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9年夏天 ,我随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夏令营的师生到张北县地震区遗址参观 ,发现在 1 998年 1月 1 0日张北县大地震的震中区附近的大河乡、南流图乡周围具有鲜明的火星地貌。当我将“海盗号”就近拍摄的火星的地形照片给很多同行的人看时 ,他们一再对照当地地形、地貌与火星照片 ,都说太像了。如果没有一些稀疏的小草 ,那这里就是“火星”无疑了。大家就地拍了一些照片。可惜 ,这里的沟、峡谷等未拍下。现将火星上的照片与张北县的照片发表于下 ,以供观尝。有兴趣者 ,可去参观。图 1  1976年 9月 30日“海盗 2号”拍摄的火星表面布满奇…  相似文献   

2.
火星大冲已经过了一段时间,是该做一些总结的时候了。笔者从2月开始尝试拍摄火星,4月开始成功拍摄到火星,累积拍摄的晚上有40多个。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整理,我把这些火星照片集结为一张大的照片,除了把一些拍摄效果极差(即大气稳定度只有1/10的那些晚上)的剔除以外,这是我一份完整的拍摄纪录。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08,(9):13-13
8月14日,美宇航局“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日前向地面发回一张前所未见的火星红色尘埃颗粒的照片,照片是用原子显微镜拍摄的,放大倍数是“凤凰”号光学显微镜的100倍。火星尘埃颗粒的直径约为1微米(即百万分之一米),是罩在火星表面尘埃物质的代表,给火星灰蒙蒙的表面披上了一层粉红色。  相似文献   

4.
美国宇航局2001年4月7日发射的敖德萨2001号火星探测器,12天后从300万千米处拍摄了地球的两张图像。由敖德萨片型分光仪拍摄的红外图像揭示了地球夜晚一面表面温度由南极洲的-50℃到东北部的澳大利亚 90℃的变化,与地面测量的温度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在胶片时代.火星摄影是最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之一。火星小小的视面,微弱的反差,大气的抖动都对照相设备,观测地点和观测者的技巧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近几年来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火星摄影的门槛大大降低。现在使用小口径望远镜和家用数码相机可以很轻易地拍摄到极冠,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在互联网上近年来的业余火星观测照片几乎全部由CCD照相器材拍摄,其中90%以上更是由廉价的网络摄像头完成。进入6月以来,火星视直径增加到了13角秒以上,火星表面上的极冠和暗纹越来越容易观测。从那时起我开始使用78毫米折射望远镜加数码相机拍摄了一系列火星照片。在照片上可以看到极冠的变化,暗黑的大流沙和明  相似文献   

6.
《天文爱好者》2012,(6):94-95
低年组 1、火星。 给了你7张火星的照片,拍摄于2003年火星大冲时,请根据对火星细节的测量,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数据,并作一张图,来计算出火星极地冰冠(即极冠,ice cap of polar)的变化速度,以千米/天(km/day)为单位。  相似文献   

7.
8月27日是60000年来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日子,然而火星上正在酝酿的尘暴 影响了地球上的观测者对火星的观测。 5月初,火星环球勘测者飞行器发回了在火星北  相似文献   

8.
截至2004年底,“勇气”号己在火星表面行驶了4千米,详细探测了11个火星表面目标,向地球发回了3.1万多张照片;而“机遇”号也走了近2公里,详细探测了22个目标,向地环发回2.9万张照片。此外,正在火星轨道运行的欧洲航天局“火星  相似文献   

9.
宇宙画廊     
上图日行迹照片是用太阳摄影术于乌克兰 拍摄而成的,从1998年8月到1999年8月,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前景照是于1999年7月的傍晚在同一位置拍摄的。太阳在一年当中所经过的路线形状就叫做日行迹(analemma)。太阳位置的变动是由于地球绕日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夏天时,太阳会出现在日行迹的最高点,到了冬天,太阳就降到日行迹的最低点。而在不同纬度上拍摄而成的日行迹会有细微的差异,如同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拍摄的日行迹也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天文爱好者》2008,(4):29-30
科学家们分析了“火星勘探者”上的“高分辨率成像实验相机”(HiRISE)最新拍摄的照片,在火星上的Holden陨击坑处发现了一个巨大角跞岩和一个古老湖泊遗迹,很可能曾经与地球湖泊类似,一度适于生命栖息。科学家们发现巨型角跞岩被一层沉积物覆盖,而这些沉积物明显是曾经填满Holden陨击坑的一个宁静、稳定的湖泊干涸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4月1日,一颗小行星出现在美国基特峰的0.9米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在4月3日给定了它的临时编号——2005GT。2005年4月9日,这颗直径约为15米的小行星在距离地球大约600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擦身而过。  相似文献   

12.
①太阳风与地球磁层示意图②"地磁尾"卫星③"风"卫星(Wind)④4颗欧洲团星2号卫星在太空⑥SOHO于1998年4月7日11时拍摄的日冕物质抛射照片⑦"极"卫星于1998年4月11日1时拍摄跨越北美洲上空的极光暴⑧"极"卫星拍摄的极光椭圆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0月21日,美国宇航局和欧洲空间局研制的卡西尼探测器飞到距土星2.85亿千米处,开始用照相机拍摄这颗美丽的带环的行星,这些照片的透视角度是地球上不可能得到的。2001年“卡西尼”对木星进行一些重要的科学研究后,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科学家指令它拍摄了这张土星南半球的照片——此时的南半球正处于“夏季”。  相似文献   

14.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2):51-53
197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首次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成功。 1973年12月3日。“先驱者10号”探测器飞临木星。 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经过1年零9个月的艰难跋涉,穿过危险的小行星带,越过木星周围的强辐射区,与木星相会。它飞临木星时,沿木星赤道平面从木星右侧绕过,在距木星13万千米的地方穿过木星云层,拍摄了第一张木星照片。  相似文献   

15.
像地球一样,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幻、全球气候变化和各种天气状态,一年一度消融的极冠、遮天蔽日的巨大尘暴、经常改变的表面特征,再加上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使火星成为太阳系中最值得研究的行星。 对于火星这颗位于地球轨道之外的太阳系大行星,冲日时期是观测的好时机。2003年火星大冲,届时火星距离地球之近,将是几万年以来最好的!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水手10号传回的火星的粒面单色图像向我们展示火星是一颗毫无生气、贫瘠而荒芜的行星。1997年9月12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火星环球勘测者进入环火星轨道,截止到2002年10月,已环绕火星飞行了将近9000圈,拍摄了大约10万张火星数字图像,基本上完成了绘制火星表面精细结构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08,(8):14-14
还记得5月25日有火星全球勘测者上的高分辨率照相机所拍摄到的凤凰号开伞降落火星时的画面吗?近期科学家们对照片的分析又取得了新的进展,并且又增添了一个一开始并没有被留意的新细节——凤凰号的隔热罩。在放大后的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凤凰号开伞后,隔热罩被探测器抛出并坠落火星表面。这一细节是科学家们费尽心思地仔细观察找到的。图片显示在当天下午太平洋时间4:36,  相似文献   

18.
2001年9月22日美国的“深空1号”探测器(1998年10月24日发射),用尽最后一滴燃料,以每秒16.5千米的速度,成功飞掠波莱利彗星,并深入彗发,拍摄到大约50张清晰的彗核黑白照片。从距离地球2.2亿千米所拍摄的这些最新照片显示,波莱利彗星核,宽和长分别只有4千米和8千米,但是包围波莱利彗星的尘埃和气体帷幕可能有地球那么大。“深空1号”所拍摄的史无前例的彗星影像,成为人类了解太阳系演化历史的重要基石,而且这一成功壮举是对未来的彗星空间探测的极其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宇宙画廊     
S106内部恒星形成区的红外照片。在其中心有一颗叫做IRS4的大质量恒星,年龄大约为10万年,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0倍。S106是发射星云,距离地球2000光年,它的沙漏形状被想象成中心的恒星向外扩张的结果。该照片由日本国立天文台利用昴星团望远镜于2001年2月13日拍摄。(左图)  相似文献   

20.
举足轻重的人造火星卫星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勘测轨道器”(MRO)于2006年3月10日与火星交会,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去年8月12日,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了“火星勘测轨道器”,把轨道器加速到11千米/秒,从而提供给轨道器从地球到火星所需全部能量。这标志着火星探测计划又树立了一个重大里程碑。“火星勘测轨道器”与历次发射的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