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08,(9):36-37
到过天文馆的人都知道,天象节目虽然生动、精彩、有趣,但由于天文学本身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多数天文馆,尤其是大型天文馆的天象节目对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未免过于深奥难懂,有时还有点枯燥。坐在黑乎乎的天象厅里,仰头望着平常从没见到过的星空,虽然很新鲜,又难免害怕;在星空中穿梭,  相似文献   

2.
看起来。科技终会让我们越来越懒。没有天文馆和天象仪的时候,我们要到户外才能看到星空,如果是四季星空的话,那还得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看完。有了天文馆和天象仪,我们只需要买张门票,就能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看遍四季星空的变化。现在,情况更进了一步,我们甚至都不再需要离开电脑桌了。  相似文献   

3.
自从1609年伽利略首次将望远镜指向太空,400年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让我们的世界观在这场科技变革中深受影响。2009年国际天文年的到来,无疑给世界各地的天文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伽利略用望远镜了解星空,天文馆把伽利略了解的星空告诉观众。天文馆在国际天文年为公众建立了一个平台,国际天文年的11项基础活动,几乎都与天文馆的活动息息相关。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印度、日本和瑞典等地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1995年《天文馆研究》:四季星空图集特辑多年来广大天文爱好者总感觉缺少适于初学者使用的星图。(全天星图》是目前国内可以买到的最好的业余天文观测用的星图,但对初学者来说,进太深了,星数过多,且与实际看到的星空尚有一定距离。为此,1995年(天文馆研究...  相似文献   

5.
浩瀚的宇宙魅力无穷。此书是专门为指导天文爱好者进行天文观测,开展天文活动而写的,它将是爱好者实现美好理想的好朋友和助手。你想加入天文观测者的行列,亲自去探索星空的奥秘,亲眼目睹神奇宇宙中那千姿百态的天体和天象吗?你想了解开展业余天文观测活动须具备那些知识?..  相似文献   

6.
有一段日子没给你写信,现在好吗?昨天参加国际天文年中国站宣传活动,说起7月要去上海看日全食,我就想起你了,很是惦记你的红烧鸡翅,你说那是你的拿手好菜。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急切地想告诉你,昨晚我所看到的壮丽夜空。我想,这世界上除了你,没有什么能比昨晚的星空更能让我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7.
从1923年第一架模拟星空的天象仪出现在德国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以来,天象仪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在这80年的时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代表着高科技水平的天象仪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从最简单的表演星空的天象仪,发展到太空型天象仪和数字天象仪。作为天象仪表演平台的天文馆也经历了天象厅、太空剧场和数字宇宙剧场的发展。天象仪和天文馆在  相似文献   

8.
国际天文馆协会第18届大会(简称IPS2006大会),于2006年7月24日至27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举行。来自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天文馆界的盛会。北京天文馆也派出了以馆长朱进博士为团长,包括杜泳滨、郭霞、宋宇莹和忻靓等4位团员的代表团出席会议。朱进馆长在IPS大会上宣读了北京天文馆申请主办2010年IPS大会的申办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主办方组织的星空大会使我们对南天的星空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9.
您想了解世界顶级天文发烧友的情况吗?您想知道他们的发烧设备、发烧技巧和怎样进行天文发烧活动的吗?您想和他们联系,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吗?请您邮购一本最新出版的2004年《天文馆研究》吧。它以110幅照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全面介绍了有关情况。国外的天文发烧友一瞥特辑是编者为广大天文同好准  相似文献   

10.
李冰 《天文爱好者》2012,(12):13-15
在寒冷的冬夜去看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你知道吗,在瑟瑟北风吹拂下,冬夜的星空却清澈异常,而且星群璀璨可以说,冬季,是最激动人心的观星季!  相似文献   

11.
叶楠 《天文爱好者》2014,(11):72-74
2005年的夏天,参加天文馆组织的星空大会,第一次在草原上感受星空的魅力。那么多的爱好者,或聚集成群,或各自为阵,散落在空旷的草原上。没有了高楼大厦的遮挡,没有了城市灯光的干扰,除了相机和赤道仪的点点红光,那从北到南悬于夜空中的银河永远是目光的焦点。草原和银河是一种绝配,只有在最辽阔的地方才更能体会星空的广袤与深邃。  相似文献   

12.
大约在一周前,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让我们每个参加.向导活动的同学去参观天文馆。在周五老师就通知了我们,说周六我们要去天文馆。听说这个消息,我们都很高兴:早就想去天文馆了,可是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这次一定要好好参观一下。  相似文献   

13.
你认识星座吗?你想看星吗?不管你是初看星的人,还是看星的老手,这套《奇诺的星空日历》都是那么的好看,那么的有趣,那么的迷人。这一套书是欣赏星座的宝书,作者是世界著名的天体摄影家、星座著作权威、日本的藤井旭先生,也可以说这套书是当前世界星座图书中最值得阅览和欣赏的一套。大16开本,每本48页,全部彩印,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德意志博物馆的哥白尼行星仪 上期我们介绍了18世纪荷兰的艾辛格行星仪,它被安装于艾辛格起居室的天花板之上,整个房间被布置成演示星空和太阳系模型的空间,这样的理念已经非常接近今天的天象仪和天文馆的概念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常会在天文馆、科普杂志、宣传,海报上看到一些五彩缤纷的星空照片,其中大多数是以宏伟瑰丽的星系星云为主题。事实上,这些照片并非一定由哈勃这类的空间望远镜拍摄或者纯电脑渲染而成。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天象仪诞生80周年,去年本刊曾经分别刊登了李元、郭霞合写的文章《世界天文馆80年》和《天象仪80年变迁》。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世界天文馆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天文馆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发展,普及天文教育,我们从本期开始介绍国外著名的天文馆和含有天文馆的科学中心和博物馆。首先介绍的是美国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和天文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1923年,德国耶那蔡斯光学仪器厂鲍尔斯菲尔德研制出天象仪,开辟了天文普及教育的新途径,成就了天文馆事业。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落成开放,由此开创了我国的天文馆事业。50年来,北京天文馆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带动了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全面发展,使我国跨入到世界天文馆先进行列之中。百废待兴中的开创1954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还处于经济困难、百废待兴之中。然而,党和国家着眼于天文馆是为广大公众的科学普及服务的,毅然决定建造北京天文馆。今天,回顾这项决定,备感英  相似文献   

18.
不知有多少人,每次路过北京西外大街,看到天文馆那座古老的穹顶,就会想起自己在戴着红领巾的岁月里来到这里的情景。坐着那舒服的仰椅,等待天幕暗下来,无数的星星亮了起来,神秘的星空呈现在眼前,这一切在一个孩子的心中会留下一生的记忆。而当那些生长在偏远农村、大山里的、戈壁滩上的孩子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时,在他们稚嫩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震撼,又有多少人会因此打开对科学的向往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流动天文馆的实施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天象仪和天文馆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planetarium;最初用来称呼一种能展示行星运动的机械模型——行星仪;现在用来指一种光学投影仪器,它把恒星、行星、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文现象投影到半球状天幕,演示人造星空.  相似文献   

20.
提到休斯敦,你能想到什么?NAsA?姚明?没错,作为美国第四大城市,NASA确实让休斯敦有着“太空城”的盛名,而姚明和他所在的火箭队也让国人知道了休斯顿。但是你知道吗,休斯顿最大的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是美国第三大综合博物馆(也是全球目前最大、最高水准的矿物宝石专业博物馆),其中还包括一座天文馆和一座IMAX电影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