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基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气象站点观测数据,以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为主要指标,以1月平均气温为辅助指标,借助薄盘样条插值(TPS)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探讨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对全球气候变暖及变暖“停滞”现象的响应及变化。结果表明,1970—2019年秦岭-淮河地区日均温稳定≥10℃持续日及1月平均气温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二者高低值的分布年份并不相同;50年来亚热带北界在秦岭段出现了明显的向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其中,秦岭南坡共计抬升153.3 m,北坡抬升148.8 m。在变暖“停滞”期间,秦岭南、北坡亚热带北界所处海拔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但在1980s至1990s期间差异性较大。1970—2019年亚热带北界在淮河段北移1.3个纬度以上,在115°E附近甚至达到3个纬度,与中国过去2000年亚热带北界曾到达的最北位置相仿;从年代际上来看,亚热带北界在1990s期间北移最明显,黄河流域下游部分区域已由暖温带逐渐转化为亚热带。  相似文献   

2.
论果树上山的农业气候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山地著多的国家,在全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6%。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中国亚热带东部地区,丘陵山地占该区面积的四分之三;在西南区,即中国亚热带西部地区,丘陵山地和高原山地约占该区总面积的95%;在华南区,即南亚热带丘陵山地将近占90%。在丘陵山地或高原山地区,除了河谷平  相似文献   

3.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长江、汉江横贯全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水力资源丰富,为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由于汛期暴雨频繁,客水量大,历来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荆江河段,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防洪保安全,事关湖北乃至全国之大局,认识湖北江河防洪的严峻形势,做好防汛气象服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天津这个四季分明的北方城市,每年的夏、秋两季是水果丰收的最佳时节。也许现在人们感受不深了,因为随着种植技术以及物流业的迅猛发展,来自海南、福建、广西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水果种类丰富,并且充满了我们的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5.
孙立勇 《气象》1991,17(5):1-1
一、引言 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此区热量资源丰富、气候湿润,每年随着夏季风的进退活动均有一段雨季。然而,高温高湿对商品的贮存和运输影响极大,现就该区商品贮存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亚热带西部山区积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优森  葛秉钧  任三学 《气象》1991,17(9):21-25
本文通过亚热带西部山区与亚热带东部地区积温有效性的对比指出,西部亚热带山区无效积温少,有效积温高于或相当于东部地区;西部的日温周期更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的生长,西部山区能量等效积温比实际积溫高500—1000℃。最后提出划分亚热带西北界限的指标为≥10℃积温>4000℃(湿润区)和>4200℃(半干旱区)。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边界与北极接壤,大部分地区属于寒带,冷风资源丰富,而冷风最适合发电。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安大略省、五大湖沿岸等地区都是风力发电的绝佳场所。  相似文献   

8.
《浙江气象》2018,(3):49-49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最新报告称,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科学家发现,热带气旋的移动速度在过去70年里减慢了大约10%,部分陆地地区的热带气旋降速明显,导致与风暴有关的灾害可能性增加。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是地球物理环境中最具破坏性的天气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毛虫(Dendro 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森林害虫中发生地区最广,几乎遍及整个亚热带马尾松分布区,为害面积最大,经常猖獗成灾的大害虫。以广西柳州地区为例,常年发生面积3—5万亩,大发生时达数十万亩,1970—1980年间,全地区发生面积超过百万亩。虫灾此起彼伏,针叶常被吃光,如同火烧,严重的全株枯死,轻者材积生长量减少,损失巨大。马尾松毛虫的猖獗受食料、林型、地形地势、天敌、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但一定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处亚热带,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全区的八个地区均可种植双季稻。但由于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且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有一定差异,因此各地区水稻的品种、种植季节、发育期不一,影响水稻产量的气候因子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早稻生育期内对各气象条件的要求,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各地区早稻产量农业气象预报模式,并根据各地区早稻产量对全区早稻产量的贡献大小,组成全区早稻产量预报模式。经1982、1983两年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草菇是一种高产食用菌,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普遍。其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超过任何一种蔬菜,是我国出口的菇类之一。由于对其生长发育所需条件了解不够,措施不力,产量不稳,效益低,严重阻碍草菇在我区的发展。为此,我们于1990—1981年用不同培养基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季节进行草菇栽培试验,以探讨在我区发展草菇的高产措施和最佳播栽时段。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魔芋又名蒟蒻,在亚热带地区作为一年生作物栽培,通常春季3月底至4月上、中旬种植,秋季地上部枯萎倒伏,经济成份主要是成熟的土下部块茎.魔芋块茎内含人体所需的铁、钙、磷、维生素A和B等微量元素极为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也高于马铃薯和甘薯,而且富含葡甘聚糖.它不仅是低糖低脂的健身食品,而且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另外,我省西部山区的栽培历史更是悠久,但品种较为单一(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我国亚热带地区杉木、毛竹生长发育速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作了分析。确定月平均气温20~26℃月降水量110~230mm为杉木速生期水热指标;日平均气温15~25℃、年降水量1200~2500mm为毛竹速生丰产水热指标。指出杉木、毛竹速生丰产的气候生态环境在亚热带丘陵山区优于平原,山区的杉木、毛竹适宜种植海拔高度主北亚热带为200~700m、中亚热带为300~1000m、南亚热带为400~1200m;在水平方向,中亚热带较南,北亚热带地区更具有杉、竹速生丰产的气候优势,同时指出,气候干湿变化对亚热带地区杉木、毛竹生长量、成材年限、材质和布局的影响比气候冷暖变化更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秀果 《气象》1986,12(2):10-12
一、引言 中南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来临之前,盛行东北季风,空气较干燥,气温较低。春季到来时,是南支暖湿气流同北方南下冷空气的交汇场所,容易造成低温阴雨天气。 华南大部分地区双季早稻春播育秧期,集中在  相似文献   

15.
引言 灵香草属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亚热带中山地区,生长在林下及山谷阴湿地带,原为野生,现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区)有栽培,是亚热带山区的主要土特产之一,是重要的香料药材资源。全草含类似香豆素芳香油,可提炼香精,用作香料;干品置箱中可防蛀衣物;又可供药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  相似文献   

16.
引言 灵香草属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亚热带中山地区,生长在林下及山谷阴湿地带,原为野生,现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区)有栽培,是亚热带山区的主要土特产之一,是重要的香料药材资源。全草含类似香豆素芳香油,可提炼香精,用作香料;干品置箱中可防蛀衣物;又可供药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xEnt模型的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和GIS技术,提出一种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方法。利用美国本土274个种植点,结合美国本土和中国云南省1981—2010年气候数据开展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30年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3—5月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4—5月日照时数为影响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美国本土种植点构建的MaxEnt模型在该区域具有较高精度,但将模型直接外推用于中国云南省可靠性不足。因此,利用模拟区域和训练样本气候因子值域的偏离程度改进气候适宜性指数,并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分布于热量资源丰富、日照相对充足并具备较好冬季低温条件的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边缘。受云南省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区划结果呈现出破碎化分布。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88,14(6):56-56
该文集由课题协作组编著,共收集了34篇论文,分为资源篇与应用篇两部分。资源篇通过统一布设在不同山区的89个气候站点的观测和野外考察,以及热量资源的小网格计算,分析和揭示了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分布和基本特征;对我国亚热带东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河池地区气候资源潜力 河池地区位于北纬23°41′—25°37′、东经106°34′—109°09′,属亚热带气候区域,≥0℃年积温6000—7800℃一日,≥10℃年积温5000—7000℃一日,年干均气温16—21℃,一月平均气温6.6—12.6℃;全年太阳总辐射量89—109千卡/厘米~2,年日照时数1150—1700小时;年降水量1100—1900毫米,是气候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但由于我地区过去没有冬种习惯,种植制度多为双季稻冬闲两熟制,在晚稻收获后至次年早稻  相似文献   

20.
用1959~1998共40年全球格点风场资料计算了200 hPa与850 hPa的纬向风速差, 即对流层纬向风切变(简称TZWS),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其距平值。为了全面考察对流层中环流异常的年际变率特征, 根据TZWS的标准差分布, 文中选出了7个TZWS标准差数值大于5 m/s的代表性区域。这7个区域分别位于赤道中太平洋、赤道东太平洋、北太平洋亚热带地区、南太平洋亚热带地区、赤道大西洋、亚洲西南部以及东北部。前5个分别位于赤道、亚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区域TZWS指数, 其年际变率与ENSO循环有密切联系, 反映了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对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环流的影响; 后2个区域的TZWS指数反映的是亚洲西南部和东北部的气候统变率, 在年际时间尺度上与ENSO循环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对全球陆地降水和温度场的分析, 比较了热带、副热带的TZWS指数以及北极涛动指数的异同, 发现后2个区域TZWS指数能很好且能独立反映出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陆地降水及陆地温度的异常模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