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寻找隐伏矿床的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地质找矿工作已进入了寻找埋藏较深的隐伏矿床和边远地区矿床的新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矿产普查也同样进入了寻找隐伏矿床和难以辨认矿床的新时期.杜春霖同志回顾了283个主要铁矿的发现史,其中五十年代发现的矿床有153处,占54%,大部分属地表露头矿,掩埋矿或盲矿仅占23.5%;六十年代发现的矿床有70处,占24.7%,掩埋矿或盲矿占  相似文献   

2.
随着矿产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找矿难度日渐增大,加强寻找盲矿床和盲矿体,已是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寻找盲矿的理论与工作方法,国内外都在大力开展研究,并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拟就盲矿床(矿体)预测的一般准则,作一简要综述,供勘查盲矿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随着近代找矿工作的迅速发展,发现出露地表的矿床或矿体的可能性逐渐减少,被称为隐伏矿床及盲矿体的找矿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正在探讨隐伏矿床及盲矿体的找矿理论和方法.矿床学中,矿床与矿体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但在一些文章内(这些文章在其它方面是很有价值的),却存在隐伏矿床与隐伏矿体,盲矿床与盲矿体混用的现象.有时前后两词同时出现于同一篇论文,而却指同一地质体;有的文章只提隐伏矿床(或盲矿床)不提矿体,而实际上所论及的  相似文献   

4.
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共找到冶金矿产地5300多处(指主要金属矿床),探明总储量达470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回顾矿床的发现史,以铁矿为例,据283处主要矿床统计,除建国前已发现和开采者外,五十年代发现的有153处,占54%,其中绝大部分为地表露头矿,掩埋矿床或盲矿只占23.5%;六十年代发现的矿床有70处,占24.7%,掩埋矿床或盲矿占54%;七十年代发现的矿床计31处,占10.9%,地表露头矿和掩埋矿床或盲矿各占一半.从上述概略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新发现矿床的数量,尤其是地表露头矿越来越少(细脉浸染型矿床可能除外),随着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寻找掩埋矿床或盲矿的任务,越来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5.
三七○一矿床开展钻孔原生晕取样工作,对指导矿床扩大,追索深部盲矿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一、矿床地质简述及原生晕取样概况矿床产于我国南方某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下-中泥盆统灰岩中。矿体分布在外接触带160米范围内,大部分为盲矿体。特别是矿床中的F_2和F_(15)两条断裂,使灰岩断陷,其间发育  相似文献   

6.
《地质科学》1959,2(7):218-225
本文为全苏科学院矿床、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研宄所的T.H.沙德隆博士向我国地质界介绍去年年底在莫斯科召开的全苏普查内生矿床盲矿体的科学理论研究会情况时所写的会上各专题报告的节要。原稿题目是“全苏普查盲矿体科学理论研究会议简讯”,寄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后,承蒙徐光炽先生推荐,经该所专家连络科同志翻译后,交本刊发表。本文广泛讨论了普查盲矿体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内容丰富,对我国目前在普查勘探中找寻盲矿的工作将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是在原生晕找盲矿法理论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方法。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具多期多阶段叠加特点提出的原生晕叠加理论,将原生晕找盲矿法发展为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而提出的构造叠加晕理论,将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文章介绍了从原生晕到原生叠加晕又到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理论、研究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浙江上虞横塘铜钼矿是燕山期岩浆侵入中元古界片麻岩中成矿的,以往勘查显示其为一低品位小型斑岩型矿床,铜(钼)矿化呈细脉状、网脉状、薄膜状赋存于蚀变片麻岩中。在近年的地质勘查工作中,分析了成矿地质特征,重新评价了该区的找矿潜力,认为已知低品位矿体可能是典型斑岩铜钼矿床的浅部矿体,其深边部的找矿潜力较大,通过新一轮隐盲矿体勘查工作很有希望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9.
河南大吴湾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吴湾铜矿床地处大别山北麓钼铜成矿带,产于新县千斤乡千斤弧形构造顶内侧,古元古苏家河群浒湾组地层,其东部为大昊湾花岗斑岩,富硅、富碱,为钙碱性系列。大吴湾铜矿床铜矿化范围较大,地表全为铜矿化,而铜矿体仅处在地质勘查过的银风洞一带,为盲矿体。初步评价已达到小型矿床规模。依据矿床特征,对其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确定为斑岩型铜矿床,并对其成矿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其东西两端的铜矿化地段,是寻找盲矿体的重要靶区,有望找到中到大型铜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琵琶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物化探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特点的分析,并借鉴国内同类矿床成功找矿经验,认为琵琶沟金矿KI矿体向深部仍有较大延伸、KⅡ矿体为一盲矿体前缘部位,在琵琶沟隐爆角砾岩筒深部仍有较好找矿前景.在矿区外围及边部特定部位也是寻找以Au为主的Cu、Mo等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眉县铜峪铜矿经勘探为一中型矿床。对该矿床的成因有多种说法,争论较大。一些人认为,属火山喷发—沉积矿床;另一些人认为,属火山同生沉积—岩浆热液改造矿床;又有一些人认为,属受改造的火山沉积铜矿床;另外,还有人认为属火山热液矿床及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铜矿床等等。笔者曾在矿区工作多年,认为岩浆期后热液成矿的成因更符合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十大创新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总结了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中的10项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找矿效果的成果:找金矿盲矿体的构造叠加晕模式、汞气测量和热释汞测量寻找隐伏矿床、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中国主要类型金矿找矿模型研究、胶东金矿带盲矿预测的原生地球化学专家系统、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找金新方法、脉钨矿床的"三环一帽式"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应用卤素找盲矿和土壤热释卤素新方法、建立优质锰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区带化探找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了20世纪冶金地质化探工作中的10项有创新、并取得显著找矿效果的成果:找金矿盲矿体的构造叠加晕模式、汞气测量和热释汞测量寻找隐伏矿床、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研究、中国主要类型金矿找矿模型研究、胶东金矿带盲矿预测的原生地球化学专家系统、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找金新方法、脉钨矿床的“三环一帽式”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应用卤素找盲矿和土壤热释卤素新方法、建立优质锰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区带化探找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14.
山西灵丘刁泉矽卡岩型银铜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山西灵丘刁泉矽卡岩型银铜矿床不同成矿阶段元素组合及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用模型预测,取得了很好找盲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由作者创立的利用原生地球化学晕对盲矿(包括弱侵蚀的)的勘查方法得到许多专家高度评价。众多盲矿体和盲矿床在前苏联和其它许多国家的发现,已非常成功地证实这些方法的高度有效性。但是,在矿体(包括盲矿体)被较年轻岩层超覆的情况下(埋藏的和盲埋藏的矿体),原生晕就不能作为找矿标志,因为矿床在埋藏和盲埋藏条件下,它们的原生晕也被  相似文献   

16.
属于地表没有露头的矿床,有矿体与围岩均被年轻的沉积所复盖的被复矿床,和矿体在现代侵蚀剖面上还未露出地表的隐藏矿床.本文主要是以东北某铅锌矿床为例,讨论如何根据赋存盲矿体的地质构造特点及地面标志来决定这类矿床的勘探方法问题.一、隐藏矿体的地面标志对盲矿体的地面标志,我们不准备从理论上去分析.为了讨论方便,仅对该矿床的地质情况作如下扼要说明:东北某铅锌矿床赋存于云母片岩复盖下的瓦层带(云母片岩与白云石大理岩瓦层,以后简称瓦层带)及基部白云石大理岩的上部.矿脉生成与断裂密  相似文献   

17.
白银矿田找矿的进展与启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成岩成矿新理论指导下,白银矿田地质找矿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小铁山矿床西段深部及折腰山矿床深部北侧找到了盲矿体。总结其找矿成果,研究不同时期找矿思路及其变化,有利于今后取得找矿工作的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在所勘探的矿田和矿床的范围内寻找盲矿体只有在广泛应用一系列专门探讨过的方法条件下才可能成功。在其中地球化学的研究起很大的作用,也包括对证明在深部有盲矿体存在的金属矿物指示剂的研究在内。下面将叙述在某些低温层状锑-汞矿床中进行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山东龙口大磨曲家金矿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钊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77-181
大磨曲家金矿是产于招平主断裂内的蚀变岩型盲矿床,对该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金矿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0.
锡矿山锑矿床为严格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矿床,成矿成晕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F75断裂破碎带中元素的含量及叠加晕特征表明,该断裂不仅是导矿构造,而且在局部有利部位成为储矿构造;文章以飞水岩矿段为例,总结了矿体的元素组合及其相关关系,确定了不同成矿阶段矿体的特征元素;单一次成矿形成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是As,Hg,F,Li,Ba→Sb→Ag,Cu,Pb,Zn→Mo,Bi,Mn,Co→Ni,Ti,V,W,Sn,Sr;在识别不同成矿阶段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对矿床深部进行盲矿预测,提出了盲矿的找矿靶位;初步验证工作表明,构造叠加晕方法对锡矿山锑矿飞水岩矿段深部盲矿体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