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中山大学地理系与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系于1989年11月9日至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德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和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  相似文献   

2.
吴尚时先生行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师尚时教授於民国三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病逝广州。噩耗传来,全国地理学界及远近相知,同深悲悼。 吴师於民十八年毕业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英文系。旋由学校考选派赴里昂大学研习地理,受业於霭里士教授(Prof.A.Allix,现任里昂大学校长)。翌年往格朗露布大学,从白朗霞教授(Prof.R.Blanchard)。吴氏於格校得硕士学位後,与孙宕越先生同返中山大学地理系任教,讲授地形学、水文学,法国小区域地理,及地图解读诸课。抗战期间,中山大学由穗迁滇,再由滇迁粤北。抵粤北後,吴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20日至6月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余所大学地理系与地理研究所约20名代表参加这次研讨会。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张超教授、北京大学王恩涌与学会前秘书长瞿宁淑研究员共同主持。学会秘书长张家祯同志出席了会议。 这次学术研讨会,是自钱学森教授提出关于建立“地理科学”学科号召引起地理学界广泛注意以后,继1991年4月中国地理学在北京召开的“地理科学”研讨会,1991年11月中国地理学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在上海主办的“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研讨班后,又一次由中国地理学会主持召开的重要的地理学科建设方面的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开展地理科学研究及认识其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2年6月19-2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承办,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协办的2012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高级研修班在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5.
1989年5月20—24日在上海华东师大召开了“高师、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研讨会”。会议由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尔寿教授和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瞿宁淑教授主持,并得到了华东师大地理系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秦其明 《地理研究》1989,8(3):51-52
林超先生是我国当代地理学家。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26年入岭南大学文科,次年转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29年又转入地理系,1930年毕业留校任教。1934年入英国利物浦大学作研究生,1938年夏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教授和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1940年转入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1947年任该所所长。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地理学会成立五十周年暨综合学术年会、广东省第十届“地理活动日”与中山大学地理系开放日于 2 0 0 2年 11月17日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举行。来自本会历届理事会理事、会员代表、广东高校在校的地理专业师生和应邀出席的来宾共 44 0多人参加了庆典活动。大会首先由本会理事长保继刚教授代表学会作题为《锐意进取 ,稳步发展的五十年》的工作报告 ;宣读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的贺电和原广东省地理学会澳门会员黄就顺先生的贺信。接着分别由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美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原党组书记巡视员钟世伦、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8.
由台南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宋国城教授、台湾大学地理系王鑫教授主持的《海峡两岸地形与环境教育研讨会》1997年3月21~22日在台南成功大学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李吉均院士任团长的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是建国以来大陆访台学术团体规模最大的一次,代表团成员32人,共提交学术论文20多篇。作为华南区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吴正教授和本人(台方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分别作了题为《华南海岸风沙地貌与沉积研究》和《珠江三角洲发育模式》的学术报告,均获得与会者好评。台湾学者也…  相似文献   

9.
《地理研究》1991,10(3):105-105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大学教授林超同志,因病于1991年6月1日23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林超教授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3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留校任地理系助教。1934至1938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0.
唐永銮 《地理研究》1993,12(1):26-34
本文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介绍黄秉维教授六十年代初提出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三个新方向——水热平衡、化学地理和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二是中山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师生们在这三个新方向主要研宄成果;三是论述中山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师生们运用这些理论促使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正引用环境科学的成就来推动三个新方向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热带地理》2001,21(2):155
一年一度的广东省地理活动日暨主 (承 )办单位地理开放日 ,于 2 0 0 1年 6月 9~ 10日在梅州市嘉应大学地理系举行。来自广州地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嘉应大学的地理系师生和深圳科技园、中山市教委等单位共 2 5 0多人。梅州市政协主席何万真 ,嘉应大学校长张亮、副校长邱国锋、党委书记罗传厚 ,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许自策等分别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教授委托深圳科技工业园总公司副总工程师陈汉欣研究员对活动日的举行表示祝贺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原…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秘书长兼司库曼斯哈德(Walther Manshard)教授(西德弗赖堡大学地理系主任、东京联合国大学副校长)、主席怀斯(Michael Wise)教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地理系主任、前任英国地理协会主席、英国地理学家会社主席、英国皇家地理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环境与空间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2日至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会议由广东省地理学会和香港地理学会联合举办,广东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许学强教授  相似文献   

14.
《世界地理研究》2008,17(1):F0004-F0004
2006年12月22—24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第三次人文地理学发展前沿沙龙”在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举行。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理学会、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河南地理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地理系、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河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学会高等院校地理教学改革讨论会,于1985年12月24至27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11所综合大学、28所师范院校地理系和科学院4个地理研究所的负责同志,共53人参加了会议。中  相似文献   

16.
苏联多数大学与师范学院设有地理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其使命是培养具有高度技术水平来进行野外考察的地理专家与高等学校的地理教师。系主任为杰出的地形学与古地理学家к.к.马雨科夫教授;著名的教授有:н.с.苏金(地形学),в.п.阿里索夫  相似文献   

17.
徐俊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他数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桃李满园,著作等身,为发展我国地理科学,奉献毕生精力,于1989年12月29日病逝。他象蜡炬一样,以目己生命的光辉,照亮了地理科学园地,堪为地理学界的楷模,也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苏联多数大学与师范学院设有地理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莫斯科大学地理系,其使命是培养具有高度技术水平来进行野外考察的地理专家与高等学校的地理教师。系主任为杰出的地形学与古地理学家к.к.马雨科夫教授;著名的教授有:н.с.苏金(地形学),в.п.阿里索夫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31日-8月4日,第八届中日韩地理学术研讨会在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印度和越南的地理学家、青年地理学者及研究生近150名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地理学会派出了由学会副理事长俞立中教授为团长的50多人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本届会议,成员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  相似文献   

20.
李秀军 《地理科学》2008,28(4):585-585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14-15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地理学界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港澳台和澳大利亚的地理学者1000余人出席了这次盛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吉林省地理学会、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和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系协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