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E DECOLLEMENT IN THE QIANGTANG BASIN, TIBET  相似文献   

2.
徐州大北望寒武系地层中的风暴岩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研究了徐州大北望寒武系地层剖面和室内整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该剖面上风暴岩类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80年代,安徽泗县山头地区第四系松散层中发现了较多的金刚石和金刚石原生矿找矿指示矿物.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和含金刚石松散层的特征,以及对金刚石表面特征及其伴生的指示矿物特征研究,认为泗县山头地区金刚石为金伯利岩型来源,且属于近源砂矿,极有可能来自砂矿点的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4.
甘肃礼县王河金矿地电提取找矿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河金矿地电提取找矿方法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已知矿体上方,地电提取Au、Ag、CuPb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且提取时加玉水的异常循环与矿体的赋存位置的吻合程度比不加王水的好,说明在黄土覆盖地区用该方法寻找隐伏矿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重庆中梁山长兴组的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重庆中梁山长兴组中腕足动物的分布规律,建立了下部的Spinomarginifera chengyoayenensis-Qinglongia acutangulum组合和上部的Perigeyerella costellata-Enteletina transversa组合,阐述了各组合的面貌和特征。还对中梁山长兴组腕足动物的时代特征进行了讨论,并与邻区同期的腕足动物群进行了比较。为中梁山、华山各矿井寻找断失翼煤层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重新研究,将原登封群分为3套岩石序列:(1)新太古代构造地层单位登封岩群,为变质表壳岩系,代表绿岩建造;(2)新太古代构造岩石单位,为变质侵入岩系;(3)古元古代侵入岩系。它们共同构成嵩山花岗岩—绿岩地体。新太古代岩石经历了嵩阳运动第一幕(约2.5Ga)、第二幕(约2.2Ga)和中岳运动(约1.9Ga)3个重要变质变形期,据此建立的p—T—t—D轨迹显示花岗岩—绿岩地体变质变形与陆壳碰撞隆升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朱国信 《吉林地质》1991,10(1):13-21,T002
本文记述了在吉林省抚松县小营子组首次发现的炭蚌、珠蚌、篮蚬超科中的共6个属,8个种,4个新种,并对它们的分类位置、组合特征以及该层的对比、地质时代、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西藏八宿怒江桥—邦达一带嘉玉桥群中发现较丰富的化石,其中腕足类有:Neospirifer,Syringothyris?Asyrinxia,Spirifer;牙形石:Palmatodeladelicutula,Palmatolepisgracilissigmoidalis,Spathognathoduscf.Stabilis,Polygnathuspurus;孢子:Leigatosporitisvulgaris,Crasisporatrychera,Sulcatisporitesovatus,Limitisporites,Leiotriletes等。据此对嘉玉桥群的划分和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9.
新疆某铍矿床工业铍矿物的微区原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子探针分析仪和微区X射线衍射仪的联合应用,对新疆某铍矿床的铍矿物存在形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探针背散射图像观察和X射线能谱定性分析确定铍矿物的电子探针鉴定标志:铍矿物的灰度比石英暗,X射线能谱图中仅显示Si和O元素的峰,且O元素的峰高大于Si元素的峰高。通过LDE3H分光晶体测试,该矿物在177.384mm处存在明显的Be元素Kα谱峰。电子探针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矿物中Si和O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93%和60.06%,与羟硅铍石的理论值[w(Si):23.53%,w(O):60.50%]相近。通过微区X射线衍射的分析,样品谱图与PDF卡片号为01-087-0669的羟硅铍石的谱图一致,最终确定该矿床的工业铍矿物为羟硅铍石。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坳陷石炭系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德令哈坳陷是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具有勘探前景的地区。综合区域调查、平衡剖面反演、镜质体反射率等分析,获取了柴达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期次,并结合盆地模拟技术,重建了石炭系埋藏史;结合石炭系烃源岩油气地化指标,研究了德令哈坳陷石炭系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德令哈坳陷内石炭系烃源岩广泛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埋深较大,但未发生变质,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德令哈坳陷石炭系埋藏史主要表现为晚石炭世、中侏罗世早期-晚白垩世、渐新世晚期-中新世为快速埋藏期,早二叠世-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始新世为稳定期,晚三叠世末-晚侏罗世、始新世末-中新世、中新世末以来为强烈抬升剥蚀期,沉降史与抬升剥蚀史新生代以来存在着差异;石炭系烃源岩热演化史主要表现为"二次生烃、晚期生烃为主"的特点,主要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晚古生代以来柴达木盆地热演化总体表现为缓慢降低的特征,主要受控于柴达木盆地岩浆热事件与构造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