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丰宁银矿外围是金矿新开发区。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各金矿矿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区金矿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与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具有成因联系,是在统一地质作用下,同一成矿系列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在矿床分布上具有“南金、北银”特点。  相似文献   

2.
广西沉积矿床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郜兆典  张妮 《广西地质》1998,11(4):15-23
文章探讨了广西沉积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划分了沉积矿床成矿系列;建立了海相沉积矿床和陆相沉积矿床两种成矿模式;新提出台沟相沉积和海沟相沉积矿床;呼吁重视对台沟相和海沟相沉积床的研究和找矿。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柳河县回头沟金矿区是吉林省有名的小而富的金、银、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主要阐述了这一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并对新发现矿体的成矿规模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兰坪矿集区是西南三江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现有大型-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找矿潜力巨大。文章在分析兰坪矿集区典型矿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构造旋回、含矿建造、成矿时代、成矿作用,将兰坪矿集区中的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系列、5个成矿亚系列,并对成矿系列的时空分布特征、成矿规律进行了论述,其中燕山期与晚三叠世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和喜玛拉雅期与沉积、填充交代作用有关的铅锌银铜钴多金属矿床是兰坪矿集区的主要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赤峰红花沟金矿为例讨论内生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场研究方法在金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成矿流体场是利用矿床(体)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所得到的成矿热晕场、成矿蒸发晕场、成矿气晕场的综合,并与成矿的物化参数相结合确定成矿预测的指标和成矿预测部位。  相似文献   

6.
牟云 《吉林地质》2010,29(3):6-8
吉林东部地区与火山岩-斑岩有关的金(铜银)矿床可分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和浅成中温斑岩。热液型金(铜)矿两个亚类。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矿物组合为黄铁矿、石英、方解石、冰长石和重晶石,成因上与高钾的钙碱性火山岩。斑岩(137~177Ma)有关,成矿流体属浅成低温氧化流体,在成矿过程中大气降水混入的程度大。浅成中温斑岩,热液型矿床的特征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和石英,成因上与钙碱性火山岩。斑岩(130~140Ma)有关,成矿流体属浅成中温还原流体,在成矿过程中大气降水混入的程度相对较小。由于火山岩,斑岩的来源深度不同,斑岩体在矿床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成矿流体的性质不同,造成金矿床的类型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洞子沟银(金铜)矿床地质物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概述了洞子沟银(金铜)矿床的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粗略地划定了成矿时代,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及矿床成因,划出四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东秦岭内生金属成矿系统与成矿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东秦岭不同构造发展阶段的沉积建造和岩石组合,划分成矿系统与成矿组合如下:(1)前长城纪陆核活动性边缘沉积成矿系统:舞阳铁成矿组合,小秦岭金成矿组合;(2)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熊耳山铜铅锌成矿组合,围山城金银成矿组合,秋树湾斑岩铜钼成矿组合;(4)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公馆汞锑成矿组合,银洞子银铅、大西沟菱铁矿-重晶石成矿组合;(5)中生代陆内碰撞造山成矿系统;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钼钨铅锌金银成矿组合,改造热液型金银铅锑成矿组合。  相似文献   

9.
旬阳锑汞矿田成矿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旬阳锑汞矿田位于陕南旬阳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汞矿基地之一。该矿田以公馆及青铜沟矿为主,还有香竹沟,大槽,大寨子,砂铜沟,竹筒沟,马鞍寨、马家沟、回龙、洛河、高花沟等矿床(点),矿区面积达280km^2。本研究区锑汞的成矿受宁陕-旬阳-山阳大型帚状构造控制。矿体赋存于中、下泥盆腔白云岩,灰岩中,锑汞矿化受构造带制约,成矿类型属沉积再积型,成矿期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0.
江彪  陈毓川  王成辉  张大权  白鸽 《矿床地质》2015,34(6):1295-1308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多样,找矿潜力巨大。文章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银矿床进行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初步研究,并将其初步划分为38个银矿床成矿系列(组),59个亚系列。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各成矿系列的演化关系归结出中国银矿床成矿谱系。研究表明,中国银矿床成矿系列结构及演化具有时空不均衡性、银矿床类型演化渐趋多样化、矿石建造类型演化渐趋复杂化等特点,文章指出了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研究对全国银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的指导意义,并结合银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特点分析了银矿床今后找矿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德兴地体成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子江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04-415
从成矿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研究了德兴地体乐(华)-德(兴)成矿带的铜铅锌金银多金属五大矿田,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镇旬铅锌矿田矿物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镇旬铅锌矿田矿物包裹体研究表明,本区铅锌矿床最初形成于中一体温、弱-中等还原环境,成矿介质属低盐度,酸性条件下的Cl^--SO4^2--F^-/K^ -Na^ -Ca^2 (Mg^2 )热卤水流体,成因以沉积为主;经多期改造后的矿床出现中偏高温的成矿,加之沉积围岩的盐类组分不断及时地加入到成矿热液中,致使原喷流热流体类型逐渐演变为CI^---F^-(SO4^2-)/Na^ (K^ )-Mg^2 (Ca^2 )型。  相似文献   

13.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家庄铅锌矿床位于下拉地—西成铅锌成矿带上,赋存于中泥盆统碎屑岩夹碳酸盐建造中。矿床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属沉积改造型矿床。本文通过对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以期为矿床评价和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赣南矽卡岩型白钨银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春华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40-444
赣南矽卡岩型白钨矿床常常共、伴生着独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综合研究该类型银矿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等银成矿问题,探索区内银矿的找矿及白钨矿矿山的综合评价工作将有利于改善区内钨锡矿山所面临的形势.  相似文献   

15.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银的赋存形式及银矿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床产在燕山期花岗岩外接触带,受北西向层间滑动构造破碎带控制。含矿热液沿构造破碎带充填,形成规模很大的、连续性极好的、银锡铅锌均分别达到大型的复合矿体。成矿具多成因、多期、多阶段的特点。银主要呈银矿物形式存在,银矿物又主要是多阶段的银锑-银铜锑-银铅锑等硫盐矿物。银矿物粒度很细,多呈包嵌形式存在,与方铅矿关系特别密切。经矿相配合能谱系统研究,辅以部分单矿物分析,初步查明其分布、富集、相互关系及矿物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广西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100号矿体物质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0 0 #矿体物质成分研究结果认为生物礁环境有利于形成大型富矿、矿石物质为多来源复杂成因 ,矿石中的含银、铟、镉元素具工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疆可可塔勒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位素资料表明,可可塔勒铅锌矿床成矿时代为早泥盆世,与下泥盆统海相火山岩系年代一致;矿石铅主要来自于活动造山带,与弧盆系火山岩有关,属幔壳混合铅;矿石的硫源与赋矿围岩或后期脉状矿石的硫源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属细菌成因硫和海水硫酸盐还原硫的混合,后者属深部火山硫或岩浆硫;主成矿期的成矿介质水主要是海水,可能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后期矿化则以混合岩浆水为主。矿床形成属海底火山喷气-沉积迭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阿北银铅矿位于阿尔金北缘断裂南侧,矿体产于石炭纪二长花岗岩中的偏脆性断裂破碎带中,呈脉状、透镜状、带状沿断裂构造及裂隙产出.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硫源可能为海相沉积岩来源硫与岩浆来源硫的混合,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来源于上地壳.该矿床为受断裂裂隙控制、与石炭纪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佛子冲、东桃等热水沉积矿床中矿物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 :铅、锌在成矿热液中迁移的主要方式为氯阴离子络合物 ,当热液进入海底后 ,由于海水的混入导致热液温度降低和 p H值升高 ,热液中 S2 -将会增加 ,铅、锌的卤化物络合物则变得不稳定 ,利于 Pb S和 Zn S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正友 《矿产与地质》2005,19(6):715-722
构造蚀变岩型银矿床在我国银矿床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矿床成矿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矿床主要赋矿地层、蚀变、矿体中微量元素空间分布和矿区的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铁炉坪银矿床的成矿机理、元素分带,并建立了该类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为该区银矿找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