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地质》2009,(6):21-21
近年来,我局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开展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较好完成了二次土地调查的阶段性任务。完成辖区土地调查面积734.4381平方公里,布设、测量控制点120个,测量权属界址点5000余个,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和权属界线核实证明书900余份,共布设E级GPS控制点48个,一级导线点40个,二级导线点138个,图根埋石点154个,实测界址点23268个,测绘I:500地籍图347幅,取得了权属调查相关资料、宗地草图、地籍调查表、控制测量及细部测量相关数据等成果。  相似文献   

2.
梁彩艳 《新疆地质》2004,22(3):340-341
隧洞的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地面控制、地下控制及其间联系测量,目的在于保证两相向开挖方向在贯通面处按设汁要求正确贯通.与地面导线测量相比,地下导线测量具有以下特点:①能敷设成支导线的形式,随隧洞的开挖而逐渐向前延伸;②导线的形状完全取决于隧洞的形状;③一般采取分级布设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春荣 《安徽地质》2021,31(2):180-183
导线测量是工程控制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在矿区的直伸导线的测角、测距误差对导线精度的影响,通过沿X、Y方向布设附合导线,并根据协方差传播率和均方误差分别计算测角、测距的误差,对各组误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横向误差(即测角误差)是导线测量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对导线测量的精度影响也较大,且导线测量精度的大小与导线布设的方向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导线分层次逐步布设控制点,测距与视距测量相结合布设基测点的方法,解决通视困难的金矿区布设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则测网效率不高,精度低的问题,使用该方法,数据大大减少,便于计算机随机运算,检查,平差,也便于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在河南朱庄金矿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中,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约一半以上工期,返工率低,该方法建立在有先进的测量仪器和先进的计算工具基础上,仪器越先进,方法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一级导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昌龙  邓炳法 《安徽地质》2007,17(4):313-315
结合奉化市西坞街道地籍一级导线测量,对GPS-RTK定位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定位精度进行分析,认为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GPS-RTK技术应用于地籍一级导线测量是可行的,精度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实例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测量中各项作业限差的关系、复测校差的关系以及测点坐标系转换关系.依照规范及限差控制标准,讨论了控制点布设、导线布设的精度计算以及作业方法.通过对极坐标法误差的计算论证了放样点误差主要是由测角误差引起.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附近的废弃采石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的边坡结构面信息采集的控制测量研究。控制测量分级布设:首级平面控制采用一级导线测量,高程控制采用全站仪对向三角高程法和全站仪垂距测量法,通过对比两种方法的观测结果,发现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全站仪垂距测量法可以满足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而且方便快捷,同时探讨了GPS-RTK控制测量在数字摄影测量中的应用;次级坡面控制采用空间极坐标测量法。通过控制测量,可以为边坡结构面信息的摄影测量获取提供准确、可靠的基准。  相似文献   

8.
95年8月261大队测量队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和常规EDM测量技术,完成了广昌县城的基础控制测量,这种GPS技术的应用同EDM导线相结合,建立城市控制网的实践,在华东地质局尚属首次。本文分析了Trimble4000SSE测量系统在局部控制网的实施效果,介绍了该测区GPS控制网的布设,作业方案,数据处理及其成果精度,并对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级EDM导线网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准地籍测量”是在已有的地形图上根据地籍台帐于实地标绘宗地界域线,划分街道、街坊、调查区及编号,调查宗地座落、地名、门牌号码、房屋结构及层数等;基于这种测量模式,其成果以传统的图、表展示已很难适应。实践运用MGE地理信息基础平台开发出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其准地籍测量约70%的宗地成果与实际确权一致,不失为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籍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10.
RTK技术是GPS发展的最新技术 ,已经开始应用于测量的很多方面。主要论述了GPSRTK在地籍测量中的相关技术 ,并且将其与地籍测量中的其他技术进行了一些比较 ,提出了将GPSRTK与全站仪结合进行地籍测量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