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涛  孙爽杰 《北京测绘》2023,(10):1431-1436
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能力为目的,设计了改进差分相干累加算法的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北斗卫星信号模型,利用该模型获得北斗卫星导航中频信号;然后以改进差分相干累加算法为基础,建立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模型,将北斗卫星导航中频信号作为该模型的输入,经过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模型对中频信号块实施累加处理和多普勒圆周位移搜索,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反傅里叶变换等步骤后,通过判断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判决,输出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捕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捕获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时的运算量较小,可有效捕获-36 dB的北斗卫星导航弱信号,同时其捕获概率较高,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2000年10月,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中国开启了建设自主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宏伟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拼搏,2012年底,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并对外公布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掀起了北斗应用的热潮。2013年成为北斗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的元年,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应用引领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逐步形成,“北斗特色”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
北斗导航卫星应用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GPS卫星应用产业化背景,和北斗导航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有益经验,对基于北斗导航卫星应用实现自主卫星导航产业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北斗导航卫星应用产业化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北斗导航开启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事业,拓展了卫星导航的深度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其导航、定位、授时及短文通信于一体,成为国际上别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成为中国测绘与导航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信息广场     
正我国将确立"北斗"法律地位近日在长沙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传来消息,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卫星导航条例》,并已列入《国务院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这将成为我国首部卫星导航领域的行政法规,保护北斗系统提供可靠服务,提高北斗系统法制化管理水平。《卫星导航条例》将规范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相关活动,确立北斗系统作为  相似文献   

6.
谢金石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5):52-55,75
北斗导航信号源是检测北斗用户机性能的重要测试设备,它通过仿真卫星星座、卫星星钟、电离层等环境效应、用户轨迹等来模拟再现北斗导航卫星信号。分析了国内外导航信号源的发展现状以及信号源的功能特点,指出未来导航信号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全球定位系统》2021,(4):I0001-I0004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单位会员、个人会员、专业(工作)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有关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定于2021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以下简称“北斗应用大会暨年会”),期间举办北斗融合应用成果博览会,充分展示以北斗为核心的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应用成果和应用方案,“十三五”优秀科技成果,以及北斗科普成果等。为做好博览会招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鉴于GPS系统已经成熟,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尚不完善,本文考虑建设北斗卫星对GPS卫星的增强系统。一方面,采用GPS/Compass-Ⅱ组合卫星导航系统,可大大增加某一时刻的可见卫星数,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北斗现已发射第九颗导航卫星,其中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本文重点探讨利用这5颗GEO(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对GPS系统进行外部增强,即北斗GEO卫星同时播发卫星导航电文和增强信息,提高用户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6):11-11
2011年12月2日5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本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全球定位系统》2019,(2):I0001-I0001
2019年6月4日-6日,第二届中国(南京)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博览会暨北斗高峰论坛在江苏南京兴趣行。本次大会以“智享北斗,赢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加快北斗星导航应用全面发展方针,进一步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与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大人智能和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推广“北斗+”应用模式,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及企业的融合合作,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0月1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里很热闹、很忙碌.距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实施发射不到一个星期,这天下午,发射中心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星箭总检查.声声指令中,长三丙火箭托举着北斗卫星矗立在塔架前,身披阳光,背靠蓝天,英姿飒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导航卫星总指挥李长江站在不远处.他仰望着火箭顶端的北斗卫星,眼睛眯着,嘴角微微扬起."从2000年第1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起,每次北斗卫星发射,我都在这."他说.  相似文献   

12.
《地图》2009,(3):10-10
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二号(COMPASS—G2)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属于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3.
信息广场     
正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成立4月28日,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布,为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科学发展,国家批准成立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北斗标技委")。北斗标技委由来自行业部门、企业单位、地方院校、监测机构等单位的48名委员、7名观察员和3名联络员组成,"两弹一星"元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任主任委员。北斗标技委工作范围主要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建设、运行、应用、服务等技术领域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化工作,负责制、修订北斗系统相关的基础、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应用等国家和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北斗导航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我国将发射新一代的、性能更好的北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北斗导航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我国将发射新一代的、性能更好的北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6.
以JXCORS基准站点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接收的北斗导航卫星和GPS导航卫星数据的处理,分析了基准站点可见卫星的变化特征,比较了北斗与GPS卫星多路径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北斗卫星L1波段的多路径效应和GPS卫星相当,L2波段的多路径效应稍优于GPS卫星。  相似文献   

17.
陈阳 《中国测绘》2022,(10):18-21
<正>2000年10月31日,随着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我国的导航芯片产业也随之萌芽。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主席宣布北斗三号正式投入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共有45颗,我国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具备较为完善的服务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北斗产业应用体系。北斗卫星导航芯片作为北斗产业链中最重要的基础器件,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展决定着整个北斗产业的未来。如今随着北斗星通、华大北斗、泰斗微电子、中科微电子、华力创通等国内企业的崛起,国产导航芯片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且已经有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定位系统》2010,35(1):5-5
2010年北京时间1月17日零点1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成功发射了一颗导航卫星。这是第三颗北斗二代导航卫星。此前,我国分别于2007年4月14日和2009年4月18日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9.
北斗系统与GPS应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已投入试运行服务。从国内用户应用方面具体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比美国GPS的优势,包括定位精度、信号的载噪比、定位速度和应用模式等,给出了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在试运行阶段的一些应用测试数据。同时指出了对北斗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2014年8月15日,"北斗丝绸之路"追随历史的脚步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郑州。本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等部门主办,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方测绘等单位承办。活动以"北斗导航产业发展及交通运输应用"主题,并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两大国家战略结合点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对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特别是北斗导航产业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北斗导航产业应用及技术发展专家讲座环节中,南方测绘携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