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的联邦大地控制测量分委会(FGCS)负责制定适当的标准和规范以用于采集和存储大半测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及私人企业。1994年6月8日颁布FGDC的《数字空间大地元数据内容标准》,该标准为逐步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提供了数字数据交换的机制。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国家大地测量局(NGS)利用这些元数据标准确定了大地测量数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第一部关于大地测量数据库的标准《大地测量数据库基本要求》的制定工作,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地测量数据管理主要相关标准的现状。按照当前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建立机制和模式,规定了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分级架构,明确了各级数据库相应的数据内容,进一步在技术层面和数据层面定义了大地测量数据建库中的专业术语,对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分类及其内容进行分析与规范,为数据组织方式和数据入库要求等制定统一标准,为大地测量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3.
GPS(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全球提供高精度、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定位、三维测速和时间基准。本文对它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和可能的发展作一扼要介绍。其中,包括了它在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大地测量、测时和授时、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导航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4.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科,如经典和空间大地测量学、天文测量学、重力测量学、近代数据处理理论和技术等;②处理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有2600多个测点,46000多条独立基线,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联合平差所需解算的未知数多达15万个;处理的数据几乎包含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GPS测量等各类测量的成果;③所处理数据的施测时间跨度长,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三个子网的施测时间各不相同,前后从1988年到2000年历时12年,而天文大地网的施测时间是在上一世纪的50至70年代;④处理数据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及天文大地网覆盖了我国整个大陆及部分沿海岛屿,而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则扩展到香港、澳门以及南沙等地区;⑤处理数据需顾及的因素多,如需分析近70年来我国大陆板块运动、板内运动、局部地壳运动和新旧大地测量基准、新旧天文系统、和不同历元对上述这些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影响及其统一归算。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首次将我国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施测的多个平面(2维)和高程(1维)分离的大地控制网通过空间大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的整合为全国统一的整体的国家3维大地控制网,将原来大地测量中所采用分离的几何与物理参数,进行了科学的统一的整合;②首次将我国非地心大地坐标框架整体的科学的转换为地心大地坐标框架;③首次将我国大地坐标框架的地心坐标精度由±5 m提高15倍,达到了±0.3 m;将我国重力基本点的精度由±25×10-8ms-2提高近4倍,达到了±7×10-8ms-2;④首次将海量数据由原来采用的最小二乘平差经典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为最小二乘平差,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相结合的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GPS(全球定位系统)能为全球提供高精度、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定位、三维测速和时间基准。本文对它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和可能的发展作一扼要介绍。其中,包括了它在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大地测量、测时和授时、工程测量、导航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地测量数据标准在信息化大地测量生产、应用和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详细研究了现代大地测量技术体系下的大地测量数据的内容、特点、分类原则以及分类方法,提出按照大地测量数据的专业特征、空间布局、数据时效、数据状态、数据类型、数据组织等特征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类别划分的方法,初步形成了大地测量数据内容框架标准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大地测量数据宏观逻辑组织和统一管理的数据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测绘学学科分科现状出发,简要阐述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图制图与海洋测绘等学科的现状、发展动态与前景,供测绘工作者和院校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地测量数据标准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地测量数据标准在数字化大地测量生产、应用和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性,讨论大地测量技术基础标准、信息系统标准和数据服务标准的内容框架,建立大地测量数据标准体系的层次关系和门类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种ITRF框架坐标的间接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范围的精密工程与大地形变测量问题中,选择ITRF参考框架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在具体问题中有时不能直接利用GPS测量相关点位的坐标,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直接利用GPS测量的ITRF坐标误差不能满足具体需要.针对这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种GPS测量与常规大地测量相结合进行测量大地坐标的方法计算ITRF框架坐标,并对相关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君 《测绘通报》1999,(7):42-43
现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正广泛地被测量界所接受。最初,GPS的应用只涉及到控制测量和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后来,它的应用遍及各种测量领域。本文讨论GPS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以及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0中国大地测量系统》的要求,天文测量需要启用新的天文星历系统。本次建立的“电子星历信息快速定位系统”以天文星历为主要信息源,编制出适应天文大地测量观测的电子星表;其改进了传统的星位处理模式,建立了星位信息数字平台,实现了动态和可交互性信息查询。电子星历信息快速定位系统的研究,将为《2000中国大地测量系统》的启用和高精度天文测量数据综合处理体系的构建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当前测绘生产的技术要求和发展水平,有必要制定数字航空摄影测量规范,建立新的航空摄影测量标准体系。介绍行业标准《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的定位、主要内容以及重点条文和有关问题的说明,有益于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长胜 《测绘通报》2003,(12):1-2,15
介绍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库与数据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功能、数据接口、数据存储和系统环境、调试、运行等主要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众所周知,测绘工作者的传统目标就是完成控制网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目前测绘工作者虽面临着为土地经济学服务的新任务,但还是离不开大地测量学。从国外情况看,有些国家已把强调摄影测量转而强调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地测量学在建设现代大地测量基准方面的进展主要表现在IGS服务和ITRF的系列精化,ITRF2000是ITRF中迄今最为精确,测站最为稠密的地面坐标参考框架;2001年推出新的WGS84,其成果标以WGS84(G1150)。现代大地测量学在今后几年的进展中,其中科学收获期望值最高的当推新一轮的卫星重力测量在精化地球重力场模型方面的贡献,利用h1—SST技术的CHAMP卫星数据,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发表了相应解算的地球重力场模型EIGEN—1S和EIGEN—2;2002年3月发射的GRACE卫星是同时采用hl—SST和Ⅱ—SST技术,同时来探测和恢复地球重力场及其时变。现代大地测量学具有不同于经典大地测量学的6大特点,即长距离,大范围;高精度;实时,快速;时间维;地心;学术领域扩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现代大地测量学业已形成了学科交叉意义上的一门科学。现代大地测量数据可以提供和处理原来是地球动力学、行星学、大气学、海洋学、板块运动学和冰川学的信息,现代大地测量学已形成了学科交叉意义上的大地测量学。  相似文献   

16.
黄健  华磊  何燕 《测绘通报》2012,(8):31-32,42
新疆油田CORS基站网是我国首批针对整个油田应用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它在全准噶尔盆地13万km2范围内建立了永久性参考站,并进行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工作,以实现高精度三维测量,从而构成新一代的网络化的大地测量系统,可以向各级测绘用户提供高精度、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基准,使油田井位测量、勘探踏勘、地面工程规划设计和空间数据采集等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成为数字新疆油田基础设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如不要求两大地点问互相通视、在大地点上不需要进行烦琐的水平角、垂直角、距离等的测量,而直接进行定位,且定位结果属于三维坐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如GPS定位结果属于WGS-84坐标系,而实用的测量坐标系属于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所以必然存在坐标系的转换问题。许多城市、矿区,军队许多试验靶场基于实用、方便和科学的目的,将地方独立测量控制网建立在当地的平均海拔高程面上,并以当地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进行高斯投影求得平面坐标。  相似文献   

18.
关于改善和更新国家大地测量基准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地测量基准是地理信息系统和测图的基础框架,其建立,维护,改善和更新是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大地测量基准中的重力基准和坐本身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破损严重,因此顺应科技进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于2004年8月30日~9月3日在葡萄牙波尔图(Porto)召开了"重力,大地水准面和航天技术(GGSM2004)"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主要讨论了航天技术应用于地球和行星重力场及其时变及其模型或模式建构;航天、航空和地面重力测量的仪器及其进展;局域大地水准面的求定;应用雷达和激光测地和(海)等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等几个方面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国内外都在积极探讨现代大地测量的任务和发展方向问题,许多讨论和研究成果续有发表,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本文主要采用编译的形式,对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其中主要是苏联И3гO和OBMишиMOB等人的观点和看法,作了综合介绍。文章首先讨论了天文大地测量任务和方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强调指出,在各国已建立国家大地网之后,大地测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际任务一直在作深化的扩展。接着,从七个方面具体讨论了大地测量这门科学的任务、问题和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文中提出的许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对我国测绘界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