岗岩的形成提供了热源。  相似文献   

10.
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大青山地区,广泛的深熔作用导致新太古代晚期石榴花岗岩发育。石榴花岗岩空间上与新太古代晚期大青山表壳岩(主要为石榴黑云母片麻岩)共生,渐变过渡。宏观上岩性具有不均一性,在包头哈德门沟一条实测地质剖面上可以观察到石榴混合闪长岩、石榴混合石英闪长岩和石榴混合花岗闪长岩等不同岩石类型。岩相学研究表明,石榴花岗岩与源岩矿物组合相近,但含量却大不相同。石榴花岗岩和源岩中的石榴石特征十分相似。石榴石周围存在放射状黑云母,是典型的逆反应结构。研究表明深熔作用可能发生在具有顺时针P-T轨迹的变质作用演化峰期及峰期后近等温降压阶段,主要发生钾长石熔融和黑云母熔融。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石榴花岗岩与石榴黑云母片麻岩具有亲缘关系,均表现出高Al2O3、CaO含量,K2O/Na2O比值存在较大变化,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和Ti。但是,石榴花岗岩存在组成变化,Eu富集型和亏损型稀土模式为原地-半原地深熔花岗岩的标志性特征。SHRIMP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深熔作用发生在2.43Ga之前,与区内新太古代晚期水平顺层滑脱变形有关,揭示华北克拉通北缘新太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  相似文献   

11.
南苏鲁造山带的超高压变质岩及岩石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南苏鲁造山带核部,古老的表壳岩和花岗质侵人岩经历了三叠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在超高压变质岩石抬升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改造。据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可以区分出六大类典型超高压变质岩: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石英硬玉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硬玉石英岩和石榴石绿辉石文石岩。这些岩石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产物分别是斜长角闪岩、蛇纹岩、长英质片麻岩、长石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榴辉岩的原岩很可能是形成在大陆内部构造环境的拉斑玄武岩,而石榴石橄榄岩可能是起源于亏损的残余地幔。石英硬玉岩原岩包括正变质的花岗岩和奥长花岗岩、副变质的酸性火山碎屑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大面积分布的古老花岗岩很可能是形成在大陆或大陆边缘环境。长石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的原岩为沉积岩,与副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和基性火山岩—起构成了古老的表壳岩组合。双峰式的酸性和基性火山岩组合的存在也证明部分表壳岩是形成在大陆环境。因此,可以推测南苏鲁造山带核部的超高压变质岩原岩为形成在大陆板内环境的沉积岩—酸性和基性火山岩—花岗岩和奥长花岗岩建造。  相似文献   

12.
吉林色洛河群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色洛河群出露于吉林省色洛河-华集岭一带,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新元古代地层。最近的野外调查和定年研究表明,它包含了时代、成因、构造样式、变质程度不同的变质地层和变形的花岗岩,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已不合适,应予解体。原划分的色洛河群至少由4部分组成:新太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地层(锆石SHRIMP年龄为2 517~2 534 Ma)、晚古生代变质火山-沉积地层(英安岩锆石 SHRIMP年龄为 252 Ma)、二叠纪片麻状杂岩体(锆石SHRIMP年龄为260 Ma)和侏罗纪糜棱岩化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为168 Ma)。前人在色洛河一带定义的色洛河岩群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可能是形成于晚古生代的一套地层,也可能是由不同时代的构造岩片构成的构造杂岩。  相似文献   

13.
The Late Archean Fuping Group of the Xiaojiao area in Pingshan Couty,Hebei Province consists mainly of three metamorphic rock types of supracrustal affinity,i.e.,Kfeldspar leucoleptite,biotite leptite-gneiss and hornblendic rocks.Their anatectic derivatives formed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anatexis are petrochemically of K-feldspar granitic trondhjemitic and granodioritic compositions respectively,and in general have inherted the main petrochemical featurews from their parent rock types,Probabl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contain less REE rich accessory minerals as compared with their parent rocks,the anatectic derivatives are in general lower in EREE content,But both the derivatives and their parent rocks have similar REE patterns,which serves as an additional indication of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早元古代碰撞造山带初步认识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台山地区分布着复杂的变质杂岩。过去人们把这些变质岩作为地层分成群组段。龙泉关剪切构造岩的发现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野外工作中发现所谓五台群主要包含了三个蛇绿混杂带;阜平群和恒山群的主要成分是灰片麻岩,它们构成两个太古代陆块的基底。五台地区的花岗岩类由代表弧环境的双花岗岩带的I型和S型花岗岩组成,它们与变质的钙碱性火山岩代表了古代的岩浆弧。滹沱群的豆村和东冶亚群以及过去划入阜平群和五台群的某些变沉积岩是阜平陆块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滹沱群的郭家寨亚群则是前陆盆地的磨拉石沉积。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由恒山仰冲陆块、北台-车厂弧和阜平俯冲陆块构成的碰撞造山带,碰撞时间大致是距今2050Ma。闭合的弧前大洋和弧后盆地形成了三条蛇绿混杂带。  相似文献   

15.
冀东迁安地区太古代片麻杂岩的地球化学和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庄片麻杂岩包括35亿年的表壳岩及三个不同时期的复期正片麻岩。水厂片麻杂岩包括水厂表壳岩及侵入其中的淡花岗岩和紫苏花岗岩,后者年龄为26.5亿年。  相似文献   

16.
阜平杂岩中的浅色体主要分为2种类型,早期浅色体基本沿片麻理分布,较富钾长石(微斜长石)、石英,贫斜长石,形成于低水深熔或压溶条件下,水含量较低,局部脱水但尚未达到整体脱水的程度;晚期浅色体切割现有的片麻理,较富斜长石、石英,贫钾长石,形成于有水熔融条件下,平阳奥长花岗岩的出现即与晚期浅色体相对应。南营片麻岩、南营浅色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其他片麻岩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浅色体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较复杂,根据对元素相对富集或亏损的分析得知,大多数浅色体的形成受围岩成分的控制,从早期浅色体向晚期浅色体发展,稀土元素含量向LREE相对亏损、HREE相对富集的方向转化,某些微量元素有明显的继承性。与地球化学特征相比,矿物组合的确定对浅色体阶段的归属判定更为重要。阜平杂岩变质演化不是简单的进变质脱水反应,其水分含量的变化十分复杂,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区地质和构造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太古代阜平岩群浅粒岩遭受深熔作用改造形成一些不同规模和形状的浅色体。与溶融母岩相比,其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含量相对较低,但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相似的元素分布模式。然而,深熔作用刚开始时形成的浅色体,其元素含量、分布模式与熔融母岩完全不同,Nd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别。随着深熔作用的进行,两者Nd同位素组成的差异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完全消失。残余相副矿物,特别是锆石和磷灰石,对深熔浅色体的元素、Nd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排山楼地区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为热量(约600℃)、化学活动流体和压力(地压应力和挤压应力).地壳震动是造成本区造山作用的原因.这种现象与板块构造理论相吻合.矿物分异作用序列为:首先,受火成侵入活动的影响,产生片麻岩、糜棱岩、花岗岩;然后,经历地压和挤压的作用;最后,发生各种类型蚀变作用,包括绢云母化、硅化、碳酸岩化、方解石化、绿泥石化、脱氧作用等.排山楼金矿成矿模式可概述如下:a)成矿作用为热液蚀变型,矿床赋存在太古宙变质岩大型韧性剪切带中;b)矿体产于裂隙中;c)矿体形态与岩脉和细脉形态一致;d)围岩经历了强烈的蚀变作用;e)黄铁矿是最重要的富金矿物,热液流体来源于侵入体,在流经破碎带和裂隙带后,在围岩中沉积黄铁矿.主要岩石类型有花岗岩、角闪岩、片岩、片麻岩和糜棱岩.区内广泛发育青盘岩化、泥化和绢云母化蚀变作用.主要蚀变矿物有石英、黄铁矿、白云母、绢云母、绿帘石、黑云母、微斜长石、方解石、角闪石、云母和锆石.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岩和片麻岩中.主要蚀变作用为绢云母化、黑云母化、硅化和方解石化.蚀变过程中,铁氧化物(铁帽、云母)覆于贫硫酸盐矿石表面.蚀变类型有青盘岩化(黏土)、泥化和绢云母化.通常,氧化铁与黏土矿物的混合影响卫星影像中光谱的反射.利用遥感技术方法,适于这类矿床的进一步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北缘“达肯大坂群”的再厘定   总被引:39,自引:12,他引:39  
柴达木盆地北缘原划为古元古代的“达肯大坂群”出露相当广泛,不仅包含了变质程度不同的表壳岩,而且包括了时代迥然不同的变质深成侵入体。原“达肯大坂群”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岩石组合:其中德令哈杂岩形成时代最老,为古元古代早期的产物;厘定后所称的达肯大坂岩群为一套中至高级变质、并以副变质岩为主的表壳岩系统,推测其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至中元古代;第三套岩石组合为花岗片麻岩,主要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不属于沉积地层范畴,其中大量出现榴辉岩包体;榴辉岩除以规模较小的独立包体形式赋存于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中外,还和大理岩、石英岩、含石榴石片岩共生在一起,在花岗片麻岩中形成规模较大的残块,这些榴辉岩及与其共生的表壳岩共同构成鱼卡河或沙柳河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