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小麦是我县主要栽培作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2.8%,冬小麦增减与否,左右着全县粮食产量。实践证明,气候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关系非常密切。一、播种期的热量条件与产量热量对小麦播种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由王馥棠等人翻译的苏联Γ.Γ.别洛博罗多娃的专著《提高果树产量的农业气象基础》一书,由气象出版社于8月份出版.本书主要介绍果树作物对生态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的要求及其时空变化对果园产量的影响.内容有:果树作物的产量与农业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在长期贮藏过程中的抗病性;果树作物的越冬,气象条件的影响和鉴定,地区的区划;果树栽培业气候条件的估计;果树栽培与水文气象情报.  相似文献   

3.
第三讲食用菌代料栽培(下)林日暖所谓代料栽培,即是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作物秸杆等工农业有机废物为原料,就象种植作物一样,用人工栽培食用菌。它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大的优点。本讲简要介绍适合甘肃栽培的平菇、蘑菇、香菇三种低温型食用菌的栽...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目前作物产量分析预报中将作物实际产量 Y 分为三大项。第一项为主要受土肥条件、品种优劣、耕作栽培、管理技术等因子影响的趋势产量 Y_t,一般表现为时间的正函数;第二项为主要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的气候产量 Y_w,气候产量随天气气候因子的波动而变化;第三项为偶然随机因子影响的随机项 Y_ε。即  相似文献   

5.
作物品种产量的高低,主要由遗传特性、环境条件及人工栽培措施等因素所决定。本文主要从遗传特性及环境条件两方面研究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作物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系数是计算农田蒸散和确定农田灌溉量的重要参数。对于不同产量水平和缺水条件下如何用作物系数和相应的公式来求算作物耗水量问题,不同学者对作物系数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目前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部分学者认为,作物系数是受作物本身生物学特性、栽培条件、土壤条件多种因子影响的变量。把作物系数分解为基本作物系数Kb,因土壤水分变化引起的变值Ka及因灌溉方式引起的变值Ks三部分,这种处理的作物系数在作物各生育期  相似文献   

7.
研究的构思和展望气象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以往主要是使用多重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试图予以预测。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超过了研制模式所用的资料范围(地区、年代等),则模式就不能使用了;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考虑作物的生长,即处理生长的动态是困难的。真正有效的模式必须是在可以掌握各时段作物生长的实况的同时,还能够预测出其后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获得栽培管理上的必要情报。本项研究是在总结上述研究工作的问题后,在如图1所示的构思和展望的基础上,对气象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予以  相似文献   

8.
粮食作物产量的形成与光温水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我们通过对全省粮食作物产量的时空分布、产量与气象条件相关关系的统计计算,初步分析了我省粮食作物产量划区、增减产年型和影响我省粮食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相关时段与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9.
热量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之一,同时又直接影响作物的生物化学反应。耕作制度的确定、栽培方式的选择,无不与热量条件有关。因此,国内外大多数农业气候工作者都把热量作为农业气候区划的第一级指标,并常以气温表示。目前,在国内外的农业气候区划中虽然都采用热量作指标,但所采用的标准和方法是各种各样的,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10.
浅谈黑龙江省积温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温是衡量农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热量条件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农业气候条件和资源的主要指标。积温作为重要的气候资源,它与其他资源的区别在于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和时间变化。稳定通过各种界限温度的积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热量指标。作物完成某一阶段或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积温。积温的多少不仅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以及作物本身全部生命过程。而且也影响作物的分布界限、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在其他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温度指标决定着植物生长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11.
气象因子对糖甜菜产量影响的研究主要应用三种方法:生理学(作物生长模拟)、数理统计(经验统计)和综合方法(作物-天气分析)。1.Weber 等(1966)研究了联邦德国的气候条件(包括降水量、温度、湿度、日照和水分平衡等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统计3月1日到9月30日(1948—1963年)共21个10天周期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的差异。他们确定营养生长期产量按一个月周期与几个气象因子有关,按10天周期与个别气象因子有关。获得高产都是在栽培期间降水少而日照充足,由于土壤热量适中,可使抽出嫩枝加快。5月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光合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作用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也是作物生产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查阅相关资料从水稻的光合特性、光照、CO2浓度、温度、水分、栽培方式、土壤因素等环境因素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阐述水稻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冬小麦地膜复盖的农业气象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复盖是60年代国外农业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改善作物地段的土壤水分和热量状况,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在我国逐步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利用山西省两试验点,在1987—1988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复膜试验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其农业气象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高海拔地区复膜栽培冬小麦是提高其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素华  董永祥 《气象》1981,7(4):30-31
作物产量是作物自身生长发育特性、环境条件(气象、土壤条件等)和栽培技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认识,我们对产量与上述三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通过模拟加以确定和概括;即可用以作出产量预报,为控制作物产量形成过程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首先给出利用遥感信息结合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作物产量水分胁迫模型的一般性概念,然后论述作物产量水分胁迫模型中作物蒸散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建立以作物蒸散为显参的作物产量水分胁迫模型;对模型的参数给出求解公式,利用遥感信息反演模型参数.最后利用发展的作物产量水分胁迫模型对华北平原典型区进行作物产量填图,将本模型与作物产量经验模型的1997年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本文发展的模型有可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豌豆,又名寒豆、麦豆。是一种地理分布很广的豆类作物,世界上凡能栽培大、小麦的广大地区都可以栽培豌豆。近年来,我县广大农户豌豆栽培积极性日益提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据青田县统计局资料,全县1981年栽培豌豆1911亩,1988年扩大到5400多亩,约为1981年总面积的3倍。但是,亩产低,产量一直徘徊在6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1986年只有75公斤,最低亩产1987年只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定量地描述作物生理现象、气象条件等环境因素与作物生态的关系,研究能够说明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式,不仅可以预报作物产量,而且可以用于评价某一地区潜在的生产力、农业生产的风险分析、确定作物的种植条件和适宜种植期,以及根据作物的生育诊断采取  相似文献   

18.
西瓜是喜温、喜光的强光照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在开花至坐果期和果实发育期间,如果气象条件不适宜,极易引起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9.
西瓜是喜温、喜光的强光照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在开花至坐果期和果实发育期间,如果气象条件不适宜,极易引起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20.
孙玉亭  王春乙 《气象》1984,10(5):24-26
研究天气对产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作物产量预报,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实际上,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并不是完整的农业产量预报,因为农作物产量不仅与环境条件有关,还与品种、肥料、农业技术措施有关。因此,只分析外界条件和产量的关系,往往造成与实际有较大的差异。作物生长动态模式是根据作物实际生长状况,如采用干物质累积量、有效分蘖数、穗数、粒数等惰性因子,并考虑未来将出现的天气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