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7.1 基本定义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案一、概 况前面所讲的航测综合法中,航空像片只是用来编制地物平面图,而在野外测绘地貌中,像片上地形的影像仅起着辅助的作用。但在立体摄影测量里,地物和地貌便都是根据像片在室内进行量测。要在室内测绘地貌,必须利用由不同摄影站对同一地区所摄的两张像片(即立体像对),构成地面模型,以便进行量测。下面先讲一讲基本定义和地面立体模型的建立,然后再讲立体摄影测量作业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1:10 000比例尺省级基础测绘的数字测图生产,重点讨论的是地物地貌立体测绘的生产流程、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设计和制作一种多要素地物地貌模型的过程和方法,该模型涵盖了各种常见的地物、地貌要素,并且各要素具体分布位置设计合理、形象逼真,符合自然形成规律。该模型在主要的地物和地貌特征点上都设计安装了LED灯,可以在演示系统的控制下根据需要打开和关闭LED灯,以显示不同的地形、地物特征;同时,该模型还能够很好地满足模拟摄影测量系统对于地面高差的控制要求;另外,在该模型的两边设计制作了4个测量控制点观测墩,以便利用控制点对模型进行数字地形测绘。  相似文献   

4.
前言 航测大比例尺成图一航采用先室内在测图仪器上判读测绘地物地貌,后由外业实地检测、补测新增地物的作业方法。该方法通过作业实践证明是一种比较可行的航测大比例尺成图工艺。在这个流程中,内业是属上工序,而外业属下工序,因此需解决的问题是内业将判读测绘出来的地物地貌如何用清晰、明了、简单的符号在铅稿图上表示出来,既方便本工序作业(描绘工序),又使外业作业人员确认无误。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地貌更新,因其覆盖面积大、更新周期短等优势,在中小比例尺地貌要素更新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分别利用WorldView-2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探索基于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影像的中小比例尺地貌更新技术方案流程,并在不同的试验区开展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满足1:50 000比例尺地形图地貌更新精度要求,更新效率提升了约25%。  相似文献   

6.
地物和地貌的套合问题,是内业成图保证地理精度的重要问题之一。因地表面上的一切景观元素都有着与地貌天然的连系,这种连系将随着作业方法的不同和作业上的疏忽大意而会遭到破坏。在山区利用多倍仪测绘地貌,而地物另行在投影器下投影,这种成图方法最为普遍,但其套合精度则较差,如不从地理关系中着眼加以连系、则在图上就表现为地物地貌的相对位置与实地不相符,这就产生了地物和地貌不套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测绘成果的精度检测是测绘生产技术流程的必要环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激光点云数据,基于点云从数学精度、地理精度两方面检测测绘成果的质量:在点云中识别提取对应的地物平面坐标、高程注记点高程值,量取地物点间距,生成测绘成果数学精度的统计表;基于点云立体交互检查地理要素的遗漏、表达准确性。该方法完善了三维激光扫描测绘生产技术体系,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直观、客观、高效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地形图图式是测制、出版地形图的基本依据之一,是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符号标准,也是识别和使用地形图的重要工具。在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时,如何正确地运用地图符号来表示地物、地貌,是测绘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尤其在进行地图更新工作中,对地表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进行修测、更新和补充,更需要准确、完善的地形图图式。由于地表各要素的变化日新月异,新的地物、地貌类型不断产生和“消失”,编绘工作中也发现原有的1:5千至1:10万地形图图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新增地物没有相应的符号系统(如地下街道、特区境界、重  相似文献   

9.
安敏 《测绘通报》1993,(1):31-32,41
为了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要求,做好测绘保障工作非常重要,为此必须建立测绘数据库。数据库中信息的获取通常以图幅为单位,它包括了地形图各类重要地形信息,如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地貌、土质、植被、数字要素、各类注记和文字等。分幅获取数据使建库工作能快速进行,也使得地图信息便于管理和利用,但是分幅建库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接边和合幅。接边是指将相邻两幅图的同种地物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地物单  相似文献   

10.
梯田是经过人为与天然地貌相结合而构成的地物,因此测绘入图时就不能单纯采用地物的图式符号或等高线来表示于图面。在测绘书籍中亦从未见到有关梯田测绘的讲述或具体规定。故对梯田的测绘,除了以上的原因外,又由于各地区梯田类型不同,测图比例尺不同,以及用图的人们要求不同,遂使测绘人员在掌握上,难趋一致,或多或少就形成测图图面不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高分三号数据在地形图测制方面的应用潜力,利用高分三号高分辨率SAR立体像对,通过区域网平差、构建立体模型、立体描绘和几何纠正等步骤制作了1∶10 000地形图;并从几何位置精度、要素采集能力等方面初步分析了利用高分三号SAR数据测制地形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高分三号SAR数据立体测图的位置精度可满足1∶10 000地形图山地地形类别的规范要求;②立体采集地貌走势与已有成果基本一致,但一些地貌细节特征无法准确描绘;③地物采集能力不足,可准确采集面状水系以及达到一定宽度、无遮挡的河渠和道路,可识别成片居民地、街区和耕地,但难以准确提取边界,较难判读其他地物要素。在地物要素较少的山地区域,利用高分三号SAR数据进行1∶10 000地形图测图是可行的,但必须有外业调绘或光学资料辅助地物采集,因此高分三号数据可作为光学影像获取困难地区地理信息的重要补充影像源,但作为主要影像源目前还无法满足地形图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边境测图过程中,经常遇到较大面积云层问题,使航测测图无法顺利进行。能充分利用的影像资源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影像,有国产高分2号、SPOT-6、资源3号等单片卫星影像,无立体像对影像。通过对国情普查的影像分析选取,选取一试验区域进行试验,用国产高分2号卫星影像与SPOT-6卫星影像组成立体像对测制地物地貌,用Worldview卫星立体像对影像测制同一区域的地物地貌,将两种影像源组成立体模型测制的地物地貌进行比较及精度统计,说明单片卫星影像在航测测图中达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SPOT5HRS立体影像条带采集地貌要素(等高线、高程点、陡坎、陡崖、山区水系等),以标准分幅的DOM成果数据为底图,参照外业调绘资料采集其它地物要素,并对地物和地貌要素进行整合(主要是等高线与地物的协调处理),经编辑和赋属性,得到DLG成果数据。  相似文献   

14.
§3.1航测综合法作业概况航测综合法是兼用航空摄影测量和平板仪测量的一种测图方法。一般地说,在综合法测制的地图上,地物位置是在室内用象片纠正的方法来确定;而地貌部份则利用平板仪在野外测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大量采用的航空摄影测量分工法(微分法)测图,是较新的一种测图方法。不过目前我们还不能像苏联那样就已编制好的像片图来在野外取得地物和控制,然后将室内用立体量测仪测得的等高线转绘到像片图上,而成为规定的比例尺的地形原图,而是应用单张像片分别在野外和室内取得地物和地貌:应用单个投影器来进行缩小复制负片;再将负片投影放大到承影板(即控制图板)上,按规定的比例尺来转绘地貌和地物,以编制成为地形原图。  相似文献   

16.
对地物影象不清晰或地物比较复杂的调绘片,直接在多倍仪上借助地物缩小片建立模型进行立体测绘的方法,在规范中虽有规定,但一般都未实行,其精度和工效如何,尚无实际材料可考,我们特将其进行了具体试验并用之于生产,现将作业情况介绍如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Geoway软件在数字化1:1万地形图中的软硬环境,作业工艺流程、作业方案等进行了介绍,对如何采集地物要素,矢量化等高线的实际操作做了详细的描述,仅为测绘界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在工程测量中,对一些特殊地区,尤其是陡峻的山区,利用地面立体摄影测量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的目的,就是对地面立体摄影测量测绘地形图方面如何合理地确定摄影基线长度,及其与所摄地物豎距的相互关系,作一扼要的分析讨论。不当之处,请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DOM和DEM在制作数字地貌晕渲过程中各自的优劣性。利用滇池盆地高质量GIS数据,提出一种提取山脉DOM与分层设色DEM集成的数字地貌晕渲制作方法。能很好地突显地貌晕渲效果,解决传统地貌晕渲过程中存在的2项技术问题:1以DEM制作地貌晕渲不能显示地物要素;2以DOM制作地貌晕渲地貌表现效果欠缺。用文中所叙述的方法制作地貌晕渲在视觉上更具美感,可在影像地图编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CH991464 基于结构特征的地图上带晕线多边形的识别/郝向阳(郑州测绘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16(1)。—27~32 在建立GIS的过程中,传统的手工数字化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文中针对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最主要的地物要素类别之一街区式居民地,研究和开发地图要素的自动识别与提取方法。在二值地图扫描图像的基础上,根据带晕线多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