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墨西哥湾赤潮综合观测系统的发展过程、系统组成、实施手段和达成目标,结合我国赤潮监测系统的现状,提出对于我国赤潮观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控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挥公众参与性,建立多方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全国赤潮监测预警系统和赤潮灾害应急响应体系,从而提高我国赤潮灾害监测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赤潮的危害和预测预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朝贤 《海岸工程》2000,19(2):86-89
近岸水域有机物污染,引起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频发,不仅给渔业生产、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而且破坏了海洋环境,危及人类的健康。对赤潮的观测和监测是开展赤潮预测预报的基础,应加强对时有发生赤潮潜在海区的经常性观测和监测,卫星遥感监测赤潮是目前所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对赤潮的预测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根据观测结果发布长、中、短期预报应加强对赤潮的防治方法和技术的研究,避免或减少赤潮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和探讨了几种赤潮快速预警的技术,介绍了这几种赤潮预警技术在863项目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和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中赤潮监测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实现高精度、高时效的赤潮预警,达到了减少赤潮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和探讨了几种赤潮快速预警的技术,介绍了这几种赤潮预警技术在“863”项目“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和青岛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项目中“赤潮监测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实现高精度、高时效的赤潮预警,达到了减少赤潮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赤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它不仅破坏海洋渔业生产、恶化海洋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影响人类健康。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重复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赤潮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C++语言建立了一套赤潮遥感监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接收和处理遥感数据,并利用赤潮水体的光谱和固有光学量特征自动提取赤潮信息。在实际业务化应用中,该系统被国家监测部门采用,在2013年4月至9月东海赤潮高发期间,该系统制作了55期赤潮遥感监测产品,用于指导船舶现场监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利用本系统对近年来东海发生的27次大型赤潮事件进行了发生位置和面积的提取,并与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系统对大部分赤潮范围的识别有较好的效果,对赤潮识别准确度大概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6.
赤潮的监测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令梅 《海洋预报》1998,15(3):116-123
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由海水富营养化所引起的赤潮公害已愈来愈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赤潮的发生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沿海养殖业及旅游资源乃至人类生命安全的巨大危害,着重阐述了赤潮的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文章指出,赤潮监测应在抓好常规水质监测,浮标站定点连续自动监测基础上,还要重视海洋遥感探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赤潮的准确监测是其科学预报的基础,赤潮的可靠预报在赤潮的防灾降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赤  相似文献   

7.
周刚  张曼祺  李佳  章悦  郭凯  滕达 《台湾海峡》2014,(3):440-446
从仪器到外业数据采集再到内业数据处理,较全面的阐述了航空高光谱赤潮监测的工作流程,并着重讨论了航空高光谱赤潮信息提取这一关键技术.采用专门针对小样本高维度的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方法,以2013年7月4日浙江舟山东福山赤潮高光谱数据为例,通过采集7个点位的赤潮海水和正常海水波谱曲线,研究分析赤潮海水的差异性特征,开展赤潮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并对相同样本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准确性和优越性.航空高光谱赤潮信息提取技术的研究可为航空赤潮业务化监测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赤潮毒素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赤潮事件的频繁爆发,不仅对海洋生物及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严重威胁到公众健康。因此,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加强对赤潮毒素的分析及监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新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对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赤潮毒素进行检测的几种方法——全细胞PCR法、DNA探针法及信使基因细胞受体法进行了讨论。这些新技术旨在检测出环境中的痕量赤潮毒素和有害生物,杜绝赤潮毒素或有毒藻进入到食物链,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公众健康、水环境及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9.
赤潮航空监视方法与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秀云 《海洋通报》2000,19(5):62-67
介绍了赤潮航空监视应用技术。依据1989 ̄1999年期间渤海、黄海海域航空监视赤潮情况,对赤潮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物理性状等进行了统计。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阐述了航空监视赤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航空遥感监视监测方法和加强赤潮监视监测网络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赤潮可以严重危害海洋渔业、海水养殖业和旅游业,甚至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1,2],它的频繁发生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虽然可以通过每日多次实时检测海水的水文、化学要素等来推测发生赤潮的可能性[3],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直接反映有害赤潮藻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不能为赤潮监测和预报提供最直接的参考数据。实际上,对海水中的藻类进行分类、鉴定和数量分析是监测和预报赤潮发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这包括对水样采集、藻种类鉴定、毒性鉴定和赤潮藻定量计数等。传统的形态分类技术可以解决赤潮监测中的多数问题,但需要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