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步设计了地震监测雷达卫星的轨道参数,讨论了单颗雷达卫星的参数,以及3颗或4颗卫星组成卫星星座时重访周期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介绍美国、欧洲、中国90年代高级天气雷达监测网建设与发展概况和瑞士的Met-Net高级气象雷达数据网系统的主要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澳大利亚是地球上一颗陨落的卫星的假说.6 700万年前,地球曾吸引它自己的一颗卫星,撞击在东非-马达加斯加附近,这颗卫星就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在地表上的下陷过程中不断东移,造成它北面和东面半圆形的弧形构造.由于撞击作用,使太平洋洋底的部分岩体飞升到天上,成为我们头上的这轮月亮.新月亮在飞升时,把太平洋北面和西面拖曳成花彩般的弧形构造,并把美洲西部推覆成科迪勒拉(落矶山)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震监测任务对电磁卫星的需求.利用点数字仿真方法和遗传算法优化设计了电磁卫星星座。由4颗卫星组成的电磁卫星星座之空间分辨率约为700km.覆盖全球的观测用时周期为12小时。  相似文献   

5.
西德Friedr Vieweg & Sohn出版公司最近几年出版了柏林弗林大学教授Andreas Vogel主编的《地震预报研究进展》(以下简称《进展》)一书,该书分两卷出版。第一卷《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地面和空间技术》(以下简称《技术》)于1979年出版,该书是1978年在斯特拉斯堡召开的有关地壳动力学监测专业讨论会的论文集。该次会议是由欧洲地震学委员会和欧洲地球物理学协会主持的,由欧洲地震学委  相似文献   

6.
该系统LESAT在地球观测卫星网中安装激光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工作,用来加强对全球气象、臭氧层、热带雨林、海洋、沙漠延伸、地球磁场变化以及外部环境影响等方面有关数据的搜集。该系统计划采用4颗同步卫星和2颗极轨侦察卫星组成网络;并由一环状总线激光通信系统,把所有6颗卫星的人工智能中心连接在一起。星上的光学集成计算  相似文献   

7.
《地球信息科学》是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6年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自2007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它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网络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综合研究地球科学复杂系统的新领域。地球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高新技术发展与交叉的必然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  相似文献   

8.
正3月31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3颗2米/8米光学卫星(即高分一号02、03、04卫星)。11时56分,3颗卫星入轨,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保护监管再添"火眼金睛"。据了解,这是我国自主建造并成功组网运行的首个民用高分辨率业务卫星星座,代表着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星座发展的最高水平。3颗卫星成功组网运行后,将大幅度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科学新闻》报道,欧洲空间局将在今后3年内利用阿里亚娜火箭发射一颗用于观测热星的人造地球卫星。据认为,热星是冷恒星外围的尘埃壳,是一种能辐射红外线和其它能量的行星系统。 这颗卫星被称为“红外空间观测器”(ISO),它将是继美国1983年第一次发射的用于在地球外层空间观测星体外线辐射的“红外天文卫星”(IRAS)后第二颗同类空间观测器。  相似文献   

10.
0前言毛梨坳云煌岩出露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北约31km的睦塘乡毛梨坳(见图1),由11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岩体组成,出露通过宁远毛梨坳云煌岩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其具有与国内外钾镁煌斑岩或金伯利岩相似的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湘南地区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揭示,将扬子地台南界划为临武—郴州—茶陵—萍乡断裂带一线较为适宜。该断裂带的西北部应为扬子地台边缘活动带,即为P型克拉通,具备钾镁煌斑岩型金刚石原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将毛梨坳云煌岩确认为金云母钾镁煌斑岩具有重要意义,这为部署该区金刚石原生矿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83年9月—1984年10月国际地球自转主联测期间LAGEOS激光测距资料,解算了11个台站间的55条基线,基线的内部精度为±1.5cm;与其它作者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几个欧洲和美洲台站间的基线的比较表明,一般的差异不到10cm,特别是本文结果与VLBI的值最大差为4cm,因此,估计外部精度为10cm左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基干涉雷达露天矿矿区边坡地面灾害监测中影响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的特点,将GA-BP算法应用于GB-SAR形变监测效能分析中。将GB-SAR扫描坡度、扫描坡向以及雷达回波强度3个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边坡监测区域实测获取的单位面积上具有形变信息的点个数作为输出,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同监测效能的相关性质和相关程度。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地基干涉雷达的监测效能分析,且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地球信息科学》是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2001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ISSN中国国家中心批准,正式向目内外公开发行。地球信息科学是面向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兴学科。它融合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信息网络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是综合研究地球科学复杂系统的新领域。地球信息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高新技术发展与交叉的必然产物。它以地球系统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认知方法和地球信息时空图谱技术,实现对资源、环境协调发…  相似文献   

14.
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据了解,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  相似文献   

15.
地球化学是研究宇宙和地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富集与分散的学科,是与地质学并列的专业基础学科,与矿物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原子和分子,矿物学主要研究由这些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化合物,而岩石学是研究这些化合物的组合体特征,但这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和补充的. 地球化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自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的这一时期.这一阶段主要研究地壳的化学组成,提出了众所周知的克拉克值(地壳的平均含量)概念,这给我们在评价元素的分散与集中状态时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参照.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微量元素的分析成为可能,地球化学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正>2015-07-25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的2颗卫星,均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既是新一代北斗的第2、3颗,也是我国发射的总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作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主要卫星,新发射的北斗双星将和今年3月发射的总第17颗北斗卫星共同为我国  相似文献   

17.
东北师范大学刘湘南教授等编著的《地球信息科学导论》一书 ,受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计划项目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 ,2 0 0 2年 1 1月由吉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主要面向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工程本科专业方向的地球信息科学入门教材 ,是一部具有一定开拓性的基础入门教材 ,是作者多年来在地球信息科学领域悉心研究的成果 ,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前景。它的问世不仅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地球信息科学学科体系的途径 ,也对促进我国地球信息科学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辽宁地球化学场研究,是根据辽宁全域41种元素丰度及各种地球化学参数,论述了辽宁不同地质时代和构造分区表壳岩石元素分配特点,指出了辽宁重要成矿元素的高值时代;建立了辽宁早前寒武纪变质岩、超变质岩,全域沉积岩,火成岩不同岩类的主元素地球化学模型和元素富集型式;并对Au、Pb、Zn、B等主要成矿元素的分布、分配以及与有关元素的相关特征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成矿元素的主要载体岩石和高值地质单元。根据大地构造分区、元素组合,将辽宁全域划分为4个地球化学省,11个地球化学区,35个地球化学分区。  相似文献   

19.
同时采用4个台站的国际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和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提供的同步地球自转参数,研究了极移引起的地球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自回归模型估计了各序列的功率谱密度和积谱密度,结果表明极移导致的重力效应的主要能量集中在Chandler摆动和周年项附近,叠积后实际重力观测与极移重力信号理论值之间的差异分别为0.4%和3.9%,说明超导重力仪可有效监测极移导致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20.
黄进教授对丹霞地貌定义很简明,"由陆相红层构成的具有陡峻坡面的各种地面形态称为丹霞地貌"[1].陆相"红层"主要是指中生代后期的白垩系,其次是新生代的第三系.现已被认定的丹霞地貌皆处在这两个层位中,其中主要又在白垩系,湖南尤其如此.丹霞地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有两个重要标准,一是具"非同寻常的自然美学价值",二是"反映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杰出范例,包括生命记录,重要的、正在进行的地貌演化和地质作用等".本文将阐述的是两个标准的后者,即由白垩系地层的生命记录,反映它是地球演化历史的一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