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以山东省夏津县为例,借助GIS技术和地学统计方法研究耕地质量监测区的划定以及监测样点的布设。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叠加自然质量分区、利用水平分区、经济水平分区、土地利用特征分区,在不打破原有行政村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夏津县共划分出21个耕地质量监测区;依据监测区面积分配比例,综合考虑自然质量等控制区、利用等值区、经济等值区、土地利用分区和监测样点覆盖全面性等因素对理论监测样点布设位置及数量进行了修整,夏津县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分区范围内共布设监测样点36个。研究结果对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耕地监测与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GIS技术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国内外有关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相关研究理论,设置了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监测指标,研究了监测样点的选取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并结合WebGIS技术,对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WebGIS的耕地质量监测系统对耕地质量进行长期定位监测,以期为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提供一个可视化、便捷式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成为保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针对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面向耕地系统调查监测技术体系问题,本文从耕地生产、生态系统内涵出发,构建面向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的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及监测指标,规划监测网络与样点布设方案,探讨地面调查协同多源遥感数据调查方法、自动化处理平台构建,展望耕地系统调查监测未来发展,旨在为耕地资源“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提供相适应的调查监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探索对耕地质量实行全面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会召开。会议提出,要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探索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形成相关评价标准、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相关制度,最终实现对耕地质量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丰富,根据2006年耕地后备资源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达26.1万公顷(单片规模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大于200公顷,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大于66.7公顷),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分布相对集中,我省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平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6.
市县之窗     
《华北国土资源》2012,(2):20-22
北京大兴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着力提高耕地质量"的要求,加强补充耕地质量监管,推动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稳量、提质、增效",国土资源部组织全国15个省市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北京市试点单位大兴区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形成相关评价标准、建立耕地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秦岭耕地资源环境变化规律,基于动态度模型、区位指数、重心迁移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采用陕西省2005~2019年1∶10 000县级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以及统计年鉴数据,探究秦岭陕西段6个市、39个县(市、区)、353个乡镇的耕地质量时空变化格局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秦岭陕西段在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19年间耕地资源数量有所减少,且年平均减少率分别为0.45%、0.12%、0.20%,耕地数量变化趋于平稳,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为10.98,相比陕西省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11.34)略高,相比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9.96)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在空间上,2005~2019年秦岭陕西段耕地质量呈现出靠近关中平原的北线与西南线以及中部较高,东部、西部较低的分布格局;从区位指数变化来看,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的西安市和渭南市耕地质量等别较高且为高等地的聚集区,处于陕南地区的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耕地质量较差,中等地、低等地的聚集程度较高;从重心迁移角度来看,高等地重心由周至县迁移至西安市鄠邑区,中等地重心由宁陕县迁移至镇安县,...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耕地资源分布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耕地保护要因地制宜,发挥不同地区耕地资源的优势,合理保护耕地资源。该文分析了山东省耕地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明确了分区方法和分区原则,采取聚类分析方法,将山东耕地资源分为5个区域,并提出差异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浙江国土资源》2012,(8):15-15
国土资源部将以近日颁布实施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为契机,进一步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全面系统地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国土资源部耕保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通过严格管控优质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全面加强监测监管,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供应基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是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2010年12月,国土资源部从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中确定了包括黑龙江省的15个省份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黑龙江省海伦市是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监测试点之一。本文正是基于海伦市监测试点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智慧自然资源监管是当前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基于遥感卫星动态监测、无人机航测、视频监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应用的空天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的发展为智慧监管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耕地保护执法监管平台为例,探索空天地网一体化智慧监测体系在自然资源监管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耕地保护监测监管的工作效率,为相关决策提供智能化和科学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标志着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的理念与行动,已经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为深入把握这项政策,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对《通知》的出台背景、重点政策、特点等进行解读. 数量与质量并重,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内在要求 记者:请问,出台这个文件,有什么背景?  相似文献   

13.
2月14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在哈尔滨召开的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第一次技术研讨会结束。 此次会议是继今年1月在广东清远召开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协调会之后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进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统一技术要求,完善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安吉县坚决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占补平衡的通知》文件精神,紧跟文件中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补充耕地方式,着力通过土地整治建设高保准农田补充耕地”以及“完善全国农村土地整治监管监测系统,为项目上图入库创造条件”等内容,以浙江省14个土地整治项目移动巡查系统先行试点单位为契机,立足数量、治理、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绿色发展道路,严格执行土地整治监管监测,确保按时全面真实准确上图入库,实现全方位掌握耕地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针对不同区域的耕地生产现状和可挖掘潜力提出差别化的耕地利用和保护政策,从宏观上为农业生产的管理指导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区域比较分析中常用的生产规模和生产力优势指数的计算与分析方法,采用耕地数量与规模、耕地实际产出能力、可实现生产力水平等相关指标,对浙江省各县(市、区)的耕地生产能力和近期可实现增产的潜力水平进行了比较与生产优势的分区研究,提出了对我省耕地进行分区差别化产能提升与优化管理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视点     
《浙江国土资源》2012,(8):15-18
部通知要求:全面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国土资源部将以近日颁布实施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为契机,进一步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全面系统地强化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国土资源部耕保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土资源部通过严格管控优质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全面加强监测监管,在坚守住18亿亩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简称遥感监测)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遥感监测可以为建设用地审批及监管、耕地保护、土地执法检查等工作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国土资源局坚持"既要保障发展,更要严格保护资源"的原则,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有效保障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全县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7个乡镇政府签订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乡镇责任人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把耕地作为乡镇主要负责人年终政绩工作日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怀化市农户耕地利用与耕地非农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怀化市227户农户问卷调查结果和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回归建模的方法,从农户的角度,就当前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和非农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指出耕地利用单元变小、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利用率低下以及农户对耕地的关注程度下降和对土地产权认识模糊,是耕地非农化加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定工作可以确定合理的耕地利用模式,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耕地进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一、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重要意义1.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是中央的一贯要求,也事关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