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建军 《探矿工程》2008,35(4):64-66
锚杆框架梁在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工程中以其施工设备少、施工方法简单方便、成本比锚索施工低、肋梁内填土绿化,体现了环境保护和山体防护协调统一的原则.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锚杆框架梁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岩土工程技术》2005,19(6):323-324,F0003
技术开发与创新暗挖地铁车站引起地表沉降拟合分析与Peck法比较研究…………陈军刘波陶龙光(1)人工神经网络在基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冯劲高广运(5)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及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治理措施研究……………姚劲松曹平(9)地下工程复杂渗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张巍肖明(13)参数法在悬臂式挡土墙底板尺寸设计中的应用…………………………袁健刘其梅(17)道路结构瑞利波频散曲线的快速求解研究………………杨天春易伟健何继善(20)桩底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研究………………李连营林…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可液化砂土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承余 《安徽地质》2006,16(2):129-133
结合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局部路段可液化砂土地基的处理,对可液化砂土地基的特征、危害性、处理原则及加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强夯法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沉降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价,对强夯法处理高速公路可液化砂土地基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环境综合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颖  曹映泓 《岩土力学》2001,22(4):455-45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面展开,环境保护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通过对综合治理思路和方法的阐述和总结,以引起业内共鸣,从而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早日走上“生态高速”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3S技术的宝天高速公路虚拟地理环境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要建设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多方面要求的高标准山区高速公路,必须重视和加强地质环境工作,而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可以在其中发挥巨大的辅助作用.依托宝(鸡)天(水)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项目,对3S(RS,GIS和GPS)技术支持下的道路虚拟地理环境设计与实现方法展开研究.讨论了系统建设的设计思路、方案和技术实现工作流程,以及数据建设工作流程,针对实际应用的需求,探讨了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优化的方法.研究表明,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支持与实现手段,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可以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可视化方面发挥巨大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源热泵是一种国内外正在迅速推广的新型节能环保型空调技术,但如果设计和运行管理不合理,会造成水资源的耗损和地质环境的破坏,因此需要加强其水文地质设计。地下水源热泵的水文地质设计包括水力学设计、热力学设计和地质环境保护设计。水力学设计的重点是维持地下水回灌能力,热力学设计的重点是防止回灌井导致的地下水过热和过冷,地质环境保护设计重点是防止水资源浪费和地下水污染。算例分析表明,抽灌井距的确定需要把水力学设计与热力学设计结合起来进行。  相似文献   

7.
以常张高速公路一典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为例 ,系统地介绍了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全过程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护坡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元(江)—磨(黑)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环境条件极为脆弱,修建时诱发大量滑坡,尤以岩质滑坡为主,可划分为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两大类。选取典型滑坡实例对其破坏模式进行剖析,为类似公路边坡的设计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三(明)-福(州)高速公路三明段为国道G104主干线京-福高速公路在福建省三明市境内的一期工程。是一条在山岭重丘区修建的高速公路。三-福高速公路三明段SA7合同段K196 425~ 640段路堑右侧边坡原设计为6级半高边坡,并在第2和第3级设计了锚索地梁锚固。待施工至第1级时,高边坡产生较大规模滑坡,估计体积约12.5万m3。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差。其次是源于区内连续降雨。再其次是设计锚固深度不足。后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论证制定了一套较完整的包括刷方减载、放缓边坡、加宽平台、分台整治、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仰斜坡体排水孔疏水以及地表完善的截排水系统等综合治理方案。所有加固工程完成后,在该高边坡共布置监测断面6条。至今已分别进行了4次深孔位移监测,并经1a多的检验,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汾(阳)-离(石)高速公路是青岛至银川国道主干线在山西境内的重要路段。文章以汾离高速公路靳家庄1#滑坡为研究对象,从岩性条件、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应用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的SLOPE/W程序,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在工程状态下,受水动力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易发生复活。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During the planning, designing,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ighways, groundwater can be of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and constructional constraint that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raffic and of big influence on the operational costs of highways. To classify and conceptual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groundwater and highways, three important groups of problems can be determined: groundwater protection from highway influences, protection of highway from groundwater and economic use of groundwater for highway oper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groundwat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are represented during all life cycles of highways. Greater emphasis is given to groundwater protection and field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for proper groundwater management related to the highway. The approach adopted in Slovenia and the role of hydrogeology is given as an illustration.  相似文献   

12.
宁台温高速公路瑞安龙头至苍南分水关段第九合同段第2号工点是一傍山高陡填方软土路基。该工点地质条件特殊,半幅路基位于有一定斜坡的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坡上,而另半幅路基位于海相沉积的水田内,上部有3.2m~7.2m的淤泥层,淤泥层底部横坡较大;边坡处最大填方高度约20m,存在横向滑动的趋势及不均匀沉降。为了解决路基的稳定及沉降问题,在该处路基设计中采用了锚索抗滑桩、反压护道及排水、分层铺设土工格栅等方法进行综合处治,通过近2年多的监测,傍山高陡软土路基的水平位移速率已经稳定,沉降也逐渐缓和。通车2 a多时间内,经受了多次台风暴雨袭击,路基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充分说明本工点处理方案是成功的,达到了安全、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唐科行  万川  谭钢  陈子龙 《中国岩溶》2019,38(4):480-487
公路、铁路等线路穿越岩溶地区时,合适的选线方法可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工程病害及环境影响,从而科学解决穿越与避让问题。拟建广安至邻水公路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初步设计阶段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基础上采用低线A线和高线K线方案进行研究。华蓥山特长隧道穿越岩溶地区,为本项目的控制性工程。以华蓥山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既有G42沪蓉高速华蓥山隧道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岩溶区岩溶发育规律、水文地质特点和岩溶地区公路选线的相关要点,采用多种辅助技术,总结出选线原则,最终推荐K线方案为总体最优方案。通过此工程实例,提出在复杂地质岩溶区公路选线的过程中要遵守“多比选,慎选择”的原则、践行地质环保选线原则和“以避为主,避重就轻,动态设计”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4.
程星  郭明  石方红 《中国岩溶》2005,24(2):164-168
通过对贵遵高速公路、老贵遵路、贵新路、兴关路、贵毕路、贵黄路、水黄路、水威路、以及在建的清黄路、崇遵路等水环境破坏的野外调查,总结出了贵州岩溶地区公路建设中地下水环境破坏的6种形式,即改变水流方向、阻断地下水补给源、截断地下水的径流路径、封堵地下水的排泄口、施工爆破造成的水环境破坏、复合型的水环境破坏类型,并结合不同岩溶地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山区公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就公路路堤、路堑、半挖半填等路基结构和隧道结构对周围岩土体的渗透性、渗流路径、地下水位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对公路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和与水文地质有关的灾害和损害的分析评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公路建设中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对策,对在建和拟建道路工程及环保工作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显忠 《探矿工程》2005,32(6):27-30
公路隧道施工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空气环境和声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公路隧道施工中对各种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青藏铁路修筑中的冻土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研究已建青藏公路修筑过程中寒区冻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征,分析总结了寒区环境破坏对公路工程的影响。青藏公路工程修建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冻土环境,使得多年冻土退化,上限加深,诱发了一系列冻胀、融沉、热融滑塌等冻融灾害,使得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的寒区环境更加恶化,如植被退化、荒漠化等,同时,冻土环境的破坏也使得工程环境恶化,直接影响青藏公路正常交通运输。因此,在即将进行的青藏铁路修筑工程中,必须深入研究其对冻土环境的影响,对冻土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根据耒宜高速公路路基的地质特殊性,研究了适合路基沉降的监测方法,对煤层采空区路基、岩溶路基、软土路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沉降变形进行了监测,分析了这些特殊地基条件路基的变形规律,对其他类似山区公路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元雪  谢锋  蒋树屏  周家伍  陈忱 《岩土力学》2007,28(Z1):490-492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路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以南京-淮安高速公路南京江北段老山公路隧道为依托,提出了一种环保型结构--新型棚洞。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5种不同棚洞结构型式进行了优化。从弯矩、轴力、剪力3个方面综合计算分析表明,全拱式棚洞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